虾壳出现很多黑色斑点是什么原因 对虾黄腮怎么治

对虾黄腮怎么治,虾壳出现很多黑色斑点是什么原因?黑鳃、黄鳃病
病因:气单胞菌或弧菌感染引起
病症:头胸甲下缘近步足处呈黑色或浅黄色,鳃丝水肿,呈黄色,时间一长易出现烂鳃 。特别在下雨天后,因水体上下盐度不匀而分层 , 或PH值突变,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时极易发生此病 。
防治:
用天时好乳酸菌水剂泼洒 , 每隔几天一次,连续数次 。如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偏高及底质恶化时,应先用底改霸王和降解灵 。
饲料混合添加剂:天时好乳酸菌、护肝宝、对虾多维、健长灵,连用3~5天 。
虾塘什么情况下需要改底?虾塘什么情况下需要改底?
正常的虾塘生态环境应该是溶解氧充足,水草和藻类生长良好,并且藻相稳定 。虾塘底层生态环境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观察出来 。然后可以对症下药 。总的来说 , 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推断虾塘是否需要改底:
虾塘塘底恶化的特征:1.测试虾塘水质的ph值:正常的适合小龙虾生长的生态环境的ph值呈弱碱性 。当ph值大幅度低于正常的的7这个标准的时候 , 虾塘呈强酸性,在酸性环境里,虾塘有机质大量聚集,无法正常分解,同时,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超标,虾塘厌氧菌大量滋生,并且占据繁殖优势,但是塘底和水体溶解氧极度缺乏 。这种情况下小龙虾容易生病死亡 。当虾塘水质呈现强碱性的时候,会引发所有水生生物碱中毒 , 包括藻类死亡,鱼虾死亡,水草烧根烂根死亡等现象 。出现上述问题就需要改底 。
2.观察水体颜色:如果虾塘水面呈现的是明亮的淡绿色,表明水体中的藻类以硅藻和小球藻居多,这是对鱼虾生长最有益的藻类 , 如果发现水体颜色呈弄绿色,而且透明度很低,表明水体中的藻类以蓝藻为主,蓝藻的危害大家都知道,产生蓝藻的原因,就是因为虾塘底层有机质过多来不及充分分解,氨氮和亚硝酸盐超标 , 导致水体缺氧水质恶化 。如果水质呈现红黑色或者是酱油色 , 证明水体过肥,水体中的隐藻居多,这种情况下的塘底腐殖质过多 , 而且水质老化严重,表示需要改底 。
3.闻水体的气味:当水质恶化,底层生态环境出现问题的时候,塘底的生物循环出现问题,会导致硫化氢大量滋生,而硫化氢的气味就是一种臭鸡蛋的味道 , 当你在岸边闻到虾塘散发出一股臭鸡蛋的恶臭的时候,表明虾塘需要改底了 。
4.观察水体透明度:水体透明度过高,一眼见底,表明水质不够肥 。而水体透明度过低,一眼望不到底,那也说明水体过肥 , 需要改底 。过肥的水 , 浮游生物过多,会吃掉虾塘中的大量浮游藻类 。同时藻类减少,导致水体溶解氧严重匮乏 , 而且水质的净化能力下降,透明度降低,会出现第一点的现象发生 。
改底的防治思路:1.预防:平时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虾塘底层的生态环境是否正常,一发现问题,应该第一时间予以解决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预防的时候,应该将整个虾塘环境一起考虑 。包括水质好坏 , 溶解氧是否充足,藻类是否充足,藻相是否稳定,水草生长是否正常 。通盘考虑是最好的思路,因为出现问题 , 可能不止一方面的因素 。
2.如何改底:而当虾塘底层出现问题后 , 只能采取紧急措施,这些措施我相信大家都懂,简单罗列一下 。换水开增氧机增氧 , 其次,用二氧化氯(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改底消毒杀菌,最后用em菌和光合菌以及芽孢杆菌来进行生物改底 , 恢复正常的微生物循环 。
总结:无论是虾塘还是虾田,下半年9月份之后,当龙虾都进洞活动抱卵之后 , 在这个时候,应该用大量的生石灰来给虾塘(虾田)彻底清塘改底,然后肥水培藻培菌 。
对虾肝胰脏肿大萎缩模糊等问题您注意了吗?肝脏,是所有动物至关重要的组织器官 。在水产上 , 鱼虾蟹得了任何疾?。蓟嵩斐筛卧嗟牟”? ,甚至在治愈疾病后 , 肝脏迟迟不能恢复正常,从而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
正常对面肝脏图,大虾刚过转肝期 , 白膜已转换颜色,稍显肿大但不明显(图片来源水产前沿)
虾消化腺是一个大型致密的腺体,由于肝脏和胰脏还没有完全分离,故统称为肝胰脏 。肝胰脏的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酶,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肝胰脏的正常与否 , 是对虾身体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指标 。
