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加础造脾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蜂如何紧脾

中蜂如何紧脾,中蜂加础造脾有哪些注意事项?你好 , 我是蜜蜂战神,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在养殖蜜蜂的过程中,有很多朋友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就是把装好了巢础的巢框放到蜂群里面,蜂群里面的工蜂会把我们安装在巢框上面的巢础啃咬掉,有的蜂群在把巢础咬掉了以后,会重新造脾,有一些蜂群把巢础咬掉了以后,它们也没有再造新的脾 。出现这样的情况是非常不好的,这样会造成蜂箱底部 , 有大量的垃圾,工蜂造脾的时候就会随意去造,造出来的蜂脾就会非常不整齐 。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工蜂啃咬巢础这种情况的发生呢?第一,我们购买回来的巢础的质量有问题,蜜蜂不接受这样的巢础 。我们知道蜜蜂的巢?。?应该是用纯蜂蜡作为原料才是对的 , 但是那些生产巢础的工厂,为了降低它们的生产成本,往往会在制作巢础的过程中加入石蜡或者工业蜡 。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巢础的含蜡量偏低,使得蜜蜂对这些巢础产生了排斥,所以工蜂们就会对这些劣质的巢础,进行啃咬,把这些劣质的巢础清干净,然后再重新造脾 。
第二,我们没有把巢础安装好,表面不平整 。蜜蜂建造巢房是要求非常严谨的,如果我们安装巢础的巢框上面的钢丝线没有拉紧,松松垮垮的,那么我们想要把巢础安装平整是比较难的 。所以我们的巢框上面的钢丝线一定要想办法拉紧,要达到嘣嘣响才行 。我们把巢础的上面部分放到巢框顶部的槽里面,然后用埋线器把巢础安装在巢框上 。如果我们没有把巢础安装好,蜂群里的工蜂就会啃咬巢础不平整的部分的 。
第三,我们在安装巢强的时候 , 巢础的左右两边尽量要留一指宽的距离 , 让工蜂可以有空间可以爬到对面 , 如果我们没有留这个距离给蜜蜂,就会有可能造成工蜂啃咬巢础的两边 , 以让它们可以爬到巢础的对面 。
第四,蜂群内的蜂量不足,没有要造脾的需求,如果这个时候的巢础妨碍到蜂群的行动,工蜂们就会对巢础进行啃咬的 。
第五,我们加入蜂群中的巢础妨碍到群结团,蜜蜂为了更好地能聚团在一起 , 就会把挡到它们结团的巢础给咬掉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气温较低的时候 。
当发现蜂群出现啃咬巢础的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第一,如果我们发现是由于巢础的质量问题,而导致到蜂群啃咬巢础 。那么我们就要马上把有质量问题的巢础撤出来,换上质量较好,含纯蜂蜡量较高的巢础,让蜂群尽快适应巢?。?在巢础上筑巢 。
第二,如果发现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巢础安装好,而导致的蜜蜂啃咬巢础 。那么我们就要马上改善我们的巢框处理,和巢础安装的工艺,同时要记得尽量在巢础左右两边留一指宽的距离,方便蜜蜂爬到巢础的对面 。
第三,如果我们发现是因为蜂群内部的蜂量不足,蜜蜂没有造脾的意愿,而造成工蜂啃咬巢础 。那么我们就先把巢框撤出蜂箱 , 不能强迫蜂群去造脾 。
第四,如果我们发现蜜蜂啃咬巢础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加入的巢础妨碍到蜂群结团 。那么我们同样的要把巢框先撤出蜂群 。
中蜂给蜂群加入巢础有哪些注意事项呢?第一,我们给蜂群加入的巢?。?质量一定要是优质的 。我们不能买那些价格太低的巢础 , 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 , 市面上价格太低的巢?。暮渴欠浅5偷? ,里面的石蜡含量过高 。这样的巢?。し涫呛苣呀邮艿?。
第二,我们在给蜂箱加入巢框之前,一定要把巢础安装平整 。巢框上面的钢丝线要先拉紧,再把巢础用埋线器装上去 。不要出现不平整的情况 。
