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龙虾苗怎么管理 鳌虾幼苗怎么养

鳌虾幼苗怎么养 , 来年会有苗吗?~对于我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是养什么虾 。最近几年一般我们在田里养虾都是养小龙虾 。对于青虾,就不过多的说明 。但也要带着说一下 。
青虾也是有影响 , 但相对于说影响较小 。为什么这样说,这就要从为什么沙土田养虾会对虾苗有影响说起 。不搞清楚这问题,其它的解释都是放屁 。
我们这边是小龙虾产地,我家里也是养小龙虾的 。回答这个问题 , 我可以用我们这边一个养殖大户的真实情况来说明 。这位大户在长江坝外承包了一千多亩土地 , 用来做稻虾共养 。虾苗投进去,当年就产生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大户很开心 。可是来年就傻眼了!本来养殖小龙虾第一年投虾苗,正常情况下第二年是不用投虾苗的 。可是这位大户很大一部分土地是沙质田,结果我们看到的是只要是沙质田,龙虾苗几乎没有 。后来趴在田边找原因,再加上请教相关专家 , 得出的结论因为沙质地引起 。
根本原因是这样的 , 小龙虾在冬天降水位,或者用来繁殖或者用来睡懒觉 。反正不管什么原因,他们就是挨打洞 。这一打洞就麻烦了,在普通土地没事 , 在沙质田里 , 由于沙子容易塌陷的特性,这些爱打洞宝贝龙虾都被活埋 。你说这样沙质田,虾苗能剩多少?
至于青虾,我查了一下好像不打洞 。但有洞也会钻,因而可能也有些影响 , 但不大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点个赞,谢谢
冬季龙虾苗怎么管理?冬季龙虾苗怎么管理这个时候有很多虾苗已经孵化出来了,为尽量的提高虾苗的存活率,清水塘认为应该从下面几点注意搞好管理工作:
一,调控好水位 。这个时候小龙虾虾苗要注意水位尽量保持平稳状态,不要大水灌进和排出 。同时水位保持高水位,这样可以利用水温给小龙虾保温 。
二 , 搞好防寒工作 。对于虾苗来说,由于个体小,很多虾苗还是抱在母虾的尾部的 。有些孵化得早个体稍微大一点的可能就会脱离母体了 。抱在尾部的虾苗更有利于安全的越冬,对于脱离了母体的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 。我们应该尽量的做好防寒工作,不管是对虾苗还是对成虾 。可以在水陆交界地方铺盖稻草或者水花生 , 最好是覆盖一些稻草,这样可以有效的增温避寒 。
三,正确面对青苔 。因为在冬季,水体更清澈,所以青苔也很容易滋生出来 。发现青苔 , 我们要正确的面对 。首先明确不能使用药剂杀青苔,比如硫酸铜、苔藻净等杀青苔的药 。这样对虾苗刺激很大,容易造成虾苗死亡 。对于少量青苔,我们可以采用捞除的方法,如果很多的话,建议使用草木灰或者腐殖酸钠来处理青苔 。这样处理的青苔对小龙虾虾苗没有什么副作用 。
四 , 合理的进行投喂 。在冬天,小龙虾基本很少吃食,不过如果连续几天温度在10度以上还是会摄食的 。所以,平常多关注天气变化,天气好转就要少量的投喂饵料给成虾吃 。对于虾苗来说 , 我们可以用煮熟的豆浆或者鸡蛋来投喂 。
以上是清水塘的一些看法,大家怎么看呢?欢迎交流 。
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结交为朋友 。如果你喜欢,请大家关注我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
龙虾育苗全过程?1、亲虾选择
