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雏吃什么药

育雏吃什么药,鸡缺少营养用什么药补充?维生素是维持肉鸡的正常生理机能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有机化合物,是形成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原料 。特别是肉鸡生长速度快,生长期短,如果由于饲料营养不全面或饲喂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肉鸡发生维生素缺乏症 。轻者致使肉鸡生长缓慢或停止 , 重者可以诱发其他疾病 。
常见的肉鸡维生素缺乏症有 VA、VD、VE、VB1、VB2、生物素、VB12、VC 。
(一)发病情况1.VE 缺乏症 。
某鸡场饲养的20日龄肉鸡5000只,陆续发现个别鸡消瘦、无力、运动共济失调,头向下缩或向一侧扭转,有时前冲后侧,有的腿翅麻痹 。羽毛生长不全,生长慢,胸腹部皮肤呈青绿色浮肿 。
2.VB1、VB2 缺乏症 。
某鸡场饲养的19日龄肉鸡4000只 , 发现部分鸡姿势异常 , 头向背后弯曲呈角弓反张姿势,或观星姿势,腿麻痹不能站立,经常坐地,或倒地侧卧地上,食欲减退,吃料减少 。有的鸡腿软无力,有的鸡以关节着地走路,趾向内侧弯曲 。
(二)临床症状经详细观察,以上两群疑似发病的鸡,表现为精神不振,吃料减少,生长慢,羽毛干燥粗乱 , 无光泽 ;有的鸡跛行,有的鸡口角、脚上结痂,啄底、皮肤、趾爪干燥 。
(三)病理变化死鸡一般消瘦,羽毛不整齐,胸腹部皮肤呈青绿色水肿,内脏无明显的病理变化 。
(四)发病机制与病因分析1. 维生素的功能与作用
(1)VA的功能与作用 。
VA主要功能是维持视网膜感光,维持上皮的完整,维持正常的生殖机能 , 促进正常生长发育 。肉鸡VA缺乏时,可表现为生长慢,抗病能力减弱,易发支气管炎等疾病 。
(2)VD功能与作用 。
VD与磷代谢有关 。肉鸡 VD缺乏时,生长不良 , 跛行,羽毛粗乱,关节肿胀,腿无力,不愿走动 。啄、脚和胸骨软而弯曲 。
(3)VE功能与作用 。
VE与核酸的代谢及酶的氧化还原有关 。肉鸡缺乏VE时,表现为脑软化症、渗出性素质(皮下水肿)、肌营养不良 。
(4)VB2功能与作用 。
VB2是组成体内12种以上酶体系统的活性部分,是B族中最重要而易感不足的一种 。肉鸡缺乏VB2时,生长不良,腿软无力,有时以关节着地走路 , 趾向内侧弯曲 。
(5)VB1功能与作用 。
VB1是肉鸡碳水化合物代谢所必需的物质,维持神经组织和心肌正常,可提高胃肠消化机能 。肉鸡对VB1缺乏十分敏感,一般肉鸡发病突然,呈观星姿势,腿麻痹不能站立,经常坐地或倒地则卧地上 , 肉鸡食欲减退,吃料减少 。
(6)生物素功能与作用 。
生物素以辅助形式广泛参与各种有机物的代谢,肉鸡缺乏生物素时,表现为啄底、皮肤、趾爪发生炎症 。在口角、脚上结痂,羽毛干燥,吃料减少,生长缓慢 。
2. 发生维生素缺乏症的原因分析
(1)饲料中维生素添加不足或饲料配制不当 。
一般情况下 , 在设计饲料配方时,多注重粗蛋白质、能量、钙、磷及氨基酸的配比及含量,忽视了维生素的作用,添加量少,致使肉鸡缺乏某种维生素 。饲料混合不均匀 , 或把维生素与矿物质混合在一起,维生素易受到矿物质的破坏 。
(2)使用了假劣维生素 。
在饲料中也按照说明或配方的要求添加了维生素,由于假劣维生素含量不足或质量欠佳,导致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 。
