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罗氏沼虾池塘可以放花白鲢鱼吗 虾塘什么叫水华

虾塘什么叫水华,经常在池塘表面看到一层红色薄膜状的东西?池塘表面看到一层红色薄膜状的东西,那是水面的水华 。
淡水池塘表面一般都有水华形成 , 红色水华一般是裸藻、裸甲藻、多甲藻、黄被藻、隐藻等藻类成为优势种,在水面形成一层油膜状物质 。裸藻、裸甲藻、多甲藻死后释放毒素,对养殖动物有害;黄被藻不易被鱼类消化,隐藻易引起转水,因此这类水在目前高密度养殖过程中都应进行处理 。基本处理过程为:先用藻苔净局部杀藻,
养罗氏沼虾池塘可以放花白鲢吗?养罗氏沼虾池塘可以放花白鲢吗?各放多少?
花白鲢其实是两种鱼,一个是花鲢鱼(也称鳙鱼、大头鱼、胖头鱼等),一个是指白鲢鱼(也称白鲢、鲢子、鲢鱼等) , 这两种鱼都是以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为主,而且在体型上也有些相似,因此有些养殖户将这两种鱼统称为花白鲢 。那么在养殖罗氏沼虾时,可以在虾塘里放花白鲢鱼吗?
对于你所说的这一问题 , 踏火个人的建议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适量放一些花白鲢到虾塘里去 。因为这两类鱼可以滤食掉水中过多的浮游生物,特别是白鲢鱼可以将水中过多的浮游植物滤食掉,这样可以减少水中的藻类,到高温季节之后可以起到防止养殖水体起水华,对于净化水质很有好处 。
至于要怎么放则要看鱼塘的情况来定,正常来说如果池塘底质肥、塘泥深的池塘则可以多放一些,并且要以花鲢为主 , 如果是新塘或是底质瘦的则可以少放甚至只放花鲢都行,要不白鲢将塘里的藻类吃掉之后水质很难肥起来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鱼通常与虾苗不是一个水体中长大的 , 因此在放入池塘之前一定要消毒才行,以防带入病原进入到虾塘,而影响到虾的健康 。
一般情况下建议每亩水面放白鲢3-5条,花鲢2-3条就可以了(都是每条重1斤左右的鱼),特别肥的塘则可以考虑将白鲢的放养数量提高一些,但最好是控制在10条以内,过多的话也会影响到水体中溶氧量,这样对虾的生长也不是很利 。
以上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用 , 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养它呢?实际上我们吃的白鲢并不少,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鱼糕、鱼丸”大多都是用白鲢做的,再加上白鲢是滤食性鱼类可以净化水质“维持生态平衡” , 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爆发“蓝藻” 。
从白鲢的食性来说在养殖中必不可少!
白鲢是是上层滤食性鱼类,靠摄食水体中的浮游藻类为食 , 在养殖过程中都会利用白鲢的食性搭配一定比例的白鲢防止养殖过程中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爆发“蓝藻”和“倒藻”翻塘 。
随着养殖水平越来越高,养殖过程中我们投喂的饲料越来越多由以前的亩投喂量一吨到现在的两~三吨,饲料蛋白也越来越高 。会让水体氨氮越来越高 ,  会让水体肥度越来越高 , 到一定程度就会富营养化爆发蓝藻 。
由于养殖水体的肥度适合藻类大量繁生 , 要是没有白鲢摄食这些藻类 , 当藻类过度繁殖到一个高峰就会突然大量死亡就是我们养殖过程中常说的“倒藻” 。
“倒藻”会有什么危害呢?藻类突然大量死亡,池塘变成“寡水”没有藻类光合作用产生来氧气就会引起池塘缺氧严重引起大量死鱼 , 并且藻类大量死亡会释放大量藻毒素引起鱼类中毒 。“缺氧”再加上藻毒素中毒会让死亡情况雪上加霜
我们需要利用藻类生长繁殖大量消耗水体中的肥度防止水体过肥,但也需要白鲢摄食藻类来防止藻类过度生长繁殖引起的“倒藻”和富营养化爆发蓝藻 。
白鲢由于价格便宜,来源方便利于加工大多数食品加工厂都会选择白鲢用白鲢来做鱼糕和鱼丸 。
所以在日常养殖中我们养殖白鲢是“一举多得”的事,既维持了生态平衡又产生了经济效益!
