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战神告诉你 如何驱蜂离巢

如何驱蜂离巢,怎样收土蜂?你好,我是蜜蜂战神,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中华蜜蜂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土蜂,遍布于我国的广大地区 。在我们的生活中 , 有时候会发现了蜜蜂的蜂窝或者偶然发现蜜蜂的分蜂群 。于是就会想着把蜂群收回到家里面进行饲养 。在这里,我就为大家讲一下,怎样把我们发现蜜蜂的蜂窝或者发现的分蜂蜂群收回家里面,进行人工饲养 。
首先在收蜂前我们要做一下充足准备的工作 。我们需要把以下这些工具准备好 。一.收蜂笼 。用于把蜜蜂收回家 , 我们可以选择竹做的收蜂笼,或者是用黑色布做的收蜂 。
二.防蜂服和防蜂手套 。这两个主要用于保护我们的身体 , 不被蜜蜂蛰到 。我们收蜜蜂一定要做到安全第一的 。尽量不要认为自己是大师傅 , 就不穿防蜂服 。
三.王笼 。用于当我们发现蜂王的时候能够及时把蜂王抓住,并放到这个笼子里面 。我们控制住了蜂王,收蜂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 。
四.锄头或者铁锹 , 对于在石洞里面的蜂群,还有可能要用到油镐 。我们要根据蜂窝的具体情况,而选择用哪一个工具去把蜂窝打开 。
五.艾条或者家里面拜神用的香,如果有喷烟器也可以带上 。在有需要的情况下,我们要熏一下蜂群的 。
六.打火机或者点火器 。用于点燃艾条,或者家里面拜神用的香 。去到收蜂才发现没有打火机,那就麻烦了 。
七.装子脾和蜂蜜的胶箱 。如果没有胶箱,用干净的塑料袋也是可以的 。我比较喜欢胶?,因为显得很干净卫生 。
八.准备好一把割蜜用的小刀 。这个也很重要的,没有小刀我们很容易会把子脾 , 弄得很烂,所以要记得带上小刀哦 。
九.准备好一个适合蜜蜂居住的蜂箱和三至五个巢框 。等我们把蜜蜂收回去以后就可以把蜂群过到这个蜂箱里面了 。
然后我们就可以带上我们准备好的工具,去到我们发现的蜜蜂蜂窝那里 , 进行收蜂工作 。第一步 , 我们先穿上防蜂服和戴上防蜂手套 。用我们带去的锄头或者铁锹或者油镐 , 把蜂窝的门口慢慢锄开 。直到看到蜜蜂的巢脾为止,这个时候我们记得动作要轻一点,不要把一些泥或者石粉,弄到巢脾上面 , 免得污染了巢脾 。这个时候蜂窝里面的蜜蜂,因为受到我们打开蜂窝过程中的震动,会离脾结团 。
第二步 , 如果这个时候蜜蜂很凶的话,我们可以用打火机点燃我们带过去的艾条,或者家里面拜神的香 , 轻轻熏一下蜜蜂,蜜蜂在受到烟熏以后会变得安定一点的 。我们把收蜂笼挂在蜂窝的上方 。然后我们用带过去的小刀轻轻把蜂群的巢脾沿着蜂窝的顶部割下来 。如果巢脾上面有蜜蜂,我们就把巢脾靠在收蜂笼的边缘,让蜜蜂慢慢爬到收蜂笼里面,我们要随时去观察有没有蜂王的踪迹,如果发现蜂王 , 就要想办法把它用我们带去的王笼装起来 。我们把蜂脾割下来以后,要把蜜区和子区,用小刀分开 , 放在我们带过去的胶箱里面,分开存放,千万不能伤害到子脾 。
