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尸体等了一年之久才下葬 瓦盆如何修饰

瓦盆如何修饰,在农村哪里还有摔孝盆的习俗?您好:我是常德瑛瑛爱“田园”!
我们家乡还有这风俗了,老人过世了,就会请道士一通宵,念经文,让晚辈喝血水(就是红糖水来的) , 再摔孝盆!寓意就是:让过世的老人能入天堂,免受地域之苦,所以再贵 , 都得请 , 不然就是不孝,别人会说闲话的!只有今年疫情期间过世的老人就简单了,不用摆酒,不用花重金请道士,更没有各种的繁文礼节,相对来说,主家经济就轻松了许多 。不然农村人常说:丧事都办不起了,家里老人了,有钱的要花销十来万,没钱的也要花好几万了,真希望新时代新办 , 以免不必要的浪费!其实我觉得吧:死后花重金的子孙 , 老人在世时 , 也不见得有多孝顺!所以,我宁愿老人在生时多孝顺,也不愿哭鬼神,做给别人看,有了面子丢了里子,得不偿失,这只能是个人妄想,现实残酷,不得不随大流!只希望未来的新农村,新事新办,既不违背传统,又能节约花销 , 别再封建迷信,传扬科技致富,科学种田,提高农村的经济收入,让新农村的农民,老有所养,小有所依,生活的更美好,更富裕,幸福指数更高!谢谢观看,喜欢我 , 就关注我吧!
慈禧的尸体等了一年之久才下葬?死后一年才下葬的慈禧太后 , 出殡那天确实是非常臭,而且还是臭不可闻的熏天大臭!
当然,此臭非彼臭,不是尸体散发的臭味,而慈禧太后那祸国殃民的名声发出的臭味!
那么 , 慈禧太后尸体本身到底臭不臭呢?我们下面继续分析 。
咸丰皇帝死后,时为懿贵妃的叶赫那拉氏,利用同治皇帝生母的身份,玩尽心机 , 诛杀顾命八大臣,一步步地掌握了大清的权力,垂帘听政长达48年 。在其统治下 , 彻底把大清王朝从衰落带向了灭亡 。
慈禧太后这一生,可谓经历丰富,既体验到了作为皇帝贵妃的荣耀,也尝尽了国破家亡的悲剧,经受了被外国列强欺辱而不得不离开皇宫落荒而逃的凄惨,更享受了无上权力带给她的享受、暴戾与贪婪 。
在其统治下 ,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拳运动,八国联军与英法联军的相继入侵,火烧圆明园,北洋海军覆灭等等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 。
国破家亡,民不聊生 , 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
立志改革的光绪皇帝,更是被其软禁在中南海西苑瀛台之上 。
时间到了1908年11月,73岁的慈禧太后,在大清帝国的风雨飘摇之中 , 也来到了其人生的末路 。
中国有句俗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这几天,早已经吃下去饭的慈禧太后,连续拉了几天肚子,实际上已经处于虚脱状态,全凭不甘心的意志在吊着一口气 。
慈禧太后这时还有什么不甘心的事情呢?难道已经出气比入气多的她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还真有 , 她不放心另外一个人,他就是光绪皇帝 。此时的光绪皇帝情况也不好,几乎也是要死不活的状态,但和慈禧太后比起来,是要好那么一点点 。
慈禧太后不甘心的是,自己不能死在光绪皇帝前面,否则自己死后都不安生 。
1908年11月14日 , 慈禧太后的贴身太监带着喜气急匆匆地跑到慈禧太后的寝宫,对她说到,太后 , 好事,那个人死了!
听到这个消息,几乎处于垂死状态的慈禧太后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随即就慢慢地黯淡下去 。
光绪皇帝终于死在了她的前面,这下子她真的该上路了 。
第二天,也就是1908年11月15日,这个祸国殃民的老妖婆,终于闭上了那双阴鸷的眼睛 。
一个时代结束了!但慈禧太后留下的后事还没有结束 。
大清王朝最有权势的女人死了,其生前指定的接班人就是只有三岁的宣统皇帝溥仪 。溥仪虽然是皇帝,但也是黄口小儿 , 什么也不懂 , 太后安葬的大事自然由光绪皇帝的皇后隆裕太后来张罗 。
摆在隆裕太后面前的 , 是几乎同时死去的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安葬问题 。
按照皇家礼数,那是都要风风光光安葬的 。但此时的大清朝,早已经国库空虚,没有几个钱了,因为那些钱都被慈禧太后拿去孝敬外国列强和供自己花销享受了 。
想让她死后同样享受生前一样的气派,那是难上加难 。
风光大葬还是草草掩埋,为此 , 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还与隆裕太后发生了争执,载沣主张从简,因为大清朝实在没钱了 。但隆裕太后不同意?。匦敕绶绻夤? ,而且还要大葬,没有钱,你想办法!
