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殖龙虾种苗 养龙虾怎么养草

养龙虾怎么养草,2米多深的鱼池养龙虾放水草怎么放?水草可以分散的放在池子底部,不能集中,要分散开放
怎么养殖龙虾种苗?【怎么养殖龙虾种苗 养龙虾怎么养草】怎么养殖龙虾种苗?不知道题主所指的是种虾繁殖 , 还是幼虾管理,下面小编以幼虾管理来回答这个问题 。
龙虾幼虾的管理:①肥水 , 必须培育足够的水生浮游生物,供小龙虾幼苗捕食 。如果水不够肥,小龙虾幼苗很有可能因食不足,而生长缓慢 。所以要想小龙虾幼苗生长的快,肥水是必须的 。
②水草的覆盖 , 这个既是小龙虾庇护、蜕壳的场所 , 而且能够给虾塘提供溶氧,供小龙虾食用 。“养虾,先养草”可见水草在小龙虾养殖中的重要性,从幼虾到成虾,要想出好虾,都离不开水草 。
③人工投喂,现在小龙虾幼苗的人工投喂主要是以浆汁类的投喂为主 , 比如我们常见的豆浆、南瓜汁之类的 。最好是2~3天投喂一次,小龙虾吃不完的浆汁 , 又可以很好的培育浮游生物 。
④天敌防范,小龙虾幼苗由于弱?。苋菀壮晌髦痔斓械氖澄铮?天敌主要包括水中的(各种掠食鱼类)、陆地(鸭、野猫、老鼠)和天空的(各种水鸟),所以一定要加强小龙虾的各种天敌防范 。
总之 , 小龙虾虾苗,要想生长的好,我们必须给其营造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 。这个主要就是从上面所讲的,从肥水、水草、投喂、防范天敌等方面入手了 。同样都是培养虾苗,总有人的虾苗生长的特别好,成抢手货 。其实这些都是和别人平时的管理密不可分的 。
如何使淡水小龙虾在短期迅速生长?你这个问题首先一点小龙虾在技术达标的情况下 , 养殖周期本身就在25天左右,强调长短是忽略了技术因素而错在的问题 。有时候我们对技术的期望值要在理性和科学允许的范畴内进行 , 不能超出违背小龙虾生长规律的极限 。那么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如何提高养殖的规格呢?需要从下面几个角度入手 。
第一,低密度 。抛开小龙虾养殖最重要的水和草两大因素,如果虾塘的虾苗密度超出水草环境载荷,不管你怎么调水和养草 , 都很难把小龙虾的规格和产量提升 。所以,真正要养好小龙虾 , 首先就必须明白在25天周期内,一亩水面我们应该放多少苗,养殖多久出虾,把密度的问题解决好了 , 后面的水、草、饲料、肥水、改底、补钙、解毒等做了才有意义 。小龙虾养殖其实就是一环扣一环,不管哪个环节出问题都很难达到理想的养殖状态 。
密度建议:春季投苗667平/亩虾塘,120尾规格,投放40斤或者5000尾虾苗 。大家对这个数字不要疑惑 , 也可以投放8000尾,但是卖虾时间和规格产量就没有那么高,8000尾可以卖456,5000尾可以卖789 , 在这中间8000尾投的饲料是5000尾投的饲料多投三分之一,饲料、改底、解毒等成本都会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卖到最后你会发现,5000尾的成本比8000尾的成本省了接近一半,但是卖价和产量并没有少多少 。这是因为5000尾在18天左右时就可开始上市,卖的价格最高,8000尾需要在25-30天左右上市,早春高价行情已经下跌,这就是高密度与低密度的差异,5000尾的大规格的产量会弥补8000尾的产量 。