第三步,我们在割巢脾的时候已经把一部分的蜜蜂赶到了收蜂笼里面,让它们先在里面结团 。这时候我们就要用手轻轻的,把蜂窝里面的蜜蜂捞到收蜂笼里面 。我们一边捞蜜蜂一边要注意蜂王的踪迹,只要看到蜂王进入了收蜂笼,收蜂就很快能成功的了 。如果真的看不到蜂王的踪迹,不用太着急,我们继续用手捞蜜蜂到收蜂里 , 动作一定要轻,直到我们不能用手捞蜜蜂为止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留意那些外面的蜜蜂有没有跟着飞进收蜂笼里面 。蜂窝里面剩下的一些蜜蜂,我们可以用烟把它熏一下 , 那些蜜蜂就会慢慢飞出来的 。如果看到大部分的蜜蜂都是向着收风龙里面飞进去的,那就代表着蜂王已经被我们捞到了收蜂笼里面了 。这个时候的收蜂笼外面往往会有一些蜜蜂在不断地扇风发出信号,它们会呼唤,其他的蜜蜂都飞向收蜂笼 。当发现大部分的蜜蜂都已经进入收蜂笼 , 收蜂笼里面突然变得很安静的时候,那就代表着蜂王一定在收蜂笼里面了 。如果我们发现收蜂笼里面有绝大部分的蜜蜂了,但是仍然非常躁动 , 久久不能安静下来,那就是有可能蜂王还没有进入收蜂笼,我们就要仔细看一下蜂窝里面还有没有一小团的蜜蜂 , 因为蜂王很可能就在那里,或者看一下蜂窝周围的地上 , 或者树枝上有没有一小团蜜蜂在结团 。我之前收过一窝泥洞里面的蜂群,那只蜂王就是飞到了外面的树枝上面,当时我就是发现收蜂笼里面的蜜蜂很躁动 , 我就判断蜂王还没有进收蜂笼,于是就周围看了一下 , 真的被我发现了那只蜂王,停在了一棵小树的树枝上面,被一小团蜜蜂围着 , 于是我把那只蜂王迅速用王笼装了起来,挂在了收蜂笼里面,蜂群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 。当把绝大部分的蜜蜂都收到了以后 , 我们就可以把收蜂笼绑起来,再做后续的工作了 。
第四步.我们收完蜂后,要记得把原来的蜂窝做一个修复的动作 。因为住过蜜蜂的地方很容易就能够再吸引另外一群的蜜蜂进来居住的 。为了我们后面能够再收到更多的蜂群,把蜂窝修复一下也是无妨的 。
到这里为止,我们就能够成功地收到一窝野外的土蜜蜂了 。离开的时候记得把我们所有的工具都收拾好带走哦 。
对于我们偶然遇到的分蜂蜂群,我们怎样把它收回家呢?分蜂蜂群 , 一般会在树枝或者屋檐下结团,当侦察蜂找到新的蜂窝以后,它们就会集体飞到新的蜂窝 。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这一段时间 , 把蜂群收入我们的收蜂笼,如果当时没有收蜂笼,用一顶帽子也可以的,我们的目的是要做一个阴暗的东西出来,然后把收蜂笼或者帽子放在结团团的蜂群的上方 。有防护服 , 防护手套,要记得穿上哦 。如果没有我们操作的时候一定要动作轻 , 不能粗鲁,以免被蜜蜂蛰到 。我们可以用手捞一些蜜蜂到收蜂笼里面,让它们慢慢向上爬,蜜蜂都有向上的习惯,慢慢地其他蜜蜂也会跟着往上爬的,收蜂的过程中,我们也要留意蜂王的踪迹,看到蜂王,最好是把它用王笼抓起来 。抓到了蜂王,我们的收蜂就算是成功的了 。等绝大部分的蜜蜂都进到收蜂笼里面,我们就可以绑好收蜂笼的口 , 把蜂群带回家了 。
我们把蜂群收回家里面以后,应该怎样进行过箱呢?我们回到家以后,先要把准备好的蜂箱摆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然后我们把拿回来的子脾,绑好在我们准备好的巢框上面 。把巢框放入到蜂箱里面,就可以准备把蜂群过到蜂箱里面了 。在过箱之前 , 我们要在蜂箱的门口那里,上好防逃片 。过箱我们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 。
第一种 , 抖蜂过箱法 。就是先把收蜂笼打开 , 轻轻把蜜蜂全部抖到蜂箱里面 , 然后迅速把蜂箱盖盖好,一到两个小时以后,等蜂群安定下来 。我们就打开箱盖,看蜜蜂有没有上脾护子,如果没有上脾,我们就要用手把蜜蜂捞到有子脾的蜂箱的一边,让蜜蜂上脾护子,这样蜂群才容易稳定下来,不易逃跑 。
