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技术 虾注意什么水色

虾注意什么水色,河水可以养殖基尾虾吗?河水可以养殖基尾虾
养殖技术 基围虾 基尾虾以壳薄、体肥、肉嫩、味美而著称 。现将基尾虾的淡水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池塘选择 池塘面积以0.13公顷~0.2公顷、深1.5米~2米为宜 。池底平坦 , 底部保留10厘 近缘新对虾米左右的淤泥,四周开挖环沟,宽4米,深0.5米 。池塘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 。虾苗放养前 , 池塘要做好清池消毒工作,清除野杂鱼和虾的其他敌害生物 。在放养前20天左右,每亩水面用生石灰 100公斤~150公斤化浆后进行全池泼洒消毒;放养前7天,每亩水面投放腐熟发酵过的有机肥150公斤(主要是畜禽粪),接着注水50厘米深 。注水时注水口用40目筛绢网过滤,以防虾的敌害生物进入虾池;约7天后 , 池塘中便出现大量桡足类及轮虫等浮游动物 , 此时是虾苗下塘的最好时机 。虾苗放养 因基尾虾原本生活在海水中 , 因此,其人工育苗也要在高盐度环境中进行(一般出苗时的海水相对密度为1.02) 。虾苗移养到淡水中必须先经过淡化养殖 , 只有淡化好的虾苗才能进行放养 。放养前1天,用体长2厘米~3厘米的青虾苗试水5小时~6小时,然后再放养基尾虾,每亩水面放养8万只~10万只;若经中间强化培育后,规格达1厘米~1.5厘米,每亩水面放养5万只~6万只 , 具体放养密度还应根据池塘的条件和技术状况而定 。放养的虾苗要求外壳光洁晶莹,规格均匀,体质健壮,强跳有力 。饲养管理 1、投饵管理:养殖前期(虾苗体长3厘米) , 即虾苗下塘的前1个月,主要依靠池中浮游生物为饵料或辅以少量细微颗粒饲料 。虾苗下塘1个月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沼虾饲料为主) 。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4%~6% 。在生长旺季,有条件的地方再辅投一些经破碎的螺蚬、小杂鱼等 。投饵量还要根据季节、水温、气候以及水质好坏灵活掌握 , 及时调整 。如水温在25℃~30℃时,基尾虾摄食旺盛,应抓住时机,多投喂饲料 , 并在饲料中添加0.3%~0.5%多种维生素和骨粉之类的添加剂 , 以保证虾生长的营养需要 。白天投喂占日投饵量的 1/3,傍晚占2/3 , 生长旺季半夜可增投一次 。刀额新对虾 2、水质管理:虾苗下池时,水深控制在60厘米,并保持10天左右 。以后每隔7天加水1 次~2次,每次加水深度10厘米~20厘米,最深水保持在1.5米~1.6米 。池水满后 , 定期放掉底层水 。选择晴天上午放水最佳,放掉50厘米~60厘米底层水,让阳光尽可能照射水体,使整个水体成为富氧区 , 以加速虾的蜕壳,利于生长 。要注意施肥培肥水质和机械增氧 。施肥要根据水质肥瘦程度进行调控,控制水色为黄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掌握在30厘米~35厘米 。刀额新对虾对于虾塘底质的要求高于其他虾类 , 因此,虾塘底质改良就显得十分重要 。不定期撒施生石灰对改良虾塘水质和底质有一定效果,每亩水面用量10公斤~15公斤 。收获捕捞 基尾虾的收捕时间主要取决于成虾的生长情况和市场要求 。一般在淡水池塘养殖80天~100天,即可达到7厘米~10厘米长的商品规格 。也可进行轮捕,收捕方法有三种:地笼、拉网及干塘放水收捕 。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水色急剧变化如何处理?南美白对虾属热带虾种 , 在适温条件下养殖仅需120天左右即可上市,但水质管理要贯穿养殖全过程,渔谚“养好一池虾,先要管好一池水”就是这个道理 。笔者在指导虾农养虾技术时发现,在整个养殖过程中 , 营造良好而稳定的水质是养虾技术的重点和难点 。现将对虾养殖中经常出现的几种异常水质及处理方法浅析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
1、水色急剧变化