第三,我们在给蜂群加入有巢础巢框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蜂群的蜂量是充足的,有加入巢础的需要,我们才能够给蜂群加入巢础 。加巢础的标准就是在蜂箱的隔板外面有半脾的工蜂停在外面,这时候我们才能加入巢础 , 否则我们就算加入了巢础到蜂箱里面,蜜蜂也是不会造的 。
第四,我们要适量给蜂群加入有巢础的巢框 , 不能一次性加入多个有巢础的巢框 。如果加入了多个巢框 , 蜜蜂也不一定会造的 。
第五,我们在给蜂群加入巢础的时候,尽量要放在蜂群的边脾 。这样蜂群可以根据它们的需求去造脾,如果蜂群内部需要造脾 , 它们就会把我们加到边上的巢础建造起来,如果蜂群没有造脾的需要,它们就会选择不造脾的 。如果我们把巢础加在蜂群的中间,就会有可能出现蜂群起急造王台的情况,因为巢础加在了中间,会有可能让没有蜂王的一边的工蜂,感觉不到蜂王的存在 。
第六,我们在给蜂群加入巢础之前,可以在巢础的两边抹上蜂蜜,让蜜蜂更加容易接受我们加入的巢础 。降低工蜂啃咬巢础的几率 。我觉得这个小方法是挺好用的,我也一直在用这个方法,蜜蜂出现啃咬巢脾的情况还没有发生过 。
蜜蜂要把我们加入到蜂箱中的巢础咬掉 , 是会消耗大量的体力的,也会消耗大量的能量 , 同时其实也会消耗蜂群内部的蜂蜜 。蜜蜂发生啃咬巢础的现象是不好的,所以我们在选择巢础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格优质的巢础 , 安装巢础也要注意自己的工艺,一定要安装平整 。要在蜂群有足够的蜂量 , 需要加脾的时候,我们才能把有巢础的巢框加入到蜂群中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如果觉得有道理,可以关注我哦!我是蜜蜂战神,我会持续分享更多关于养蜜蜂的知识 , 和大家一起度过养蜂的快乐时光 。
收来的蜂没有子脾放空脾可以吗?蜜蜂,尤其是中蜂 , 有很强的恋子习性,收来的蜂没有子脾放空脾 , 其飞逃概率会比放子脾要高很多,因此,过箱时要特别留意,最好在巢门口加装防逃片以免不测 。
根据实践表明:
(1)在蜜粉充足时期的分蜂群,过箱时放空脾或者不放巢脾,蜂群基本能迅速安定 , 恢复正常生活,比如很多土养的中蜂分蜂,收捕回来后大多都不用割子脾绑脾过箱的,而是直接倒进新蜂桶中,辅助点蜂蜜水或糖水,蜜蜂当晚就能安定筑巢,很少发生飞逃 。
(2)在蜜粉并不充裕,尚未达到小流蜜期时收来的分蜂群 , 过箱只放空脾,相比于蜜粉充足时期飞逃概率会显著增加 。虽然此时的分蜂群蜜蜂大多数口含蜜珠,泌蜡筑巢能力强,抚育积极性也高,加上有空脾供给蜂王产卵 , 按道理来说是满足了蜂群的基本要求,但其实这仍旧不是蜜蜂生活的最佳环境,因为内外生活环境并不优越 , 导致群体的敏感性增强,过箱后管理稍不当,如频繁查看蜂群,就有发生飞逃的风险 。
在蜜蜂度劣期间(度夏越冬)收来的蜂群,大多为飞逃群,飞逃群过箱如果不放子脾,只放空脾或巢础 , 绝大多数都会发生二次飞逃,少数能安定筑巢恢复正常生活 。
(3)不论是分蜂群还是飞逃群 , 收来后只放巢础过箱 , 那么飞逃的概率会更加高,一来蜜蜂无处栖身,二来蜜蜂没有一定要筑巢抚育的必要性(这要区别于自行投入蜂箱的蜂群) 。
(4)收来的蜂如果是从野外猎捕回来 , 即从土洞、岩洞、树洞等地收捕的蜜蜂,在收捕过程中,常会用到烟、樟脑丸等刺激性的物品,这些物品对蜜蜂有很大的影响,收捕回来后如果不放子脾过箱,蜂群的情绪难以安抚,飞逃概率很高 , 即便安装防逃片,也会飞逃或者全部因发生应激反应而死 。
只要有下列现象说明不放子脾只放空脾成功过箱
1、过箱后一段时间(10分钟以后),蜂王和绝大多数蜜蜂上脾栖息 , 蜜蜂不混乱 , 巢门口开始有蜜蜂进出;
2、过箱第二天,发现空脾上的巢房中有较成片的蜂卵,外出的蜜蜂携带花粉回来;
3、过箱1-2天内,蜜蜂开始筑造赘脾或将储蜜巢房加高 。
综上来讲,收来的蜂放子脾过箱最好,如果没有子脾,也可放空脾或巢?。?但要在巢门口安装防逃片且蜜蜂不造脾,蜂王不产卵坚决不饲喂 。
以上是我对问题“收来的蜂没有子脾放空脾可以吗?”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多年养蜂过程中实践多所做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喜欢的朋友,还请给个关注 , 您的关注是我分享自己经验的动力,希望能通过分享帮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非常感谢您的阅读!
