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养殖必看 养虾倒藻怎么办

养虾倒藻怎么办,对虾塘底黑怎么办?南美白对虾养殖,目前都是采取高密度生产模式 。大量的饵料投入、对虾快速生长所产生的粪污等,都非常容易在池塘底部累积大量有机质,导致淤泥不断增厚、发黑 。作为泥底的池塘,如果底部淤泥发黑厚度超过5厘米,容易产生很多不利于白对虾生长的物质和环境 。
一、塘底发黑是怎么回事?
1、清淤、晒塘不足:经常由于快速周转、天气原因、管理疏忽等原因 , 出虾后的池塘没有彻底处理,池塘底部还有大量淤泥 。
底部发黑,在全铺底的高位池养殖、工厂化养殖等养殖模式中不易出现,而主要是底部为泥底的池塘发生 。
有些池塘,养殖者急于第二次放苗,池塘休养时间不够、塘底的氧化还原电位恢复不好 。塘底表层虽然变成黄色,但1~2厘米以下,仍然是黑色 。这样的现象,就是底部清淤不彻底、休养时间不足的表现,很容易遗留大量有害杂菌、寄生虫、有害化学物质等 。
2、由于养殖密度大,投放的饲料量大,残饵与粪污在底部的累积量大 。
对于高密度养殖来说,饲料的合理投放是饲养管理环节的技术关键 。如果不能合理投放饲料,不但会造成饲料大量浪费 , 而且导致塘底残留过多,大量有机质累积 。
另外,养殖中后期,白对虾进入快速生长阶段 , 白对虾采食量增加 , 其粪便等排泄物也会增多,大量的粪便和残饵都需要微生物分解、消纳,这个过程需要大量消耗池塘底部和水中的溶氧,很容易造成整个养殖水体的溶氧不足,严重影响养殖动物的生存和生长 。
如果这时养殖水体的增氧设备不足,导致池塘底部长期溶氧不足,就会因厌氧发酵,在池塘底部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等物质,池塘底部就会发黑、发臭 。
而养殖水体中溶氧不足时,必然会造成塘底厌氧细菌的大量繁殖,诱发塘底致病菌(如弧菌等)的爆发 , 这是引起细菌病的主要原因 。
3、经常使用聚合物类产品调水、改底,大量有机物聚合、吸附、沉淀于塘底 。由于使用絮凝剂等化学物质,大量物质沉淀底部,很容易形成所谓“聚毒层” , 在池塘底部缓慢酸化、变黑臭 。初期,水体表明看似“清洁”,实则“底部恶化” , 一旦爆发,对养殖动物危害非常大 。
4、水草、青苔等水生植物死亡、水生动物死亡等残留物腐烂,大量耗氧 , 造成底部缺氧发黑 。天气骤变、高温、低温等因素会影响养殖水体中浮游生物、水草等的变化,出现“转藻”、“倒藻”等问题 。一旦发生这类问题,很容易产生“藻毒素”,对白对虾产生直接危害 。同时,死亡的藻类、水草等的腐烂,也需要大量耗氧进行分解 。所有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池塘底部缺氧、底泥发黑、发臭 。
5、养殖水体过深 。水体1.5米以上后,如果增氧量不足,引起塘底长期溶氧不足 , 底部厌氧菌、腐败菌大量繁殖,导致淤泥发黑、增厚 。
二、塘底发黑的预防
养殖成功的关键在于预防,未雨绸缪,这似乎是老生常谈 。实际生产表明,只有把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才能减少养殖的病害发生 。这是提高水产养殖成功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必由之路 。
1、彻底清塘、暴晒 。
这是最简单、省钱的方法 。如果还没有放苗,就可以对塘底进行清淤、晒塘 。塘底经过清淤和暴晒之后 , 塘底会慢慢变回黄色,黑色的淤泥就会变成“具有活力的”泥土 。
如果没条件清淤晒塘的,可以用大量的生石灰进行处理 。根据淤泥多少,每亩用100-200kg , 可有效减少淤泥的积累,杀灭淤泥中的寄生虫、细菌和病毒,有利于养殖的安全 。
2、科学种植水草、保护水草 。适宜的水草 , 有助于提高养殖水体溶氧含量、吸附某些有害元素、净化水体、保持水质清晰 。
3、加强日常管理 。
换水:适当换水,平衡养殖水体生物总量 。换水,是增加养殖水体中生物多样性、降低养殖水体中有害物质含量的有效方法 。但换水要注意 , 一次换水量应在10~20厘米,不宜过急 。
