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人告诉你答案 如何防止蜜蜂

如何防止蜜蜂,容易引蜂?尽量避免穿深颜色毛茸茸的衣服 , 少用香水等味道大的化妆品,蜜蜂对异味的感触度比人敏感,洗发水也最好用无香的,还不行的话只能告诉你蜜蜂比较害怕烟味或者是寺庙里的香味,你想办法给自己弄点吧,祝你好运,被蜜蜂蛰真的很痛!
新蜂箱如何处理蜜蜂才不跑?感谢提问:关于新蜂箱如何处理蜜蜂才不跑?我是山娃养蜂 , 用来饲养蜜蜂的新蜂箱最为常见的有两种,致使蜜蜂出逃的原因基本相同,要避免蜜蜂逃跑,只需在过箱之前,增加两种小加工,可以有效防止过箱后的蜂群逃跑 。
新蜂箱为什么会使蜂群逃跑?因为蜂箱原因造成过箱之后的蜂群逃跑,主要是因为新蜂箱存在的异味,新蜂箱最为常见的有三种,有两种是最容易造成蜂群逃跑的,另一种出现蜂群逃跑,那纯属个人操作不当所引起,原因不在蜂箱 。
原木蜂箱:就是用木板直接定制的蜂箱,不参杂涂抹其他物质,虽然是干透的木板,仍然会散发出一股略微刺鼻的异味,蜜蜂是特别敏感的小精灵,对于这种异味非常排斥,这就是新蜂箱造成过箱后蜂群出逃的重要因素 。
煮蜡蜂箱:就是把原木蜂箱放入蜡浆里煮一遍,但是用来煮蜂箱的蜡并非纯蜂蜡 , 如果是纯蜂蜡,那么会散发出蜡香喂,很显然,如今的煮蜡蜂箱并没有这种香味,反而是一股刺鼻的气味,所以蜜蜂会逃跑也是必然的 。
碳化蜂箱:是把原木蜂箱用喷火枪烧过一遍,在清理掉碳渣,能够有效去除异味,更适合蜜蜂长期居住 , 若在过箱后出现蜂群逃跑,那么这不是蜂箱的原因,与人为操作不当有关 。
新蜂箱如何处理蜜蜂才不跑?这其实并不难,从以上分析了新蜂箱容易致使蜜蜂出逃的原因,基本都是因为新蜂箱存在的异味造成的,只要把异味去除,就能把问题解决,只需在过箱之前增加以下两种小加工,就能避免类似问题发生 。
①涂抹纯蜂蜡,首先把收到的新蜂箱打开日晒几天,在涂抹蜂蜡浆 , 去除异味的同时,也增加了蜜蜂熟悉的气味,纯蜂蜡本身来源于蜜蜂的劳动产物,所以这种气味蜜蜂非常熟悉和喜欢 , 许多养蜂人因此使用纯蜂蜡加工诱蜂箱在户外诱蜂,确实提高了诱蜂的成功性,在新蜂箱内涂抹一层纯蜂蜡,解决了蜜蜂遭受异味而出逃的问题,蜡香味更能吸引蜜蜂居住 。
②碳化,碳化蜂箱也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操作步骤上文已介绍 , 虽然花费的时间会多一些,但是碳化的好处非常多,不仅能够消除异味,还能高温消毒杀菌 , 碳化过的蜂箱不容易腐烂,增加蜂箱的使用寿命 , 也有利于蜜蜂入住 。
蜜蜂为什么会逃跑?还如何预防?蜜蜂逃跑,除了蜂箱原因以外,还有其他诸多因素,想让蜂群长期居住不出逃,还需做好很多工作 。
①人为因素,许多蜂群出逃与人为操作存在一定关联,频繁开箱检查蜂群 , 或者在检查蜂群时的操作过于暴力 , 使蜜蜂惊吓过度,即使是蜜子充足也很容易逃跑,每次检查蜂群前,都先想好要检查哪些问题 , 操作过程轻拿轻放,快速完成检查 。
②蜂群缺蜜断子,养蜂人取蜜超量 , 或者分蜂群后外界蜜源不足等原因造成蜂群缺蜜,就会引发断子,造成蜂群发展停滞不前,蜜蜂会对居住环境失去信心 , 从而发生蜂群逃跑,所以在取蜜时需要把握的尺度,掌握分蜂时机,无论哪种情况,在发现蜂群缺蜜,外界蜜源不足时 , 应当根据缺蜜程度饲喂糖水或者糖浆 。
③蜂群遭遇病虫灾害,蜜蜂具有较强的求生欲望,所以会出逃获取新生,尤其是中蜂,极少会死在箱里,在大部分的季节里遭遇病虫灾害都会出现飞逃 , 所以养蜂需要做好定期检查,及时发展问题并进行处理 , 许多病虫灾害都是有预兆的,可以提前预防,就别让它发生了在解决,那就非常困难了 。
