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的病害有哪些 鸭肠炎怎么治

鸭肠炎怎么治 , 怎样防治鸭瘟?更多农业养殖知识和种植技术,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三农知识 。目前的鸡鸭养殖也是市场前景比较大的养殖业,对于养殖鸡鸭来说也是成本投资小,回报大的养殖业,尤其是养鸭现在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的高,对于养鸭来说,目前我国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很多的地区也是有不少的养殖户进行养殖肉鸭来创收,在养殖方面鸡鸭的疾病也是非常多的,所以要想养殖蛋禽类,那么我们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对于一些小白养殖户来说 , 一旦出现了疾病没有相应的技术,那么在养殖过程中就可能面临损失,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在养鸭过程中,鸭的病害“鸭瘟”,希望本文能帮助一些在养殖中遇到难题的养殖户 。
首先我们了解下鸭瘟的发病规律【鸭的病害有哪些 鸭肠炎怎么治】鸭瘟一年四季都能发生,一般在春季和秋季发生的比较频繁,尤其是我们的养殖场在引进和孵化鸭苗的时候 , 这个时候是鸭瘟的发病高峰期,鸭瘟主要发生在1月龄以上的鸭苗身上,也会侵害成年鸭,一般鸭龄长的鸭子感染病害比较快,一旦感染了鸭瘟以后,死亡的几率都在90%以上,鸭瘟发病后只感染鸭子和鹅类,不会感染其他的家禽,病害喜欢在温暖的地区发?。?从发病的规律来看,南方的温暖气候比较适合鸭瘟的发生 , 北方地区发病也是零散的发病 。
鸭瘟是个什么样的病害呢?鸭瘟是一种疱疹病毒,鸭瘟也叫病毒性肠炎 , 也是我们常说的“大头瘟”同时鸭瘟还会感染鹅,其他的鸭类品种,鸭瘟是一种急性败血性的传染病 , 具有传播快,死亡快的特性,当鸭瘟在鸭身上发病时,病毒会快速的侵害到鸭的身体内,导致鸭身体内的血管破裂后出血 , 导致鸭的体腔内开始出血,病害严重时,鸭的消化道黏膜会出现急慢性的坏死病变,最后导致鸭死亡,鸭瘟病毒传播的速度也是非常的快,当病鸭发病后,病毒会通过鸭的粪便进行感染,如果是其他鸭喝了粘有粪便的水,或者是病鸭在水中排便后,其他的鸭子进入水中后就会快速的感染发病 。
鸭瘟发病后鸭的发病症状对于鸭感染了鸭瘟后,一般从感染到发病一般1-3天就会出现症状 , 前期鸭感染了病害后,鸭的体温会快速的上升,体温会高达45度,此时的鸭退热很慢,明显的不进食 , 不愿走动,喜欢趴卧,眼睛迷离 , 羽毛凌乱,精神不振,发病的时候鸭子喜欢饮水,不进食,行走不稳 , 喜欢拍打翅膀走动,后期鸭的眼睑会出现肿大 , 眼睛流泪,有时候会出现分泌物 , 结膜充血,鼻孔处也流有粘液,粪便出现绿色,泄殖腔出血 , 最后导致病鸭死亡 。
如何预防和治疗鸭瘟1,前期引进鸭苗时,需要从无病害区引进鸭种,拒绝从疫情病区购买鸭种,建议自繁自养为主 , 尤其是购买鸭种的时候,一定要加强检疫措施,杜绝有漏网之鸭进入养殖场 。当鸭舍发生病害时,要及时的进行病鸭隔离,进行消毒措施,使用甲醛溶液 , 氢氧化钠溶液,漂白粉都可以进行鸭舍的消毒,同时要及时的清除鸭舍的粪便,对鸭舍实行消毒后才进行养殖,发病的鸭确认没有价值的话,应该烧毁处理 。
2,其次要对鸭平时的饮水和饲料用具进行全方位的消毒,对于养殖场大规模发生鸭瘟的时候,应该全面消毒后,3个月之内不能养殖鸭类和鹅类 , 对于被污染的水域不能让健康鸭进入,养殖场里的蚊蝇也应当及时的灭杀 。对于在前期发病的病鸭,可以使用青霉素和鱼腥草混合后急性胸腹肌肉注射,对于在平时的饲料里,可以添加氟苯尼考 , 环丙沙星等进行拌料,在饮水里添加黄芪多糖兑水后给鸭饮用 , 每天更换2-3次水 。
3,发生病害时,要及时的进行注射5-10倍的鸭瘟疫苗,或者是注射鸭瘟高免血清1毫克,皮下注射或者鸡肉注射 , 聚肌胞1毫克肌肉注射,在前期鸭苗7天的时候进行接种,然后在对20日龄的鸭做一次接种疫苗可降低病害发生,当鸭到了4-5月以后强免一次 , 对于平时也要加强养殖场的管理,发现疾病时及时的进行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