(3)饲料贮存时间过长 。
维生素一般都要求在避光、低温、通风条件下贮存 。维生素在饲料中混合后,存放时间越短 , 其功效越佳 。如果饲料在贮存中经过高热、高湿、阳光照射、通风不良或长时间存放,维生素的功效会降低,这样的饲料饲喂肉鸡后,肉鸡会发生维生素缺乏症 。
(4)肉鸡发病或吸收障碍 。
当肉鸡发生某种疾病后 , 则机体需要比平时更多的维生素 。特别是发生消化道方面的疾病,消化吸收功能降低 , 对维生素的吸收也随之降低 。如患球虫病的鸡,由于肠道损伤,VA吸收不良,因而VA的需要量比平时要增加 。
(5)用药不当 。
磺胺喹恶啉与VK有拮抗作用,在使用磺胺喹恶啉时,VK需要量要增加10倍 ;氨丙啉是VB1的拮抗物质 。
(6)其他因素 。
①应激因素 。在注射疫苗、运输转群、更换饲料等应激条件下,肉鸡对维生素的需要量会增加,也容易发生维生素缺 乏症 。②环境因素 。高热、低温等天气骤变条件下 , 肉鸡对维生素的需要量会增加 。
(五)诊断根据肉鸡发生维生素缺乏症的症状,结合病理变化、饲喂情况、饲料贮存情况以肉鸡健康状况,综合分析,初步诊断为 VE、VB1、VB2缺乏症 。同时,根据经验分析,只要发生一种维生素缺乏症 , 或少数鸡发生维生素缺乏症时 , 说明整群鸡都有缺乏维生素的倾向 。
(六)预防与治疗1.正确配制饲料 。
配制饲料要做到四点 。
一要满足肉鸡快速生长的需要,添加足够的维生素 。二要在不同的季节、日龄等应激情况下,加大维生素添加数量3~5d 。如在夏季为了抗热应激,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VC 。三要从正轨厂家购进维生素,严把质量关 。四要预混合维生素,先将适量的玉米粉或次粉与维生素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一些玉米粉混合一两次后,与其他饲料混合 。
2.正确贮存饲料 。
饲料原则上现用现配 。光和空气能使一些维生素氧化或分解 , 高温与酸败能加速分解 。因此,一时饲喂不完的饲料,应妥善保管 。饲料库应地势高燥、防火、防热、防潮、防鼠、避光,通风良好 , 分类存放 , 专库存放,不与其他物品存放 。
3.正确使用药物 。
应遵循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必要的预防用药应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在治疗疾病时,应正确使用抗药素等药物 , 不能乱用、滥用药物 。避免一只鸡有病,全群鸡吃药的不良现象 。
4.加强饲养管理 。
在饲喂方面,应少喂勤添,不让鸡吃剩料,不能图省事,一天只加一次料,应减少饲料在鸡舍停留的时间 。定期清洗饲喂用具,保持舍内外卫生整洁 , 防止饲料霉变发酸 。加强鸡舍内外环境控制,给肉鸡提供适应的温度、湿度、光照、密度和新鲜的空气,尽量减少应激因素,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
5.发生维生素缺乏症的治疗 。
在饮水中,添加多种复合维生素,速补电解多维连续7d 。在饲料中 , 添加 VE、VB1、VB2、VAD,连用10d 。除个别症状重的鸡淘汰外 , 没有再发现新的病鸡 。
怎样才能降低鹅苗育雏期的死亡率?育雏在养鹅中很关键 。育雏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这一批鹅的成活率,健康状况,后期是否好养以及这一批鹅出栏后是否赚钱 。很多养殖户都说小鹅在育期死亡率非常高,怎么才能把鹅苗在育雏期的死亡率降下来呢?