有水的地方怎么做好小龙虾塘?一、水质管理
1、施肥
养虾池塘除投放小龙虾苗种前施用基肥培肥水质外,还应根据水质的变化情况追施一定的肥料,以保证水中浮游动物的供应 。追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少施化肥 , 特别是不能施碳酸氢铵 。在施追肥时,要做到少施、勤施,每次施肥量不宜过多,以利于控制水质 。一般每月施1次 , 每次每亩施肥量为100公斤左右 , 追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季节、天气、温度、水色等来调整 。一般春、秋季因水温低,有机物分解慢,施肥量可适当加大一些;在夏季等高温季节,应减少施肥量 。在天气晴朗时可多施,阴雨天少施;雷雨天到来前的闷热天气不施 。施肥时还要看水色,一般池水呈草绿色、茶褐色且无浑浊的水为好水,其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下时,不施肥,在30厘米以上时及时施肥,若水色呈黑褐色或水面积聚黄绿色水华,则应换水后再施肥 。
2、调节水质
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 , 早春气温较低时可降低水位 , 保持水深30-60厘米 , 以使水温较快回升 。以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可逐步加高水位 。在夏季高温季节,保持水深在1.5-2米 。夏季气温高时如果水位过低,则会加快小龙虾性腺发育,引起虾的早熟 , 造成商品虾个体偏小 。一般在小龙虾养殖期间,气温低时应每10-15天加注新水1次,夏季每7-10天加水1次,以保持水中溶解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
有条件的地方,要安装增氧机,以便在夏季高温期、阴雨天和天气突变时能及时补充水中过低的溶解氧量 。养虾池塘要选择空气压缩增氧机和喷淋式增氧机 , 其优点是不怕拍击和搅动水体 , 避免对虾的伤害 。而叶轮式增氧机和水车式增氧机在同等功率下,要比喷淋式增氧机对水域旋流幅度大,容易损伤虾 , 使用此种增氧机水深一定要保持在1.5米以上 。
若白天天气晴朗时发现小龙虾大量爬出水面,则证明缺氧要及时加注新水 。平时要经常观察水质的变化,使水质长期保持在肥、活、嫩、爽的状态 。
肥:指水色浓度适当,有利于虾类消化的浮游植物量较大 。一般透明度在25-35厘米,水色呈茶褐色或草绿色 。
活:指水色和透明度随着阳光强弱不同而不断变化 。这主要是池中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交替出现,充满活力 。渔民常说的“早清晚绿”、“早红晚绿”、“半池红半池绿”均是指这种变化 。若池中出现黄色和绿色交错在一起一缕缕如云彩状的水花 , 则是水中不易消化的藻类过多,是水质转坏的表现,应及时换水 。此外 , 池水的活不但要在每天的不同时间有不同变化,还要每10-15天有周期性变化,这就意味着有益的藻类种群处在不断被利用和不断增长的良性循环状态中 。
嫩:指水肥而不老 。水老的征象主要有2种,一种是水色发黄或呈黄褐色,另一种是水色发白 。这些征象的出现,是因为水体内鱼虾不易消化的蓝藻大量孳生或藻类细胞老化死亡导致水质恶化形成的 。
爽:指水质清爽,水色不太浓,透明度在25-35厘米 。
如何合理控制水藻生长?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水藻生长越多越好吗?如何合理控制水藻生长?