喂料:以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为主要目标 。饲料利用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的关键一环 。因此,不同消化率的饲料 , 也就决定着不同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 。比如说,饲料效率差一个百分点,就可能意味着生产时间延长3天以上 。一方面饲料消耗量增加了;另一方面人工、水电、调水剂等费用都要增加 。
调水:以不断调整藻相、菌相平衡为主要目标,围绕这一中心工作进行调水 。一般来说,白对虾养殖成不成功,看藻相 。即藻相好 , 成功率就高;养殖能不能高产,则要看菌相 。没有良好的菌相,想获得高产 , 实在是比较难 。建议采用“定期改底 + 生物调水 + 微生物调控”的模式,稳定水质为调水的核心 。
增氧:合理配置增氧设备,提高水体的溶氧 。养殖水体中溶氧含量,是白对虾生长发育之必须 。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是水生植物、藻类等的光合作用产生 。而耗氧大户则主要是水体中有机质、残饵及动植物尸体的分解 。真正南美白对虾消耗水体中溶解氧的比例,只占耗氧总量的5%左右 。
三、塘底发黑的解决办法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不可能等到塘底发黑时才来处理的 。因此,定期清理,及早预防是养殖的关键 。当你发现塘底已经发黑时 , 其实养殖动物的生长已经受到影响,塘底的细菌、寄生虫等也已经大量滋生,这个时候才来处理,其实已经晚了 。但亡羊补牢也未为晚也,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总比不处理的好 。
1、减料:先要停料 。白对虾停料几天,一般问题不大 。停料的目的一是降低废弃物进一步产生;二是减少动物摄食的同时,降低了“病从口入”的危险;三是便于仔细分析原因 , 对症下药 。
2、改底:改底是必不可少的动作 。养殖前期,可采用生物方法,进行改底 。养殖中后期,由于白对虾的生长加快、残饵量增加,生物改底的速率要低一些 。因此,应该以化学改底 。
3、解毒:注意改底后,要使用有机酸进行水体“解毒” , 这是养殖作业不可缺少的环节 。
4、调水:根据池塘水质、温度、气候、塘底质量等,采用适宜的微生物水质调整动作 。定期进行“改底+微生物调水” , 只要使用的产品效率、成本相适宜,就可以较好地稳定水质 。
5、保肝:仅仅对养殖水体工作还不够 , 应注意白对虾自身的健康 。白对虾的肝胰腺是集消化、免疫、抗病等为一体的要器官 。大部分疾病u发,都是由于白对虾肝胰腺出现问题,或者是病变发生时 。“保肝护肝”在白对虾养殖中一直是一个困扰许多养殖者的问题 。
事实上,大家都抓住了“重点”,那就是“保肝护肝” 。但使用的产品的效率如何,决定了保肝护肝的有效性 。
以上个人观点,敬请指正 。这里是农牧生态循环实践者,感谢关注 。欢迎留言、讨论、交流 。
氨氮稳定到多少才可以放虾苗呀?各位农友们好,又在这里见面了 。这次 , 与农友们共同分享学习一下关于养虾方面的一些知识和注意事项 , 比如水的酸碱值、亚硝酸盐和氨氮含量度等 。希望农友们能够喜欢 。一:PH值 养虾ph值为7.8-8.6之间正常 。ph值会受植物和藻类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影响 , 一般情况下,一天内ph值变化在1-2之间,如果变动过大或者过小,就说明水质有问题 。ph值如果偏高时,就容易造成虾脱壳比较困难、食欲就会减退、生长缓慢等影响;ph值如果偏低时 , 就容易造成虾的呼吸困难,就会出现黄鳃、肿腮等不良现象 。二:亚硝酸盐值 目前 , 养殖池塘亚硝酸盐偏高是一种比较普遍而又令养殖户发愁的现象 , 尤其是在养殖放苗初期表现得更为突出,如罗氏沼虾在大棚暂养期及对虾的温棚养殖等 , 有很多养殖户的池塘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甚至会达到1 毫克/升以上,虽然短时间内观察不出它对虾苗有很明显的危害 , 但如果虾苗长时间处于这种亚硝酸盐偏高的水体中会出现一系列异常情况,比如虾体发红、游塘、蜕壳不遂、摄食量减少甚至零星死亡等现象 。
