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藻如何处理

隐藻怎么处理?①彻底清塘消毒,加注不带隐藻的新鲜水:由于隐藻比其它藻类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控制措施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彻底清塘消毒可有效杀灭隐藻、降低基数,可减少大规模发生的可能 。同时应注意避免随加水带入隐藻,对控制隐藻也有积极意义 。
②定期换鲜水:对于含有较多隐藻的池塘,经常大量地换新鲜水,可稀释隐藻的浓度 。同时也稀释了隐藻分泌的毒物浓度,促进其它藻类的生长和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当隐藻大量发生时,可选用杀藻药物局部杀藻,三天后重新培养藻类 。
③放养一定数量的滤食性鱼类:虽然隐藻不易被消化,但由于其颗粒较大,更容易被滤食性鱼类摄食到体内 , 在一定程度上延缓、阻碍了隐藻的生长 。可供选择的鱼类有白鲢、花鲢、白鲫等 。实践表明放养一定数量的滤食性鱼类时 , 基本不会爆发隐藻 。
池塘倒藻是什么原因?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在农村有一个池塘搞养殖是增加收入很好的一个途径 , 池塘水体环境决定了是否能高产,在养殖过程中,由于没有加强水质的管理,很容易发生倒藻的问题 。倒藻,就是池塘里的藻类大量死亡,水色变得混浊甚至变红,水质恶化 , 严重影响鱼虾的正常生长,带来比较大的经济损失 。今天就和大家说说池塘发生倒藻的具体原因和处理方法,希望能够帮到养殖户避免发生倒藻的问题 。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倒藻气温发生变化,温差较大到了季节转变的时候 , 气温变化会有较大的幅度,早晚会出现很高的温差,如果再下大雨 , 由原来高温的天气很快转变为低温,水体的上层和下层盐度发生很大的区别,导致藻类平衡遭到破坏,有益的藻类生长缓慢,有害的蓝藻占据了生长优势,大量繁殖 。吸收水中的溶氧,新陈代谢的速度加快,就会引起池塘的水体倒藻 。
2、池塘用药不当
水产养殖很难保证养殖动物不发生寄生虫和细菌的疾病发生,当发生病害时,养殖户最先想到的是如何快速消毒 。在药物的选择上,往往会选择药效比较快的化学药物进行处理,会忽视了药物本身的副作用,不仅对鱼虾类造成伤害,还会破坏正常生长藻类的细胞,引发藻类大量死亡,发生倒藻 。池塘在消毒时,化学类和重金属类的杀虫剂要慎用,尽量用物理方法和安全系数比较高的微生物制剂来给池塘消毒 。
3、池塘施肥不当 , 微量元素缺乏
池塘在肥水的时候,施肥的品种过于单一,池塘里只有有机肥料 , 缺乏一定的无机肥,肥料与水体里的物质发生反应时,很难形成磷、钾、钙等营养元素,造成水里的有机物增多 。藻类的生长得不到营养的补充 , 就很容易发生老化,引起倒藻 。
4、池塘缺氧,温度升高
氧气是动物和植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当水质恶化时,池塘里的溶氧量也会很快降低,这样就会造成恶性循环的局面,一方面鱼虾的生长会受到很大的威胁,另外池塘里的水藻也会出现急性死亡 。如果遇到高温的天气,水温超过了水藻的耐受程度,就会出现倒藻 , 池塘透明度降低,甚至爆发青苔 。
池塘发生倒藻带来的危害水产养殖种植水藻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给养殖动物提供栖息场所的同时 , 还培育出营养丰富的天然饵料供养殖动物食用 。水藻具有光合作用的功能,能吸收掉水里的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含量 。如果出现倒藻 , 在食物网下端的浮游动物也会停止繁殖生长,二氧化碳也没办法吸收,就会在水里溶解形成碳酸和氨氮 , 引起池塘的PH值过低 。池塘里大量藻类死亡,最终会造成水里的有机物含量高,有机物在分解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形成有害的硫化氢气体 。水里的含氧量急剧下降,氨氮、亚硝酸盐无法及时吸收 , 池塘的亚硝酸盐含量也会升高,鱼类会发生浮头,大量死亡的风险 。有害水藻死亡发生倒藻时 , 会产生毒素,携带寄生虫和弧菌病毒 。弧菌是一种很顽固的病毒,喜欢在水产动物排泄的粪便和死亡的藻类中生长 。含氧量偏低,到了适合的温度就会爆发,水藻倒藻给寄生虫和弧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温床 。如何预防池塘倒藻在天气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增加池塘底部的氧气含量,任何动物和植物的生长都要有足够的氧气 , 水藻也不例外 。藻类一般是晚上进行呼吸生长,可以在傍晚的时候适当开启增氧机,不仅可以给藻类的生长补充氧气,也可以预防养殖动物缺氧 。