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措施有哪些 轮虫为什么变绿

轮虫为什么变绿 , 对虾为什么不上料?养殖前期虾不上料,是近年来最让养殖户揪心的事 。因为虾不上料,一方面会导致对虾生长缓慢,从而造成养殖周期延长,经济效益降低;另一方面,虾不上料甚至有可能是成活率偏低 , 没有继续养殖的价值 。
因此 , 一旦发现虾不上料现象,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判断其原因,并做好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
一、放苗成活率偏低造成的不上料现象
虾苗成活率低、密度?。匀徊簧狭?。而造成虾苗成活率低的原因主要有:
①种苗质量差导致放苗成活率低 。
②水质与苗场相差太大,放苗时出现大量应激死亡,如水中氨氮亚硝酸盐超标造成虾苗急性中毒死亡、pH偏高鳃丝病变体质差蜕壳不遂死亡、盐度差异大造成体质差的虾苗不适死亡 。
③池塘有捕食型的水生昆虫或凶猛鱼类捕食虾苗,导致虾苗成活率低 。
④进排水或堤坝漏洞,致使虾苗逃逸 。
判断虾苗成活率低的表象及方法:
①放苗12小时内,出现较多的“白苗”、“漂苗” 。
②放苗后池边或观察网持续发现有死苗 。
③放苗后几天就发现有虾苗发病等 。
一旦发现有以上表象出现时,应再通过捞苗或抛网进一步观察判断,如抛网或捞苗查看虾苗多不多、密度高不高,是否有病苗;或结合平时的养殖观察 , 如早晚用耙子在池边一划,看看虾苗跳跃的数量,此方法还可以检测虾苗的活力,如果虾苗跃出水面上多,则说明虾苗多、活力好 。
虾苗成活率低引起不上料的应对措施:
因放苗成活率低引起的不上料 , 一般采取的应对方法是补苗,或重新放苗 。
如果现存虾苗健康、且没发现病苗、无凶猛鱼类或捕食型的水生昆虫,可以通过补苗来提高虾苗密度 。
如果水体有凶猛鱼类或捕食型的水生昆虫,或者发过?。?则建议排塘并清塘消毒、培水,重新放苗 。
二、虾苗亚健康导致的不上料现象
这种现象一般放苗密度都较高,且池塘水质不佳 , 如出现有害藻类暴长,导致小苗体弱,亚健康状态下食欲下降,甚至不进食,观察虾苗一般可见空肠不空胃状况 。
这种情况的特点是:试苗成活率高 , 放苗沉底快、无白苗现象,饲养期间不发现过病苗、死苗 , 无凶猛鱼类或捕食型的水生昆虫;抛网或捞苗观察发现密度高,但小虾的肠胃较细小或弯曲、或空肠不空胃 , 虾身瘦软,鳃肿或黄鳃 。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前期饲养管理不佳 , 水环境不良,导致幼虾的肠胃功能失调 。
水环境不良造成不上料的具体原因:
①频繁追肥引发水质不稳 , 易倒藻 。
处理措施:先用鱼虾卫士每瓶2亩+水毒净每包2亩泼洒;下午用降解灵片每包2亩+福地安每瓶2亩干撒;第二天再用黑霸每包2亩+开胃解毒灵每包1亩泼洒 , 下午用超强底改王+福地安每瓶3亩干撒 。同时每斤料用鱼虾力士6克+复合乳酸菌溶液20克+多维3克拌料投喂,每天2餐,连用5天 。
②有害藻类暴长 。
处理措施:即时先用池底解毒丹2亩/包+黄黑灵1瓶/亩混合泼洒 , 再用爽水灵2亩·米/瓶(看情况可重复2次)来抑制藻类生长,然后用好丰水2亩/瓶+益生健2亩/瓶+红糖5斤/亩混合浸泡过夜后泼洒,以菌抑藻 。
三、池塘饵料生物丰富造成的不上料
这种情况通常是放苗的密度不高,而池塘中的饵料生物也相对较丰富 。
这种情况一般表现为:对虾生长正常,虾苗健康无病,水体中的饵料生物如桡足类、枝角类、轮虫等密度较大 。如属这种情况造成的不上料现象 , 一般无需处理,等饵料生物消耗差不多时上料自然会恢复正常 。
四、池塘泥皮、青苔、腐屑较多造成的不上料现象
对虾因吃食腐屑、泥皮或青苔导致吃料慢,生长也慢 。
这种情况的特点是:试苗成活率高,放苗沉底快、无白苗现象,饲养期间不发现过病苗、死苗,也无凶猛鱼类或捕食型的水生昆虫;抛网或捞苗观察发现密度高,小虾的肠胃饱满,但肠道不均匀,或发黑(吃食腐屑)发绿(吃死藻、青苔) , 粪便发黑、粘连或发绿,有些粪便有泥沙(吃食泥皮) 。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前期管理不善 , 导致池底瘀化、泥皮或滋生青苔,或者水色大起大落,池底沉积较多的死藻 。幼虾长期吃食这些腐屑、泥皮或青苔、死藻,会造成营养不良,生长慢,出现较多长不大的弱势群体,甚至发病 。
对于以上情况造成的不上料 , 应按不同的原因进行相对应的处理措施:
①如池塘出现较多泥皮,虾粪色淡 , 有泥沙的,是吃食泥皮引起,应及时分解池底的泥皮和调理肠胃 。
【应对措施有哪些 轮虫为什么变绿】具体措施:用正强1号+爽水灵每瓶2.5亩干撒 , 连用2天;第三天用黑金神每包3亩+净水型益生健每瓶3亩+育藻膏1-2斤/亩混合发酵后晴天上午泼洒;停料1天,然后每斤料用鱼虾力士6克+复合乳酸菌溶液20克+多维3克拌料投喂 , 每天2餐,连用5天 。
②如池塘出现青苔,虾粪绿色,是幼虾吃食青苔引起,应将青苔处理掉 。
具体措施:一般先加深水位,然后施用黑金神2公斤/亩·米+黑霸3公斤/亩·米抑制青苔,晚上用分解底改2亩/包改底 , 最后黑霸2亩/包+肥水膏4斤/亩培藻 。同时每斤料用鱼虾力士6克+复合乳酸菌溶液20克+多维3克拌料投喂,每天2餐,连用5天 。由于处理青苔的时间较长 , 本措施见效的速度也比上述慢2-3天 。
③底泥瘀化、死藻多,虾粪发黑发绿粘连 。
具体措施:用鱼虾卫士每瓶2亩+水毒净每包3亩泼洒;下午用降解灵片+正强1号+爽水灵每包2亩干撒;第二天用黑霸每包2亩泼洒,下午再用降解灵片+正强1号+爽水灵每包2亩干撒 。每斤料用鱼虾力士6克+复合乳酸菌溶液20克+多维3克拌料投喂,每天2餐,连用5天 。
鱼塘改成什么颜色?水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水产品的生产养殖情况 , 水质的优劣是通过水色表现出来 , 而水色又是由下面这些因素决定的: ① 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② 有机溶解物 ③ 悬浮颗粒的多寡 因此了解与掌握养殖水体的水色变化,并通过科学调控技术措施来达到所要求的水色,是水产养殖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所谓‘养鱼先看水’就是这个道理 。一、优质水色的种类、特点及调控技术 在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鱼、虾、蟹的养殖中 , 优质的水色大致可分为下列五种:即淡绿色、翠绿色、茶褐色、黄绿色、浓绿色 。1. 淡绿色、翠绿色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 1.1. .特点 这种水色在鱼、虾、蟹养殖中,都是希望得到的最佳水色,尤其在幼体阶段的养殖中更为需要 。这种水色中富含金藻门、绿藻门中的小球藻、栅藻、板星藻等藻类 。这些藻类的品质富含营养盐类及维生素,并易于作为营养物被消化吸收;同时通过光合作用 , 可向水中提供溶解氧 。这种水色的水体,透明度大多在20~30厘米,水质稳定 , 水中有机、无机悬浮物较少,水产养殖中所要求的‘肥而爽’之水质,即为这种水色的水质,这是保证取得良好养殖效益的优质水色 。1..2 培育和保持该种水色调控技术 放养前,塘口先用生石灰消毒,并投放有机肥,一般每亩生石灰用量150千克左右 , 清塘后投放有机肥培育水质,视塘口底泥肥沃程度、用量在100~150千克/亩 。养殖过程中,遇到水色由淡绿、翠绿色变浓变深,可适当添注新水稀释调节 。达到较长时间内保持这种水色的状态 。2. 茶褐色、黄绿色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 2.1 特点 这两种水色的水中 , 浮游植物中硅藻门种类为优势种群,并有部分绿藻,如新月藻、舟形藻、褐指藻、甲藻为主 。这些藻类中的色素呈褐色或茶褐色 。这种水色是鱼、虾、蟹养殖中的最佳水色 。这种水色中的藻类易于鱼类消化吸收,且营养丰富,富含钙、镁、铁等无机盐及多种维生素 。水中溶氧丰富,有毒有害物质稀少 , 宜于鱼类生长发育,且病害发生率低 。在苗种养殖阶段,这种水色水质为最佳水质 。但是,这种水色的缺点是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10~15天后 , 易于转换成其他水色 。2.2 培养和保持 茶褐色、黄绿色水色的调控技术①适时添注新水,在养殖旺期,每2~3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注水量为养殖水体总量的l/10左右 。②适时追肥,追肥可用腐熟后的有机肥和含磷、镁、钙成份的化肥,如磷酸氢钙等 。由于硅藻需要的营养元素得到补充,促进了硅藻的生长发育,故可使该水色持续较长时间 。3. 