做过水产养殖的农友们都知道 , 降解亚硝酸盐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最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好的水源进行换水,而由于前期外河水的水温较低,甚至有的外河水源亚硝酸盐就偏高,从而导致换水困难,这就要求养殖户必须使用水质改良剂进行降解 。
一般水产养殖亚硝酸盐标准要求在0.1ppm以下 。而造成 前期亚硝酸盐超标原因一般会有以下几种:
1.施肥不当造成亚硝酸盐超标
养殖前期单细胞藻类是水体中必不可少的浮游生物 , 一方面能给苗期提供天然饵料,另一方面还可维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 , 促进氮的良性循环,从而减少亚硝酸盐的蓄积 。而藻类繁殖的第一限制性元素就是氮,这就要求水体中必须拥有氮元素,大部分养殖户习惯用高浓肥、化肥(尿素、碳铵、氯化铵等),这些肥料含氮量较高,用后水色来得较快,但往往由于养殖户过分信赖这些化肥,在用法用量和施肥时间上控制不当(比如施肥后正好赶上阴雨天),导致藻类繁殖速度减慢,从而使氮肥蓄积在水体中,氮的循环系统受到阻碍,这样氮元素必然会逐渐转变为亚硝酸盐,导致亚硝酸盐偏高 。
2.饲料投喂引起亚硝酸盐超标
有些养殖户说,他什么肥料都没用,怎么亚硝酸盐也偏高呢?一方面可能和外河水源有关,另一方面,虾苗在刚放入大棚时,投喂的都是鸡蛋、虾片等高蛋白物质,而食物在虾类肠道中的停留时间本身就比较短,再加上虾苗个体又比较?。?食物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更短 。这样就会造成大量的高蛋白物质通过粪便排入水体(通常在虾苗期食物中会有50%左右的蛋白被浪费),再加上部分养殖户投喂不当,这势必会造成水体中氮元素的积累,从而引起亚硝酸盐超标 。
3.水温的影响
一般外河水源水温较低 , 即使亚硝酸盐高也只不过在0.2~0.3 毫克/升,而由于大棚在放苗前必定要将水温升起来 , 这样就会使池底中处于休眠状态的各种细菌苏醒繁殖,比如亚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而亚硝化细菌比硝化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 , 繁殖速度也远远快于硝化细菌,这样就会使亚硝酸盐不断蓄积升高 。所以,很多养殖户在放苗前测得亚硝酸盐比较正常,而在水温升高放苗后测得亚硝酸盐突然升高 。
4.天气的影响
一般情况在晴天的时候,藻类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 , 可以促进水体中氮的良性循环,从而减少亚硝酸盐在水体中的蓄积,一旦天气变坏,水体出现“倒藻”、“转水”等现象时 , 亚硝酸盐就容易蓄积升高 。
水体亚硝酸盐超标的征兆
1.池水变浑浊或变清(水体中的有益藻类数量减少) 。
2.水色发生突变(也就是“转水”或倒藻“现象),由原来的绿色变成后来的红色或黑色 。长期偏高对虾苗影响:①精神差、萎靡不振 , 出现浮苗、打团等现象;②严重时会出现“席苗”现象,通常聚集在沙头周围死亡;③蜕壳不遂,生长受阻;④甲壳发红;⑤游塘 。一般刚运来的虾苗由于经过长途运输处于疲劳状态,放苗前亚硝酸盐要在0.6 毫克/升以下,超过0.8毫克/升就容易使刚放水的虾苗出现打团、浮苗的现象 。
亚硝酸盐偏高短时间内看不出对虾类有什么影响 , 因虾类是血蓝蛋白,所以亚硝酸盐对其毒性较小(有待探讨) , 长期偏高会影响虾类的蜕壳生长,一般在蜕壳期,超标严重的会有浮苗甚至死苗的现象发生 。所以 , 农友们如有想投资养虾创业的,应尽快将亚硝酸盐度按下面所述的方式降低至标准以下 , 以免给农友们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
亚硝酸盐超标的防治方法
1.以藻促氮
在亚硝酸盐偏高的时候不能盲目施肥培养藻相,一旦盲目施肥,很有可能会加剧亚硝酸盐的累积升高 。所以 , 在亚硝酸盐超标的情况下,最好先“补藻”(使用“藻立生”配合“单胞藻种”),再根据水体实际情况适当“补肥”(使用氨基酸类生物肥)以维持藻相的稳定 。
2.以碳促氮
