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山西适不适合养殖小龙虾 微藻如何养殖

微藻如何养殖,有谁知道山西适不适合养殖小龙虾?适合养殖
塘养殖克氏螯虾即小龙虾,饲养管理容易,饲料来源广,产量高,是克氏螯虾养殖的重要形式。
一 、 养殖设施
池塘面积以4~10亩为宜,深1~1.5米,坡比1∶2.5 。池底平坦 , 底质以壤土为好 , 池坡土质较硬,池塘保水性好,水位易调控 。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 。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建好进排水渠,做到灌得进,排得出 。克氏螯虾逃逸能力较强,必须搞好防逃设施建设 。通常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沿池埂四周用竹桩或木桩支撑围起防逃 。
二 、 放养前准备
1、彻底清池消毒虾苗虾种放养前20~30天,排干池水 , 清除过多淤泥 , 整修池?。磕队蒙?5公斤或漂白粉、漂白粉精等药物,彻底清池消毒 。
2、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畜禽粪肥500~600公斤,培育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浮游生物,为虾苗虾种提供适口饵料 。
3、栽好水生植物池内栽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伊乐藻等水生植物 , 面积占虾池面积2/3 。同时 , 架设网片 , 或设置竹筒、塑料筒等,为克氏螯虾提供栖息、蜕壳、隐蔽场所 。
三 、 虾苗虾种放养
1、养殖模式可以采用多种养殖模式 。(1)夏季放养模式 。以放养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为主,放养时间在7月中下旬,稚虾规格为0.8厘米以上 。每亩放养3万~4万尾 。(2)秋季放养模式 。以放养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或虾种为主,放养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 。虾苗规格1.2厘米左右的,每亩放养2.5万~3万尾;虾种规格2.5~3厘米的 , 每亩放养1.5万~2万尾 。少部分年底可达上市规格,大部分要到翌年6~7月起捕上市,商品虾只重25克 , 亩产300~500公斤 。(3)冬春放养模式 。一般在12月份或翌年3~4月放养 。以放养当年不符合上市规格虾为主,规格为每公斤100~200只,每亩放养1.5万~2万尾 。经过冬春养殖 , 到6~7月起捕上市,商品虾只重可达30克,亩产400~500公斤 。
沼虾怎么长得快?1、保障水质的清洁,没有化学污染 。
2、水中有机质含量达标 。
3、适当的光照 。
喂养水藻的话,可以保持大部分的原虾营养在水产养殖过程中 , 浮游植物(以下称微藻,即人们平常所指的水的颜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鱼、虾、蟹、贝类等的直接或间接饵料;微藻能够降解养殖水域中氨氮等有毒物质,维持微生态平衡 , 促使鱼、虾、蟹、贝类等达到生态防病的目的等等 。所以要想水产养殖生态、高效、无公害,微藻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养虾盐度大如何肥水?养虾盐度大肥水的方法:
1、首先应保障水质的清洁,没有化学污染 。
2、水中有机质含量一定达标 。
3、给予适当的光照 。
4、喂养水藻 , 可以保持大部分的原虾营养在水产养殖过程中 , 浮游植物(以下称微藻,即人们平常所指的水的颜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鱼、虾、蟹、贝类等的直接或间接饵料;微藻能够降解养殖水域中氨氮等有毒物质,维持微生态平衡 , 促使鱼、虾、蟹、贝类等达到生态防病的目的等等 。所以要想水产养殖生态、高效、无公害 , 微藻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可以用什么药来改善?鱼塘水质不好,可以用什么药来改善?一说到水质不好,很多水产养殖的朋友就想到用什么“药”,而且这种“药”还要“立竿见影”地有效 。