养殖时间太久的池塘,很容易滋生病原微生物 , 可以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光合细菌来平衡水体,给水藻提供丰富的营养 , 增加活力 , 提高抗逆能力,避免因水质恶化,水藻提前死亡 , 引起倒藻 。当水体中的藻相不平衡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有益的藻类,比如伊乐藻、小球藻、苦草等,保持藻类的生态平衡,这样就不会导致某一类的水藻过度生长,影响水质环境 。补充完水藻之后,适当进行肥水 , 池塘保持一定的肥度,供给藻类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 。池塘倒藻可以根据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前期:
倒藻的开始阶段,水色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 只是在池塘的浅水区域出现一些绿色的藻丝漂浮,这些只是少量水藻死亡的现象,水质还没有完全恶化,不会影响鱼、虾的正常生长 。像这种情况,处理的办法就是将水里枯老的水藻打捞出来,再加注18%的新水,增加有益水藻的比例,就可以改善倒藻的问题继续发生 。
中期:
在倒藻发生的中期,水色也不会发生很明显的变化,但肉眼可以观察到池塘里的透明度降低,开始出现浑浊,闻到水质已经有臭味,PH值也开始降低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在倒藻初期,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改善,进一步发展而来 。此时 , 就要停止投喂,把增氧设备开启,增加水里的氧气含量,最少要换水40%以上,还要配合使用一些解毒的药物,来改善池塘的生态系统,增加有益菌的含量 。
后期:
倒藻的后期,水色已经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呈现墨绿色或深褐色,池塘表面都是漂浮着死亡的水藻,水质已经很浑浊 。通过检测,PH可以下降到7以下,水里的氨氮含量升高,氧气含量减少 。这种情况下整个池塘要换水,增氧颗粒和增氧设备要同时使用,维持水里有氧气,除了换水外,使用微生物制剂来调节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如果在前期和中期没有处理倒藻,到了后期再来处理,维护费用和药物成本相当高,如果鱼虾已经生长成熟,可以尽快捕捞 , 降低损失 。
小结:池塘发生倒藻,对于养殖户来说是很麻烦的一件事,在开始阶段容易疏忽,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任其发展,到了后期就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控制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水体环境发生变化,造成生态失衡,只要围绕着这个点进行改善,相信就可以看到很好的效果 。
池塘落藻处理方法?鱼池青苔是水绵等几种丝状绿藻的总称,鱼池长青苔,严重影响池塘的水质,致使浮游生物减少,鱼类生长缓慢 , 更有甚者还造成鱼种死亡 , 因此,要清除池塘青苔,常见方法有几以几种:
1.施草木灰法:选择晴天上午 , 每亩水面用草木灰(干灰)25公斤~30公斤,站在鱼池上风口的岸边抛洒,使草木灰均匀覆盖在青泥苔上面即可 , 一般施草木灰3天后青泥开始死亡,7天内全部死亡下沉 。
2.猪粪消除法:每亩鱼池用250公斤~300公斤鲜猪粪,泼撒在青苔生长稠密地方 , 一般在10天内将青苔清除干净 。
3.施枫树叶汁法:每亩水面用枫树叶30公斤,加水50公斤~100公斤,烧开后再煮半小时 , 取煮好的枫树叶汁全池泼洒即可 。一般4天后可全部杀完池塘青苔 。
4.马尾松叶法:每亩鱼池用新鲜马尾松叶20公斤浸泡后,磨碎加水成浆汁25公斤,泼洒全池,每天一次 , 连续使用2天~3天即可见效 。
5.硫酸消除法:每立方米用0.7克硫酸铜泼撒,可消除青苔 。
6.蓝矾消除法:每亩鱼池用蓝矾2公斤~3公斤,兑水20公斤,进行池间喷洒 。一般5天内可消除青苔 。但蓝矾用量切忌过多,以免杀死鱼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倒藻水是什么色?倒藻是指养殖水体中藻类大量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变浊,甚至变红 。
高密度养虾,倒藻表现出什么样子?高密度倒是其次,只要及时清理排泄物和漂浮物,倒藻就不太容易出现 。主要是养虾时控制好温度,不要高温度养虾 。
【倒藻如何处理】水体高温容易引发倒藻(硅藻:最适水温23~30℃,超过30℃容易引起倒藻;绿藻:最适水温25~33℃,超过33℃容易引起倒藻) 。倒藻容易造成坏水缺氧 , 引起养殖对象应激减料,活力减弱,免疫力下降 , 病毒易侵,疾病易染,所以高温季节一定要警惕倒藻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