补充水体所需碳源(使用“解毒365”、EM菌等) , 可增加水体缓冲性能和稳定性,同时有利于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对氮元素的及时利用 。
3.以菌降氮
及时定期地向水体中补充有益菌群,不但可以直接吸收利用多余过剩的氮元素,同时可以消耗分解有机物 , 切断氮的内部来源,维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养殖初期以定期补充EM 菌、光合细菌、乳酸菌为主,养殖中后期以定期补充芽孢杆菌为主 。当亚硝酸盐超标严重时 , 必须先连续解毒(“解毒365”或“解毒护水宝”)以缓解亚硝酸盐的危害,然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根除 。
在选用芽孢杆菌、EM 菌、乳酸菌、蛭弧菌等微生物产品时,一定要注重产品的含量、质量及生产资质,建议选择部分取得“饲添文号”的微生物产品使用,质量和使用效果相对有保障 。三:氨氮值 养虾的氨氮值一般在0.5毫克/L以下算正常范围 。氨氮会穿透虾的细胞膜 , 对虾的组织器官造成损伤,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虾死亡,在低浓底情况下也会降低虾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从而引起白斑病等虾病的暴发 。氨氮含量升高后能影响虾的摄食量,因此应尽量降低氨氮的含量 , 使水中的氨氮含量控制在0.5毫克/L以下 。池塘、水泥池养虾怎么控制氨氮含量
1、合理的控制养殖密度
2、合理的来供氧机
3、饵料的投放适当避免浪费和造成水体有机物过多
4、培养藻类增大水体的水溶氧含量
5、使用优兰宝提高饵料有机物的利用率,减低氨氮的产生 。最后,在这里与农友们分享共同学习一下关于养虾的一些技术以便借鉴: 现将有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主要养殖设施
(1)养殖池 用井水养殖对虾时可建造室内养殖池 20~30个 , 每个面积80~100米或建造室外池3~5个 。每 个面积为1 000~5 000米2 。
(2)打深水井 在新建养殖区 , 最好打两口深水井,深度 达90米,井水盐度为1.6‰左右,日出水量应达400米,利 用经处理后进入养殖池的地下水作为养殖水源 , 进行对虾高密度养殖,可防止病菌污染 。室内养殖池应配备相关 温度、光照调节设备 。
(3)养殖池的修整与消毒 5月,组织人力对各水泥养殖 池进行清淤、修整,清除池底的污泥杂物,每立方米水体用50 克漂白粉进行池底消毒,再用无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充分冲刷,从根本上杜绝病原的传播 。以保证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 。
2.进水将地下井水引入室外氧化池中,氧化1周 , 然后放人消毒后的育苗室中,培养基础饵料生物,每立方米水体施尿素5克、过磷酸钙2克,以后每天半量施人使池水透明度达到30厘米左右,为放养虾苗作好准备 。
3.虾苗放养
(1)虾苗选择在对虾养殖中,苗种十分重要,苗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成败 。最好从正规育苗场购进健康的南美白对虾无节幼体,然后进行苗种培育,到6月中旬育出商品 苗种放养,菌种要求大小整齐,体长1厘米左右,活泼健壮游动能力强,体色透明,肝心区黑褐色 。
(2)放苗时间 放苗时间可选择在6月,池内水温宜为21℃左右 。
(3)放苗密度平均每亩放苗约10万尾,每平方米放苗 150尾 。
