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pH高蟹塘怎杀青苔 蟹塘用什么肥水

蟹塘用什么肥水,pH高蟹塘怎杀青苔?一、预防青苔的发生
(1)冬季养殖品种起捕完毕以后,排干池水,注意不要有积水,进行搁池、曝晒、冰冻 , 并用生石灰100千克/亩全池遍撒;
(2)清除蟹池底部杂质、柴草,减少青苔附着生长的机会;
(3)在蟹池进行养殖放苗之前 , 提前半个月纳水浸泡池塘并排放数次,再纳足水 , 用20克/立方米的茶籽饼进行清塘,施用茶籽饼促进肥水培养藻类的作用,可抑制青苔的萌发和生长 。7天后茶籽饼毒性即会消失,此后苗种放养可带水投放 。在养殖前期可视水色变化情况,追肥或换水来调节池水,使池内藻类繁殖达到一定密度,不但可以减少的青苔的发生,而且可促进鱼虾蟹的健康生长;
(4)冬季、清明前蟹池种植轮叶黑藻、苦草等沉水植物,繁茂的水草不会有大量青苔生成;
二、及时清除、杀灭青苔
(1)发现青苔时,及时用植物提取液全池泼洒,青泥苔密集处,使用量酌情加大 。
(2)使用时要注意产品说明 , 产品有效成分是否不伤水草,是否对水环境友好,不影响水产养殖动物食欲,无毒副作用 。
(3)施用5天后,用有机果酸分解青苔、藻类死亡产生的毒素,络合水体的各种有毒化合物 。
(4)适时施用氨基酸钙肥,补充水体中各种营养元素 。
(5)慎用硫酸铜杀青苔,硫酸锌杀纤毛虫,因重金属离子对水草、藻类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害 。如蟹池一旦用硫酸铜、硫酸锌,必须用重金属解毒剂及时络合重金属离子,追施氨基酸肥、硼肥等有利于水草恢复健康和生长的营养元素 。
蟹种的暂养和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一 , 蟹苗出池前的脱盐当池塘中V型幼虫的第80个变态变成大眼幼虫时 , 大眼幼虫变为1天大 , 年龄为3至4天老了,育苗池的水体被稀释了 。每日盐度降低了0.005至0.01,因此最终池水盐度降低到0.005以下,因此蟹苗可以适应淡水生活 。在进行脱盐的情况下,原始池中的海水被排干,注入淡水,然后通过海水比重计将其转化为盐度,然后逐渐稀释 。随着大眼幼虫年龄的增加,对淡水的适应性也增加 。通常,5至6天大眼的幼虫可以在淡水中存活 。脱盐的目的是将蟹苗从海水环境转变为淡水环境,逐渐调节渗透压与外界之间的平衡,使其过渡到淡水生活 。池水淡化后,池水温度逐渐降低,室内水泥栽培池每天降低1-2℃,直至与外界水温保持一致,这也有利于运输 。人工繁殖的蟹苗必须经过稀释后才能出售和储存 。由于环境盐度的突然变化,尚未脱盐的螃蟹幼苗(例如立即置于淡水水池中),人体的渗透压与外界失去平衡,将很快导致部分或大规模死亡 。蟹苗,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
【养殖技术pH高蟹塘怎杀青苔 蟹塘用什么肥水】二,临时训练大眼幼虫(蟹)在池前,要在原池中进行临时训练,目的是使池中的蟹苗更加“老”,不仅可以游泳,而且可以爬行,改善蟹苗成活率高 。在准备将螃蟹苗种入淡水之前,必须对它们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 。刚完成果皮变态的大眼幼虫一次从海水环境中进入淡水,在半小时内麻醉,然后死亡 。但是 ,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淡水的适应性大大增强 。1至2天大眼幼虫从盐度为0.028的海水环境进入淡水池,24小时后的存活率仅为10%至30% 。但是,在3至4天大的幼眼幼虫进入淡水后,24小时的存活率可以达到60%至80% 。5至6天大眼幼虫(每公斤140,000至200,000个个体)在进入淡水后存活率超过95% 。因此,为了提高大眼幼虫(蟹)的放养成活率,必须对蟹苗进行保持并逐渐稀释池水的过程 。
第三,蟹苗一旦从幼虫的V形幼虫的池中出来,即变成大眼的幼虫(蟹),然后开始稀释池中的水并逐渐降低水温 。当池中大约80%的幼虫变成大眼幼虫时,这是离开池中的最佳时间 。当大眼幼虫变成幼蟹时 , 不容易捕获 。养殖池中的蟹苗由一个2毫米大的大网制成 , 该网由海网或聚乙烯网制成 。捕捞方法如下:1白天用海网捕鱼,利用蟹苗簇,岸边习惯,在土池中选择上手,使用渔网不断搅动池水,引起一定的水流方向 , 可以抓很多蟹苗 。2夜诱捕,利用蟹苗的习性 , 用100?200瓦的电灯(加上遮盖物),将渔网置于光照区域 。3个大网捕苗,就像在鱼塘钓鱼“夏花”一样,捕捞率可以达到90%以上 。4个水泥栽培池,可从排水孔中的水释放出来,并通过育苗箱收集 。离开夜晚,用灯光捕捉和清洁四 , 蟹苗品质的鉴定(1)看色泽:好蟹苗的体色为淡黄色,区别为乳白色,体色为黑色表明蟹苗已经老化 。(2)看个体大?。河胖实男访绱螅娓裾?,每公斤140,000至200,000 。蟹苗少,一般每公斤240,000至280,000 。(3)看其活动状况:良好的蟹苗活动力强 , 反应敏感,手被捏成一团 。松开手后,立即将其散开,垂直放置在水中,并立即游向侧面,然后迅速从水中爬行,否则是劣质幼苗 。
