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养殖户告诉你 养虾剩料怎么办

养虾剩料怎么办 , 养龙虾天天喂什么饲料?近些年来 , 小龙虾的市场异常的火爆,人们已经把小龙虾作为必须品尝的美食 。小龙虾味道鲜美 , 只要是饭店有的都是必点之菜 。尤其是近些年产量跟不上市场需求,龙虾的产量直接影响到市场价格,无论虾苗还是成品虾,价格更是一涨再涨 。作为小龙虾养殖户,如何提高成品虾的大小质量,以及龙虾的产量,就成为了我们的最关心和最操心的问题 。
【老养殖户告诉你 养虾剩料怎么办】与专家研究讨论
上一篇文章我们已经详细的介绍了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饲料搭配让小龙虾长的个大饱满 。有兴趣的同朋友可以点击我们的头像查看历史文章了解 , 或者直接获取交流方式与我们交流!本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如何把握好小龙虾营养投喂的时机,才能让小龙虾不仅长的好而且产量高 。
龙虾养殖池塘
首先,各位养殖朋友们在养殖之前 , 除了伊乐藻和轮回黑藻等主要水草,也可以在池内的四周种植上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茭白等水生植物,它的覆盖率一般在池塘水面的三分之一左右,可以让小龙虾蔽荫并且提供适量小龙虾爱吃的浮游生物 。同时 , 在放养小龙虾时,要注意小龙虾的规格,小龙虾的放养规格不能太大,应该基本一致 。可以采用大、中、小三种规格分池放养的办法 。这样就避免了特殊情况下 , 龙虾自相残杀的现象 。从而导致小龙虾产量的降低 。
小龙虾不光只是吃浮游生物和水草,它还需要提供其他的食物饵料(饵料的搭配方法可以看上一篇文章) 。投放虾苗后的3天内,可以投放绞碎的小鱼和碎肉 , 3天后到1个月内投放小杂鱼、下脚碎肉或配合饲料,然后再等到虾苗长至6~7厘米时 , 就可以全部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适量的植物性饲料如麦子、麸皮、玉米、饼粕及配合饲料 。每天的投喂量主要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准,具体可根据小龙虾的吃食情况进行调整 。每天喂1次,一般在晚上五点左右,以小龙虾活动为准,饵料应在小龙虾集中的地方适当多投些,以利其摄食 。
龙虾喂食
篇幅有限 , 今天就说到这里了,不管你是养殖新手,还是老的养殖户,不管你是有虾塘建设,种虾投放,饲料投喂,还是病虫害防治等问题 。如果需要进一步技术交流讨论的 , 都可以点击我们的头像,获取交流方式 , 一起探讨学习 。
河蟹养殖需要注意检查什么问题?进入6月份开始,水温逐渐升高 , 池塘中的水草也由于不耐高温,活力逐渐减弱 , 进而引发各种问题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全面、准确的认识池塘状况是关键,做到心中有数、运筹帷幄 。这就需要依托科学的检测手段,加强池塘中水质、水草以及河蟹等各方面的检测,帮助大家精准把握池塘动向,做到科学管理,成功养殖!
检测一:
常规水质指标(氨氮、亚硝酸盐、pH值)检测水草是池塘的“净水机”,水草活力下降,池塘中氮循环代谢速度减慢,容易导致氨氮、亚硝酸盐代谢不畅,大量积累便会影响河蟹正常生长,而且池塘中pH值的变化也受水草生长的影响,所以建议大家定期到药店检测各项常规水质指标 。
药店检测试验台检测二:
水中藻类和杂质检测水草活力减弱,营养竞争等能力也随之减弱,容易加快藻类生长 。藻类过多则容易导致水质偏浓,影响河蟹健康,所以应定期检查水中藻类数量和种类 , 尤其注意检查蓝藻等有害藻类,防止其随温度升高而大量暴发 。当水草活力减弱时,其净化水质的能力减弱,水中杂质则容易增多 。杂质粘附在水草上后,又会影响水草的活力,形成恶性循坏,影响水质环境 。所以应重视水体中杂质数量的检测 , 定期调水、改底、保草,科学控制水中杂质的数量 。
用于检测藻类、杂质的显微镜检测三:
池塘溶氧检测充足溶氧(5-8mg/l):吃料好、体质好、生长迅速 。轻度缺氧(2-4mg/l):虽不致死,但河蟹生长变慢,饲料系数提高,生产成本加大 。如果长时间处于低氧状态,河蟹体质差,易发病 。重度缺氧(0-2mg/l):河蟹浮头上岸或上草,不吃食,对河蟹的生长、蜕壳、变态等起抑制作用,且高温容易暴塘,导致大量死蟹 。所以加强池塘溶氧检测非常重要,密切关注池塘溶氧变化 , 溶氧不足时及时做出应对措施,确保河蟹正常生长 。
药店溶氧检测设备检测四:
病原检测手段河蟹不正常,是生病了吗?有感染细菌、病毒吗?我们可以做细菌分离、病毒检测 。病到什么程度了?我们可以做病理组织切片检测 。用什么药有效果?我们可以做药敏试验检测 。这些有效的检测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河蟹疾病,避免我们胡乱猜测、盲目跟风 , 酿成大错 。
细菌分离培养
药敏试验检测
病理组织切片(水瘪子河蟹肝脏)检测五:池塘现场检测随着水温的升高,投料也逐渐增加 , 我们更应该加强对水草、河蟹和喂料等的管理 。每一位药店员工都会定期到池塘做现场检测,包括水草观察,河蟹体重、规格检测(电子秤、标尺) , 剩料检测(料兜)等,帮助大家科学、合理的管理池塘 。
查料使用的料兜通过利洋水产药店这些科学的检测手段,能够准确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 , 并为养殖朋友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池塘管理,从中总结成功经验,为大家的成功养殖提供帮助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