南方分蜂最快的方法?一、南方几月份开始分蜂
1、分蜂时间
(1)如果是南方地区 , 一般在春分(3月20日至21日)左右分蜂,因为南方地区回温速度相对较快,此时温度适合蜜蜂生活,蜜源也比较充足 。
(2)清明(4月4日至6日)左右,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分蜂高峰期,因为此时外界的蜜源丰富,并且蜂群的群势也已经到了瓶颈期 。
(3)谷雨(4月19日至20日)左右,是北方地区蜜蜂的分蜂高峰期,因为北方地区的回温速度相对较慢 。
(4)中秋左右,也是蜜蜂自然分蜂的一个高峰期,因为此时蜂群从夏天的炎热天气中逐渐恢复过来,并且外界的蜜源较为丰富且容易采集 。
(5)一般情况下,长江以南的地区,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分别分蜂一次,而长江以北的地区,每年只分蜂一次 。
2、分蜂征兆
(1)如果蜂群中出现大量雄蜂 , 则有可能是要开始分蜂了 。
(2)王台根据建造目的分为分蜂王台 , 交替王台,急造王台,其中出现分蜂王台,是蜂群发生自然分蜂最显著的征兆 。
(3)蜂王停止产卵,并且腹部收缩 , 行动变得十分敏捷 , 说明蜂群快要分蜂了 。
(4)当分蜂王台化蛹封盖 , 说明蜂群几天内就要开始分蜂了 。
二、怎样快速春繁
1、春繁时间
在蜜源季流蜜期前7天再往前推60天进行春繁 。
2、管理措施
(1)在春繁之前,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让蜜蜂飞行 , 排泄 。
(2)每群在紧脾过后,保证至少有4框足蜂,每张脾上面有3000只蜂 。
(3)蜂箱内的巢脾上覆盖棉片,空处使用稻草将其塞满 。蜂箱底部铺垫上一层塑料薄膜 , 左右部分用稻草包好,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住 。晚上将塑料薄膜放下 , 白天掀起 。
(4)坚持每天或者是隔天 , 使用糖水(蔗糖:水=1:1)进行饲喂,每次喂食100-150ml 。
【中蜂加础造脾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蜂如何紧脾】(5)为了保证蜂群内的花粉供应和产卵圈扩大 , 应当加入天然花粉脾或者是人工花粉脾 。
(6)使用一截25cm长的塑料滴管,一头固定于饭盒中,放于巢门口,另一头出巢门外 。然后使用100ml的注射器将糖液或盐水注入塑料管,流入饭盒中 。需注意饭盒中放几根稻草,避免蜜蜂被淹死 。
怎样使十箱蜂发展到二百箱?感谢邀请:关于怎样使10箱蜂发展到200箱的问题 , 蜂部落认为最重要的是养殖经验充足 , 对于蜜蜂养殖来说 , 如果有经验,一箱蜂发展到一百箱蜂也不难,如果没有经验,把两百箱蜂养到一箱都不剩也是非常简单的 。所以蜂部落认为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养殖技术的问题 。那么究竟把10箱蜂养殖到200箱蜂需要哪些技术呢?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 。
蜂种问题我们想要把10箱蜜蜂发展到20箱,首先我们要确定蜂种问题,一般分为中蜂和意蜂来进行养殖,这两种蜜蜂的发展方式并不一样,所以发展的速度也不一样,这里面我们还应该考虑一个是不是合算的问题 。
第一:意蜂
如果我们选择采用10箱意蜂繁殖成200箱,蜂部落认为这是非常不合算的,而且新手养殖意蜂会存在很多问题,如果我们采用10箱意蜂来进行繁殖,在不转场的情况下,意蜂定地养殖成功率比较低,越夏和越冬死亡率都比较高,如果转场养殖,10箱蜜蜂产的蜂蜜,可能连我们车费都不够 , 当然,如果我们不计代价,采用追花夺蜜的方式,想要把10箱蜜蜂发展到两百箱也不难,但是以蜂部落养殖的情况来看 , 这是绝对亏本的,所以不建议采用这样的养殖方式 。
第二:中蜂