事实上,“水质不好”有多种“不好法”,笼统的一个“水质不好”,怕是谁也难说清楚“该用什么药” 。
今天 , 我们在这里缩小范围,只说一个“藻相”问题 。
什么是“藻相”呢?大家都清楚 , 水产养殖要想稳产、高产 , 良好的水质是基础,所以有“好水好鱼、好水好虾”之说 。我们常常到一个塘口,看到所谓的“好水”,实际上就是藻相优良的水 。
藻相就是水体总藻类中,各种藻类的类别和比例情况 。严格的说,我们应该通过显微镜镜检 , 确定藻类别等信息,而这些技术 , 没有一定时间的培训和实际操作,是难以办到的 。现场上,我们也只有大概根据水色来判断一下藻的类别,并评估一下“藻相” 。
水质好坏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浮游植物 , 即微藻 。
淡水浮游植物包括蓝藻、隐藻、甲藻、金藻、黄藻、硅藻、裸藻和绿藻八个种类 。浮游植物常常构成养殖鱼/虾类,尤其是鲢鱼的饵料基础 。另一方面,浮游植物在水体自净过程中,清除有机质、增加水体溶氧等方面常起到重要作用 。
如鞭毛藻类具有两型营养 , 既可利用光能吸收无机碳进行光合作用,又可吸收有机碳进行异氧生活;既可吸收溶解有机质,还可吞食颗粒有机物质,可不断地降低池水中的有机质含量 。同时,藻类本身分泌的有机质,藻类死亡后解体产生的大量有机碎屑等都是高产池塘有机质的一个重要来源 。
池塘中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常受到池塘中有机质、营养盐类的含量、光照、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显著差别 。
例如 , 浮游植物在水体中的季性节变化:冬季以能运动的小型种类为主,如隐藻、衣藻、小球藻等常成为冰下池水的优势种,在生物增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春季常出现硅藻的高峰;夏季硅藻数量降低,初夏绿藻常占优势,而高温季节,蓝藻则成为优势种;秋季光照减弱,温度降低,蓝藻大量死亡,硅藻数量上升 。
这些都是指在正常水体中的基本变化规律 。但水产养殖池塘,既是一个自然水生系统,也是一个“人工”水生系统 。其主要特点是:
1、养殖密度远远大于自然状态下的水生动物密度 , 水体自然的净化系统超负荷运行 。久而久之,系统崩溃的危险不断累积;
2、养殖品种单一 , 无法在水体中形成“生物互补” 。简单的说,就是摄食、排泄、净化等生物链不全 。水体生态系统会严重“失衡”;
3、追求产量、效益,我们进行了大量的“人工干预” 。而人工干预非常容易造成水生系统失衡,如某些物质的大量消耗、缺乏 , 而导致“水质变坏” 。
这些基本特征 , 经常会导致池塘水质不稳定和不良藻相发生 。
各位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这些现象与缺乏某种常见物质有关 。这种物质,就是碳元素 。
碳对于藻类来说 , 是十分重要的营养元素,相当于藻类的骨架 。在养殖过程中,因为缺碳而藻类生长不起来的情况很常见 。如前期肥水 , 尽管施了很多肥,以至于氨氮都很高了,可是水还是清澈见底;养殖中后期,越是晴天越容易“倒藻”,泡沫多、藻类老化、氨氮或亚硝酸盐高 。这些现象,多与水体碳源不足有关 。
传统池塘“倒藻”
高位池“倒藻”产生大量泡沫
养殖水体中的碳元素是否充足,与总碱度中的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密切相关 。
如果养殖过程中 , 只是简单的测量总碱度,而不分析其离子和分子组成(如钙、镁离子等),即使总碱度很高,同样也可能出现缺碳“倒藻” 。例如海水的高位池养殖,天然海水一般总碱度较高,但在养殖的中后期,同样出现藻类老化;每天换水,亚硝酸盐高 。这里也涉及到总硬度和排污带走了碳源的原因 。
碳源的消耗1、形成沉淀被带走 。藻类光合作用时,需要二氧化碳参与 , 二氧化碳由水体中的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 。一部分碳酸氢根离子变成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结合为碳酸钙沉淀,所以pH值升高、水体出现白浊 。在高位池养殖排污时,会带走这些沉淀的碳酸钙 。