没办法,两个人只好折衷了一下,那个生前无权无势的挂名皇帝光绪,反正也没后代,那就简单点埋了吧,可怜的光绪,生前受气,死后屈辱 。但就这简简单单的葬礼,也花了47万两银子 。
至于生前权势滔天的慈禧太后,那自然是要风光大葬了 。
棺木,要最好的,必须是来自云南的香杉 , 为此砍伐了大半个森林,长途跋涉运到了京城,仅此运费一项就耗费十多万两银子!为什么要到云南?那是因为四川做棺木用的金丝楠木早就被砍光了 , 不得不去云南砍树了 。
别小看这个香杉木 , 后来也就大名鼎鼎的大地主刘文彩用过 。
整个棺材项目下来 , 花费就高达上百万两白银 。
棺材问题解决了,还有慈禧太后的遗体存放问题 。皇家的葬礼繁文缛节多如牛毛,尤其是慈禧太后这个级别的更是如此 。
加上定东陵此时还没有完全建好 , 慈禧太后的遗体就需要加以保护存放,自然要做防腐处理 。
这方面应该不是问题 , 皇家有的是专业人士来处理,慈禧太后死时早已经拉空了肠子,体内微生物残留已经是极少 , 配上必要的防腐措施,长久保存还是没有问题的 。
专家们在棺材里面放满了奇珍异宝和名贵药材香料 , 起到了杀菌消毒防腐的作用 , 加上棺材密闭的空间,里面残留的氧气很快被消耗完,棺材也处于真空状态,慈禧太后的尸体应该是得到了完好的保护 。
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 , 慈禧太后的棺椁底部铺上了30公分的珍珠 , 盖着镶有金丝串珠的三层锦被,头上更戴着镶有一颗大如鹅卵价值千万白银的珍珠凤冠,头顶是一方翠荷叶,口含一颗夜明珠,身旁还放了数百枚由翡翠雕刻的水果蔬菜 。接下来就是出殡入殓,时间被定于1909年11月9日 , 此时距离慈禧太后死亡已经整整一年了 。
当天的场面极尽宏大奢华,有皇亲国戚 , 有达官贵人,队伍长达十几里 。
从停放灵柩的地方到安葬的陵园,长达一百二十公里的道路上铺满了黄沙,送葬队伍前面是身穿新式军装,手持长矛的军人 , 活脱脱的阴兵形象;中间是轿夫,手里牵着马匹;最后是几百名红绸衣,黄羽帽的仆役 。当然,这些都不是真人 , 是纸扎的阴人,慈禧太后归了阴间,伺候她的自然也不能少,排场还是要的 。
但这个排场实在太吓人,加上这些阴人做得还十分逼真,以至于让那些第一次见识中国皇家葬礼的外国人和一般小老百姓吃惊不?。ㄐ〉纳踔料诺猛砩纤醵甲髫?。
再说慈禧太后的棺材,做的是非常大,加上里面放置的随着是珍宝太多了,抬起来很吃力的,每次由120个壮汉轮流抬棺,当然这些人都是事先经过上百次的严格训练,保证在抬棺的过程中维持棺材的平衡 。
送葬的路上比较顺畅,但还是出了点小插曲,把大太监李莲英吓了个半死 。
什么事情能让李莲英害怕呢?原来,李莲英发现从慈禧太后的棺材里面往外流血!
里面装的是死人哎,这流血是咋回事?莫非真闹鬼了?在路上休息的时候 , 李莲英赶紧悄悄地叫人以整理棺材布的借口检查了一下,原来是几十只死老鼠在流血!