如何防治鹌鹑大肠杆菌?。?/h3>经常有养殖鹌鹑的朋友问我,怎样治疗鹌鹑的大肠杆菌病,其实我想说,鹌鹑的大肠杆菌病一定要提前进行预防,而千万不能等到鹌鹑们得病了以后才去考虑进行治疗,因为鹌鹑的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极其麻烦 , 所以千万千万不要等到鹌鹑们得病了再去思考如何治疗而是身为养殖户们做到自己应尽的任务,提前预防大肠杆菌病以避免自己的财产遭到破坏 。
为什么大肠杆菌病很难治疗?因为大肠杆菌病是一种传染病,而养殖的鹌鹑们身处的环境很差而且由于是传染病,所以可能这个鹌鹑好了又被另外一个鹌鹑传染了,一次俩次还好等到传染次数得多了就会让鹌鹑体质下降,严重甚至可能导致鹌鹑的大面积死亡 。所以各位养殖户们一定要重视鹌鹑得大肠杆菌?。?
鹌鹑的大肠杆菌病病一般都是并发症一般包括了急性败血症、脐炎、气囊炎、肝周炎、肠炎、关节炎、肉芽肿和卵黄性腹膜炎等等难以治疗的疾?。?尤其是对于鹌鹑们生长环境极其恶劣所以该病是算得上是条件性疾病然而改善环境就显然是预防这种疾病最有效的措施 。大肠杆菌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传播 , 并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对鹌鹑们进行感染,这种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鹌鹑们脐部变红,肚子开始变大 , 、呼吸声音发生改变、败血症、羽毛散乱、 关节炎等等十分明显的症状 。还会伴生有心包炎,心脏表面有白色的附着物 。,心脏里有黄色液体 。再通过呼吸作用传播给其他鹌鹑,让其他鹌鹑十分容易感染这种疾病 , 所以通风就是防治改善这一种疾病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只有保证空气的新鲜,饲养的科学话 。不使用腐败的饲料等等就可以极大程度地对大肠杆菌病的最主要的防治方法 。如果鹌鹑们反复得感染这种病对于 , 鹌鹑的炒蛋率有极大的影响,反复得发作下通常会给鹌鹑养殖户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对于生病死亡的鹌鹑一定要及时地做出处理,最好进行焚烧处理,然后发现鹌鹑群体中出现这种病一定要及时地下药,只有将鹌鹑们得疾病彻底清理,鹌鹑们得炒蛋率才会增加,一般感染这类病的鹌鹑都会出现食欲不振,头向后面伸之类的问题,所以当好一个养殖户的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充分观察自己的每一只鹌鹑 , 每天都进行的观察整理查出这种病才会被遏制在摇篮之中 。
虽然大肠杆菌病类对于鹌鹑有巨大的破坏性但是他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当你发现自己养殖的鹌鹑出现大肠杆菌病时使用大肠杆菌的治疗药物是最明智的选择,治疗大肠杆菌通常都会选择氯霉素,庆大霉素 , 壮观霉素和氟哌酸等 。将这些药物直接加入饲料中搅拌均匀,然后喂给自己养殖的鹌鹑就可以了,当然也可以在水里加入药物给鹌鹑饮用,一般来说连续5-6天的喂养鹌鹑的病情就会好转 , 但是具体情况还需要具体分析,根据鹌鹑病情的严重进行酌情处理
鸭浆膜炎是怎么引起的?病症简介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新鸭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 。该病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引起死亡、体重减轻和淘汰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鸭传染性浆膜炎:颈部瘫软、摇晃
病症病原
鸭疫巴氏杆菌,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无芽胞 , 不能运动,纯培养菌落涂片可见到菌体呈单个,成对或呈丝状,菌体大小不一,瑞氏染色菌体两端浓染,墨汁负染见有荚膜 。最适合的培养基是巧克力琼脂平板培养基、鲜血 绵羊、琼脂平板、胰酶化酪蛋白大豆琼脂培养基等 。该菌根据琼脂扩散试验分为8个血清型,彼此间无交叉免疫保护性 。[1]
鸭传染性浆膜炎:缩脖、扭颈
流行病学