在白斑(WSSV)、桃拉(TSV)等病毒性疾病肆虐中国对虾养殖业时,很少养殖户会关注对虾的肝胰脏问题 。但近几年来,由于肝胰脏肿大、萎缩、模糊、变色等病变进而引发的各种疾病对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 保肝护肝已经成为对虾养殖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难题 。
对虾转肝期开始,白膜形成
为什么最近几年对虾肝胰脏如何脆弱,如此不堪一击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1、对虾的选育 。目前的对虾选育片面追求对病毒性疾病抵抗力、生长速度 , 忽视了对消化系统强化、免疫力的提高 。在能量守恒的条件下,一方面的增强必然会导致其它方面的削弱 。
2、养殖环境的恶化 。目前中国农业废水已经超过了工业废水,这意味着整体农业 , 当然包括养殖业,在发展过程中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 。而且,中国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
3、养殖密度的增大,配合饲料的广泛使用,忽视或片面取代养殖过程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对虾和水体的积极作用 。正是由于诸多客观原因的存在,所以保肝护肝已经成为贯穿整个养殖全程的常规议题 。
一、正常肝脏与异常肝脏的对比
正常白虾肝脏一般呈黄褐色,很多时候也受食物的颜色影响,健康的肝脏下端有白色的薄膜,通过白膜与胃相连 。非正常白虾肝脏变红、变白、肿大或者萎缩糜烂 , 组织柔软,缺乏弹性 。显微镜下观察,病变肝脏细胞排列不均匀 , 部分或大部分脂肪化、油滴样变性 。
肝胰脏和肠道解剖图,此为肝胰脏的正常形状(图片来源水产前沿)
肝脏病变的过程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在颜色上通常表现为:黄褐色(正常)、浅红色、深红色(肿大 , 初期)、稍微发白(开始萎缩)、完全变白(糜烂,后期) 。
发病初期该病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一旦进入后期,肝脏发白萎缩、糜烂,白虾往往会继发肠炎病、黄鳃病、黑鳃病、烂鳃病、红体病、白斑病等疾病 。特别是病毒性疾病,很难医治 , 最好的情况也只能将病情较轻和健康的对虾保留下来,损失往往比较大 。
发病对虾,肝胰脏已明显变色 , 萎缩变形,肠道与胃皆空
二、正确有效的保肝护肝流程
1、加强营养,为保肝护肝提供内在的物质基础-添加胆汁酸
白虾保肝,应该从虾苗就开始做起 。投苗第二天开始连续投喂虾片或者酵母等营养价值较高的开口料,可保障虾的营养需求 , 拌料添加胆汁酸有利于肝脏健康发育,为正常渡过转肝期打下良好营养物质基础 。有了充足全面的营养,对虾机体才可以合成肝脏发育所需要的物质 。很多时候,营养的吸收是有相互促进作用的,比如部分维生素有利于矿物质元素的吸收,所以营养必须全面 。
2、转肝期—顺利转肝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虾的转肝期通常指由摄食天然饵料变成摄食人工饲料的过程 , 因食性改变,肝脏负担加剧 , 而此时肝脏同时又在快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 。内服保肝产品胆汁酸有很好的效果,5-7天可以看到肝脏非常的清晰饱满 , 肠道清晰,粪便成型,肝脏转的好,长得好 。
3、定期保肝—防止反复,健康肝脏需长期养护
对虾转肝后摄食量增加,肝脏虽然已经适应人工配合饲料,但因其承担了消化、解毒、调节免疫等诸多重任,负担依然很大,常易出现肝红、厌食等不良症状 。
建议每隔10天(从转肝期至卖虾)外泼一次保肝药物-胆汁酸,以预防肝脏发生反复性病变等问题 , 维护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加强消化吸收和解毒能力 。另外实践证明,健康的肝脏通常不容易产生“白便” , 因此预防对虾“白便”应该从养护肝脏开始 。
4、严格控料—减轻肝脏负担,有利于肝脏的维护与稳定
很多养殖户朋友在养殖过程中,有点急于求成,时常出现投料过多的情况,投料过多,大大加重了对虾肝脏的负担 , 且对池塘水质、底质形成污染,对虾容易应激,甚至发病 。这就是为什么偷死的虾塘经常先死的都是大虾的原因 。所以,严格控料,可以有效减轻对虾肝脏负担,对维护肝脏尤其重要 。
5、环境改良—为肝脏的发育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白虾的生长对环境的要求相对鱼来说是很高的,甚至近乎苛刻,肝脏尤其如此 。很多环境的变化,经常首先表现在虾须、虾尾部,以及肝脏上 。良好的环境 , 是对虾肝脏顺利快速发育生长,成功转肝的外在重要条件 。所以要定期进行水质、底质环境改良,经常培水 , 使虾塘一直处于良性的物质循环中,形成动态稳定的生态系统 。
虾池里面的水气泡多怎么办?虾池里面的水气泡多怎么办?
