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 如何家养泥鳅

如何家养泥鳅,泥鳅养殖技术要点?一、建池:在房前屋后,庭院周围,选择有水源、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池 。池子一般由砖、石砌成 , 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池子砌好后,用水泥抹平 , 待干后放进肥泥0~5尺,注入清水1尺,即可放种 。
二、放种:池子砌好后,按每平方米放1—15斤计算投放鳅苗 。苗可到市场上去购买或自己繁殖、捕捉;不管怎样,都应选择体壮无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 。
三、投食: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牛粪、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 。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
四、施肥: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 , 并且要勤换池水 , 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
五、捕获: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
六、水质管理:有条件的可以保持长流水,无流水的需要定期更换补充新鲜水 , 保证水中的含氧量 。特别是高温天气 , 必要时可以增加循环喷水花洒设施,以改善含氧量和降温 。也可搭建阴棚,来适度降低水温 。
泥鳅好养吗适合养在鱼缸里吗?泥鳅是很好养的 , 只要在鱼缸中提供一些淤泥,不需要格外喂养食物 , 它会自己找一些藻类来吃 。
要是大规模养殖,也是很好养的,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强,并且产量很稳定,能获得一定的收益 。
在养泥鳅的时候,我们需要定期换水,因为鱼缸中的水质时间久了是会变质的,不换水的话,泥鳅是很容易死掉的,这个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一下 。
家里如何养泥鳅?养殖过程中可投喂菜叶、水草、米饭、糠、豆饼、菜饼及丝蚯蚓、动物下脚、蚕蛹粉、鱼粉等动物性饵料 。有条件的最好做成配合饵料并搅拦成块状投喂 。养殖成鳅,不宜投喂太多的动物性饵料,因泥鳅吃得太多不易消化 。
一天喂2次 , 早上6-7及下午1时投喂 。日投喂量为鳅体重的7-8% 。可根据泥鳅的吃食情况有所增减 。最高投喂量可达鱼体重的15% 。每隔10天,将下层泥上搅拌1次,以利于泥鳅天然饵料的生长 。
每天要清除残饵,经常观察泥鳅吃食及活动情况,如发现泥鳅出现肠呼吸频繁,突然停食等反常现象 , 应立即换水 。每10天换水1次 。如发现病鳅,死鳅要及时捞取,以防鱼病传染 。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 , 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 。当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 。
台湾四号泥鳅养殖技术?1.水质选择
【泥鳅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 如何家养泥鳅】台湾泥鳅对水质要求不高,井水、河水、湖水、地下水、自来水都能适应,然而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对泥鳅生存和生长不利 。
除水质外 , 土质对泥鳅质量也有较大影响 。在以沙土为底质的水域中养出来的泥鳅,体乌黑,脂肪少,骨骼硬,肉质较差;在黏土底质的水域中养出的泥鳅则体黄色,脂肪多 , 骨骼软,味鲜美 。所以,最好应选择含丰富腐殖质的黏土底质的地方进行泥鳅养殖 。
2.池塘选择
养殖台湾泥鳅 , 池塘不宜过大,以5亩以内为宜 。池塘需整修池埂、田?。?加设防逃设施 。要求池埂高出水面30厘米 , 水深1.5-2.5米,池边无杂草,做成斜坡状,四周池壁无缝隙 。池塘内可配2台叶轮式增氧机(一台备用),一台水车式增氧机 。等泥鳅长大至100头/斤左右规格后,可在池塘中种植水葫芦、空心菜等漂浮性水生植物,占池面10%左右,起到遮阳、吸收水中过剩养分的作用,吸引水生昆虫作为泥鳅活饵料 。水生植物的嫩根、嫩芽也可被泥鳅摄食,以增加营养供给 。
nq2
3.放养密度