该病主要感染鸭 , 火鸡、鸡、鹅及某些野禽也可感染 。在自然情况下,2~8周龄雏鸭易感,其中以2~3周龄鸭最易感 。1周龄内和8周龄以上不易感染发病 。在污染鸭群中 , 感染率很高,可达90%以上,死亡率在5%~80%之间 。育雏舍鸭群密度过大 , 空气不流通,地面潮湿,卫生条件不好 , 饲料中蛋白质水平过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以及其它应激因素等均可促使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
鸭传染性浆膜炎:气囊有黄色干酪样物
该病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被细菌污染的空气是重要的传播途径,经蛋传递可能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原因 。该病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冬季节较为多发 。[1]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1~3天 , 有时可达1周 。最急性病例常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 。急性病例的临床表现有精神沉郁,缩颈、嗜眠、嘴拱地,腿软 , 不愿走动 , 行动迟缓,共济失调,食欲减退或不思饮食 。眼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常使两眼周围羽毛粘连脱落 。鼻孔中也有分泌物,粪便稀薄 , 呈绿色或黄绿色,部分雏鸭腹胀 。死前有痉挛、摇头、背脖和伸腿呈角弓反张,抽搐而死 。病程一般为1~2天 。而4~7周龄的雏鸭 , 病程可达1周以上,呈急性或慢性经过,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肢软卧地,不原走动,常呈犬坐姿势,进而出现共济失调,痉挛性点头或摇头摆尾,前仰后翻,呈仰卧姿态,有的可见头颈歪斜,转圈,后退行走 , 病鸭消瘦,呼吸困难,最后衰竭死亡 。[1]
鸭传染性浆膜炎:肝脏浆膜有白色炎性渗出
病理变化
特征性病理变化是浆膜面上有纤维素性炎性渗出物,以心包膜、肝被膜和气囊壁的炎症为主 。心包膜被覆着淡黄色或干酪样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囊内充满黄色絮状物和淡黄色渗出液 。肝脏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素性膜 。气囊混浊增厚,气囊壁上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脾脏肿大或肿大不明显 , 表面附有纤维素性薄膜,有的病例脾脏明显肿大,呈红灰色斑驳状 。脑膜及脑实质血管扩张、淤血 。慢性病例常见胫跖关节及跗关节肿胀,切开见关节液增多 。少数输卵管内有干酪样渗出物 。[1]
鸭传染性浆膜炎:心脏表面有白色炎性分泌物
鉴别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病理特征可以对该病作出初步诊断,确诊时还必须进行实验诊断 。
鸭传染性浆膜炎:心、肝炎症表现
防治方法
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鸭舍的通风、环境干燥、清洁卫生,经常消毒 , 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
甲砜霉素(杆立克-奎文区家禽研究所)药物等对该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在雏鸭易感日龄,饮水中添加0.2%~0.25%的磺胺二甲基嘧啶或饲料中加入0.025%~0.05%的磺胺喹恶啉进行预防性用药,可预防该病或降低该病的死亡率 。治疗时林肯霉素与青霉素联合皮下注射 , 用药前最好能做一下药物敏感试验 。
用于预防接种该病的疫苗,目前国内外主要有灭活油乳剂苗和弱毒活苗两种 。福尔马林灭活苗给1周龄雏鸭两次皮下免疫接种 , 其保护率可达86%以上,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1]
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治问答
问:什么是鸭传染性浆膜炎?