对于新蜂箱的问题,每个养蜂人都各持有不同的见解,每种蜂箱都有它的利弊之处,关键在于养蜂人如何扬长避短,尤其是养蜂新手,有的人拿到新蜂箱直接使用,也很少出现蜂群逃跑,而有的人使用新蜂箱之后,蜂群逃跑的几率确实很大,使用新蜂箱这个问题争论较大,多一些小加工,肯定有它的好处所在,想让蜂群不逃跑,处理新蜂箱固然重要,但在日常的养蜂过程中,管理也非常重要,所以山娃养蜂分享的心得还望各位蜂友理性采纳 。
如何养蜜蜂和诱捕蜜蜂?养殖蜜蜂,用这几种方法 , 轻松学会诱蜂和找野蜂
蜜蜂典型的群居性昆虫,一般生在山区和半山区里面 , 有的还会在石缝、树洞的周围生成 。有经验的养蜂人在农村看到一些土蜂,就会把这些野蜂收回家自己养 , 但是新手蜂农是收捕野蜂是非常困难的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几种方法,能让新手蜂农学会轻松诱蜂和找野蜂 。
方法一:制造蜜源引诱蜜蜂 。进行引诱蜜蜂的时候应该给它一个良好的蜜源条件,蜜蜂会通过寻找蜜源的方式,飞到准备好的蜂箱里 。准备一些白糖和蜂蜜 , 还有稻草和蜂箱 。在这些东西上面涂好蜂蜜和白糖,放在蜂箱附近,轻松将它们引诱到箱子附近 。
在晚上蜜蜂是非常安静的,可以把这些稻草泡到盐水里,放在之前用过的蜂箱中 。然后将点燃的蜂巢残片放在蜜源附近,它们闻到这种气味之后,就会飞到这里 。如果周围气味够浓,蜜蜂也顺利飞入蜂箱 。
方法二:寻找野生蜂王,让整个蜂群进入蜂箱之中 。在野外寻找蜂王其实是比较简单的,我们看到周围蜜蜂比较多,一团一团的蜂群聚在一起,说明这附近就会存在一些蜂巢 。把水撒到部分的蜂群的身上 , 取出蜂王之后将它的翅膀剪掉 。最后放入囚王笼之中,等它习惯现在的环境后,再放入蜂箱里面,蜂王也就引诱成功了 。
方法三:引入新的蜂王 。1、自然产生新蜂王:蜂王是整个蜂群继续生存下去的支柱 , 若是失去蜂王,整个蜂群就会变得杂乱无序,有的蜜蜂还会打架 。情况好的话,失王之后一个星期给蜂喂食一些蜂王浆 , 慢慢的产生了一个新王 。
2、也可以介王:一些有经验的养蜂人就会找一个新的蜂王,来维持整个蜂群的秩序,它们也会采取介王的方法,让整个蜂群正常生存 。
蜜蜂防虫防病有什么药?有下列药可以用于蜜蜂防虫防病 。
一、金霉素
金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化学名为氯四环素,作用及抗菌谱与四环素相同,但在四环素类中不良反应最大(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养蜂生产中可用于麻痹病毒引起的爬蜂病、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囊状幼虫病等蜂病的预防和治疗 。
二、甲哨唑
甲硝唑是一种抗生素和抗原虫剂,具有抗厌氧原虫和厌氧菌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厌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养蜂生产中可用于蜜蜂孢子虫引起的爬蜂病和蜜蜂孢子虫病、蜜蜂螺原体引起的螺原体病等蜂病的预防和治疗 。
三、磺胺
磺胺是人工合成的抗菌剂,亦称对氨基苯磺酰胺,养蜂生产中可用于螺原体引起的爬蜂病、蜂房蜜蜂球菌引起的烂子病等蜂病的预防和治疗,但人类长期接触磺胺会引起干咳、食欲不振、头痛、头晕、易疲乏、精神萎靡等不适 。
四、制霉菌素
制霉菌素是一种多烯型抗生素 , 能抑制真菌和皮藓菌的活性,但对细菌无抑制作用,主要用于内服治疗消化道真菌感染和外用于表面皮肤真菌感染 , 养蜂生产中可用于蜜蜂球囊菌引起的白垩病等蜂病的预防和治疗 。