第二,水质好 。小龙虾养殖,首要一条就是小龙虾的水质要好,小龙虾对水质的要求就是塘内水质处于活水状态 。所谓活水就是爽和嫩,这就需要定期调水,培菌培藻,使水体藻相和菌相保持平衡 。
但是,很多新养殖户对通过培菌培藻提升水质的重要性认识欠缺 。456月份升温后培菌培藻极少,过度专注于消毒杀菌,长期忽略水体的菌种和藻种培植,水体的菌失去平衡以后,有害细菌更会在虾塘底部加速繁殖,五月瘟的预防更加难以见到成效 。我们曾做过大量实验 , 定期泼洒乳酸菌的池塘,使用内服药是能够抑制五月瘟期间小龙虾死亡的,不泼洒菌种的池塘 , 水质恶化以后,药品治疗小龙虾肠炎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因此 , 水质调理,首在菌种活水 。
第三,水草多 。虾塘水草生长茂盛,能够快速吸收分解底部有机质,减少细菌虫害寄生,阻止亚硝酸盐和硫化氢产生 。同时,水草好坏决定小龙虾蜕壳环境的好坏,水草越多,小龙虾蜕壳频次也会增多 , 生长速度和产出规格也会随之提升 。
无草不虾,就是说没有水草小龙虾蜕壳就没有好的环境,产量就很难提高 。所以水草管理必须贯穿整个过程,要定期打草头 。激活水草高频次促长,多发绿芽,多长新叶;要多开水路 。开水路是防止水草封塘的有效办法,不能等到水草封塘后才开始修剪,要确保水草中部茎叶和底部根须能够正常光合作用,通过阳光照射缓解水草底部的老化、死亡和腐烂问题,延长水草生长的生命周期 。
第四,底质佳 。除了密度、水和草外,最重要的就是底部环境的管理 。大多数虾农对小龙虾养殖还停留在“投喂的越多长的越快”这种表面认识 。
如果盲目投喂,不注重底部环境的管理,一旦恶化,投喂的饲料残饵就会越积越多,而底部越来越差的时候,投喂的饲料摄食比例就会越来越低,残饵也会越来越多,进而进入一个死循环 , 饲料投了,虾子还是不长,而且虾子越来越脏,底板发黑,纤毛虫滋生,这就是典型只知盲目投料不知改底的养殖事故 , 通俗得讲就是你把几顿饲料投到水里了并没有变成钱,相当于你几万元的饲料钱丢到水里 。
这种现象在安徽比较普遍,我曾在安庆、滁州、芜湖等地进行了大量的走访,与100亩左右的养殖户进行了不少于10人次沟通,他们2019年100亩投喂饲料20-25吨不等 , 但是产量每亩仅仅只有130—160斤之间,平均每3斤饲料才长一斤虾子,饲料2.5元/斤,一斤虾子的饲料成本就是7.5元,饲料系数超高 。除去地租、水电、人工和其它调水产品,这类养殖户怎么可能赚钱呢?所以虾农确实要认真反思,要么停止养殖,要么改变养殖思路,才能真正止损有路 。
我的建议就是:降低饵料系数,增加改底频次 , 提升摄食环境 。意思就是说饲料每十亩地1.5吨饲料,增加改底投入,每月定期改底4次 , 把底部环境改好了,水草长的也好,草越好 , 水就好了 。水好了环境就好了,环境好了小龙虾摄食转化率就会提升,生长的速度就会提高,养殖周期就会缩短 。这就是健康的虾塘环境循环,所谓一益百好 。
严格来讲 , 全国小龙虾的养殖成本每日支出都处于同一水平线,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养殖周期的不同,才导致各个地区的养殖成本不同 。以湖北潜江为例,潜江5月初虾子卖完了就落水干塘,养殖成本投入最低;而安徽、湖南、江苏等地4月中旬以后才投苗或者才出苗,养殖刚刚开始,直至6月中旬结束 , 养殖周期延长成本肯定提高了,饲料、药品使用周期超长,成本想不提高都难 。
冬天龙虾养殖过程?水草管理