养殖南美白对虾北风可以改底吗?养虾先养水 , 养水先养底 , 可见底泥的改良是最关键的,也是最终手段,而对虾正是底栖动物,所以,在对虾养殖中,底部的改良和底泥的改良,显得尤为重要 。很多养殖户在土塘前期养虾都很好,反倒到了后期出了一些问题,但结合广东福建的一些案例,这个问题是很好解决的,就是要定期改底养泥,复合菌颗粒1包3~5亩+过氧化钙300~500克/亩,结合使用,到了后期(60天以上),基本上要10天使用一次,如果是高密度养殖的,则要5天一次 。这么做解决的问题有如下几个:① 缓解了对虾养殖后期底部可能缺氧的问题(过氧化钙作用);提高了底泥氧化还原电位 , 缓解了氧债的问题 。② 改善了底泥中弧菌污染的问题(复合菌颗粒中乳酸菌的作用);③ 缓解了底泥中酸度过高 , 易发硫化氢的问题(过氧化钙分解产生氢氧化钙中和,以及乳酸菌同化吸收的作用);④ 显著降低了底泥中氨氮超标,亚硝酸盐超标的问题,(复合菌颗粒中反硝化细菌的作用);而我们知道,对虾是底栖动物,底部环境和底泥的改良,对后期特别是高密度养殖对虾来说,是最至关重要的事情 。一、土塘养殖对虾 , 为什么到了后期改底养泥最重要?原因如下:1.土塘养虾到了后期,粪便排泄量大,残留对虾饲料多,底部有机物显著增多,造成底泥严重缺氧 。我们知道对虾是底栖动物,所以,水的底层溶解氧的保障措施,对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能采取的措施包括:底部曝气 , 射流式增氧机,投放过氧化钙增氧颗粒;经过前面60天的养殖,底泥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或电子受体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些时底泥无氧呼吸越来越多,严重情况下 , 硫呼吸产生硫化氢,底部发臭,而硫化氢的毒性直接对虾造成危害,所以 , 此时必须关注底部增氧问题 , 投放过氧化钙,一可以直接氧化这些还原物质,例如直接氧化硫化氢钙生成亚硫酸盐或硫酸盐 , 还如直接氧化亚硝酸盐生成硝酸盐等,减少这些毒素物质的产生 。2.底部有机物积累,有害细菌如弧菌滋生 , 对虾造成严重威胁 。复合菌颗粒中有足够多的乳酸菌,实践证明,其中的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繁殖速度远远大于弧菌,具有显著的占位优势,例如实践证明,用弧菌藻毒净或靓水素泼水,可以显著抑制水体中的弧菌,前者则可以完全控制水体中检测不出弧菌 。所以,我们在对虾养殖后期,投撒改底养泥复合菌颗粒,沉底乳酸菌,实践证明,也可以显著减少抑制底泥中的弧菌滋生,缓解弧菌对虾的危害威胁 。特别是在对虾后期出现偷死,白便,空肠空胃时,往往此时底部是出了问题才导致的,此时用此方法:“改底养泥复合菌颗粒1包3~5亩+过氧化钙300~500克/亩,结合使用”是极为有效的辅助,当然还要结合内服乳酸菌和水产苷和大蒜泥等 。3.土塘对虾养殖后期,底泥酸度增加 , PH往往降到7以下 。投撒过氧化钙,除了释放出氧,还会生成氢氧化钙,增加底部的碱度,增加碱度的同时,出就减少了硫化氢的生成,从而减少了底部发臭和毒素的产生 。4.土塘对虾养殖后期,底部有机物(粪便和残饵)不断积累,氨氮和亚硝酸盐也不断积累增加投放改底养泥复合菌颗粒其中有反硝化细菌,配合底泥中天然存在的氨氧化菌,硝化细菌等,可以不断连续的将氨氮,亚硝酸盐,通过反硝化作用 , 不断变成氮气,挥发到空气中去,这是一种彻底的脱氮方法 , 不象化学结合的方法,化学结合的方法这些氨氮和亚盐仍然还是在底泥中的,并没有离开底泥,所以,最终还是会暴发出毒性出来的 。这种生物脱氮的方法,尤其是在养殖后期,是最重要的和温和的脱氮方法,速度虽然慢,但却非常有效,一般第一次使用改底养泥复合菌颗粒(里面含有反硝化细菌)时,开始头几天,亚盐并不会马上降下来,反而略有升高 , 但这是降解的前兆 , 因为反硝化作用过程中 , 亚盐是中间体,有一个先累积后降解的过程,一般3-5天后,开始慢慢下降,直到降到检测不出或非常低的水平 , 降低后 , 坚持隔3-7天使用,不会反弹 。最后,反硝化细菌 , 是可以和过氧化钙同时使用的,过氧化钙在对虾养殖后期,基本上是还一部分氧债所消耗,并不会影响到反硝化作用的效率的 。二、高温季节和倒藻发生时养底养泥也非常重要高温季节建议常用改底养泥复合菌颗粒(按规定用量使用,一包5~8亩)+过氧化钙颗粒(每亩300~500克) , 同时使用这两个东西,可以帮您改善底泥底质,对稳定渡过难关至关重要 。我们知道对虾是底栖动物,对底质要求很高,另外,有句话叫做“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泥”,可见底泥还是最终最关键的因素,底泥对水体水质的影响是重大相关的,高温季节,建议常常使用这个措施,这个措施,一可以直接氧化底泥中的氨氮和亚盐,减少这两个指标的危害;二可以培育底泥中的有益微生态,特别是培育底泥中的乳酸菌优良环境,增强对虾的免疫力;三可以抑制底泥中的弧菌的影响,帮助渡过难关;四强微改底养泥复合菌颗粒中有反硝化细菌,可以彻底地将底泥中的亚盐和氨氮转化成氮气,挥发到空气中去,彻底解决底脏问题;五可以吸收减少底泥中硫化物的危害 。