答: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且恢纸哟ゴ尽⒎植己芄?nbsp;, 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细菌传染性疾病 。由于本病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是当前国内外造成养鸭业重大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疾病之一 。
问:鸭传染性浆膜炎有何特点?
答: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侵害1~8周龄的鸭,其中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染,发病率达90%以上,死亡率5%~75%不等 , 一年四季都可发病 。7~8周龄以上的鸭很少发?。赡暄伎纱幌粤俅仓⒆?。
问:鸭传染性浆膜炎怎样传播?
答:经与病鸭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传播途径为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 。病鸭是主要的传染源 , 被细菌污染的空气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
问: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诱因有哪些?
答:育雏舍鸭群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地面潮湿,粪尿蓄积,空气含氨量过高,以及饲养管理粗放,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都是本病发生和流行的诱因 。
问: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危害有哪些?
答: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死亡率在5%~75%不等 。病菌易出现交叉感染,使疾病长期存在于鸭场内 , 严重影响鸭只生产性能的提高甚至危及其生命 。
问:鸭传染性浆膜炎有哪些症状?
答:患鸭精神委顿,食欲下降甚至废食,咳嗽和打喷嚏,眼、鼻有浆液性分泌物,拉绿色稀粪,头颈扭转,全身发抖,跛行,运动失调 。
问:鸭传染性浆膜炎应如何防治?
答:(1)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或避免应激 。(2)对鸭舍进行经常性消毒 。(3)免疫接种:选用优质高效的疫苗,例如: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雏鸭7-10日龄每羽皮下注射0.3ml,成鸭每羽皮下注射0.5ml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4)药物预防:鸭疫里默氏杆菌对多种抗菌素极易产生耐药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 。
氟苯尼考是否可以用于产蛋鸡?感谢邀请 。“兽药残留”的问题最近比较火爆 , 特别是最近一则“鸡蛋中兽药残留超标”的新闻被爆出之后 。很多朋友可能并不了解这其中的内容,用些许文字给大家稍作解释 。
“氟苯尼考”,根本不得检出:和金刚烷胺类似,氟苯尼考也多次出现在“不符合规定的通报新闻”中 , 它是一种常见的广谱抗生素(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动物专用抗菌药) , 它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猪、鱼、鸡的细菌性疾病 。
但是,《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农业部公告235号)中明确规定:氟苯尼考在产蛋鸡中“禁用”,也就是“鸡蛋中不得检出” 。
如果长期、大量食用“氟苯尼考超标的食物”,那就容易导致人体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颗粒白细胞缺乏症等问题 , 还会诱发新生儿、早产儿灰色综合症等问题 。
除了“金刚烷胺”、“氟苯尼考”以外,还有“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这几种物质在各地的多次鸡蛋检测中被通报,均出现了“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违规事件 。
注:王思露原创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蛋鸭喂脱霉剂多久喂一次?脱霉剂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霉菌或者是减少霉菌在家禽体内的存在 。
首次喂脱霉剂六到九天 。一是为了净化种群携带的一些霉菌 。二是育雏期间高温高湿,所以霉菌的发生率也比较高 。
十六到十九天使用一个疗程,这个阶段正处于鸭子换羽期间,不能让霉菌影响鸭子对营养的吸收和转化,尽量保证鸭子换羽期间营养的吸收和鸭子的免疫能力 。所以这一遍的霉菌药一定要投 。
二十六到二十九天建议再投一遍霉菌药,因为这个换羽阶段,正是鸭子开骨架的关键时期 。不能因为霉菌影响鸭子吃料,也是为了防止鸭子出现霉菌引起的肠炎拉?。苊庋甲映鱿掷?。三十天以后的鸭子,就算有轻微的霉菌 , 也已经对鸭子造成不了太大的影响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