好惊险 , 这李莲英的小心脏才安稳了下来 。
那么,为什么会有死老鼠在这里呢?原来,李莲英手下给棺材布熏香的时候,用的香是毒鼠香 , 专门用来捕捉老鼠的,他们不知道底细,就错用了,差一点坏了李莲英的好事 。
由于距离太远,送葬队伍又庞大 , 物品也多,这百十里的路 , 走了好几天才到陵园,然后把慈禧太后下葬 。
这么长的路,走了这么久,路上有没有恶臭的情况出现呢?就慈禧太后本身来说 , 肯定是没有的 。要说可能出现臭味的,可能就是那些骡马什么的,但它们屁股上都吊着一个布袋子装粪便,也会及时处理,应该也不存在沿途恶臭的情况 。
所以说,传说中慈禧太后存放一年后下葬时尸体发出恶臭的消息,应当是一个传说 , 一个表达人们对这个祸国殃民的女人历史性评价的传说 。
可以说,慈禧太后虽然死了 , 棺材里虽然也放了那么多香料,但她留在中国人民心里的恶臭,却是什么时候也洗不去的 。
那么,慈禧太后死后在棺材里究竟是怎么样的情况呢?相信当时的人们应该都很好奇 。
在慈禧太后下葬19年后,有一个人为人们揭开了这个谜团 , 他就是流氓无赖大军阀孙殿英 。
1928年7月,孙殿英以在清东陵地区进行军事演习为由,派工兵炸开了埋葬慈禧太后的清东陵 , 用了7天7夜的时间抢劫里面的财宝 。
金银财宝我们这里就不多说了,仅把盗墓人对打开慈禧太后棺椁的记述大致讲一下:
这些盗墓贼刀劈斧砍打开棺椁以后,珠光宝气顿时泄露出来 , 躺在棺椁里面的慈禧太后面容栩栩如生,但也发现她的身体上长了不少白毛 。传说中的臭味,那是真没有的 。
前面提到的那颗含在慈禧太后口中的夜明珠,则是被孙殿英事后拿去贿赂了宋美龄,要不然就凭盗慈禧太后墓葬这一条,就够他喝一壶了 。
当然,孙殿英也有理由,说满清杀了他祖宗三代 , 他得报仇?。?要不然就是不肖子孙了!
孙殿英说得是大义凛然,一番骚操作以后,终于平安落地 。
当然,慈禧太后本来在棺椁里面保存完好的尸体,暴露空气之中不久就被氧化得黑乎乎了,再也回不到那曾经的栩栩如生模样了 。
因此,存放长达一年才下葬的慈禧太后,并没有腐烂得到处散发臭味,那散发着腐烂臭味的,则是慈禧太后这个人对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痛苦 。
这臭味,就是老百姓对其一生的盖棺论定,老佛爷喜欢也好,讨厌也罢,反正已经是臭不可闻了 。
怎样知道自己长得好不好看?30岁之前的容貌是爸妈给的,30岁之后的容貌是自己给的,没有好看与不好直说,好好的爱自己,就能让自己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可以问问你的朋友或是你的家人,在不看看你的照片就能知道自己到底好不好看!你问的应该是单纯的外表,其实外表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内心!
有哪些诗句可以表达和老朋友很久没见?古人言,人生有四大喜: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 。
--------------------------------------------------------------------------------------------------------------------------------
1、孟郊·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点评:孟郊这首诗就完美的诠释了“金榜题名”这种喜悦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种神采飞扬,欣喜若狂的心情溢于纸外,我想那一刻孟郊的内心一定到达了欢乐的顶峰 , 可谓是一气呵成写下这首诗 。“春风得意、走马看花”这两个成语也出自此诗 。
--------------------------------------------------------------------------------------------------------------------------------
2、苏轼·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
歌管楼台声细细 , 秋千院落夜沉沉 。
点评:春宵一刻值千金,到了后世 , 就变味了,嗯 , 你懂的 。其实按老苏的风格和思想,他是一种暗讽 , 他曾写过一首诗,讽刺张先娶小妾的 。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
张先这个人,风流成性 , 至老不衰,一生共有十子两女 , 如同种马 。不过从他写美女的词中可看出,此人对美女的欣赏标准还是挺高的 。就词而言 , 张先词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三影”为其一绝 。
--------------------------------------------------------------------------------------------------------------------------------
3、春宵一刻值千金,我道千金买不回 。——唐寅· 《一年歌》
点评:最爱唱反调的唐伯虎 。
4、唐寅·《花下酌酒歌》 九十春光一掷梭 , 花前酌酒唱高歌 。
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 。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
点评:唐寅的诗词有他消极的一面,但换个角度来看 , 这未必不是看透世俗后的放达,未必不是真欢乐 。现代很多人内心的渴望,想无拘无束地生活 , 但光是工作的缘故就可以把人固定死,觉得他的思想消极的人,只是价值观不同罢了 。我这里讲的无拘无束 , 不是说去放浪形骸,总之,不是外在形式的无拘无束 , 而是内心的无拘无束,内心的解放和自由 。
--------------------------------------------------------------------------------------------------------------------------------
5、晏几道·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 , 歌尽桃花扇底风 。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