可在上年9-10月或当年3-4月选择亲虾 , 要求体重30-50g,附肢齐全,健康无病 , 活动力强,雌雄比例为2-3:1 。雌雄龙虾在外形上特征明显,容易区别 。
①达性成熟的龙虾,雄性个体明显大于雌性;
②雄性龙足粗大 , 龙足两端外侧有一明亮的红色软疣,雌性龙足相对较?。?大部分雌足上没有红色软疣 , 即便有颜色也偏淡;
③雄性的生殖孔开口在第5对步足基部,雌性生殖孔则开口在第3对步足基部;
④性成熟的雌虾腹部膨大,雄虾腹部相对狭小 。
2、亲虾培育
亲虾池面积以1200m2左右为宜 , 底质以壤土为好,水深1m左右,池埂宽1.5m以上,有充足良好的水源,建好注、排水口,四周池埂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搭建以防逃墙 , 放养前7一10天池塘用50-60kg/亩生石灰干塘消毒 。消毒后经过滤(防野杂鱼入池)注水深1m左右,施入腐熟畜禽粪500-800kg/亩培肥水质 。池内放人供虾攀缘栖息的隐蔽物,如树枝、树根、竹筒等 , 并移栽一些水草 。
亲虾池可投放亲虾40-60kg/亩,放养前用3%食盐水浸浴10分钟,以杀灭病原体 。为充分利用水体和调节水质 , 同时可混养鲢、鳙鱼50-100尾/亩 。培育期间,可投喂新鲜水草、豆饼、麦麸或配合饲料,并添加一部分动物性饲料 。如切碎的螺蚌肉、畜禽屠宰下脚料等 。日投喂量:3月份为亲虾体重的2%-3% , 4月份4%一5%,5月份以后6%一8%,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以傍晚为主,占日饵量的70% 。同时加强水质管理,每10-15天换新水1次,每次换水1/3;每20天用生石灰10-25g/m2兑水泼洒1次,以保持良好水质,促进亲虾性腺发育 。
3、亲虾繁殖
4-5月 , 水温20以上时,亲虾开始交配 。受精卵在雌虾腹中孵化为稚虾,孵化时间需40一70天 。稚虾孵化后在母体保护下完成幼虾阶段的生长发育过程 。稚虾一离开母体 , 就能主动摄食,独立生活 。当发现繁殖池中有大量稚虾出现时,应及时采苗,进行虾苗培育 。
4、亲虾越冬
龙虾的生存水温最低值为5℃ 。但当水温低于9℃时,3厘米左右的虾在越冬期间死亡率很高 , 成虾虽能生存,但2-3个月后也会出现大量死亡 。因此,搞好亲虾的越冬工作,保证越冬期间的水温在16℃一18℃,也是整个 繁殖工作的重要环节 。
亲虾越冬的方法与罗氏沼虾相同,常用的越冬方法有塑料薄膜覆盖水池保温法、电热器加温法、温泉水越冬法、工厂余热水越冬法和玻璃室越冬法等,都能达到亲虾安全越冬的效果 。
5、育苗技术
龙虾虽然抱卵量不大,但受精率可在98%以上,孵比率可达80%一85% 。问题是在出苗后仔虾生长蜕壳频繁,极易受环境条件制约而影响育苗率 。要提高育苗率,关键要做好如下几点:
①水质要求
龙虾繁育期间,要保持水体相对稳定,水质清新,pH值在6.5-8之间;防止昼夜水温温差过大;水中溶解氧应保持5.6毫克/升以上 。
②水体环境
水面一定要有水浮莲(占1/3) , 水底最好有水草,并有隐蔽性的洞穴,增加虾苗蜕壳附着物 , 也便于通过水浮莲洗苗检查掌握出苗时间及虾的生长情况 。进水口加栅栏和过滤网,防止敌害生物入池,同时防止青蛙入池产卵,避免蝌蚪残食虾苗 。同时要防止亲虾攀附逃逸 。
③加强检查
坚持早晚检查出苗情况,当仔虾游离母体后,及时捕捉亲虾返回亲虾池再培育 , 尽量减少盘点过池 , 操作也要特别小心,避免对抱卵的亲虾和刚孵出的仔虾造成影响 。
④保证供饲
适时培养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供刚孵出的仔虾摄食,估计出苗前3-5天,开始从饲料专用池捕捞少量小型浮游动物入虾苗池 。并用熟蛋黄、豆浆等及时补充仔、幼虾所需的食料供应 。