一、选苗 选苗至关重要 。俗话说“养树要养根,根好才能枝繁叶茂” 。养鹅也是一样的 , 鹅苗好,鹅才能好养 。选苗时要做到:一选二看三抓 。一?。侵敢〗】档摹⒎酪吆玫闹侄旆趸亩烀?。二看 , 是指看鹅苗精神好,活力度高 。三抓,是指把鹅苗抓到手里有分量、顶手 , 这说明鹅苗健康,如果轻飘飘的,软不拉叽的 , 说明鹅苗不健康 。
二、防疫 小鹅在出壳当天一定要防疫小鹅瘟 。小鹅瘟主要侵害3~20日龄的小鹅 。小鹅瘟发病急,死亡率高,主要表现为出血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 。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主要靠防疫 。
三、温度 鹅的孵化温度是37.5℃,出壳后需求温度会下降,育雏舍温度控制在35度左右,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最低不要低于32度,最高不要高于38度,温度过低会感冒 , 拉?。鸦撇晃?,挤堆 。挤堆会压死鹅苗 。温度过高会造成脱水,生长缓慢 。一周之内要保持温度恒定,以鹅苗不聚堆为准,昼夜温差不要超过3度,温差过大会容易感冒 。
四、净化沙门氏菌、防脐炎 大部分小鹅在育雏期死亡都是脐炎、卵黄不吸收、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白痢 。小鹅前一周饮用水最好用温开水或凉开水 。小鹅回来前半个小时,饮用0.02%的高锰酸钾水,净化消化道、肠道病菌 , 促进胎粪排出 。随后饮用多维、葡萄糖水,以补充水分、能量 。12小时后开始喂料并用开口药,开口药主要以提高免疫力 , 净化沙门氏菌,防治脐炎为主 , 如黄芪多糖,氨苄西林 。
五、育雏舍空气 很多老板在小鹅苗回来后,为了尽快提高温度,忘了通风排煤气,导致舍内煤气过大,小鹅煤气中毒死亡 , 甚至出现人煤气中毒的现象 。育雏舍内氨气过大,也会造成氨气中毒,出现呼吸道病等 。因此 , 要保证育雏舍内通风到位,空气新鲜 。
以上养鹅育雏的几个要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
雏禽开口药决定养鸡成功的与否的关键一步?大家好 , 我是海南茂哥,专注于养鸡十几年 。关于怎样正确使用开口药这个问题,每个人的意见都不一样,有些人认为一定要使用开口药,有些人则认为雏鸡就和婴儿一样,能不用药就不用 。
关键是我们怎么把握用药时机,如果雏鸡孵化后精神挺好 , 活动、采食饮水都正常,那么用开口药就是多余了 。在这里茂哥总结了一下应该及时使用开口药的情况:
1、鸡群中弱鸡特别多 。观察雏鸡一段时间,当发现鸡窝有不少死鸡,且大群中脐孔闭合不全、脐部发黑的鸡比较多 , 叫声无力,主动觅食的雏鸡数量少的时候,就要使用开口药了 。
2、排便困难的鸡多 。具体表现为鸡双腿下蹲,做排便状,但是身体发抖 , 发出“丢、丢”的声音,这往往预示着胎粪粘稠、肠道缺乏活力,这种情况下宜及早用药,因为排便困难会导致粪便在体内过渡发酵 , 产生大量毒素 。
3、雏鸡大小差异明显 。雏鸡孵化的时间不是一致的,特别是当数量多的时候,雏鸡的大小差异更加明显 , 这样特别容易导致鸡苗带病多样,互相传染,所以当你孵化的雏鸡数量比较多的时候,就应该使用开口药 。
以上就是茂哥的几点建议 , 总而言之,为了养鸡成功,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 使用开口药的雏鸡其体质和生产性能比不用药的家禽要好的多 。
麻黄绿壳蛋鸡饲养方法?首先考虑的就是鸡舍的建设,养殖户要因地制宜 , 就地取材,因陋就简 。可搭建永久式、简易式棚舍 。棚宽5米,长度依鸡群大小而定(每平方米容鸡15只) , 棚中间高度1.8~2米 。前后墙高1米左右,棚顶先盖一层油毡,上面覆一层茅草或麦秸,草上覆一层塑料薄膜防水保温 。棚的四壁用秸秆编成篱笆墙,或用塑料布、塑料薄膜、油毡等围上 。棚舍四周应有排水沟 。棚舍南面留好几个可以关闭的洞口 , 用于鸡只进出 。四周围的塑料布或薄膜是活动性的,在炎热天时,可以掀起0.8~1.0米 , 以利降温 。其次在绿壳蛋鸡的喂养方面,育雏期应喂全价配合料,采取少喂多餐的方法,保证雏鸡始终处在食欲旺盛状态,以促进雏鸡生长发育 。育成、放牧期要多喂青绿饲料、土杂粮等,青绿饲料一般是采用人工种草养养鸡,可利用优质牧草作为养鸡的主要饲料来源之一,大幅度减少了精饲料2.32公斤,每只鸡节约成本8.5元 , 经济效益显著 。一般选用种植优质牧草如hn-mc优优菊苣、hn-mc优优籽粒苋等,牧草喂鸡有利于增强鸡体的抗病能力,提高养鸡成活率和养殖效益 , 减少药物的使用,特别是完全替代了多种维生素的使用 。