2、 光合作用消耗 。土塘不排污会沉底,水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氢离子反应形成碳酸,再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所以pH值下降,白浊消失 。由于藻类光合作用不断消耗水体中的碳酸氢根离子(碳源越来越少),如果不补充碳源,藻类因为缺乏碳源很容易老化 。
3、 有机质分解消耗:养殖动物的排泄和残饵释放氨氮也不断增加,这些物质的分解、利用,需要消耗碳元素 。由于碳源不足 , 藻类不能吸收利用过程,水体中氨氮不断累积升高,最终亚硝酸盐升高 。
所以,我们看到 , 水体不稳定,水中缺碳也是关键原因 。缺乏碳源,微生物(有益菌)缺乏能量,不能有效分解水体中的有机质,水体越来越脏 。
一旦我们对碳源的认识不足,一味地往水中追肥(例如化肥和氨基酸肥等)、用菌、补藻 。没有解决碳氮比,往往适得其反 。反而水体在氨氮持续升高、亚硝酸盐持续升高、有机污染加大和加重、缺氧、藻类老化严重 , “倒藻”发生 。
养殖过程中不良藻类的出现,往往也与水体缺碳有关 。蓝藻大多浮在水体表层,与空气接触的机会多,能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鞭毛藻类大多能利用水体中的有机颗粒 。
水体中碳源缺乏时,其它藻类,如绿藻和硅藻,因缺碳而不能生长,则蓝藻和鞭毛藻类就可能形成优势种群 。
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可使水色变浓,甚至出现藻团、浮膜的现象,水产养殖上称为“水华” 。
通常金藻、硅藻、隐藻、甲藻的水华几乎都是褐、褐绿色,而蓝藻、绿藻和裸藻的水华色多变,常呈蓝绿、灰绿等色 。
蓝藻水华
鞭毛藻类水华,水发红
鞭毛藻类水华,水发黑
建议补充水体中的碳源,提高碳氮比,激活菌的活性,有效稳定水体,优化藻相 。许多水产养殖的朋友习惯称所有的调水、改底、治疗用的产品都称为“药”,那这个“碳源”也就继续称为“药”吧 。
池塘好水可被概括为“肥、活、嫩、爽”四个字 。要做到这四个字 , 还真是要下一番苦功,好好摸索一下自己池塘的特性 ,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
以上是个人观点,敬请指正 。这里是农牧生态循环实践者,感谢关注 。欢迎留言、讨论、分享 。
沿海过度养殖造成浒苔爆发?什么浒苔,我们先简单了解下 。浒苔就是生长在近海海涛周边的野生绿藻,而且浒苔繁殖能力非常强 。在我国浒苔大量繁殖主要集中在青岛附近海域 , 它作为一种藻类能够大量繁殖,其实也是跟海水水体富营养化导致 。浒苔大量繁殖会严重影响景观,而且还会影响附近船只通行 。
那么沿海过度养殖造成浒苔爆发,是否要求赔偿?
首先关于赔偿问题 , 按照法律得寻根究底,而且要有足够证据支持才能成立 。浒苔大量繁殖你跟很多因素有关 。比如夏季的气温以及全球变暖,海水的水温变化都有可能造成舞台生长迅速 。提供条件 。
其次还有附近的工厂污水处理不严格,字要很多的无机氮磷溶入水中 。从而使水中的氮磷含量超标,最终为浒苔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一般来说,低营养盐浓度下 , 浮游微藻为优势竞争者;高营养盐浓度下 , 附着性大型海藻及片状蓝藻为优势竞争者 。
而浒苔的大量繁殖,对于环境生态有一定的影响 。每年青岛附近海域浒苔大量繁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进行不断的打捞 。最终到了水中的营养元素被消耗殆尽,浒苔会逐渐消去,因此它的发生也是一时出现的 。而我们为了减少浒苔大量繁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少海水富营养化 , 这要从多方面治理 。比如工厂污水处理、生活用品处理、海水养殖管理等等 。
【有谁知道山西适不适合养殖小龙虾 微藻如何养殖】如果是因为养殖而导致的浒苔大量繁殖,最终形成绿潮 。那么相关责任人也是要受到相应处罚的,而要彻底浒苔的出现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对于浒苔的治理,你有什么看法?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