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育加州鲈鱼水花步骤和流程 水花鱼苗怎么养

水花鱼苗怎么养,室内育加州鲈鱼水花步骤和流程?1、冬棚育苗重点要解决的是水质问题,由于棚里面空气不流通,阳光强度弱 , 所以水质容易恶化 。

2、培育水蛛

水蛛:主要是枝角类与轮虫,水蛛一般有三类,白色、红色与黑色,其中红色最佳,黑色最次 。

加州鲈、泥鳅、生鱼等鱼类在“开花”后2-3天(冬季一般延长2-3天)开始在池塘里捕食枝角类、轮虫等天然饵料为食,但鱼塘投放过多“水花”则天然饵料远远不足,为避免因饵料不足而引起残食或饿死现象,养户需要培育足够水蛛供鱼苗捕食 。

3、训食管理

训食期是鱼苗培育最关键的时期,极大的影响到鱼苗的成活率 。当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准训食的时机 , 早了鱼苗不会来食台抢食,迟了会出现大小残食现象 。同时要准备充足的浮游动物,其它鱼浆、红虫等都没有足够的诱食性,只能引诱到一部分鱼苗到食台抢食,成活率会大为降低 。



3、应激管理

应激管理贯穿于加州鲈育苗的全过程,从加州鲈水花下塘开始,要注意减少各种应激源的出现,同时提高鱼苗的抗应激能力 。首先,水花放入池塘前,要平衡运输苗袋内外的水温 , 且一般选择上午池塘pH值较低时放苗;其次,水花下塘后的10天内,坚持使用抗应激产品杜仲叶提取物 , 提高鱼苗活力 。除此之外,暴雨、寒潮等等恶劣天气来临前要开启增氧机 , 泼洒抗应激产品,提高鱼苗的抗应激能力 。
一立方水放多少水花鱼苗?不能超过十棵 , 因为那东西可以长的很快的 。
一亩水面养多少水花?水花下塘的数量的一般标准:家鱼苗一般每亩20-30万尾,计划要出售小规格苗或要提前分塘的可以亩放80万尾~100万尾 , 用作育成小饵料鱼的可以高密度达亩放100万尾~150万尾 。鲢、鳙鱼还可适当多一些 , 草鱼可适当少些,肥水塘可适当密些,新塘、瘦水塘应适当稀些 。
PH值98能放夏花鱼苗吗?夏花鱼种养殖在不断总结多年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技术显得日臻成熟,但对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池塘条件、水源状况养殖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手段不同养殖成活率大相径庭 。赤峰及周边市区的大中型水域以养殖草鱼、鲤鱼、鲢、鳙鱼为主,由于其水质、气候条件所限 , 家鱼的夏花养殖及供给成为大中水域的养殖瓶颈,笔者在多年养殖家鱼夏花的基础上总结出只有适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才是提高家鱼出塘成活率的关键 。
一、池塘准备
1、池塘的清整
夏花养殖池塘消毒是否彻底是决定鱼种成活率高低的前提 。目前普遍用的清塘药物为生石灰、漂白粉 。经常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增加钙离子浓度,使钙离子 —碳酸钙缓冲系统缓冲力增强,在强光合作用下可抑制PH值进一步升高;使用漂白粉清塘药效持续短且劳动强度小 。清塘时间可选择放苗的前10天晴天中午,方式为干法清塘即池塘水深在10cm左右,清塘用量为生石灰75—100公斤/亩、漂白粉为30ppm 。泼药的次日中午需充分搅动池底使药效渗透到底泥中以确保清塘效果 。
鱼池清毒后的5天内,用梗绳拉底泥2次 , 使底泥中轮虫卵暴露出来及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气体充分释放出来后,肥水下塘鱼池可加注井水30cm—50cm 并堆施有机肥肥,首次堆肥量0.5立方米/亩,以后视水质情况进行追加;清水下塘可在放苗前3—4天加注井水,水深以50cm为宜 , 放苗后2—3天堆使有机肥 。