水色是池水浮游生物质和量的综合反映 。养殖南美白对虾理想的水色应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茶褐色 。养殖前期,由于浮游动物过多,远远超过虾苗能利用的数量,此阶段浮游动物大量摄食掉水中的浮游单细胞藻类,单细胞藻类减少后,导致造氧功能降低(因虾池水体中供虾呼吸的溶解氧主要由浮游单细胞藻类光合作用产生),水色变浑浊和清白,影响对虫厂的正常生长 。
处理方法:
①适当补水和施肥,调节水中藻类组成 , 使绿藻或硅藻成为优势种群,并形成一定的数量 。
②如果是纯淡水养殖,还可以施加适量的粗制海盐或海水晶,维持水体微量的盐度 , 满足南美白对虾生理需要 。
③施用生石灰和沸石粉,以调节水色,使水的pH值控制在7.5-8.8范围内;水透明度保持在30--40cm 。
2、地衣过度生长
池底地衣(有些地方称浒苔)的过度生长是对虾放养早期经常遇到的问题,尤其在天气炎热的夏秋季节更为常见 。原因是光照强,水温高,加上虾池注水太浅,或者是虾池水质没有培养好,让池底地衣具备了良好的生态条件 。地衣过度生长会严重影响对虾的活动和摄食 , 造成饲料浪费月 。地衣与有益藻类争夺水中营养,加大凋节水质的难度 。
处理方法:
①在天气炎热的季节放苗 , 注水务必一次注足,水深在1.2-1.5m,并尽快采取施肥等措施,把池水水质控制好,抑制地农生长 。
②若地衣已经大量生长,必须采取人力捞除和施肥培水相结合的方法加以控制,人工捞除宜在晴天中午进行,否则容易造成对虾缺氧浮头 。
③使用粒状的含氯消毒剂,在地农着生区域撒洒 , 当药物沉降到池底后,慢慢溶解而发挥药效,使地衣的基部枯死烂,约1天后,成团的地衣将浮上水面,用人力将其捞除 。
3、有害物质超标
虾池水质要求氨态氮0.3--1.9mg/L;亚硝酸盐0.02--0.09mg/L 。养殖中后期,由于天气变化的缘故导致藻类非正常死亡 , 死亡后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从而引起有害气体上升 , 有害细菌和条件致病菌滋生,水质严重恶化 。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导致养殖虾的浮头、病害的发生,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
处理方法:
①用枯草杆菌或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全池泼洒 , 并结合在饲料中拌入活菌剂及时地分解池内有机物,起到改良底质、净化水质的作用 。
②使用水质改良剂(如沸石粉、活性碳、陶土等) 。这类物质能吸附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缓解水质恶化对对虾造成的危害 。
③合理补水或换水,最好直接将较差的水排放掉,注入新鲜水入池,并正确使用增氧机 。
4、蓝藻泛滥成灾
养殖后期,虾池下风处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翠绿色的“水华”,这些“水华”是因饲料投喂量大,排泄物及残存饲料降解转化过程中,使池水有机质含氮量高、水碱性(pH值为8-9.5),导致对虾不易消化的蓝藻大量繁殖 , 并成为池水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 。当水中溶氧不足而很快导致蓝藻大量死亡,藻体死亡后蛋白质容易分解,产生大量的有毒羟胺、硫化氢,引起严重的“泛池”事故 。
处理方法:
①经常加注清水,注意调节好水质,可控制藻类的繁殖;进入高温季节,要控制池水中的氨氮含量,可定期用EM菌、光合细菌等处理池水 。
②当池塘有蓝藻大量繁殖时,选择晴天中午排放池水(最好在下风口),尽可能降到最低水位 , 一般可排到池水1/3左右;然后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或灭藻王全池泼洒,但要注意观察,随时能采取加水、增氧等抢救措施,否则不宜使用 。
③在池塘下风水面用密眼筛绢网捞取蓝藻 , 也可司局部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杀火蓝藻 。
盐水虾养殖技术?1.水质调节:水位保持1.5米左右,每10天换水30%~50%,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高温时加大换水量, 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PH值7.8~8.5 。
