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鹅的饲养管理是怎样的 家鹅如何喂养

家鹅如何喂养,产蛋鹅的饲养管理是怎样的?为便于饲养管理,进入产蛋期应先将开产的母鹅和未开产的分开饲养,对产蛋母鹅应以舍饲为主 , 放牧为辅 。按时饲喂,定量充足,料与糠的比为2∶1 , 并适当增加饼类饲料和青绿饲料,每天喂料3~4次,其中晚上喂1~2次 。母鹅的产蛋时间 , 多数在深夜2时至早上8时左右,下午产蛋较少 。因此,产蛋母鹅在上午9时前不要放牧 。早上放牧前要检查鹅群,如发现个别母鹅有鸣叫不安、腹部饱满、尾羽平伸、泄殖腔膨大、行动迟缓、欲寻巢产蛋的 , 应捉起触摸,如触觉有蛋应立即送回产蛋间内,不要随群放牧 。放牧时,应让鹅自由采食 , 切忌急赶 。在产蛋期内,公母种鹅的比例一般以1∶5~10为宜 , 早上放牧时,应先将种鹅赶下水中,让其嬉水交配 , 以提高受精率;舍饲的只数不宜过多 , 使鹅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和充足的饮水 , 并保持舍内清洁卫生,通风干燥 。
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幼雏期:做好保温、防湿和开食工作,温度控制在28-30℃左右 , 湿度控制在55%左右 。育成期:这个时候的是鹅成长最快的时期 , 要特别注意营养和粗精饲料的搭配 。产蛋期:为了提高受精率,公鹅和母鹅需要按1:4的比例来分组饲养 。修产期:需要进行人工换羽,喂食高蛋白的精饲料促进羽毛快速长出 。
一、幼雏期
1、雏鹅由于刚出壳不久 , 在饲养的时候最主要的是做好保温、防湿、开食工作 , 温度需要尽量保持在28-30度左右,湿度控制在55%左右 。雏鹅每成长一周,对它的稳定可以下降2℃左右,最后直至脱温 。
2、开食的话最好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青草和适口的饲料 。
3、在幼雏期的时候不要将鹅放在水里面洗?。艘恢芎笤俳星乘丛?。
二、育成期
1、破壳后第四周开始就进入育成期了,这个时候的鹅成长最为快速,在这个时候也会开始换羽毛、长肉和长骨骼 。
2、如果正遇夏季的话,不能过度放牧,还要注意疾病的防控,及时接种疫苗,同时还要在正常食量的基础上,增加2-3次的补充饲料 。
3、在这一段时间需要特别注意饲料的营养和搭配,在喂养的时候需粗饲料和精饲料结合的方式 。可在日常观察鹅的粪便可以明确的知道饲料是否搭配得当,如果粪便比较小而且坚实的话,说明精饲料过多了,需要加入粗饲料;如果粪便粗大且松散的话,说明粗饲料过多了,需要加精饲料 。
三、产蛋期
1、这段期间除了保证受精率外还要保证鹅的营养供应 。特别是需要对鹅进行分组饲养,公鹅和母鹅的比例为:1:4 。
2、在这个时期需要特别注意放牧的时间,早上需要在母鹅产蛋之后再放牧 。鹅舍内需要铺设好柔软的稻草,以此来引诱母鹅集体产蛋,还能防止蛋壳破损的情况出现 。
3、产蛋期需要长时间的光照,才能增加产蛋量,这期间如果光照不够的话,需要人工补充光照,每天光照时长需要长达13小时以上 。
四、修产期
1、产蛋期过后就是修产期,这个时候母鹅的体力和营养都是严重缺乏的,导致羽毛杂乱不堪,这时候就需要强制对它进行人工换羽毛,在人工换羽的时候,尽量分批进行换羽 。
2、进行换羽鹅会变得走路摇晃、不愿睡、不愿进食等等,这种情况出现时,无需过度关注,同时注意好鹅舍的清洁、干燥、通风等方面 。
3、在喂食上加入一些富含高蛋白的精饲料能让羽毛快速长出来 。
鹅除了吃玉米外?鹅可以说是家庭中常见的家禽之一,它有喜好于水中嬉戏,、对周边环境的警觉性高,比较耐寒和生活有规律等习性 。鹅其实是一种草食性家禽,在平常的喂养中,主要以植物性饲料为主,而鹅的觅食比较强,平常可以放养,让其自己觅食天然的青草等植物为饲料,每只鹅每天大约可消耗2公斤左右的青草 。所以在饲养鹅的过程中,其实喂养青草类植物才是鹅最好的食物,而其它的饲料,如玉米等只是作为辅助饲料 。