如何快速控制病情呢?蛋鸡咳嗽,呼噜,支原体 , 气囊炎,腹膜炎,如何快速控制病情呢?你的描述是病症的表现,就像说人发烧一样,发烧的原因有很多种,必须确诊才能快速控制 。因此 , 必须首先确定病因,对症下药,同时加强管理,改善环境等 。这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具体可以咨询农家营!下面就气囊炎和支原体聊一聊,先让你系统了解一下这两方面的知识 。
----------------------------------------------------------------------------分割线------
(一)气囊炎近几年,气囊炎导致的死亡率升高,它具有发病急、传染快、病因复杂、病程长、治愈慢和容易反复等特点 , 是农村养殖户最难对付的养鸡杀手之一,严重威胁着养殖户的利益,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
很多养殖户对气囊炎缺乏系统认识 , 一些兽医工作者对气囊炎本质问题的认识也存在欠缺,在临床诊断时往往把发生气囊炎后的病简单地以气囊炎命名之,搪塞养殖户 。一些兽药厂还开发了针对气囊炎的“神药“进行推销,不少养殖户因此受骗 。
气囊炎是如何发生的,怎样诊断,又该如何预防和对症治疗?今天,农家营就为大家揭开气囊炎的神秘面纱!
一、气囊
气囊是禽类特有的器官,鸡体内有9个气囊 , 这些气囊由支气管分支出肺后形成,大部分与骨骼的内腔相通,使骨骼成为含气骨 。因此,可以把气囊理解成肺脏的延伸部分 。气囊除了辅助呼吸以外 , 还可以起到飞翔过程中的平衡作用 。
“上呼吸道—肺脏—气囊—骨骼”相互连通,这种生理结构使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过上呼吸道、肺脏、气囊进入骨骼形成全身性感染 。由于鸡胸腔、腹腔紧密相连,消化道发生疾病后很容易造成气囊感染 。另外,鸡的气囊壁很?。芎苌伲┪锖苣言谄夷诖锏接行ǘ?。这些生理结构特点使得气囊炎在临床上多发 , 并且很难得到有效的治疗 。
二、气囊炎
气囊炎一般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饲养管理等因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一种病理变化,它是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特定疾病的名称 。气囊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冬季最为常见 。发病急、传染快、病因复杂,前期症状较轻,中后期多为混合感染,治疗不及时或延误病情死淘率较高 。
三、气囊炎的发生因素
1、管理因素
临床上最多见的气囊炎是由于日常管理因素造成的 。比如:温湿度不合理(环境长时间处于高温低湿、高温高湿和低温低湿等都很容易引起)、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圈舍内的氨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或粉尘过大)、活疫苗防疫剂量过大和天气变化应激刺激,饲料霉变等因素 。
2、疾病因素
一些疾病因素也容易导致气囊炎病变,如温和型禽流感、呼吸道型传支、支原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霉菌感染(如黄曲霉菌)、新城疫、传染性鼻炎等疾病 , 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并发或继发感染都容易形成气囊炎 。另外,鸡长时间感冒也可能引起气囊炎 。以上疾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日常管理疏忽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
四、诊断
临床症状一般为:张口伸颈呼吸,甩鼻 , 呼吸有啰音,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明显,有些病鸡眼睛变形,眼结膜发炎、流泪,甚至肿胀导致失明 。发病中后期或病重的鸡群,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甚至废绝 , 闭眼、打蔫鸡不断出现,死亡率增加 。
临床剖检可见:病死鸡冠紫,口腔充满粘液,气囊混浊,有大量混浊的纤维素性渗出液 。严重的气囊炎可见气囊壁增厚,有大小不等的黄白色到黄色干酪样渗出物 , 肺脏充血、出血 , 喉头出血,气管出血严重 。有的病死鸡出现心包炎、肝周炎 , 腹膜炎等症状 。腺胃乳头无明显变化,肌胃无变化,整个肠道充血、黏膜脱落,肾肿(间质出血) 。
五、预防措施
1、选购好鸡苗
应购买口碑好、质量较稳定的种场孵化的鸡苗,降低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等的垂直传播,从源头杜绝病原入场 。