如果我们养殖的是中蜂,可以采用定地饲养,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 这里面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养殖方式的问题,因为中蜂适合土法养殖和活框养殖 。那么我们究竟选择什么方式来养殖呢?一般中蜂的养殖蜂部落认为可以采用土法饲养,活框饲养,土法饲养加活框饲养三种方式 。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三种方式的利弊 。
1.土法饲养:土法饲养比较简单 , 几乎不用管理,但是这种方式养殖蜜蜂出现的问题是分蜂困难,育王困难,合群困难,所以如果我们采用土法饲养的话,以繁蜂为目的并不合算,不建议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养殖 。
2.活框养殖:如果我们采用活框养殖,主要的问题是管理麻烦,但是育王、分蜂、合群都比较简单,以繁蜂为目的的话,其实这本来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所以工作并不会轻松,所以采用活框养殖蜂部落认为是将10箱蜜蜂繁殖为200箱蜜蜂的最佳选择 。
3.活框加土养: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现象得到,活框可以大量的培育蜜蜂 , 培育蜂王,而土养则减少了我们的管理时间,从生产蜂蜜的角度来说,这种方式适合以活框养殖作为育种?。?土法养殖作为生产蜂场的模式 , 采用粗放养殖的方式,遍布安放蜂箱,便于合理利用蜜源,但是如果是以繁蜂为目的,这种方式并没有活框养殖好 。
需要具备的技术上面已经说了,如果是意蜂养殖,采用这样的慢节奏模式并不可取,所以我们这里主要考虑中蜂的养殖,那么中蜂养殖的话,蜂部落认为想要把10箱蜜蜂养殖到200箱,我们需要具备的技能有人工育王、合群分蜂、饲喂技术、越冬技术、越夏技术、中蜂常见病敌害防治技术 。
如何发展?在具备了需要的技术以后,就是我们的养殖问题了,那么在养殖中蜂部落认为应该做好下面的管理 。
第一:养殖强群
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蜂部落养殖蜜蜂的情况来看 , 养殖蜜蜂失败最多的是中小弱群,所以就算我们蜜蜂再少也不能贪多,还是以养殖强群为主,采用主副群搭配,提强补弱等方式来达到全场群势均衡,合理的进行分蜂 。尤其是在蜜蜂数量很少的情况下,很多朋友容易为了贪多多分蜂群,这是不可取的,非常容易导致蜜蜂养殖失败 。
第二:科学的饲喂
这里的饲喂包括奖励饲喂和辅助饲喂,奖励饲喂是蜜蜂繁殖和生产中常用的技术,而辅助饲喂是蜜蜂在缺蜜期必须具备的饲喂技术,在这两种技术的搭配下,保证蜜蜂能够轻松越夏和越冬,同时在大流蜜期的时候夺取大蜜源或者繁殖更多的蜜蜂 。
第三:杜绝巢虫
中蜂的巢虫是可以杜绝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养殖强群,每年换脾,保持蜂多于脾,这是最基本的养殖中蜂技能,在满足这几个条件的情况下 , 中蜂基本上不会长巢虫,蜜蜂的繁殖也会更好 。
第四:适时分蜂
既然我们想要大规模的繁殖蜂群,那么分蜂是必不可少的,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分蜂分多大才好的问题,根据蜂部落养殖的情况来看,蜂群过强了繁殖能力并不是最强的,蜂群过弱了繁殖能力也不是最强的,最强的蜂群是群势在中上等的时候,所以我们如果要分蜂,也不好分出弱群,这样发展起来并没有我们蜂中等群势的快 。
第五:小转场
不管在哪个地方,气候并不是一年四季都好,如果在夏季或者冬季的时候我们能够更好的利用蜜蜂,进行小转地养殖,让蜜蜂在冬季和夏季也能正常繁殖,这样就会增加较多的蜜蜂 , 缩短我们想要把10箱蜜蜂繁殖到200箱的时间 。