鹅的养殖应该选择在地势高燥、阳光充足的地方,周围要有水质良好的水源,便于鹅群游泳 , 还要有草质比较好的草源 , 能满足鹅群的食物 。在选择鹅的品种时,要选择适当地饲养 , 体型大、耐粗饲、生长发育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增重效果好的品种 。
鹅的抗病能力一般比较强,平时要以预防为主,饲养过程中要注意喂养的食物是否干净、变质等,同时还要定期对鹅进行全面的驱虫,
加强日常环境卫生的清理工作,勤换垫草垫料,并做好鹅场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发现有问题的,要马上远离饲养点进行隔离 。
四季鹅的饲养管理有哪些?四季鹅一年四季产蛋,自孵自繁 。生长速度快,体大毛纯,胸腿发达、肉质鲜嫩 。食草能力强,肉用仔鹅一年四季上市 。
一、饲养方法1、幼鹅
出壳后1-2天,先开水后开食,精青料按1:3配给 , 白天喂4次 , 早晚各1次 。10日龄随母鹅外出采食,每次不宜超30分钟 。幼鹅舍保持清洁、干燥,舍内溢度在10℃以上 。
2、青年鹅
1月龄进入青年龄 。可全球放牧,冬防寒夏防暑 。晚上喂1次精料 。在冬季可按7:3的比例用粗料(青草)拌和精料饲喂 。每增重1Kg需10Kg青粗饲料和1.5Kg精料;2-3个月后体重4-6Kg,即可出售 。
3、种鹅
种公鹅除喂给青料外,应多喂料,配种期间理需多喂精料 。每只种鹅全年需精料50Kg 。
二、繁殖技术四季鹅不能人工繁殖,只能自孵 。公鹅4月龄,母鹅3月龄成熟,但产蛋和配种宜在5月龄 。可用1公4母配组 。鹅以水上交配为好 。母鹅每个产蛋期产蛋15枚 , 产蛋1个月后即停产 , 恋窝 。
三、注意事项1、母鹅产蛋后应随时取出,并保存在透气的容器里,每天翻动一次,避免阳光直射 , 
防尘 。室温在10℃-18℃为宜 , 相对湿度保持75-80% 。
2、母鹅入孵1周内不喂饲料,以饮清水,1周后隔日喂些粗饲料 。
3、每天抱出母鹅排粪,空窝时应在蛋上盖棉被保温,人工翻1次蛋 。
4、孵窝应设在背风向阳,冬暖夏凉,光线不太强的房子里,环境安静 。
四、防病治病1、霍乱
病症:急性病鹅突然倒地 , 体温40℃-43℃,呼吸困难 。
治疗:除注射疫苗外,还可用0.05-0.1%的土霉素拌在饲料中连喂3-4天 。
2、母鹅蛋仔瘟
病症:此病流行于产蛋期间,病鹅肛门周围粘有发臭排泄物,并混有蛋黄、白小块 。
治疗:每天喂20-25ml痢特灵或者100-150ml土霉素拌在料里饲喂 。
怎么养鸡鸭鹅?不知道你想以养什么为主`地方太小先说说养鸡的技术吧`
*鸡新城疫如何防制?鸡新城疫俗称“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其临床症状主要见羽毛松乱,鸡冠和肉髯变青紫色或紫黑色,张口呼吸,常发生特殊的“咕噜”声 。嗉囊内充满液体内容物,将鸡只倒提常有大量酸臭液体从口中流出 。下痢 , 排出黄绿色或灰白色恶臭稀粪,有时混有血液;病程较长的病鸡可出现神经症状,如头颈扭曲或向后仰、腿翅麻痹、运动失调等 。
剖检可见腺胃乳头或乳头间有出血点 , 十二指肠及整个胃肠粘膜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 。
防制:本病现无特效药 。在发病初期用抗鸡新城疫血清有一定的疗效 。本病对养鸡业的危害很大,必须采取综合的防制措施,方可控制它的发生和流行 。平时的预防措施是:①雏鸡7日龄左右接种Ⅱ系疫苗,30日龄时接种Ⅰ系疫苗,60日龄时再接一次Ⅰ系疫苗强化免疫 。②新购进的鸡必须单独饲养2周,证明无病后才能与健康鸡群混合饲养 。③平时加强鸡舍的清洁卫生工作,鸡舍用具定期消毒,鸡舍和鸡场门口要设消毒池 。
G.(1)如何防治传染性法氏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损害鸡法氏囊的特殊疾病 。本病造成的死亡率不很高,但会降低鸡群的免疫力 。本病的发病高峰为3—7周龄 , 2周龄内的雏鸡对本病有抵抗力 。