南美白对虾养殖需要注意什么?南美白对虾是营养极丰富的水产,而且很受消费者喜欢,具有很好的养殖前景,目前市场需求大,市场价格高,下面是关于它详细的科学养殖方法及病害防治技巧 , 大家可以参考 。
一、放苗前准备工作
1. 选址:选择交通便利 , 水源充足的池塘最适宜 。
2. 放苗前一年的9月份之前,把池塘老水排干,然后清淤(一般留8~10cm) , 堵上水门 , 然后曝晒池塘 。
3. 放苗当年3月份 , 开始整塘,先加20cm左右水 , 全塘均匀泼洒“清塘修复安”塘底消毒,最后进1~1.2m的水 。
4. 进水三天后,打茶麸(10~15kg/亩)杀野杂鱼 , 根据塘水的情况,用“新威灭”水体消毒,测量盐度,然后试苗 , 在塘里扎一个1m深的小网笼,然后随机放100尾试水苗,2天后看 成活率 , 九成以上就可以放苗 。
二、放苗
1 . 苗种选择:选择大厂家、口碑好的一代苗(价格在180~260元/万苗) 。
2. 放苗天气:选择晴天,上午10点钟以前 。
3. 放苗前的工作:放苗前一天用“碧水安”解毒,测量水质,放苗前两个小时泼洒“激活” + “活力钙”,减少虾苗的应激,而且可以让应激蜕壳后虾壳迅速地硬起来 。
4. 记录数据:每天溶氧变化(尤其是晚上和凌晨)、早晚总碱度、pH值、亚硝酸盐含量、氨氮含量、投喂次数、投喂质量、投喂料号、吃完时间、开增氧机的瓦数及时间 。
三、投喂次数、质量、料号
放苗前3天,每天一餐,第1天500g/10万苗,每天10%递加,第3天投喂700g料/10万苗 。
放苗4~18天(18天左右上料台),每天两餐,承接第3天喂料质量,每天10%递加,第18天1.3kg料/10万苗·餐 。
放苗18~45天 , 每天三餐,承接第18天喂料质量,每天10%递加 。第45天12kg料/10万苗·餐 。
45天后,每天每餐都按照45天的投料量投喂(塘的自净能力有限,不能再加料,一个半小时看料台,视吃料情况,具体操作) 。
3cm以下,投喂开口料;3~5cm,投喂零号料;5~7cm,投喂一号破碎料;7~9cm,投喂一号颗粒料;9~11cm,投喂二号1.2料;11cm以上,投喂二号1.6料(换料的时候两种料要掺在一起喂2~3天) 。
四、开氧机时间及溶氧指标
傍晚溶氧最高,早上六点溶氧最低,增氧机要多开勤开,要求一亩地配备一台增氧机 , 每时每刻溶氧均在5~8mg/L最好 。养殖后期50天左右的时候 , 要用药物增氧 , 每天晚上撒“底加氧”增加塘底底部溶氧 。
五、基本用药情况
每一周左右,(前20天“底居安”,20天后“福底安”)改底一次,“活力钙”补钙一次,“碧水安”水体解毒一次 , (前30天“优肽”)稳定水体 , 防弧菌感染一次 。天气剧变,“激活” + “活力钙”减少虾的应激,且能 让应激蜕壳后虾壳迅速硬起来 。
虾苗上料台(一般20天左右)后,虾进入转肝期,用“肝胆 ”+ “黄连”泼水(营养护肝,中药辅助转肝),一周后,看转肝情况,再次泼水 。
看塘水的情况,时时肥塘(藻安生),打菌补碳(活力碳 + 利菌多 + 利苗多),稳定水质 。
六、常见问题原因及处理方法
1.放苗后不下沉
原因:水浓,一般以小型绿藻为主,溶氧过高,虾苗不下沉 。
处理:放苗时间选择在晴天上午,放苗前加开增氧机曝气 , 泼洒“速解安” + “活力钙”1亩/包 。
2.放苗后第二天突然水变清
原因:多数养殖户在水刚肥之后就急于放苗,此时水质尚不稳定 , 处于小藻类高峰期 , 此时放苗后浮游动物(轮虫)大量繁殖,吃掉水中藻类使水变清 。
处理:(1)推迟放苗 。(2)如水已变清,慎用肥水产品,此时应多解毒、增氧、改底 , 待浮游动物减少后,适当补充藻种,使用“藻安生+三环活力源+利菌多”,此时水肥起后生物种群较为多样性 , 水质比较稳定 。
3.缺氧现象(1)测量溶氧偏低 。(2)早晨吃料明显比中午晚上吃料慢 。
处理:(1)加开增氧机 。(2)药物增氧,每天晚上泼洒“底加氧” 。(3)如果水质过瘦,可以用“藻安生”适当肥塘 。
七、常见病症及处理方法
1.气泡病
原因:多出现于放苗前40天的虾,主要由于此时小型藻类或蓝藻大量繁殖,浮游动物少,藻类光合作用过强,溶氧过饱和 。