浓绿色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 3.1 特点 这种水色呈深绿色,且浓度加大,因此透明度较低,一般不足15厘米,水中的藻类以绿藻门为主,如螺旋藻、衣藻等 。这种水色水质较肥,且较稳定,可持续较长时间,气候变化对其影响不大 。在养殖盛期的塘口水体中,大多为这种水色 。在浓绿色水中,藻类日趋老化 , 但光合作用较强 , 产氧功能好,并仍可被消化吸收,所以在成鱼养殖中仍属良好水质之列 。但是在养殖高温季节,这种水色水质要注意加注新水调节,以防由于残饵及排泄物增加,致使水质进一步变浓,造成水体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浓度加大,水中溶氧减少 , 水质变坏,从而使养殖效果降低,甚至会引发疾病 , 造成养殖损失 。3.2.控制调节 浓绿色水色的技术措施 ①每日加注新水降低水色浓度,加水量为水体总量的5%~10% 。②适当降低投饲量 。③泼洒沸石粉或生石灰调整水色,用量为0.1千克/米3 。二、劣质水色的种类、特点及调控技术 1. 蓝绿色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 1.1.特点 这种水色由于蓝藻门中的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微囊藻所致),水质混浊、浓厚,在塘口下风处的水中有大量蓝绿色悬浮颗粒,水表层有带状、云状蓝绿色藻群聚集 , 形成油膜,并有气泡出现(又称水华) , 而在水体的下层则很清瘦 。当水温达到28℃以上阶段后,藻类会陆续死亡 , 产生毒素,败坏水质 。在高温季节的7—8月份,养殖密度过大的水体大多会产生这种水色 。蓝绿色水质持续时间过长、浓度过大后 , 会对水产养殖造成极大危害 , 易暴发鱼病,造成成批死亡现象,给养殖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1.2 消除控制蓝绿色水色水质的技术措施 ① 排放法:在养殖水体出水口处上方 , 开口放出表层水,将蓝绿藻排出塘口外,连续2~3天 。或用人工密网、捞海在下风头处捞除 。② 使用二氧化氯0.1克/米 。 , 加沸石粉10克/米3,全塘泼洒,连续1~3天,可有效消除蓝藻,改善水色水质状况 。③ 待蓝绿色水色减淡后 , 施用磷酸氢钙,重新培育成嫩绿藻水或硅藻水 。2. 黑褐色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 2.1.特点 这种水色又叫酱油色水,呈黑褐色或深红褐、深黄褐色 。形成这种水色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中后期,投饲后残饵、排泄物过多,有机物在塘底腐败分解,形成富营养化水质,水中悬浮有机物增多,水质老化恶化,毒物积累增多 。这种水色的水中,鞭毛藻、裸藻为优势种群,这些藻类可分泌毒素 。在毒素作用下 , 养殖对象会暴发疾病,以至中毒死亡 。其中以对蟹塘、虾塘的危害最甚 。2.2.消除调控的技术措施 (1)立即减少或停喂饲料、加注新水 。(2)开动增氧机 , 增氧曝气,降低毒素浓度 。(3)施用以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为主要菌类的生物制剂 。3~5天即可有效消除该不良水色 。3. 清澈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 3.1.特点 这种水色的水有两种情况: ① 一是青苔水,即水体底部长满青苔 , 使水体变清变瘦 , 水中缺乏营养盐类,有益藻类绝生 , 养殖幼体进入青苔很难成活; ② 二是黑清水,水色透明见底,但呈黑清色,并散发有腥臭味 。水中浮游植物绝迹,有大量大型浮游动物出现,养殖上称‘转水’ 。这种水为水质变坏的坏水,是不宜进行养殖的水体 。3.2.消除调控的技术措施 (1)青苔水的调控技术措施:①首先要抑制青苔生长 。可用有机肥挂袋的办法,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如鸡粪)装袋后,定置悬挂在生长茂盛的青苔上方,待浮游植物大量繁殖、遮蔽青苔生长的阳光后,青苔自然死去 , 水色可逐渐变绿 。②泼洒生物制剂可调节水色,恢复到淡绿色好水 。(2)黑清水的调控技术措施:①全塘泼洒敌百虫制剂,浓度为1克/米3,杀灭大型浮游动物 。②加换新水 , 并泼洒生石灰(化水后),用量为每米水深30~40千克/亩 。