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水藻在小龙虾的生长繁殖的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水藻能够为水体提供溶解氧 , 能够净化水质,同时还是小龙虾幼虾的天然饵料,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 , 就是任何水藻都要适量,水藻过少,影响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的整体生态环境 。但是水藻过多的话也同样会影响小龙虾的正常的生长繁殖 。
要想弄明白水藻过多对小龙虾的不利影响,首先要明白水藻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扮演者什么角色,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如下:1,水藻是净化机:水藻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有机质和氨氮磷钾元素,因此客观上,水藻的大量存在,有助于消耗水体里面的过量有机质,这也就是为什么肥水之后能够培藻的原因了 。
2.水藻是空调:水藻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具有调节水温的作用,夏季高温能够让水体降温,冬季低温能够让水体保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降低水体透明度,防止了光照直接照射在水体里面,延缓了热量的交换,其次是水藻本身也能够吸收一定量的热量,旅游调节热量的功能 。
硅藻水
3.水藻是小龙虾的天然饵料:这里同样包括两个方面 。一起水藻本身就是小龙虾的植物性饵料,小虾仔能够主动摄食水藻颗粒物来促进自身的生长繁殖 。其次水藻是培育浮游动物的主要饵料,而各种各样的浮游动物更加是小龙虾的天然适口饵料 , 能够减轻养殖户的饵料支出负担 。
基本上来说,水藻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主要扮演着以上的三个角色 , 但是并不是说水藻生长繁殖越多越好,过量的水藻不仅不会给水体制造大量的溶解氧,反而会消耗掉水体的大量氧气 , 而且还会污染水质,降低水体肥力,代表性的水藻包括蓝藻和青苔 。
具体的危害表现如下:1.水藻过量会消耗掉大量水体溶解氧:无论是蓝藻还是青苔,大量繁殖之后 , 都会覆盖水面阻碍自身的光合作用 , 从而导致无法正常生长繁殖,引起老化死亡,这些死亡的青苔和蓝藻颗粒物 , 在腐烂分解的过程中会消耗掉大量的水体溶解氧,如果管理不善,会导致水体急性缺氧 。并且由此引发一连串的问题 。水体缺氧会导致厌氧有害细菌大量滋生 , 高温天气下参与有机质酸化的降解过程,会生成大量对鱼虾有害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硫化氢,亚硝酸盐以及有机磷和分子胺等等 。
2.水藻过量繁殖会污染水质:典型代表就是蓝藻 。蓝藻在高温天气下吸收足够的有机磷之后会疯狂生长繁殖,最终管理不善 , 会大量覆盖水体所有地方 , 并严重降低水体透明度,这样一方面会导致水体里面的蓝藻自身大量死亡,腐烂之后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包括各种氨气,硫化氢 。二氧化硫以及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这些都能够直接对小龙虾构成生命威胁,其次蓝藻死亡之后会释放大量有毒的藻毒素,能够导致鱼虾死亡 , 更是抑制了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长繁殖 , 蓝藻水呈弄绿色 , 而且水体恶臭 。
3.水藻过量会导致水肥不起来:具体代表是指青苔,青苔在低温天气下如果获得繁殖优势会直接挤压硅藻的生存空间 , 而青苔一旦形成繁殖优势之后 , 会疯狂生长繁殖,将水体里面的有机质和氨氮磷钾元素大量吸收,从而导致水体变瘦,水体肥力下降,想肥都肥不起来 。
以上就是水藻过剩的危害 , 针对这种情况,养殖户其实也已经摸索出来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 , 这里我将这些思路分享给朋友们如下:1.预防青苔过量繁殖:青苔繁殖有两个条件,一是透明度高 , 一是低温天气,对于养殖户来说,低温天气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可以改变水体透明度 , 来防止青苔爆塘的现象发生 。一般都是在秋冬季就要开始准备肥水工作 。在9月份结束的时候,水稻收割之后开始上水淹洞,将稻茬浸泡在水体里面同时在环沟周边的水面上铺设足量的稻草 , 这样一来可以降低水体透明度 。二来稻茬和稻草在腐烂发酵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有机质导致水体透明度下降,这样在客观上也能够有效预防青苔孢子大量滋生 。
2.抑制蓝藻过量繁殖:高温天气下 , 稻虾田和塘口里面的水质往往不好控制,由于频繁的投食和捕捞活动,导致鱼虾排泄物和饵料残渣在水体里面大量富集,很容易导致有机质酸化,同时生成了大量的有机磷,而这正是蓝藻爆发的根本原因之一 。因此如何减少有机磷的含量对于抑制蓝藻爆发至关重要 , 对于养殖户来说,高温天气下要经常换水,稀释虾田水体的有机质和有机磷浓度,其次多开增氧机给水体增氧 , 防止有机质大量酸化,最好在稻虾田或者塘口里面放养适量的鲢鱼,来虑食水体里面的有机质颗粒和蓝藻颗粒 ,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蓝藻的生长繁殖速度 。
蓝藻水
小结:【养罗氏沼虾池塘可以放花白鲢鱼吗 虾塘什么叫水华】所以说,如何确保水藻合理生长繁殖,是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其实无论是什么水藻都是浮游动物的饵料,因此也可以在藻类过剩的情况下,投放适量的浮游动物来摄食水藻,以此来达到水体里面水生生物的动态平衡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