刚生产出的小龙虾吃什么?刚出生的龙虾苗可以不吃食物 , 用自身卵黄为其提供养分 , 也可以吃水中的微生物 。龙虾虽为杂食动物,但初生的龙虾苗消化功能不全,一般不吃食物,或者以微生物为主要食物,等到龙虾苗稍大一些时,则会吃软体动物、小型的浮游生物、轮虫等食物
海水养虾有几种养方法?海水比重1.018~1.023,pH值8.0 , 水温18℃~32℃,海水透明度在8米以上,周围海岸带无污染源,养殖池内水深平均2米以上,每天可进排水两次,池底为沙砾底并有天然石礁缝隙及人工投石的洞穴 。在池外另设置网箱,作为暂养配套准备 。
space
海水养虾技术
养殖淡水龙虾怎样才能达到水质要求
水龙虾的抗病力较强,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重大病害,但是它对水质要求较高 。水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淡水龙虾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水质对龙虾产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所以养殖户在养殖淡水龙虾的过程中要注意水质和池底环境 , 确保水质的清新 。
1、透明度控制在25~40公分,在养殖的不同阶段或不同季节中的要求不同,幼虾发育前水质要肥一点,高温期或起捕前要淡一些 。
2、在养殖淡水龙虾期间,需定期泼洒生石灰溶液,调节水质,以利淡水龙虾蜕壳 。pH值控制在7、5~8、5最好 。
3、注意水温变化,当天气过冷或过热时,为防止极限温度出现,可适当加深池水,以却保持低水温保持正常 。在6月至8月份这种高温季节,则需每隔5到7天换一次水,每次的换水量保证在池水的20-30%,若不方便经常换水,也可以定期加注新水 。
4、池水的水溶氧量做到不低于2mg/L,如果是在雷雨闷热天、连阴天等恶劣天气时,水溶氧量很低,要减少给饵或停止投饵 。水质恶化时也是如此 。
space
海水养虾技术
淡水龙虾养殖怎么做好防病工作
1、池基要做好,做好清塘消毒工作 , 池周认真清洁 , 做到无杂草与废弃物;
2、在挑选虾苗时,要健壮,若瘦弱需想办法尽快标粗,否则没有希望;
3、管理水质时,由于淡水龙虾养殖对水质要求很高,所以水质要做到“肥、活、嫩、爽”;
4、天气突变会影响池水的水温变化,造成龙虾的不适应 , 很容易导致死亡,产生疫?。?
5、在投入饲料时,一定要注意用量,做到宁少勿多,始终坚持使用优质饲料 。如果养殖户成本条件允许,平时可以经常投喂虾蟹多维宝 。
space
海水养虾技术
小龙虾养殖周期
关键看水温,龙虾的繁殖期和普通动物有些不同,一般动物繁殖期多在春天,而龙虾的繁殖期多数在秋天,幼苗要经过一个冬天到夏天才能长成,因为在冬天水温低,幼苗生长慢,甚至不长 。如果水温合适 , 营养丰富龙虾只要50-70天就可以长成 。
还要看情况的,如果野生的因为其繁殖很快,所以在3-4月放虾,直接放大虾让其自由繁殖,大约六月左右就可以捕抓,以后可以天天捕抓 。
人工繁育的品种生长快些 , 武汉华裕丰水产品养殖场的“华丰九号”品种生长周期60-90天便能长到50-70克的上市规格 。
space
海水养虾技术
【冬季龙虾苗怎么管理 鳌虾幼苗怎么养】虽然说养殖小龙虾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每一种方法要想取得成功和养殖者的努力和付出是分不开的,因此养殖者切不可为了方便就寻找捷径,要知道成功是没有捷径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