③最后泼洒有机肥或无机肥,增加营养盐类物质 , 调控到较好水色水质 。经上述措施,一般经5~7天水色可转好,变为浅绿色水色 。如何看水色来判断水的肥瘦度 各类浮游植物含有不同的色素,因而鱼池出现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池水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浓度 。我们可从池水的颜色来判断池水的肥与瘦 。一、瘦水 水色清淡,或呈现出浅绿色,透明度较大 , 一般可达60-70厘米以上,浮游生物数量少 , 水中往往长有丝状藻类如水绵、刚毛藻、水生维管束植物如蒲草等 。二、孬水 1、暗绿色 天热时水面常有暗绿色或绿色浮膜,水中团藻类、裸藻类较多 2、灰蓝色 透明度低,混浊度大 , 水中颤藻等蓝藻较多 。3、蓝绿色 透明度低,混浊度大,天热时有灰黄色浮膜 , 水中微囊藻、囊球藻等绿藻较多 。上述三种颜色的池水,虽然浮游植物较多,但大多属于难消化的种类,因此为不好的水 。三、较肥的水 一般呈草绿带黄色,混浊度较大,水中的多数为鱼类半消化或易消化的浮游植物 。四、肥水 呈黄褐色或油绿色,混浊度较?。该鞫仁手校?一般为25-40厘米 。水中鱼类容易消化的种类如硅藻、隐藻或金藻等较多 , 浮游动物以轮虫较多,有时有枝角类、桡足类也较多 。肥水按其水色可分二种类型: 1、褐色水(包括黄褐、茶褐、褐带绿等):优势种多为硅藻、有时隐藻大量繁殖也呈褐色 。同时有较多的微细浮游植物,如绿球藻 , 特别是褐带绿的水 。2、绿色水(包括油绿、黄绿、绿带褐等):优质种多为绿藻(如绿球藻和隐藻),同时有较多的硅藻 。五、‘水华’水 所谓‘水华’水,是在肥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 。水中含有大量的裸甲藻及较多的隐藻,水色呈黄绿色或绿色 。这类水,当遇到天气正常时,水质容易突变,水质发黑,继而转清 , 发臭,渔民称其为‘臭清水’ 。由于缺氧,极易引起池鱼大批死亡 。据试验,保持较长时间的‘水华’水而不让水质恶化,可以加速鲢、鳙鱼的生长和提高鱼的产量 。
龙虾池塘水成乳白色是什么原因?龙虾池塘水成乳白色是什么原因?
乳白色的池水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很常见 , 形成的原因也有多种,这个还得看当时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对于龙虾塘来说池塘水色成乳白色通常可能会有以下原因造成:
水体中的浮游动物过多 , 这种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水体中的浮游动物过多后会引起水体过瘦 , 这时水色会比较寡,如果有比较多的枝角类动物的话 , 会将水搅浑,这时如果底质淤泥不多话,水很易呈乳白色,对于这种情况如果严重的话用药将这些虫杀掉,一般的杀虫药如敌百虫都可以用 。
水体中的轮虫过多,这种情况其实是一种正常的情况,特别是在刚施肥后或是水质较肥的塘里很易出现这种情况,这种水色的塘在早上去仔观察会看到水中有很多小的浮游动物 , 其颜色就是灰白色的,且颜色在早晚有一些变化,中午时不的颜色会变绿之后慢慢变白直到早上是最为明显 。这种水体对鱼和虾均没有什么太大的危害,但因轮虫多需要防缺氧,特别是苗塘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过多或者水质出现异常了,这个可通过水体中的氨氮或亚硝盐的含量来判断,特别是底质肥的塘如果池塘的水质突然转白,这时得注意水体中氨的变化了,这种情况要么是轮虫突然繁殖起来,要么是水质在转坏,但不管是怎样水体中的含氧量都会减少,溶氧不够而有机质丰富的水体 , 这时会引起水体中氨的升高,所以要物别注意下氨和亚硝酸盐的变化 。矿物质含量过高,这个如果是用深井水水话很易出现这种情况,之前踏火用过的深井水铁含量过高 , 抽上来的水刚开始很清,过一天左右会发白 , 这时因为一些矿物质已开始氧化,这种情况只要将水沉淀几天之后再用就没事了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希望对您有帮助,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温室甲鱼有机质过多怎么办?一、坚持科学投饵,减少水质污染