点评:这首词的情感变化是欢乐(追忆往昔欢乐时光)——愁苦(别后的痛苦)——欢乐(重逢后的喜悦) 。上阙写佳人才子纵情欢乐,甚至到脱力,累到桃花扇也无力扇动 。“今宵剩把银釭照 , 犹恐相逢是梦中 。”这是久别重逢后那种难掩激动、欢呼雀跃的喜悦,所以生怕这次相逢会是一场梦 。
--------------------------------------------------------------------------------------------------------------------------------
6、张养浩· 《双调·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
万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 。
天地回生意 , 风云起壮图 。
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欢喜的无是处 。
点评:久旱逢甘霖,自然是喜不自禁 , 农夫都激动得挥舞破蓑衣,身为父母官的作者也跟着欢喜,一起“舞破” , 写出人们的欣喜若狂 。“欢喜的无是处”,表现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激动心情,语言虽平常,却更显作者的爱民之心 。写出“兴 , 百姓苦;亡,百姓苦 。”的张养浩,果然是心系百姓的 。
--------------------------------------------------------------------------------------------------------------------------------
【慈禧太后的尸体等了一年之久才下葬 瓦盆如何修饰】其实,人生中还有许多场景让人难掩欢喜 。比如 , 一见钟情 。
7、白居易· 《井底引银瓶·节选》
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 。
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 。
妾弄青梅凭短墙 , 君骑白马傍垂杨 。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
点评:自诗经《野有蔓草》之后,恐怕只有白居易,才能够把一见钟情写得如此浪漫,又唯美如画 。
这首诗写骑马的男子跟墙内的女子隔墙相望一见倾心的故事 , “目成”即“心许”也 。佳人弄青梅,公子骑白马,我想那一定是个阳光和煦的日子,微风中垂杨轻拂,两个人隔墙相望 , 就不可救药的喜欢上了对方 。这让我想起另外一句话:“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 。”
--------------------------------------------------------------------------------------------------------------------------------
8、李煜·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
归时休放烛光红 , 待踏马蹄清夜月 。
点评:这首诗可谓是极致纵情的欢乐,李重光真的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歌舞享乐之中,不但要“重按霓裳”,还要“歌遍彻” 。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他听歌 , 看舞 , 喝得微醺半醉,他拍着玉石的栏杆,饮酒、作诗、赏乐,宫殿里到处洒着香粉,多么的奢华风流 。
李煜这个人,王静安说他有赤子之心,从感情方面来看,一点也不假 。他欢乐的时候,就把所有的感情都投注在欢乐之中 , 极致纵情地欢乐 。亡国后,他把所有感情都投注在悲哀之中,痛哭流涕地悲哀 。
与情人约会,也是人生中莫大的乐事 。
9、李煜· 《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
点评:在花月朦胧的夜里,这个可爱的少女,兴奋紧张,心如鹿撞,去见自己情郎 。怕脚步声太大被人发现,脱下金缕鞋,穿着香袜悄悄潜入,见到情郎后,一下子扑过去,紧偎情郎,身体瑟瑟发抖 。这样的女孩,谁都会欢喜和怜爱,何况是李重光 。
--------------------------------------------------------------------------------------------------------------------------------
10、宋祁· 《木兰花》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点评:这首词从景到情,内心都是处于一种欢喜的,放松的状态 。漫步东城感受到风光越来越好,船行驶在微波荡漾的水面 。拂晓的轻寒笼罩着如烟的杨柳,枝头绽放的红杏“闹”出一派春意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其实这“闹”字就是内心情绪的直观体现 。
“且向花间留晚照” , 美好、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 , 所以持酒劝斜阳 , 在恣意放纵的同时,带着些许浪漫 。
--------------------------------------------------------------------------------------------------------------------------------
11、辛弃疾· 《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
侬是嶔崎可笑人,不妨开口笑时频 。有人一笑座生春 。
歌欲颦时还浅笑,醉逢笑处却轻颦 。宜颦宜笑越精神 。
点评:这是一首轻快的小词,描写的是一个妙龄少女爱笑的神态 。形神兼备,出神入化,因为是发自内心的欣赏 。每句中都有一个“笑”字 , 令人读来充满喜气 。在描摹少女的笑时,运用了动态写法,这种天真无邪的天性,若颦若笑的神态是最令人心动的 。
辛稼轩很少写这类词,他似乎不太喜欢莺歌燕舞这一套 。这次为严焕的侍女专填一词,大概是这位小女孩真的让作者感到雅致和清纯了 。
12、辛弃疾· 《生查子》(游雨岩)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