2、防止霉菌侵害
合理控制温湿度使垫料发酵良好,避免霉菌滋生 。饲料或原料选购把好质量关,避免使用霉变饲料 , 防止霉菌侵害诱发气囊炎 。
3、合理控制养殖密度
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畅会给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繁殖提供“温床” 。养殖户要控制合理的饲养密度,适时扩群,谨防交叉感染 。
4、科学调控温湿度
饲养管理中的温、湿度控制不当,环境长时间处于高温低湿、高温高湿和低温低湿等条件下很容易诱发气囊炎 。
温度过高 , 鸡会张嘴呼吸,呼吸道感染几率会增加 。若空气中湿度低、粉尘过大,粉尘容易携带病菌随呼吸进去体内,既可损伤气囊结构,又容易诱导支原体、大肠杆菌的爆发,发生气囊炎 。另外,温差过大造成冷应激易导致鸡发生感冒,若控制不及时,也容易诱发气囊炎 。因此在秋冬季要协调好保温与通风的矛盾 , 避免冷应激 。
5、通风良好
含氧量低、氨气浓度过高也容易诱发气囊炎 。若空气中氨气浓度过高 , 会损伤呼吸道纤毛,使黏液分泌减少,导致肺脏发生疾病,气囊对大肠杆菌等病原的清除率大幅度下降,气囊炎的发生也就不可避免 。因此应保证鸡舍良好的通风,控制鸡舍内有害气体的含量 。氨气的浓度1-3周应低于10ppm,4周-出栏应低于20ppm,硫化氢不能超过10ppm 。
6、全进全出,严格消毒
【育雏吃什么药】坚持全进全出的生产制度 。出栏一批鸡后鸡舍进行彻底消毒,防止残留的病菌(如大肠杆菌)爆发导致下一批进栏的鸡发病 。养殖过程中定期带鸡消毒,可交替使用葵甲溴铵溶液、双季铵盐络合碘和聚维酮碘等消毒剂 。同时,做好病鸡隔离和死鸡无害化处理 。
7、免疫应激
正常免疫后的应激也是气囊炎的诱发因素 。做完免疫后若鸡群出现咳嗽、甩鼻、呼噜等呼吸道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很快便可能引起气囊炎 。因此,养殖户要掌握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避免活疫苗防疫剂量过大,防疫前后做好抗应激措施 , 可以在饮水中添加红糖(或葡萄糖)配电解多维(或鱼肝油、维生素C等) 。
六、治疗
治疗气囊炎首先要对气囊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改善环境、对症用药才能有效果 。否则病急乱投药,不仅增加药物成本,还可能延误病情、雪上加霜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改善养殖环境
气囊炎的发生与饲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养殖户在治疗气囊炎时只知道有病治病,不注重调节养殖环境,治标不治本,很容易反复 。治疗过程中最好用温热水配消毒剂进行带鸡消毒,更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
2、药物治疗
引起气囊炎的病原十分复杂,若判断不准病原,选不准有效药物,很难奏效 。要根据鸡群症状表现和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具体的用药方式可咨询农家营 。下面为大家介绍治疗气囊炎的常用药物 。
清热解毒、清肺平喘的药物:例如清瘟解毒口服液、桑仁清肺口服液等 。根据继发感染的情况和药物敏感度可选择配伍:盐酸大观-林可霉素可溶性粉、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酒石酸泰乐菌素可溶性粉等制剂 。呼吸道症状特别严重的还可以配上甘草提取物或甘草颗粒 。在诊断过后依照医嘱用药,还应注意控制休药期,以确保出栏的产品质量 。
在治疗呼吸道的同时,必须配合最有效的抗大肠杆菌的药物,才能治愈气囊炎 。另外,在气囊炎发病过后容易爆发新城疫,因此在气囊炎治愈过后要注意做好新城疫的加强防疫工作 。
七、其他注意事项
1、 药物敏感度问题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疾病也在不断增多,生产实践中滥用药现象屡见不鲜,这导致了不同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菌株 。在治疗气囊炎的过程中,有时候药用了症状却不减轻,很可能是存在药物敏感度问题 。
2、 及时采取措施
当鸡群出现呼噜咳嗽时,一定要及时找到发病原因,一旦发现气囊炎应及时治疗,若无法综合分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 若全群已严重感染再去治疗,损失更大,也可能起不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