病鸡群突然发?。〖癫徽?nbsp;, 畏寒,羽毛蓬松,缩头闭眼 , 全群食欲突然大减,饮水量增加,排出白色水样稀粪,肛门周围羽毛沾有稀粪,一般发病后第三天开始死亡,5—7天达到高峰,8天后停止死亡,且症状迅速消失 。
剖检主要见法氏囊高度水肿,可比正常体积大1—3倍,表面有胶冻样的浅黄色物质 , 常有出血,外观外观呈紫黑色 , 切开法氏囊,囊内粘膜水肿、充血和出血 , 囊内有奶油样渗出物 。发病后的第五天开始萎缩,第八天仅为原来的三分之一 。常见胸肌有条纹至弥漫性出血 。
防治;目前主要有下面几种防治措施 。
血清疗法: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血清 , 雏鸡每只0.5ml,注射一次即可,疗效可靠 。或用高免蛋黄抗体治疗 。
激素疗法:每只鸡肌注丙酸睾丸酮5mg或复方炔诺酮(人用女性1号避孕片),每天1—2片口服 。
同时寒冷季节应注意保温,饮水中加入电解质、葡萄糖、多种维生素 , 以增强抗病力 。
还可用穿心莲、车前草、海金沙、金钱草、茅根、甘草等煲水饮用 。或以板兰根、大青叶、金银花、黄芩、黄芪、首乌、鳖甲、当归、茯苓、山楂、神曲、麦芽等组成方剂,水煎前浸泡30分钟 , 给病鸡饮用 。
(2)怎样防制马立克氏?。考β砹⒖耸喜∈且恢钟刹《疽鹁哂懈叨刃源拘缘闹琢黾膊? ,本病的易感性随着日龄的增大而逐步降低 。例如一日龄的雏鸡感染性最强,比成年鸡要高1000—10000倍 。
本病的表现症状可分为神经型、内脏型和眼型 。有时可混合发生 。无论哪一个型都可出现全身性营养不良,消瘦、贫血,并常有下痢症状 。
神经型:由于体内的神经受损,多数表现为病鸡一条腿伸向前方,一条腿伸向后方的“劈叉”姿势 。
内脏型:卵巢、肝、脾、肺、肾等可出现一个或多个淋巴肿瘤性病灶,如肝脏表现肿大,其表面有米粒大至花生米大的白色结节 。
眼型;当其侵害眼球的虹膜时 , 病鸡可能发生失明,虹膜的正常色素消失,呈同心环状或斑点状以至弥漫的灰白色 。故又叫它为“白眼病” 。
防制: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加强对本病的预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①认真做好鸡场综合防疫工作,做好消毒工作 , 杜绝传染源 。②雏鸡比成年鸡易感,故必须与成年鸡分开饲养,严防接触性传染 。③尽量坚持自繁自养 , 或从健康鸡场引种,出壳苗坚持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 。
H.(1)怎样防制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病鸡呈现呼吸困难和咳出血性渗出物 , 喉头和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和形成糜烂 。本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 。
本病主要发生于鸡,各种日龄的鸡均能发生,但通常只有成年鸡和大龄鸡才出现症状 。其主要突出症状为咳嗽、气喘、流鼻涕、并常咳出带血粘液 。病鸡常伏在地上,头下垂,当吸气时头颈高举伸直,张开嘴,并有“咕咕”的喘鸣声 。检查口腔,可见喉部粘膜充血 , 或有黄色纤维蛋白附着,病鸡迅速消瘦,有时排出绿色稀粪 , 蛋鸡产蛋量下降,最后多因衰竭、气管内粘液过多窒息死亡 。剖检可见气管内附有带血黄色粘液或血凝块 。
防制:①不引进带病鸡 , 发现病鸡应立即隔离 , 并实行全进全出制 。②接种疫苗 。③对于病鸡群应处理好通风与保暖的关系,饲料中加入多种维生素,试用抗病毒药如吗啉用胍等药,酌情用抗菌药物预防继发感染 。对发病初期可用中药六神丸,大鸡每只2—5粒,每日二次 , 连用2—3天有一定的疗效 。④喉毒灵给鸡饮水 。
D.