俗话养虾先养草,冬季水草管理依然十分重要 。冬季以种植伊乐藻为主,栽种后需要施根肥,同时注意水位不能过深 。
02
水质调节
水质调控是冬季养虾的重点 。冬季气温低,易导致水体中的微生物活跃度低,水体没有活力、肥力和生命力,因此水质调节的重点放在肥水上,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措施:
(1)稻草的无公害处理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稻虾共作养殖模式 , 可为虾提供丰富碳源 。
(2)菜粕肥水 。天晴时,按照1亩地10公斤的量进行泼洒 。菜粕既可以为龙虾补充有机质,也能够产生油脂,防止阳光直射塘底 。
(3)施放氨基酸肥、硝基酸肥 。
03
饲喂管理
冬季龙虾养殖还要不要投放饲料呢?答案是肯定的 。虽然虾塘中的水草及藻类可以给虾苗提供天然开口饵料,但依然需要饲喂 。可以多加巡塘,根据虾苗情况追加粉料以及发酵豆粕等 。
04
日常管理
冬季龙虾养殖要加强巡塘管理 , 尤其是夜间巡塘 。此时正是龙虾出苗期,虾苗的生长对环境的要求更高 , 而此时若气温、PH的波动变化较大,对虾苗的影响很大,巡塘有利于及时规避这些问题,也能够根据虾苗生长情况确定饲料的投放量 。
应该种植什么水草?小龙虾养殖应该种植什么水草 , 这些水草各有什么特点,种植的水草需要注意什么?我来回答一下,下面介绍几种草的种法 。
一、黄草的栽培 。图片来源于网络
黄草又称微齿眼子菜,茎叶纤细且脆嫩,龙虾最喜欢吃黄草叶 。黄草净水能力强、适应性强、生命力强 , 不易被龙虾破坏,可广泛种植于池中 。春季水温上升至10度以上时,可进行播种 。黄草种粒较大,每亩用500~800克,播种前用池水或河水浸泡5~7天左右催芽,一般播种10~12天发芽 。
注意:播种前要控制水位,并且保持池水最大透明度35~40cm左右 。
二、轮叶黑藻的栽培
轮叶黑藻俗称针草、灯笼草、虾子薇等,为多年生沉水植物,茎细长,圆柱形 。长30~50cm,直径2~2.5毫米 。具分枝 , 叶轮生 , 无柄 , 长约1.5厘米、宽0.3厘米,叶缘具细锯齿,其茎叶是龙虾最好的天然饵料 。
每年4月,水温上升到15度以上时,可进行播种,播种前用池水或河水浸泡3~5天,再用清水洗净种孑表面的附着物,加少许塘泥和水拌匀,采用全池均匀泼洒,每亩用种150~250克 。
播种后,一般15天左右发芽,繁殖生长以无性繁殖为主,可由植物体断片脱离母体,长成新株 。秋冬形成冬芽越冬,第2年长成新株 。雌雄异株,花白色小形,种子和冬芽不易采摘,故以移植为主 。
注意:该草喜高温、适应性强、生长期长、再生能力强,被龙虾夹断的每一节草都能重新入土重活,故播种不宜太多,确保龙虾能够利用就行 。
三、凤眼莲的栽培
凤眼莲俗称水葫芦,叶丛生 , 叶片圆形或必形,直径6~12cm 。叶面光滑,顶端圆或稍凸出,叶柄长10~20厘米,叶柄中部以下膨大呈葫芦形的浮囊 , 基部具有透明膜质的鞘状苞片 。
多生长池塘、沟渠中 , 繁殖时以匍匐茎繁殖 , 尤其在肥水中繁殖速度很快,吸肥、净水效果明显,其须状根是幼虾阶段的良好饵料,也是培育幼虾的理想水草 。移植容易,冬天保种时在上方覆盖薄膜即可 。
好了,我就详细介绍了这三种水草的栽培方法,另外还可以种植和移栽的水草还有很多,如水花生、浮萍、马莱眼子菜、苦草等 。我们在虾塘种植应该以三种以上水草为佳,占整个池塘面积的40%左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