2、放苗前水质监测
水花放苗有肥水下塘及清水下塘两种方式 。适时肥水下塘,池中适口的天然饵料可使鱼苗生长速度快、出塘规格整齐、出塘率高及饵料成本低但由于所进鱼苗的亲鱼成熟状况、气候、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到;清水下塘 , 池中没有适口饵料,后期的投喂、追肥显得非常重要,措施不到位往往影响到鱼苗的出塘规格及出塘率 。
鱼苗下塘前1—2天对池水进行全面检测,尤其是肥水池塘 。检测PH值、氨氮的高低、浮游植物的多寡及浮游动物种类 。PH值7.5—8.5、离子铵小于0.6mg/l、透明度30cm左右、浮游植物中蓝藻不为优势种、浮游动物为小型轮虫的为 。
二、鱼苗的暂放
水花鱼苗暂放是决定夏花成活率高低的关键 。目前经过长途运输的鱼苗多采用塑料、筛绢网箱进行暂养 。塑料网箱调温易操作、抗风强但要注意缺氧 , 筛绢网箱水温、溶氧与鱼池相同但不抗风力鱼苗易贴箱 。
【室内育加州鲈鱼水花步骤和流程 水花鱼苗怎么养】夏花鱼种养殖切记不能混养,一般情况下选择就近繁育的水花 , 北方地区鲤、草鱼水花稍早些、鲢、鳙鱼水花稍晚些,放养鱼苗时间应选择近期不会降温、无风、晴天的中午 , 放养密度在30—50万/亩 。经长途运输的鱼苗水温略高于池塘水温,需把装苗的塑料代整体泡在水中,袋中与鱼池水温相同时方可放苗 。放苗时把袋子平稳的放在网箱中轻提袋角使苗缓缓游进箱中 。鱼苗暂养投喂的鸡蛋黄必须确保细度和足量 。蛋黄细度小于60目,投喂量1—4蛋黄/万鱼苗以90%以上鱼苗吃到为宜 。鱼苗喂好后,轻解网箱把鱼苗缓缓放入池中 。
三、日常管理
1、合理投喂
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养殖中很难做到适时下塘 。笔者认为鱼类在水花鱼苗阶段主要为被动摄食,多年经验证明只有确保鱼苗下塘初期投喂次数、投喂量,才能提高夏花鱼种的成活率 。前期投喂次数为6—8次,后期减到4—6次;在亩放30—50万尾的池塘,平均日投喂量在5—8公斤,分配原则是前一周约在平均数、中间一周略低于平均数、后一周高于平均数,这样三周时间鱼苗可以出塘 。
2、定时巡塘与随机相结合
在生产中应做到定期巡塘与不定期巡塘相结合 。早、午、晚定期巡塘 。早看鱼苗是否浮头,观鱼池浮游动物多寡,判断鱼池溶氧的高低;午看鱼摄食情况 , 观鱼是否上浮,判断鱼池氨氮是否偏高;晚看投喂是否过饱,鱼有无暗浮头迹象 。在做到定期巡塘的同时 , 无论是投喂时、还是加水、施肥时都要随时观察鱼苗是否异常及水中浮游生物的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即使处理 。
3、水质调控与鱼病防治
在夏花养殖中水质的变化往往由气温的突然变化及施肥引起的 。一是PH值偏高:在今年的养殖中曾由于气温的迅速升高,光和作用强烈而水体的缓冲能力差导致PH值达到9.6 , 我们采用工业盐酸进行调节,通过反复试验,在40kg池塘水中加入0.1ml盐酸可降低0.5个PH值,考虑到误差及鱼苗的承受能力,按此浓度在两天时间内4次全池泼洒,降解效果非常好;二是气泡?。憾嗄昀咸良笆褂梦捶⒔偷挠谢士稍谔炱蝗簧路纸獾贾掠憷嗥莶?nbsp;, 在全池泼洒食盐 2kg/亩及加注新水的同时必须通过人工搅动粪肥充分释放气泡方可彻底解除气泡病;三是缺氧:由于施肥过早大量浮游动物繁殖起来导致缺氧,处理办法为加注新水并在下风口局部用敌百虫消杀
水花鱼苗为什么浮水面?可能是上下水温差别过大或水中缺氧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