(2)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如何防制?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简称“传支” 。本病冬春季节多发,各种年龄段的鸡均可发生,但以30日龄以内的鸡多发 。病鸡多为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而迅速全群发病是本病的特征 。4周龄以内雏鸡特征性呼吸症状是流鼻液、气喘、咳嗽和气管啰音 , 病鸡怕冷,互相挤拥在一起 , 精神萎靡,食欲减少,眼多泪,消瘦 。成年鸡症状较轻 , 产蛋鸡除出现呼吸道症状外,可出现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畸形蛋等 。
对于4—8周龄的雏鸡 , 除出现呼吸道症状外,还可因病毒引起肾炎和肠炎而发生剧烈的腹泻 , 排出如石灰水样的白色水样粪便 。
剖检可见气管下段有黄色干酪样物质,或见肾肿大苍白 , 输卵管、直肠和泄殖腔有多量白色尿酸盐沉着 。
防制;本病除改善环境外,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 。常用疫苗有H120和H52 。同时应用“补液盐”对本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另外 , 为防继发感染,可适当使用抗菌素 。
(3)鸡白痢病如何防治?鸡白痢是由鸡沙门氏杆菌感染而引起的呈流行性发生的传染病 。以2—3周内的雏鸡的发病率为最高 。
出壳后感染的雏鸡,7—10龄后开始发?。?—3周龄发病达到高峰 。最急性型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稍缓者表现为精神沉郁,绒毛松乱,两翼下垂,缩头颈,闭眼昏睡,怕冷而挤拥在一起,病初减食,而后绝食 , 多出现软嗉囊症状,同时腹泻,排出稀如浆糊状粪,肛门周围绒毛被粪便沾污 。个别甚至粘塞肛门,因疼痛而发出“吱吱”的叫声,最后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亡 。病程短的一天,一般4—7天,20天以上的雏鸡病程较长,3周龄以上发病的很少死亡 。耐过的鸡生长发育不良,成为慢性患者和带菌者 。
剖检时病程稍长的病雏 , 可见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有砖红色条纹,卵黄吸收不完全,呈油脂样或干酪样 。
防治;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 在鸡白痢易感日龄用土霉素拌料或用痢特灵饮水 。发病时常用的药物有磺胺二甲及磺胺增效剂,强力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等 。
(4)鸡慢性呼吸道病怎样防治?
本病主要是由于霉形体感染面引起的鸡呼吸道疾病 。本病冬春季节气候多变时容易发生 , 且有时常与大肠杆菌病并发或继发 。
本病的主要症状是流鼻液、咳嗽、呼吸时有啰音(夜晚明显),夜晚特别明显 。主要病变是气囊膜增厚、混浊 。气管、支气管内有粘性或干酪样渗出物 。
防治:常用的药物有:链霉素、强力霉素、林可霉素、红霉素 , 壮观霉素、泰乐菌素、蒽诺沙星等 。
(5)禽霍乱如何防治?