10箱蜜蜂多久能繁殖到200箱?这是很多朋友都想要知道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是不确定的,主要看我们当地的蜜源条件和气候条件,如果一年四季蜜源充足,气候条件好,我们以两个月分一次为例,因为蜂王每天产卵平均八百粒 , 一个月下来就是大约可以产出一脾蜂,但是有较多的老蜂死亡,如果我们以单箱蜜蜂算,一群蜂一年大约分四箱蜜蜂,我们以每箱蜜蜂分出两筐为准,这样差不多三个月分一次 , 到第3个月的时候理论上我们就有20箱蜜蜂、到6个月的时候我们就有40箱蜜蜂、到第九个月的时候为80箱,一年下来最多160箱 , 这是非常理论的数据,如果以实际养殖来算,远远达不到这个数据,因为我们每个地方都有春夏秋冬,蜜源也会有短缺,想要达到这个理论数据是不可能的,另外就是我们中蜂的区域化习性非常明显,各地群势也不相同 。
所以想要把10箱中蜂繁殖到200箱,具体的还是要看我们当地的蜜源条件 , 中途不遭受任何损失,在饲养得当的情况下,蜂部落认为多数地方要在2年以上才有可能,比如我们在贵州安顺地区饲养,这个数据可能能达到,但是如果是在贵州毕节地区饲养,2年的时间是达不到这个数据的 。
中蜂四季蜂路最佳方法?一、中蜂的春季管理
适时扩大蜂巢,加速蜂群群势增长;蜂场设置喂水器,并定期进行消毒;定期检查蜂群(晴天温14℃以上时) , 清除箱底死蜂、蜡渣、霉变等污物,保持箱底清洁;保持官密集群势,保持强群繁殖,确保春繁扩群快速;
防治螨虫,用杀螨剂连续杀螨2-3次,隔2天一次;箱内外保温,地面上放置20-30厘米厚地干草,蜂箱放在干草上,顶盖小草帘,外盖箱盖 , 后壁和两侧用草帘包裹,保持箱内空气流畅 。白天掀起草帘等覆盖物 , 便于蜜蜂飞翔;奖励饲喂,调整蜂群当天晚即可进行奖励饲喂 , 喂稀糖浆 。
每日每群喂粮浆100-200克,有蜜源时少喂或停喂 。奖励饲喂的饲料必须消毒过或确认无带病毒饲料;箱内保温物随巢群扩大摘除 , 箱外保温物蜂发展满箱、气温稳定时撤除(先撤除上面 , 再撤除周围,最后撤除箱底);低温阴雨天要给蜂群巢门每天喂水,补加粉脾于蜂巢外侧 。
二、中蜂的夏季管理
更换蜂王 , 在4-6月期间,把全场的蜂群更换成当年的蜂王;定期全面检查 , 毁净自然王台,加强通风 , 防止自然分蜂;采用遮阴、洒水等措施为蜂群生产和繁殖创造适宜温度和温度;巢上喂水,晴热天气在午时用清水打温布在箱顶覆盖;防止盗蜂,防除胡蜂、多蟾蜍,预防
图:中蜂养殖
三、中蜂的秋季管理
适时培养和更换蜂王 , 更换前,必须对全场蜂王进行一次鉴定 , 分批更换 。采取适当措施促进蜂群繁殖,培养适龄越冬蜂 , 保持巢内饲料的充足仍是一项关键的技术措施,同时结全换王和分巢治螨等措施,在继箱群哺育力过剩的基础组织多王群繁殖越冬蜂;
适时断子,防治蜂螨,第一步 , 在8-9月,结合秋季育王,在组织交尾群时提出封盖子脾,使原群无封盖子脾,并先对原群用药 , 待新群(交尾群)子脾出房,蜂王交尾成功 , 所产的卵孵成幼虫以后,对新群进行治疗 , 
第二步,在蜂群进入越冬并自然断子初期(各地断子始期不一)在9-11月进行药物治疗 。治疗务求彻底 , 注意的是,用药前 , 先喂蜂,同时在人为断子时,蜂群中至少留卵脾一框以上;通贮备越冬饲料 , 越冬饮料中不得含有甘露蜜;注意防止农药中毒 。
四、中蜂的冬季管理
越冬前要选择好室友外越冬场所,要求清洁卫生、背风向阳 , 干燥安静 。备好越冬保温材料,以20-30群为一组 , 或以2群、5-6群为一组不等,用草帘把蜂箱左右和后面围住,箱底垫15厘米左右的干草;越冬前期应调整蜂群群势,适当缩群、紧脾 , 留足越冬饲料,布置越冬蜂巢;越冬期间不宜开箱检查,加强箱外观察,
调节蜂巢巢门,加强蜂巢保温,加强强群及双王群的管理,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越冬后期就注意补充饲料和预防蜂群下痢病 , 选择晴暖的天气进行蜜蜂排泄飞行;越冬期补充饲料时,应使用消毒过后饮料或确认无带菌病的饲料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