【蜜蜂战神告诉你 如何驱蜂离巢】第二种,晚上赶蜂上脾法 。我们先在蜂箱门口装好防逃片,在晚上的时候把收蜂笼打开,口向上,放到蜂箱的底部,然后盖上蜂箱盖,半个小时以后我们再打开蜂箱,看一下蜜蜂有没有爬到子脾上面护子,如果没有爬到子脾上,我们就可以轻轻震动收蜂笼 , 让蜜蜂慢慢爬到 , 我们做好的巢框上,等所有的蜜蜂都上到巢框上,我们就可以把收蜂笼拿出来了,盖好蜂箱盖,过箱就完成了 。
对于收到的分蜂群没有子脾,我们如果有条件,可以到其它的蜂群里面,抽调一张子脾给它 。如果真的没有子脾,那我们就只能够靠加强饲喂,来让蜂群留在我们给它安排的蜂箱里了 。
要收一窝土蜜蜂并不是太难 , 但是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 。收蜂的时候要注意确认已经收到蜂王,只有把蜂王收入收蜂笼中 , 才算是收蜂成功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怎样收土蜂?"这个问题的回答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觉得有道理,可以关注我哦!我是蜜蜂战神,我会持续分享更多关于养蜜蜂的知识,和大家一起度过养蜂的快乐时光 。
夏天野外的蜂蜜怎么取回家养?先用石块或木棍敲打树干,并用耳贴于树干,倾听蜂群受震动后发出的“唰唰”的回声 , 以确定蜂巢在树洞中的位置,然后在树干上找到蜜蜂的出入口,如有多孔,除上、下各留一孔外,其余的用泥巴封住 。在上孔挂1个布袋或1个蜂箱,布袋口或蜂箱巢门对着上孔,在下孔喷烟或吹进樟脑油驱蜂,蜜蜂从上孔通过巢门脱蜂器,爬入蜂箱或布袋中 。
待所有蜜蜂都离巢爬入蜂箱后,用斧头砍开树皮 , 扩大洞口,暴露出蜂巢,然后将蜂群的巢脾完整割下 。并绑于巢框上,绑定后将其放于该蜂群的蜂箱中 。完成收捕后将蜂箱搬回即可 。
诱了一窝蜂要搬回蜂场一起管理?顾名思义,回蜂是指在蜜蜂正常的采集范围内 , 将蜂群转移后,全部或部分蜜蜂又重新返回原址的正常生物现象 。
一.完全没有回蜂的几种蜜蜂转移方法
方法一:渐变法转移
在采集季节,巧妙利用蜜蜂归巢时的定位偏差,将蜜蜂巢箱每天位移一定的距离,以达到近距离迁移蜂群的目的 。蜂群前后位移,每天最多只能位移1m 。蜂群左右位移,每天最多只能位移0.5m 。需要注意的是 , 渐变转移对周边环境要求较高,巢箱前地势必须平坦 , 无明显的障碍物、分隔物及其它标志物,转移距离在20m以内,若超过20m的转移距离,应采用其它转移方法 。
方法二:远距离转移
蜜蜂正常的采集范围一般在1km以内,如千米内蜜粉源匮乏,部分青壮年蜜蜂最远可以飞翔2km左右进行采集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采集蜂,对采集范围内的地理环境非常熟悉 , 如果不是分蜂和集体飞逃等意念绝决的迁徙,采集蜂都会驾轻就熟的返回自己的巢穴,而且这种家穴情怀,基本会伴随蜜蜂的终生 。
根据蜜蜂记忆特性,在蜂群近距离迁移或转场时,只要将蜂群迁移至与原址垂直距离2km以外的饲养地并饲养25天左右,再搬回原址或同等距离以外的其它新址,蜂群对原址的印象才会完全消失 。所以,远距离且持续一定时间,是目前彻底杜绝回蜂的有效方法 。
方法三:蛰伏期转移
在冬季,中蜂在气候温度8℃以下,意蜂在气候温度10℃以下时,就会进入蛰伏期 。只有在她们各自适应的生物温度以上,且晴暖无风的中午,才会出巢作短时间、近距离的排粪飞翔 , 飞翔距离一般在30m左右 。如果蜜蜂蛰伏期至少还有1个月左右的持续时间,就可利用蜜蜂蛰伏期间对较远环境记忆的迷失,作50m以上距离的自由迁移 。