处理:(1)多开氧机曝气,降低水中氧气含量 。(2)泼洒“速解安 + 活力钙”,打破水表面张力 , 加速曝气,可以让因刺激蜕壳的虾,虾壳迅速硬起来 。
2.纤毛虫
原因:(1)长时间不改底,底脏底差 。(2)长期营养不良,对虾体质弱 。处理:(1)“福地安 + 底虫净 + 氧速宝”隔天晚上用一次,连用两次,以后每隔五天定期改底 。(2)适当加料,补充营养,增强对虾体质 。
3.肠炎
原因:肠炎大部分为细菌感染 , 肠道有害菌过多导致 。摄食死藻,藻毒素中毒 。
症状:对虾肠炎时一般会出现拖便、肠道发红,吃料减慢 , 严重时会出现白便、空肠空胃 。
防治:(1)前期喂料拌“大蒜粉”减少有害菌,后期拌“利肠安”,补充有益菌 。(2)喂料时,适当拌“肝胆 ”+ “黄连”,防止细菌感染 。(3)勤改底勤解毒,减少细菌毒素的滋生 。(4)增强对虾体质 , 减少细菌感染 的可能 。
4.肝萎缩
原因:(1)营养不足 。(2)细菌病 。
症状:(1)营养不良肝萎缩,肝黄、肝白 。(2)细菌性肝萎缩,肝红、红须红尾、红身 。
预防与治疗:(1)营养不良的肝萎缩,“营养快线”先泼水后拌料,适当加料 。(2)细菌性肝萎缩,“肝胆” + “弗多利”拌料 。(3)细菌性肝萎缩,放杂食性或肉食性鱼类 , 吃掉病虾 。
南美白对虾对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人工养殖时需注意加强池塘管理,并且掌握好一定病虫害防治措施 。以上是关于它科学养殖的详细方法 , 大家赶紧了解一下吧 。
亚硝酸盐偏高的虾池要如何处理?亚硝酸盐偏高的虾池要如何处理?养殖池塘亚硝酸盐偏高是一种比较普遍、而又令人发愁的现象 。一般多在养殖中后期发生,随着虾长大、投料多、水质和藻类的变化,亚硝酸盐会逐渐升高 。但也有在前期就发生亚硝酸盐偏高的情况 。
一般认为 , 造成虾池亚硝酸盐偏高的原因是:
1)外源水含有氨氮,进塘后,经过曝气,被不完全氧化的结果 。例如,在使用地下水的时候,深井水有时候氨氮会较高,如果未经过前处理,直接进养殖池 , 极易引起氨氮超标;
2) 饵料投喂过多,造成池塘中有机质残留量大,加上粪便、尸体、死藻等有机废物长期积累后,导致氨氮、亚硝酸盐增高;
3)肥水时,选肥不当 , 或者是肥水过多,特别是天热时利用有机肥肥水过量,很容易产生大量的氨氮和亚硝态氮 。一般在前期容易出现 。主要是由于投苗初期,养殖者急于肥水,人为投入大量有机肥或化肥所致;
4)老化池塘,淤泥多,进水后,淤泥中的有机氮源在微生物发酵的作用下,产生氨氮和亚硝态氮;
5)水体中菌相、藻相不平衡,加上溶氧不足,导致氮循环失衡;
6)池塘增氧管理不当;
7)天气剧烈变化,引起水体缺氧 , 底部恶化 。“倒藻”、转水等,引起亚硝酸盐蓄积 。
我们知道,就对虾来说 , 一般高盐度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浓度不能高于 2 毫克/升;低盐度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浓度不能高于 0.5 毫克/升 。不然对虾就会出现池底偷死的情况 。
如果在养殖放苗初期,池塘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达到1毫克/升以上 , 短时间内可能观察不出它对虾苗的明显危害 。但如果虾苗长时间处于这种亚硝酸盐偏高的水体中,就会出现一系列异常情况 , 比如虾体发红、游塘、蜕壳不遂、摄食量减少甚至零星死亡等现象 。
亚硝酸盐短期超标,一般认为不会造成太大伤害,因为虾类是血蓝蛋白,而亚硝酸盐对其毒性较?。坏浅て谄?nbsp;, 就会影响虾类的蜕壳生长,一般在蜕壳期 , 超标严重会有浮苗甚至死苗的现象发生 。
发现池塘中亚硝酸盐过高,所采取的措施 , 目前主要有:
增氧:保证水体中溶氧充足,是养虾的关键;
换水:其目的就是将水中一些过多的有害物质排出塘口,然后再加入一些新水进来稀释水体中的有害物质 , 从而降低有害物对虾的危害 。也就是个“治表”的临时措施 。如果遇到进塘的水氨氮含量较高,则无法解决此问题;
改底:这是目前很多养虾塘使用的方法 , 改低分为生物改低和化学改低两种,对于虾池来说 , 一般用过化学改低——过硫酸氢钾较多,因为“快速” 。
减料:这是所有养虾人均会采取的措施,发现问题,增氧、减料,甚至停料 。