2.投饵:前期投喂以卤虫为主 , 中后期则投喂兰蛤、豆粕和配合饲料 。早晚适当多投 , 中午少投,晴天多投,阴雨天少投 。并根据虾的饱胃程度,有无残饵、 及生长情况作出调整 。
3.日常检查:坚持每日早、午、晚巡池,观察水色变化,虾体活动是否正常,有无残饵,敌害等,每10 天抽样测定对虾生物学体长 。
4.虾病预防:沉淀池定期用漂白粉泼洒, 鲜活饵料用净水冲洗后投喂,一般不用药 。
新塘养虾有哪些步骤?新塘养虾采取以下步骤:
一、清塘
清塘包括清除池污泥和池塘消毒两方面的内容 。
l.清塘时务必要排干水,并用高压泵冲洗 , 以去除池底污泥,且不留有臭味 。
2.曝晒池底(最好让池底晒至龟裂)或翻耕,以利于表层有机物氧化 。
3.整污、修堤坝、堵塞漏洞,一定要清除池边的甲壳类动物、藤壶、海兔等 。
4.若底质中的水锈、硫、铁、氨等含量超标或因工业废水排放造成的养殖池重金属、有毒元素如汞、锑、砷、铝污染的塘体建议用虾乐健净水王稀释50倍充分搅拌后,全池泼酒,以排解毒性,降解重金属利于肥水 。
二、进水
清塘后,通过60~80目的闸网进水,接着要做好池水消毒的工作 。如果从海区引水入塘,纳水时最好引入高潮期的上层水 。首次进水不宜太深,40公分左右为宜,然后进行消毒,消毒只须进水充满池底后用菌毒清l号按lppm冲水全池泼酒 , 24小时后排干水,重新纳水0.8~l米左右 , 将菌毒清l号,按0.3ppm稀释200倍进行水体消毒 。
三、肥水
水消毒后2~3天 , 进行肥水 。
选择晴天时尤其是阳光的天气肥水其效快,有条件的应引进20~30公分的新鲜海水,目的是引进藻种 。
新塘、沙质底及“瘦塘”:将肥水王浸泡一个晚上后,第二天与单细胞藻营养素结合使用,第2~3天便可达到理想效果 。
泥质底、老塘及富营养化的池塘:将肥水精华素与单细胞藻营养素结合使用,呈黄绿色水且效果持久 。水温低或阴天藻相较难维持:建议在使用以上方法肥水5~6天后使用活菌王配合利生素浸泡-晚上后泼酒,实践证明按此方法可维持水色20多天 。
施肥量要合理 , 盲目滥施不仅增加成本而且会造成不良后果 。施肥量以水体肥瘦程度灵活掌握,要少而勤,遵循“白天施、晚上不施 。晴天施、阴天雨天不施 。水色浅施、水色浓不施”的原则 。
虾身上的青苔怎么去除?青苔亦称青泥苔,是水绵、双星藻、转板藻等几种丝状绿藻的通称 。虾池中出现青苔多因肥水时浮游藻类未及时生长,而丝状藻类大量繁殖 。青苔如不及时处理,养分被青苔消耗而使水体始终清澈见底,导致虾难以正常生长 。
一、青苔的危害
1. 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无机营养盐类,使虾池中有益藻类如硅藻、绿藻不能繁殖成优势种群,水质清瘦 。
2. 青苔大量繁殖覆盖池底,虾尤其是刚放养的虾苗易被缠住 , 影响其觅食,进而降低成活率 。
3. 随着水温、气温的升高,青苔在池中泛起死亡 , 被风吹到池角或沉底变黑,腐败分解过程中会消耗水中溶解氧 , 造成虾缺氧死亡 。
二、青苔的传统清除法
1. 人工清除法 。在少量青苔出现的情况下,可进行人工清除,缺点是比较费工 , 且清除不彻底,容易反复生长 。
2. 硫酸铜杀灭法 。采用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对青苔有一定的杀灭效果 , 但对池底的青苔杀灭效果较差,且影响虾的食欲,甚至会造成药害 。
3. 扑草净杀灭法 。使用扑草净可通过抑制丝状藻类的光合作用达到杀灭青苔的效果 。扑草净直接撒于青苔密集处或每亩每米水深用药100克,对水20千克充分溶解后全池泼洒即可,缺点是安全剂量小、副作用大 。
三、青苔的生物防控法
在整个养虾生产中 , 使用水漂亮(主要成分为多种兼性厌氧型高活性芽孢杆菌)可有效防控青苔 。
若放苗前期出现水肥不起来、水色较清,就预示着池底青苔会很快开始大量生长 。此时应立即用水漂亮60~100克/亩·米,以快速营造良好水色 , 降低池水透明度,避免青苔的生长(),促进有益藻类的繁殖 。
【淡水养殖技术 虾注意什么水色】若放苗前期出现青苔 , 可用水漂亮60~100克/亩·米分几处直接投入池塘,开启增氧机即可 。水漂亮通过快速营造水色、降低水体透明度、避免阳光直射池底来抑制青苔的光合作用,使青苔死亡 。水漂亮中的强力芽孢杆菌组合还能高效分解死亡青苔,加快虾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 建立浮游藻类和天然有益菌的平衡来稳定水质和水色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