建筑池塘时,在养殖鳖池塘北侧修建一略高于水面的饵料台,在饵料台和池水之间修一直径10厘米~20厘米半径形水沟,减少因鳖争食和跑动把饵料拖到水中造成饵料污染,同时有利于清除残饵,并可把刷洗饵料台的污水顺着水沟排到池外,减少水质污染 。幼稚鳖入池后,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驯化,让其到食台摄食 。饲料投喂要坚持“四定”,定时:上午9时、下午4时各投喂1次,使鳖养成按时进食的习惯;定量:根据每天的吃食情况和水质变化,一般日投量按鳖体重的3%~5%投喂,掌握在1小时内吃完最好;定位:将配合饲料作成细长条状,贴在食台上;定质: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并辅以鲜活饵料,防止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 。
二、加强日常管理
根据天气情况,每天中午开启通风孔,以利于通风换气,使有害气体逸出,为室内增加新鲜空气 。每天清洗食台,防止鳖误食变质残渣 。池内可加增氧设置,增氧并加速池内水流动,改善水质 。定期泼洒二氧化氯等氯制剂,杀灭病原体,同时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待药力消失后,可施用一些活性酵素或光合细菌,增加池内的生物净化功能 。根据池水的老化程度,定期换一部分新水 。为节约能源 , 可在大棚内置火炉,这样能提高室温,减少池水蒸发,使棚内光照加强,有利于池中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也可在火炉火墙上置一大桶 , 将水预热至池水温度相同时,抽出部分池底水 , 加入新水,有效防止水质老化 。
三、移植水生植物,肥水培育一举多得
在养鳖池中移植一些水葫芦、浮萍等绿色植物,既可吸收有害物质,减轻水质恶化程度,控制池水肥度 , 又可以为鳖提供良好的遮蔽生态环境 , 对净化水质有明显的作用 。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既净化了水质,又净化了棚内的空气,同时也可以肥水培育浮游生物 , 合理搭配底栖动物 。在幼鳖入池前,经过消毒处理后的池水,按1立方米水均匀泼洒复合肥(如磷酸二胺等)3克~5克 。同时引进藻种(含绿藻较多的池水)5升~8升 。经过1周后,水逐渐变绿,再引进一些水蚤转自,放入池中 。稚鳖入池后,若养殖池较大,可放入一部分鲢、鳙鱼(比例为3∶1),这样浮游植物、细菌、水生植物通过吸收水中的养分 , 净化水质,鲢鱼以浮游生物和细菌为食,浮游植物和细菌为鳖提供天然饵料 。如此循环反复,使水质得到净化 。
四、定期检测水质
综合化验检测中心跟踪检测水质标准,确定水质好坏 。肉眼观察,养殖鳖良好而正常的水色为油绿或深褐色,如果水质变暗,变黑、灰白色,表面形成一层厚的浮膜,表明水质已经恶化 。池水的透明度为25厘米~30厘米,透明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鳖的生长 。鳖生长适宜温度为25℃~35℃,而最适合水温为28℃~30℃ 。定期对水质进行综合检测,常规检测项目有:pH值、溶解氧、氨氮、H2S等指标 。通过水温、光照、营养盐类综合调控,保持水质 。
如何养小鱼?本人业余爱好养鱼 , 养虾,大概有5、6年了(我头像就是虾缸一角),主要是小热带鱼,草缸,虾缸,还开过海缸(海缸太烧钱了,养了一年多就上岸了) 。也从开始的一缸一缸的死鱼,到现在的一缸鱼养1年多不带死的 , 走过太多的弯路,先将我的经验分享给你:1、缸里养鱼要注意密度,原则上是1升水养1cm的鱼 , 例如20L水可以养10条2cm的鱼,也可以养20条1cm的鱼 。2、养鱼先养水,刚开缸的水是生水,开缸一定要少养几条鱼用来闯缸检测水质 。新??入缸要过温过水,就是将买回来的鱼连袋子一起泡在鱼缸里20分钟左右,这样鱼袋的水温和鱼缸的水温基本一直,然后慢慢往鱼袋里加鱼缸的水,加入跟原鱼袋水量一样多的水后 , 将鱼捞出放进鱼缸,鱼袋的水倒掉,千万别倒进鱼缸 。3、过滤系统要强大,功率要有富余,还有增养装置 。4、定期加硝化细菌,不要买便宜货 。5、每周更换1/4-1/3的水,保持水质稳定 。水最好是晒过的水(除氯),活着换水后加除氯剂 。
其实小鱼也没那么矫情 , 个人觉得最主要的就是水质要稳定,水质稳定了,啥都简单了,我也经常不换水,经常不加硝化细菌 , 也很少死鱼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