五、升华硫
升华硫是硫磺升华后再凝华形成的,呈黄色结晶性粉末状,有微臭味,不溶于水和乙醇,溶于二硫化碳,养蜂生产中可用于蜂螨、巢虫(蜡螟幼虫)等寄生虫的预防和治疗,但一定要控制好剂量,否则蜜蜂也极易中毒 。
六、新生霉素
新生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亦称新生霉素钠,属青霉素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包括厌氧菌)的抗菌作用基本与青霉素相同,养蜂生产中可用于麻痹病毒引起的爬蜂病、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囊状幼虫病等蜂病的预防和治疗 。
七、巢虫净
巢虫净是专门为巢虫研发的杀虫剂,主要成分是20%氯虫苯甲酰胺,原理是激活巢虫肌肉中的鱼尼丁受体促使钙离子无限释放、阻止肌肉收缩,最终巢虫将出现肌肉麻痹并因活力消失而死亡 , 优点是灭杀效果显著且对蜜蜂危害较小 。
怎么样才能防止蜜蜂分箱逃跑?感谢邀请:关于防止蜜蜂分箱逃跑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蜂群出现分蜂热,蜜蜂容易出现分蜂逃跑的情况 , 消除蜂群内分蜂热可以防止蜜蜂分蜂逃跑,蜂群在分蜂热较严重的时候,处理蜂群分蜂出逃的应急方法 。
蜂群出现分蜂热的诱因 , 蜂王台是如何产生的分蜂季到来
春季和秋季是蜂群容易出现分蜂的季节,蜂群经过流蜜期的繁殖壮大,流蜜期蜂群内工蜂的劳动强度高,工蜂1个月左右换代一次,蜂王产卵负担较重,会出现两个原因导致蜂群内出现蜂王台 。
流蜜期结束的时候,蜂群群势较强 , 突然蜜源断缺,工蜂采集工作量减少,工蜂在蜂巢内开始建造蜂王台 。
蜂王产卵工作量繁重 , 蜂王是老王,老王产卵能力和控蜂能力下降,蜂群内出现交替自然王台 。
消除分蜂热的方法分蜂热是蜂群内出现蜂王台 , 蜂群内不会同时有两个蜂王,就算出现母女王同箱的情况 , 这是非常少见的事情,其中一只肯定是处女蜂王 。曾经有个蜂友问过我如何让蜂群不出现分蜂热,不给蜂群人工分蜂,维持蜂群现在的群势,该如何操作,其实,这种方法的原理就是消除分蜂热 。
消除分蜂热的几种方法
清理蜂群内的蜂王台,调入卵虫脾增加工蜂工作量,可以抑制分蜂热,不能消除分蜂热 。
更换新蜂王,老王蜂群会出现交替王台,这是蜂群自然发展的规律,可以消除蜂群分蜂热 。
【养蜂人告诉你答案 如何防止蜜蜂】抑强扶弱,将分蜂热蜂群内子脾调入弱群 , 能够消除分蜂热 。
在蜂巢门口安装防逃片 , 分蜂群在没有蜂王的情况下,分蜂出去的蜜蜂会飞回蜂箱,蜂群经过一次分蜂之后,将蜂群内蜂王台或处女蜂王除掉,能够消除蜂群分蜂热 。
应急处理分蜂的方法蜂群出现分蜂热的时间不确定,蜂友不可能一直守在蜂箱旁边 , 所以 , 这里给大家分享蜂友在放在分蜂群飞逃的两个方法,在收捕分蜂群的时候,可以减少抓捕分蜂群的麻烦事儿,做到收蜂过箱一步到位 。
四川一位蜂友在分蜂热的蜂箱旁边一米左右的位置并列放置一个蜂箱,两个蜂箱外表颜色一样,蜂巢门口方向一样,分蜂群误认为这个蜂箱是原蜂箱,由于新蜂箱内没有原蜂箱的气味,蜂群顺利飞进新蜂箱内,蜂群并未飞逃 , 当天将蜂王台介入到蜂箱内 。
还有一位网友在发现蜜蜂在蜂巢门口结团,这时蜂群随时可能出现分蜂的情况,立即将收蜂笼放置分蜂团上方,最终还是侥幸成功收回蜂群 。所以,最好蜂群出现分蜂热的时候 , 大家在蜂巢门口安装防逃片,以免蜂群出逃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