点评:这是一首绝妙的写景小词,如诗如画亦不能概括,其中还有空谷流音的清雅乐声 。它调动你的视觉、听觉、还有诗意的感受,融诗情画意和动感的音乐为一体,给读者以全景式的美感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作者遣词造句,几乎没有任何修饰,完全是平常言谈,把一个仙境式的雨岩置于读者眼前 。此刻的辛稼轩,真可谓是达到了无我之境,天人合一的境界 。
13、辛弃疾· 《清平乐》
茅檐低?。锨嗲嗖?。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点评:这首词意境悠然,给人展现了一幅恬静淳朴的乡村写意画卷 。结尾带着莫名喜感 。本词也是辛弃疾描写山水民俗题材的作品中,最优秀、典型的一首 。
--------------------------------------------------------------------------------------------------------------------------------
14、白居易· 《问刘十九》
绿螘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点评:饮酒,对于古代文人来说 , 是人生一大乐事 。而在夜幕降临,大雪欲飘之际 , 能与友人共饮则更是快乐、温暖的 。本诗以平常事、口头语娓娓道来 , 虽平淡却恰是动人之处 , 此诗是一首比酒还醇、还醉人的小诗 。
--------------------------------------------------------------------------------------------------------------------------------
15、李白·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嶂垡压蛑厣?。
点评:劫后逢生的喜悦自不必多说 。肃宗乾元二年,李白受永王李璘谋叛罪牵连,流放夜郎,愿无生还希望,不料在途中遇赦,于是调转船头东归,这是在归途中写的第一首诗 。
1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 《将进酒》
--------------------------------------------------------------------------------------------------------------------------------
17、皇甫松· 《采莲子·其一》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
点评:末句十四个字,把少女天真活泼,无拘无束的情态活脱脱展现在眼前 , 让人忍俊不禁 。李冰若《栩庄漫记》评点:“写女儿憨态可掬 。”
--------------------------------------------------------------------------------------------------------------------------------
18、关汉卿· 《南吕·四块玉·闲适》
旧酒投 , 新醅泼 。老瓦盆边笑呵呵 。
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 , 闲快活 。
点评:此曲用民间口语 , 写山乡生活的闲适与悠然自得,自酿酒,自备菜,于乡野中与老僧野叟对饮 , 唱和诗歌,脱去士大夫的高雅外衣,唯有自然的山情野趣,自在快活 。
--------------------------------------------------------------------------------------------------------------------------------
19、苏轼· 《杜介送鱼》
新年已赐黄封酒,旧老仍分赪尾鱼 。
陋巷关门负朝日,小园除雪得春蔬 。
病妻起斫银丝脍 , 稚子欢寻尺素书 。
醉眼朦胧觅归路,松江烟雨晚疏疏 。
点评:家常风味,最见诗人性情 。此诗写官居汴京的家庭生活,新年将至,朝廷恩赐官酿美酒,老友又送来红鲤鱼 , 给地处陋巷终日闭门的苏轼一家带来了节日的喜庆 。他到小园中拔开积雪,采摘春蔬;病妻子也从床上起来,剖开鲤鱼;幼子一见到剖鲤鱼 , 就想到古诗上的话而欢快地寻找鱼腹中的书信 。新年的喜悦,故人的情谊,妻子的贤惠能干,孩子的天真活泼 , 笔笔生动,跃然纸上 。结尾的“松江烟雨晚疏疏”,略带朦胧的迷离 。
--------------------------------------------------------------------------------------------------------------------------------
20、苏轼· 《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点评:垂老投荒,到了瘴疠之地的岭南,苏子瞻心境跟韩愈的愁苦大不一样 。他不尽高兴地尝鲜,还信誓旦旦地说,如果能每天吃到这样鲜美的荔枝,甘愿长久地作一个岭南的百姓 。未见得没有烦恼苦愁,只是苏子瞻不凡之处就是善于自解,常常跳出人生之外去看问题 。
--------------------------------------------------------------------------------------------------------------------------------
21、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 千骑卷平冈 。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 ,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 射天狼 。
点评:苏子瞻的狂不是“年年跃马长安市”的轻狂,也不是唐寅的癫狂,而是豪放的狂,是一种旷达、豪迈、慷慨激昂,是一种大丈夫的豪情万丈 。
--------------------------------------------------------------------------------------------------------------------------------
22、苏轼· 《望江南》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
点评:虽然词中有惜春的惆怅,思乡的愁绪,但结尾的“诗酒趁年华” , 仍是超然于物外,以无往而不乐的态度看待人生 。