消除:现在也有一类是“快速”降亚硝酸盐的制剂 , 这类制剂多是化学合成成分为主 。尽管可以“快速”降亚硝酸盐,但同时可能虾也保不?。饫嗍虑榉⑸隙啵?所以养殖场现在逐渐放弃这种方法 。
亚硝酸盐中毒的虾,花肝、缺氧、软壳、偷死
虾游塘
目前大家采取的这些方法都没错,但具体怎么实施?那就说道可就多了 。下面结合我的实际生产经验,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在这里不累述大家常识性的方法,仅就几个“关键点”讨论 。
增氧:
1、 阴雨天、气压低,即使开大增氧机也没用,水体溶氧上不来 。因此,物理增氧、化学增氧要并用 。
2、 使用水车式增氧机,表层水溶氧可以得到提高,但中、底层水溶氧增加效果就要差很多 。所以,增氧设备的选择很重要 。增氧的原则:要水从上到下、全塘都循环起来,才能达到有效增氧的目的 。具体的实施,各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购买 。
3、 中后期大虾 , 特别要注意增氧 。傍晚开始,水体溶氧逐渐开始下降 , 所以 , 即使开增氧机,虾密度大的养殖池,建议晚上还是要使用“长效氧” 。
换水:
1、 应该是氨氮含量低的新水入塘 。阳光照射、曝气,都是很好去除氨氮、增加溶氧的简单易行的办法 。
2、 进塘的新水 , 应该是经过曝气处理,溶氧高的水 。最好是经过调水处理,菌相、藻相均衡的水 。所以,建议要有蓄水(调水)池,可以定期、或应急给池塘换“优质”水 。
3、 一次换水量不宜过大 , 最大不超过1/3 。否则 , 虾的应激太大 。
4、 换水 , 要想办法换掉底部的水 。因为,池塘底部的水受污染最大 , 换掉底层水最有效 。
改底:
1、 改底应该成为虾塘日常管理的一部分,要定期改底 。
2、 改底,要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相结合 。现在最常用的就是过硫酸氢钾 。生物改底的许多产品都不理想,目前生物改底的进展缓慢 。主要是,能够进行有效“氧化还原”的微生物多是嗜氧菌,多数的腐败菌都是厌氧菌 。因此,改底的有益菌在水塘底部,不易形成优势,无法抑制有害菌活动 , 对底部塘泥等的“氧化还原”能力也弱 。
减料:
1、 发现有亚硝酸盐指标偏高情况,应立即停料一顿,观察整个池塘的情况 。查明原因 。
2、 如果停料后,发现虾的肝胰腺恢复正常,可缓慢加料,按原喂料量的1/4、1/3、1/2、2/3的过渡,将料加到原来的喂料量 。
3、 对已经出现亚硝酸盐中毒症状的虾,我们目前采用的方法:
a) 停料;
b) 麸皮500克 + 3%专用复合双歧杆菌,拌料后发酵6~8小时 。然后投喂 。
c) 每天投喂2次 , 观察虾采食情况 。一般经2天,虾可以将麸皮全部吃完 。
d) 加量:1,000克麸皮,采用上述方法 。一天投喂两次 , 观察虾采食情况 。一般经过两天,虾的胃肠道得到良好的恢复 , 都可以开始采食 。
e) 当虾可以开始采食后,缓慢加料,一般经3天,可恢复到正常采食 。这是,可以开始恢复“快速加料” 。
f) 采用本方法 , 还要配合调水、改底等工作 。如果水体菌相变化剧烈,特别是弧菌量上升,则需要采取抑菌措施 , 将弧菌控制在103以内 。
消除:
1、 水体中亚硝酸盐偏高,一般靠自然降低是不太现实的 。必须采取人工干预的方法 , 将亚硝酸盐降低到动物生命活动安全的限度 。
2、 使用硝化菌,一是水体溶氧低,它的作用也就弱;二是硝化菌繁殖速率低,不易形成菌群优势,所以处理亚硝酸盐高的问题,有时候并不是那么“得心应手” 。
3、 我们目前建议采用的是“异养反硝化菌” 。通过几年的试用,效果好、不伤虾、成本低,在苗场、外塘均取得了明显效果 。
4、 个人建议 , 不要轻易使用化学试剂降亚硝酸盐,风险很大 。经常是亚硝酸盐没有了,虾也没有了 。
预防优于治疗 , 所以,加强日常管理,预防亚硝酸盐过高,是最好的选择 。等到亚硝酸盐已经偏高,甚至出现虾亚硝酸盐中毒症状,再来治疗 , 成本会相当高 。关键是,很难治好,或者说经济上根本就不划算 。
【南美白对虾养殖必看 养虾倒藻怎么办】以上为个人观点 , 仅供参考 。欢迎大家共同讨论、分享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