禽霍乱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是呈败血症和剧烈的腹泻,慢性型发生水肿和关节炎 。本病多发生于16周龄以上的大鸡 。主要症状表现为:
最急性型:常见于本病的暴发的最初阶段,病鸡突然倒地扑翅,迅速死亡 , 有时是夜间死亡,早晨发现 。
急性型:此型最为常见,病鸡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呼吸困难,口鼻分泌物增加 , 腹泻,排黄色、灰白色稀粪,鸡冠和肉髯呈青紫色 , 有的病鸡肉髯肿胀,有热痛感,最后发生衰竭、昏迷死亡 。病程短的半天 , 长的1—3天,死亡率高 。
慢性型常发生于流行后期 , 病鸡腹泻,逐渐消瘦,冠髯苍白 。有的病鸡一侧或两侧肉髯显著肿胀,坏死,有和足、翅膀关节肿胀而跛行,呼吸困难 。
剖检时可见病鸡肝脏肿大,表面有许多针尖到米粒大的灰白色坏死点,心冠脂肪有出血点,十二指肠呈严重的出血性、粘液性炎症 。
防治:
接种菌苗:接种疫苗后可降低该病发生的可能性,但不能完全可靠地控制本病的发生 。
药物:1、敌菌净或磺胺-5-甲氧嘧啶和抗菌增效剂内服 。
2、也可用氯霉素、喹乙醇等药拌料 。
3、对于病重的鸡只可挑出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 。
(6)怎样防治雏鸡坏死性肠炎?雏鸡坏死性肠炎是由于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突然发病急性死亡为特征 。本病主要发生于11周龄以下的鸡,尤其是3周期以内地鸡多发 ,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温暖的雨季较常发生 。
病鸡主要表现为羽毛松乱,怕冷 , 靠近热源,跛行,不能站立而呈下蹲姿势,多左侧卧 , 严重腹泻,粪便恶臭呈暗红色,混有血丝,乃至粪便呈黑色煤焦油样 , 有时可见脱落的肠粘膜组织,急性形2—3天死亡,慢性病例可拖延至10—15天后衰竭而死 。
剖检可见小肠管肿胀呈灰色 , 有一个大的坏死区,边缘清楚,肠内充满泡沫样棕色液体 。有的病鸡可出现肠壁穿孔,形成腹膜炎和肠粘连 。肝、脾肿大出血,有的肝表面存在灰黄色坏死灶 。
防治:发现病鸡应立即隔离淘汰,及时清除粪便、垫草 , 鸡舍、运动场要经常打扫消毒 。多种抗生素对坏死性肠炎有效,如庆大霉素、林可霉素、泰乐菌素、痢特灵、卡那霉素、杆肽、新霉素、甲硝咪唑等,混饲或饮水均有较好的疗效 。
(7)鸡球虫病如何防治? 鸡球虫病是由于艾美尔球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引起的疾病 。该病以出血性肠炎、血痢、雏鸡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为特征 。本病为要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雏鸡 , 15—45日龄最易感染,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 。11日龄以内的雏鸡很少发生,成年鸡多为带虫者 。本病在春夏季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多发 。主要表现为病鸡怕冷,常挤拥在一起,毛乱翅垂 , 闭眼打盹,常下痢排出带血稀粪或血液,贫血、冠髯苍白,嗉囊内充满液体 , 后期运动失调,倒地痉挛死亡 。3月龄以上的青年鸡多呈慢性经过,不一定出现血粪,但呈进行性消瘦 , 呆立 , 后期瘫痪,衰竭而死 。
剖检主要病变在盲肠,可见盲肠肿胀好几倍,呈棕红色或暗红色 , 质地比正常坚硬,剪开可见血凝块,或是含有一种黄色豆腐渣样、混有血液的坏死物质 。若时间稍长者 , 盲肠中有一种凝血块、坏死物质、粘性渗出物凝固而成的栓子,堵塞肠腔 。慢性病例病变多在小肠前中段,尤以十二指肠显著肿大 。肠壁增厚发炎,剪开后肠粘膜上有小出血z区,内有粘性渗出物 , 常混有血块 。
【产蛋鹅的饲养管理是怎样的 家鹅如何喂养】防治:对球虫病的预防,主要是加强管理,保持舍内干燥,定期清粪,并按综合防治措施的要求进行各种消毒 。抗球虫的药物很多,应据具体情况选用,为防止球虫的耐药性的产生,应注意有计划地更换用药 。常用的球虫药有青霉素、球痢灵、氯苯胍、三字球虫粉等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