--------------------------------------------------------------------------------------------------------------------------------
23、苏轼· 《浣溪沙》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
雪沫乳花浮午盏 , 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
点评:清雅意趣和欢快心情,尽在不言中 。
--------------------------------------------------------------------------------------------------------------------------------
24、苏轼· 《如梦令》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 。
别后有谁来 , 雪压小桥无路 。
归去,归去 。江上一犁春雨 。
(如梦令·春思)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
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 。
居士,居士 。莫忘小桥流水 。
点评:清新明快,语调亲切,此间意趣,俗子不知 。
--------------------------------------------------------------------------------------------------------------------------------
25、新糯酒、香橙藕芽,锦麟鱼、紫蟹红虾 。杯盘罢,争些醉煞,和月宿芦花 。——赵显宏· 《满庭芳·渔》
26、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温如· 《题龙阳县青草湖》
点评:清人编辑《全唐诗》的时候,把这首诗也列入其中 , 盖因此诗有唐人风骨也,明诗中,屈指可数 。
--------------------------------------------------------------------------------------------------------------------------------
27、既见君子 , 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点评:不写相见之前的思念之苦,亦不写相见之后的缠绵悱恻,而写在女子既见之前 , 激动难抑,欢呼雀跃的心理状态 。这样的经历 , 恋爱过,真心爱过一个人的大多会有 。
--------------------------------------------------------------------------------------------------------------------------------
28、《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
有美一人 , 婉如清扬 。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
点评:目成心许,一见倾心 。田园牧歌式的自由之恋,它是如此真挚动人又淳朴自然,给人无限的浪漫和美的想象 。
--------------------------------------------------------------------------------------------------------------------------------
增补:
29、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谁羡骖鸾 。人在舟中便是仙 。——欧阳修·《采桑子》
点评:在一个风清月白的夜晚,泛舟在湖面 , 月光皎皎之下,湖面如万顷琼田,天与水浑然相连,如此的静谧美妙 。在这样的景色之中,谁还会去羡慕天上的神仙呢?
----------------------------------------------------------------------------------------------------------------------
30、唐寅· 《把酒对月歌》
李白前时原有月 , 惟有李白诗能说 。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当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
点评:邀友二三,春酒一缸,置于花树下,对酒当歌 , 慷慨痛饮,只愿复醉不复醒;或于秋江白月 , 澄水轻舟之上,拥炉煨酒,以诗唱和 。夜静啸月长歌 ,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增补:
31、欧阳炯·《浣溪沙》
相见休言有泪珠 , 酒阑重得叙欢娱 , 凤屏鸳枕宿金铺 。
兰麝细香闻喘息,绮罗纤缕见肌肤,此时还恨薄情无?
点评:况惠风评此词曰:“自有艳词以来,殆莫艳于此矣......” 。的确,写得很露骨,很香艳 , 很直接,尤其是结句的反问 , 更添耐人寻味的情趣 。
古代那些多情才子,常被青楼女子骂作薄情郎 。杜牧之也曾自嘲曰:“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
----------------------------------------------------------------------------------------------------------------------
未完·待更
欢迎关点赞 , 大家交个朋友 。
怎样盆栽木瓜海棠?木瓜海棠又叫贴梗海棠,属于落叶灌木,应该算是比较好管理的 。可于早春上盆,管理同其它花卉 。如何制作木瓜海棠盆景 木瓜海棠树干挺拔 , 花艳果香,叶色浓绿,冬季落叶后枝干刚劲,颇具阳刚之美,常用于制作直干式、斜干式、双干式等不同形式的大树型盆景 。用于制作盆景的木瓜既可从小苗培养,常用播种、扦插、高空压条和嫁接的方法繁殖;也可用园林部门淘汰的老树,经锯截后使主干达到一定的高度,然后栽入瓦盆或地下养坯 , 并培养新的造型枝,经修剪、蟠扎、牵拉后使之成型,注意将较大的伤口作适当修饰 , 使其随和自然,达到虽是人为,犹如天成的艺术效果,最后再移入细盆观赏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