建议台湾泥鳅苗放养密度在3-5万尾/亩,选择大小均匀、饱满有活力的泥鳅苗,可套养鳙鱼10-20尾/亩、白鲢15-30尾/亩,用以调节水质,防止蓝藻爆发 。
4.投喂管理
由于台湾泥鳅的惰性以及喜游边性,为保持台湾泥鳅长势均匀,饲料沿池塘四周进行投喂 。建议放苗后的前一个月投喂粉料和小破碎饲料 , 一个月后可饲喂小粒径浮水料,预防泥鳅翻肚及肠道疾病 。
在饲料选择方面,由于台湾泥鳅生长速度快,营养需求高,更需选择营养均衡、蛋白优质的配合饲料,选择大厂家口碑好的配合饲料 。不建议使用草鱼料、罗非鱼料等其它鱼类配合饲料饲料,由于食性和品种差异,没有针对性,不利于泥鳅的营养均衡与健康快速生长 。
注意事项:每天实际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温度、水质等情况做出调整 , 为了及时了解台湾泥鳅喂料量,建议在池塘四周设置4-6个喂食观察盆(如图3),以30分钟左右吃完为宜 。在7-9月高温季节 , 建议每半个月停料一天,以调节泥鳅肠道健康 , 降低肝胆负荷,预防肠炎以及肝胆疾病等 。此外 , 建议每10天拌EM菌投喂一次,以增强台湾泥鳅免疫能力 。
请问各位怎么大量养殖泥鳅?您好,我来回答您这个问题 , 希望可以帮到您 。
1、专池养鳅: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 。池塘以泥底为好,如果是水泥池,则应铺泥土15―20厘米深 。池塘面积不宜太大 , 以一亩左右为宜,每亩可放3―4厘米长的鳅苗5―10万尾 。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 , 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鳅的饵料 。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有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蚕蛹粉、蚯蚓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等 。肥料有人畜禽粪、农作物禾秆堆肥等 。如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应减少 。一般饲养8―10个月可以捕获 , 高产的每亩可达 250―400千克 。每尾体长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达到商品规格 。
2、稻田养鳅:在稻田放养泥鳅,可以利用田中蚯蚓、摇蚊幼虫、水蚤和杂草等天然饵料生物,投喂少量的饲料,就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由于泥鳅生活力强,即使在稻田放水晒田时,能钻进湿泥里利用肠道和皮肤呼吸来维持其生命 。所以泥鳅是稻田养殖较理想的对象之一 。稻田建设与养其它鱼类一样,在田中挖掘一个或几个鱼溜 , 面积2―3平方米,深约50厘米,鱼溜与鱼沟相通,鱼沟开成“田”字或“井”字型 。进出水口都要设置拦鱼设施防逃 。每亩稻田放养体长3厘米左右的鳅苗1.5―2万尾,注意避免使用石灰和农药,适当投饵和施肥,秋季收稻谷后起捕,或灌水继续养殖 , 于翌年开春耕田时再捕捞上市 。一般每亩稻田可收获泥鳅 30―50千克 。此外,在种藕、植莲、菱白等水生植物的水面里,可放养一定数量的泥鳅 。一般亩放千尾左右,只要饲养管理得当 , 水面收入可以提高 。
3、家庭养鳅:即利用房前屋后或菜园坑凼和蓄水池进行泥鳅饲养 。一般可按每亩投入长3―4厘米的鳅苗4000―5000尾放养,也可与黄鳝、鲤鱼放在一起混养 。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 。同时控制好水质,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体中缺氧 , 应停止施肥,并更换新水 。泥鳅个体长到15-20厘米时即可捕获上市 。经8―10个月的饲养,亩产可达100千克以上 。
4、放种补充繁殖:这是最简便的繁殖方法 。即在养鳅水体中投放适量成熟的泥鳅,但先不能放养其它鱼类,到生殖季节放置一些人工鱼巢 , 泥鳅在养殖池塘中产卵,在原池孵化,苗种可用小箱培育,然后仍然在原池中饲养 。
人工催产繁殖:在4―5月气温适宜时 , 将亲鳅捕起,选择其腹部柔软,色泽略带粉红色,临近产卵征兆的亲鱼,体长在12厘米,体重20克以上,最好40克左右的个体,进行药物催产 。其剂量,每尾雌鳅可用鲤PG 1个或LRH-A5―10微克,雄鳅剂量减半 。然后将催产后的亲鳅放入产卵池,让其自行产卵受精或进行人工受精 。最后将受精卵上巢进入孵化池孵化 。这种方法可以准时大量有计划地获得鳅苗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