方法四:直接转移法
如果是当时或当天诱捕、收捕的蜂群,待蜜蜂稍事稳定之后 , 可于当时或当天,立即搬运至任一新址安置 。为稳定蜜蜂情绪,让蜂群安居乐业,可从其它强群中导入少量幼虫脾或蜜脾 , 并于晚间适度奖饲 。由于当天的诱捕群或收捕群去意绝决,且对临时巢穴位置没有认知或辨识不足,直接转移安置新址后,基本不存在回蜂问题 。
小结:除直接转移法外,其它三种转移方法,受季节、环境、人力及距离等制约较大 。其中渐变位移法费时费力,对蜜蜂正常生活影响较大 。蛰伏位移法对蜜蜂影响较小,但受季节制约 。远距离位移法成本较高,但安全可靠,对蜜蜂影响较小 。上述四种转移方法 , 既适合于活框诱捕的蜂群,也适合于无框诱捕的蜂群 。
二.会有回蜂出现的常见强制迁移方法及补救措施
若诱捕箱为活框诱捕箱,可先将蜂王带几只伴蜂,用王笼囚禁并悬挂在诱捕箱子脾附近或中心部位,搬离诱捕箱,在原址放含有2~3个空巢脾的巢箱,或者挂上收蜂笼,将诱捕箱带回并安置到新址后 , 将所有含蜂巢脾对准巢箱逐一抖蜂 。这时部分蜜蜂被抖落箱底或爬上巢脾,关闭巢门盖上箱盖,以防子脾失去蜜蜂保护而挨饿受冻 。晚上重新打开巢门后将不再关闭 。由于部分蜜蜂飞回原址新放置的巢箱中,或者逐渐集结在收蜂笼中 。待傍晚时分 , 再将飞返的蜜蜂带回并直接抖入箱体内,同时注意奖饲 。
因1周左右每天都有程度不同的回蜂产生,在原址需3天左右的时间,按上述方法连续组织收捕 。3天后,应将蜂王及时放出,给蜂王剪翅或者巢门加装隔王片 , 待蜂王正常产卵,或者大量蜜蜂携带花粉进入时,再拆除隔王片 。当回蜂逐渐减少到只有百只左右时,可不再组织收捕 , 而是在原地用涂抹煤油、柴油、汽油,或者石碳酸、风油精等驱避剂的方法给予驱赶 。由于这些回蜂经过3天的反复返回,已对新址有了初始记忆 , 驱避后,基本都能寻找到新址 。
小结:强制迁移法费时费工,容易造成1周左右的蜂王停产期,而且蜜蜂繁殖积极性不高,对蜜蜂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影响较大 。总之,不论采取什么样的蜜蜂迁移方法 , 应在充分尊重蜜蜂生物特性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需求 , 多措并举,灵活运用,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少回蜂对蜜蜂养殖带来的不利影响或损失 。
樟脑丸驱赶蜜蜂的方法?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开挖的方法把洞穴慢慢的挖开,然后查找蜂王,把蜂王和一部分工蜂放到箱子里面盖上盖子,把剩余的皮割掉,驱赶工蜂的离巢或者直接把蜂群扫进蜂箱里面都可以 。
如果遇到了岩洞,里面有蜂群,洞口一时半会儿挖不开的情况下 , 可以先保留一个口,然后把樟脑丸放进去,点燃一根烟,用烟火的一头放到洞穴里面也可以收蜂 。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对树洞的处理方法,蜂群在树洞里面安了家,而且非常高,可以用一个旧的纱网做成一个收蜂的笼子,准备好透明管 , 还有樟脑丸,把樟脑丸丢到树洞里面,让蜂群感觉有危机感,有了樟脑丸的异味就可以快速的把他们逼出来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