相信看完今天的文章,大家对气囊炎已经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各位农村养殖户一定要了解清楚气囊炎的发病原因,治标治本,以改善环境和抓日常管理为出发点,不要一味的听信“神医”推销的“神药” 。
--------------------------------------------------------------------------分割线-------
(二)支原体鸡支原体病是家禽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既可以通过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康复慢的特点,容易导致鸡群生长迟缓、饲料转化率降低、产蛋鸡产蛋量和蛋品质降低等后果 。鸡场一旦感染此病很难根治,且容易复发 。本病常与其他病毒或细菌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难以防控,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系统了解鸡支原体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养殖户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今天,农家营就为大家系统总结鸡支原体病的分类,如何鉴别诊断和综合防治,干货多多,记得收藏哦!
一、 概述
支原体又叫霉形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最小的原核微生物,无细胞壁,能自我繁殖 。目前,危害养鸡业最常见的支原体有两种:鸡毒支原体(又称败血支原体,简称MG)和滑液支原体(MS),其中以鸡毒支原体感染最为多见,危害也更为严重 。不过,最近几年滑液囊支原体也有较严峻的流行趋势 。
二、 流行病学
病鸡和隐性感染的鸡是本病的传染源 。本病有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两种传播途径 。垂直传播为经卵传播,可构成代代相传 。水平传播可通过飞沫、尘埃等,经呼吸道传播 。被污染的饮水、饲料、空气、车辆、用具等都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相对较为严重 。各日龄的鸡均可发生,雏鸡最易受感染(特别是3-8周龄),品种不同也略有差异 。成年鸡大多为隐性感染,多为散发,死亡率不高,但发病后引起的淘汰率较高 。
三、 发病特点
1、“三轻三重”
病情表现为“三轻三重”:用药治疗期间 , 症状轻些(可消失);给药疗程不够或停药不久,复发后症状重些(又变明显);天气好时症状轻些,天气突变或连阴时症状重些;饲养管理良好时发病症状轻些,环境差或管理差发病症状重些 。
2、较难根治、易复发
鸡毒支原体(MG)主要定植在气管黏膜的纤毛和气囊上,而气管纤毛末端和气囊上没有血管,滑液支原体(MS)感染的关节滑膜、腱鞘、腱滑液膜或滑液囊等组织也没有血管,药物不能通过血液运输实现较高浓度到达作用部位,只能通过扩散作用于感染病灶 , 因此只能减少支原体的数量和减轻鸡群的临床症状,不能完全将其杀灭 。MG和MS的感染都多为一次感染,终生持续感染 , 当鸡群处于应激状态时可诱发表现出临床症状 。
3、应激因素影响大
养殖密度过大,温湿度不合理,卫生条件差 , 鸡舍通风不良,空气中氨气或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粉尘过大 , 饲料中缺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温差应激,疫苗接种等应激因素均易诱发本?。?同时在这些条件下发病可令本病症状加重,死、淘率增大 。
4、易与其他疾病继发或并发感染
单独感染支原体时危害较轻,对鸡群造成的影响一般较小 。但支原体时常与多种病原微生物继发或并发感染,使病情加重 。例如 , 易与温和型禽流感、亚临床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鸡副嗜血杆菌(传染性鼻炎)、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继发或并发感染,其中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亚临床新城疫和温和型禽流感的继发或并发感染最为常见 。
四、分类和临床症状
1、鸡毒支原体
鸡毒支原体是致病性最强、引起损失最大的支原体,鸡毒支原体感染主要引起鸡慢性呼吸道?。?因此又称慢性呼吸道?。簦?。