五,人工繁殖的蟹苗的繁殖人工繁殖的蟹苗都来自天然沿海水域和内陆人工海水育苗场的苗圃?。ㄖ参铮?。通常,从5月初到4月初的6月初(两批幼苗),人工繁殖的蟹苗是在人工管理的苗圃中繁殖的,并且没有通过自然测试,因此必须通过苗圃3天 。只有经过临时培训和淡化处理后才能运输 。人工繁殖的蟹苗被短距离运输并装在蟹苗箱中(图43),每箱可容纳0.5至1公斤 。它是通过尼龙袋充氧方法进行长距离运输的理想选择 。它使用10公斤的尼龙袋,袋中的1/5淡水,1 ppm的土霉素和一些水生植物,0.1至0.15公斤的蟹苗 。充氧后,袋口紧紧闭合,不允许漏水或漏气 。如果将冰袋放在中间以更好地冷却,可以将尼龙袋放在纸板箱中,并用打包带捆扎 。它可以通过汽车,火车,轮船或飞机运输 。
高温螃蟹塘倒藻虫多怎么办?1、每年冬修蟹塘时,清除环沟中过多的有机淤泥 。
2、千万不胡乱使用肥水产品,特别是发酵的畜禽粪便肥等有机质肥肥水,这种肥水方法,易培养出大量小白虫 。可以适当使用真正的肥水膏,配合小球藻种 。强氧化过硫酸氢钾片等改底,释放塘底肥力来肥水,减少虫子的饵料来源 。
3、水泵灯光持续多点诱捕小白虫,不要等到小白虫爆发后才开始 , 提前持续捕,控制蟹塘小白虫——这种方法安全环保,虫子捕捞后冻干杀死可以再喂河蟹 。但是晚上灯光会诱导更多的蚊虫飞来在水里产卵,造成池塘边虫子特别多,迎面飞舞 , 水里虫子越吸越多的现象 。
蟹塘水有红锈怎么办?蟹塘水有红锈怎么办?
在水产养殖中这种情况很常见 。不论是养鱼还是养虾、养蟹都会出现 。一般的养殖水体出红锈水(通常叫做铁锈水)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引起:铁含量过多:这种情况在冲积平原地区很常见,物别是用地下水养殖的水体更易出现,其特点是刚加的水开始很清,过一至两天后水面出现铁锈,严重时水面还会有一层油膜,如果仔细看的话会发现进水管上面会粘有更多的铁锈,严重时塘边的草上都会有一层锈 。水体藻相失衡:这个在养殖中后期或是高温季节时很易出现 , 这个先要看一下您塘里的水体是什么颜色才更好判断,如果水色为浅绿色的那种,一般情况是水体中的虫藻过多所致,这种水体水质一般较瘦 , 很易出现铁锈样的水,水体出现这种情况时对养殖水产品影响较大;还有一种就是水体颜色为红褐色 , 有时因水质过老在高温季节时会出现酱红色的水华(在一些食用鱼高产池常有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水质还是不错的,只是过老而已 。
那当蟹塘出现红锈水时如何来处理好呢?踏火的建议是:净化水源:如果是水源的水铁含量过高的话,可用一个塘先将水净化好后再加到蟹塘里去,如果想快速让水变好的话,可在净化的过程中加一些水质处理(净化)剂,让其通过置换反应将水体中的铁离子处理掉之后再用 。
换水:如果是水质过老的话的可通过平时合理的换水来改变水质,放水时尽量将表面的杂物排出塘外,同时注意平时的投喂,尽量不要过量去投喂,这样对水体的影响很大 。改底:这个对于严重老化的水体是最有效的,如果藻相失衡的话则先用药改底后(这种情况最好用过硫酸氢钾),用过之后两到三天再用一次益生菌,需要注意的是从改底开始整个过程应注意水体增氧,这样会提高药物使用后的效果,这样处理后一般水质会迅速转变过来 。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可供参考,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 , 谢谢!
4月份蟹塘如何肥水?在四月份河蟹池塘水质管理很重要,河蟹已经正常蜕完第一壳,河蟹的生长与水质的好坏有直接的关联 , 这个时候水质的管理应注重肥水,让池塘里的有益生物种群达到优势,保持水质肥、爽、嫩 。
肥水管理措施上有几个注意事项:
①使用猪粪、鸡粪等有机肥料,极易引起水质浓度过肥,水体里含大量的浮游生物夜间会耗大量的溶解氧,影响河蟹的吃食量,白天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草头有泥渍,影响水草的正常生长 。
②使用氮、磷、钾等无机肥料极易引起蟹塘水体中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超标 。河蟹的吃食量下降,池塘内的各种有机质增加,极易造成河蟹的肝脏坏死病 。
③大量频繁使用猪粪、豆浆肥水,水体中易培育出大量浮游动物,造成水体生态平衡失调,池塘内的溶氧不足 , 河蟹夜间会上岸 。
④科学的肥水技术运用,应是有机肥与生物肥的合理结合、生物肥与氨基酸、维生素、钙、镁等营养肥料相结合 。合理的肥水能培育出优质的藻类如硅藻等有益藻类与藻相,能起到增加水体溶解氧,提高河蟹蜕壳成活率,促进水草生根发芽,预防青苔的滋生,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 , 有利于池塘环境保持良好、稳定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