虾田(塘口)气泡多 , 是因为塘底有机质过剩 , 腐殖质过多引起的 。这些气泡主要组成部分是油脂以及各种生物腐烂分解之后形成的氨气和硫化氢以及二氧化碳等气体 。
所以,朋友们应该能够发现,解决这些气泡治本的方法是改底,转化分解这些过量的有机质 。
哪么究竟应该如何操作呢?1.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换水,换水可以稀释问题水质里的有害物质 , 气泡当然也能够适量清除 。但是这个不是治本的方法 。
2.尽量保证水藻丰富,水草茂盛 , 一方面它们可以生产足够的氧气,让塘口溶氧量充足,充足的氧气能够有效分解有机物 , 另一方面,适量的水藻和水草具有净化水质,吸收有害物质的能力,因此,一定要保证水藻和水草适量 。
3.利用生物菌的微生物循环来解决有机物过剩的难题,这个是治本的方法,利用光合菌来生产氧气,然后利用硝化菌以及em菌来将氨氮和亚硝酸盐生成无毒的分子铵以及硝酸和氨基酸,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氨氮超标和亚硝酸盐的生成,最终减少甚至消除各种气体的产生 。
总结:在养殖小龙虾的过程中,水面气泡多绝对不是好事,这是水质出现了问题,不过出现气泡表明水质恶化还不是很严重,改善水质还来的急,一般这个时候七月份 , 温度还比较高 , 而且水位比较低,这种情况水面下容易出现气泡现象 , 提前预防是最好的思路 。
南美白对虾出现肌肉白浊现象该怎么办?肌肉白浊病病发症状:
1、对虾的尾部、腹部肌肉尤其是腹部第四至第六肌节变成不透明的白浊色 , 可扩大至整个腹部,病虾不安、剧烈运动,死于池底 。
2、常伴随黄鳃或黑鳃症状,有些可见软壳、空胃甚至死亡等现象 。
3、发病初期 , 一般每天在池底可发现2~3斤死虾,随着水质继续恶化,每天在池底可发现20~30斤死虾,甚至有些池塘每天出现一两百斤的死亡量 。
4、蜕壳期间为死亡高峰期,若不加以控制,死亡现象会一直持续到收虾季节 , 直至绝收 。
5、由于一般水表层很少能发现病虾,摄食也较正常,绝大部分死虾均是在池底才能发现 , 因此平时不易被及时觉察,
肌肉白浊病产生原因:
1、高温季节或中、高密度养殖 。
2、养殖中后期,对虾的排泄物、残饵、老化死亡藻类、池塘内有机物积累在池中,或无法排干净,形成腐败有机物 , 这些腐败有机物在分解时会消耗大量溶氧,同时产生大量氨等含氮有害物质 。
3、亚硝酸盐偏高造成对虾代谢功能紊乱,抗病能力急剧降低 。
4、亚硝酸盐偏高也会损伤虾鳃,形成了鳃部肿胀,出现黑鳃或黄鳃,破坏对虾携氧能力,造成对虾肝脏及鳃部出现异变如空泡化,进而使得对虾大量死亡 。
5、水、底恶化导致水体病毒、细菌大量繁殖 。
对虾在上述多种致病因素综合影响下产生的白浊、死亡症状 , 实际是一种养殖环境恶化综合症 。
肌肉白浊的处理建议
1、对于对虾养殖前期因水质不稳定,透明度过大导致的对虾应激产生的肌肉白浊,可以使用"胆汁酸"进行抗应激处理,之后抓紧时间进行肥水操作,降低对虾的应激反应 。
胆汁酸是从动物胆膏中提取的一种内源性物质,可以保护好对虾的肝胰腺,减少肠炎白便的发生,提高对虾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 。
2、对于养殖水体或者饵料中缺乏营养物质(维生素,无机盐等),可以通过在泼洒"钙霸“进行处理 。
【虾壳出现很多黑色斑点是什么原因 对虾黄腮怎么治】3、对于水体的底部溶氧不足导致的肌肉白浊 , 可以及时加开池塘增氧设备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