发病特征:呼吸啰音,咳嗽、流鼻涕,严重时张口呼吸,呼吸困难等 。个别病鸡表现脸肿、一侧或者双侧眶下窦炎,在眶下窦外可形成较大的硬结节 。流泪,有泡沫样液体,眼内有干酪样渗出物,严重的会导致失明 。
剖检可见:鼻窦、眶下窦粘膜水肿、充血,鼻窦内充满粘液和干酪样渗出物,气管和喉头有少量粘液,粘膜增厚,心包增厚、颜色灰白,气囊浑浊、增厚、有气囊炎,发病后期气囊上有黄白色干酪物或引发肺炎 。
2、滑液囊支原体
滑液囊支原体感染,可引起鸡发生急性或慢性的关节滑膜炎、腱鞘炎、腱滑液膜炎或滑液囊炎等 。
发病特征:病鸡表现脱水 , 羽毛逆立,发育不良 , 生长迟缓,消瘦,关节肿大 , 跛行,瘫痪 。
剖检可见:关节肿胀 , 胸部有囊肿,切开后 , 最初为清亮的粘液,后期内有奶油样或褐色干酪样渗出物,有时关节软骨出现糜烂 。
五、鉴别诊断
鸡毒支原体病易与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和禽曲霉菌病等疾病混淆 。滑液囊支原体感染易与禽葡萄球菌病、禽霍乱和病毒性关节炎等疾病混淆 。
1、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四种类型:呼吸型、生殖型、腺胃型和肾型 。呼吸型传支从临床上较难和鸡毒支原体相区别,主要依赖实验室方法进行确诊;腺胃型传支和肾型传支表现出各自特有的病变特征,如肾型传支表现出“花斑肾”等症状,这些可区别于鸡毒支原体 。
2、传染性喉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多见于成鸡患?。硐治毙苑⒉ 。?常发生痉挛性咳嗽,尖叫,个别鸡咳出血痰,气管粘膜表面常有凝固的干酪样物质或有血痰阻塞气管,很快出现死亡,各种抗菌药物均无直接疗效等,这些可与鸡毒支原体病相区别 。
3、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与鸡毒支原体的发病日龄、发病症状(如面部肿胀,流鼻液、流泪等)极为相似,容易误诊,而且两者常混合感染 。区别在于:鸡传染性鼻炎通常无明显的呼吸啰音,病变一般不侵害气囊,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
4、鸡新城疫
不同之处在于鸡新城疫会引起消化道严重出血,并出现神经症状 。在实际生产中,鸡新城疫可诱发支原体?。?由于新城疫病症更为严重,待新城疫症状消失后,支原体病的症状才逐渐显出 。
六、疫苗知识
支原体疫苗主要有两种,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 。相对来说,弱毒苗效果较好 。
1、弱毒活疫苗
目前普遍使用的活疫苗是F株疫苗 。F株有一定的致病性,但疫苗致病力极为轻微,给雏鸡滴眼接种,一般不引起可见症状或气囊上的变化,不影响增重 。优点是局部免疫力好,具有置换野毒作用,在一个鸡场连续使用可使鸡场野毒被替换 。坚持用3年后 , 再用6/85苗免疫鸡群,可清除场内野毒 , 使场的MG达到彻底净化,建立无MG的鸡场 。
TS-11和6/85的免疫效果与F株相同 , 但毒力较低,安全性好 。TS-11虽然不具备置换野毒的能力 , 但可以置换F株 。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用TS-11株进行免疫,1年后对野毒的侵袭仍具有明显的抵抗力 。6/85可用于气雾免疫,毒力弱,不能置换野毒 。近年来,TS-11株和MG6/85更多的被作为商品化弱毒苗使用 。
2、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为油乳剂,免疫效果良好,保存方便,缺点是局部免疫力不够 。灭活疫苗多用于种鸡和蛋鸡,一般免疫2-3次后可达到一定的保护率 。蛋鸡产蛋前进行第3次免疫接种能防止本病的发生并减少诱发或并发其他疾?。?增加产蛋量 。以前国内市场上主要的支原体灭活疫苗以F36株为主 , 目前也有几家疫苗厂在推出支原体的多价灭活疫苗,毕竟这也是顺应疾病流行趋势 。但是,本病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最小的原核微生物,无细胞壁,能自我繁殖 。其结构的特殊性使得机体免疫系统在接受免疫后识别的特异性不强,临床上的免疫保护率只能达70%~80%左右,研制效果更好的疫苗是未来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
七、有效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加强管理、综合防治”的原则 , 药物、疫苗、管理三者密切结合能有效的预防本病的发生 。
1、种鸡场
种鸡场应做好日常管理,定期用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检验鸡群,淘汰支原体阳性鸡 。本病可经卵传播,因此对种蛋的消毒是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 。下面介绍种蛋消毒的处理方法:
(1)变温药物浸泡法
将种蛋加热到37-38℃后浸入预冷至5℃左右的抗生素(如泰乐菌素)溶液15-30分,利用温差造成的负压使药物透过蛋壳膜进入蛋内,杀死MG,然后按常规孵化 。
(2)高温热蛋法
种蛋孵化前将蛋温逐渐升高至45-46℃ , 作用13-14h后,将蛋温降至常规孵化温度孵化 。此外 , 还可用高锰酸钾熏蒸种蛋 。
2、场地选址、规划和建设
首先,选址的时候符合要求,远离畜禽交易市场、交通主干线、化工厂、屠宰厂、肉联厂、医院、居民区等 , 选择在较偏远而交通相对便利,环境相对较好的地方 , 更有利于防疫;其次,鸡场要有合理的布局,鸡舍建设科学,做好日常场地管理,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
3、加强管理
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选择优质雏鸡,适宜的温湿度、光照和通风条件,日粮搭配要营养均衡,重视日粮原料品质,饮水要充足、卫生,适时扩群,确保鸡群的健康生长 。做好环境卫生,严格执行防疫、消毒制度 , 做好环境、圈舍、人员和器具等的消毒 。
4、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应激因素对本病的影响很大,管理不善、饲料营养缺乏、禽舍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以及气候骤变等应激因素 , 都可能引起支原体的感染或爆发 。养殖户应保持科学的温湿度,合理的饲养密度,通风良好 , 减少冷空气、粉尘、氨气、硫化氢等有害因素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和损伤 。在应激前后可补充营养液进行预防 。
5、减少动物传播性疾病,做好无害化处理
做好防鼠工作,控制苍蝇的繁殖 , 减少动物传播性疾病 。病鸡及时隔离,死鸡做好无害化处理(掩埋、焚烧、化制等) 。
八、治疗
由于鸡支原体病发病率高、淘汰率高、传播速度也较快 , 目前应用抗生素仍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 。本病常出现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停药后易复发,所以应尽可能在感染早期使用对症治疗的药物,要注意轮换用药和联合用药,用药时应注意用够疗程 , 疗程一般为5~7天 。
1、药物治疗
鸡毒支原体和滑液囊支原体对药物敏感度不同,建议先做药敏试验,选择对该病敏感的药物 。农家营推荐使用以泰万菌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多西环素、大观霉素等成分为主的药物进行治疗 , 加强日常管理,在治疗期间应带鸡消毒 , 尽量控制圈舍内的病原微生物浓度,防止病菌交叉感染 。当鸡群中存在其他病原菌与支原体混合感染时,建议联合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 同时注意用够疗程,防止复发 。在联合用药时,建议选用延胡索酸泰妙菌素+盐酸多西环素 , 酒石酸泰乐菌素或酒石酸泰万菌素+盐酸多西环素、盐酸恩诺沙星+盐酸林可霉素等联合用药方式,在临床应用中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本病会引起明显的发热症状,需配伍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辅助治疗 , 若病情严重,还可在中药制剂中添加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 。
农家营特别提示:当饲料中添加了莫能菌素(防治球虫)的情况下 , 不能使用延胡索酸泰妙菌素治疗支原体,容易引发中毒 。
2、注意事项
鸡支原体感染较为普遍,易诊断 , 难根治 。一旦发?。?临床上常大量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生产中容易出现药物残留 , 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因此,若生产绿色或有机食品,选择优质种源 , 加强日常管理和科学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
由此可见,养土鸡没那么简单,如果没有系统的掌握科学的生态土鸡养殖管理技术 , 即便是低密度林下养鸡,也难以生产真正安全优质的产品 。
了解更多养鸡知识,关注农家营!以上内容为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