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有益菌控藻 虾塘多久培藻

虾塘多久培藻,如何用有益菌控藻?一、对虾养殖池塘藻和菌的重要性
通过浮游微藻和有益细菌的共同作用,降解转化养殖代谢产物,调节水质,抑制有害细菌和有害微藻的滋生,营造适宜对虾健康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
“培藻”的作用:
(1)能保持养殖水体中高含量的溶解氧;
(2)消除有害因子,平衡酸碱度;
(3)营造良好的水色和合适的透明度,抑制底生丝藻、有害藻类、寄生虫的繁殖;
(4)通过浮游微藻、浮游动物食物链为虾苗—幼虾提供优良活饵料 , 提高虾苗—幼虾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
“培菌”的作用:
(1)以菌克菌 , 有益菌形成优势,能抑制有害菌(弧菌等)的繁殖生长,减少病害发生;
(2)能够及时降解、转化池塘中的有机物,促进优良藻类生长;
(3)有益菌能够形成生物絮团,提高水体自净的能力,也可以成为对虾的优质活饵料,节约饲料 。
二、虾塘藻与菌的调控技术
培藻的技术要点:
(1)具备优良的水源
: 注意不要过量使用消毒剂或杀藻剂,避免破坏水源中的藻种 。(2)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培水
: 由于阳光充足,藻类生长较快 , 最好在晴天的上午使用培藻的营养素 。(3)选择合适的培藻营养素
: 浮游藻类是浮游在水中,能快速利用溶解在水中的营养 , 需要使用溶解性好、配比合理的营养素 。农用的化肥(尿素、磷肥、碳铵等),适用于种植业 , 通过被土壤吸收,为植物提供营养 。如果在水产养殖中 , 大量使用化肥进行培藻,只有少部分营养被藻类利用,大多部分营养却被池泥吸收 , 会使池底有机质过多,引起底质恶化,也容易造成蓝藻等有害藻类过度繁殖 。
【如何用有益菌控藻 虾塘多久培藻】EM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效果被广泛认可 。但是EM菌发酵好的原液使用起来成本较高,而且经过厂家经销商长时间储存,菌的活力也会下降 。近几年市场上比较受到养殖户欢迎的是EM菌菌种 。养殖户购买回去后可以自己扩培 。自己发酵的EM菌菌液使用起来成本低,而且现发酵的的菌液数量多活性好 。那么在选择EM菌菌中的时候大家要关注菌种的好坏 。一般而言,判断菌种好坏有一个最简单的指标pH值 。因为EM菌种的乳酸菌含量最多,EM菌菌液的pH值较低说明乳酸菌含量丰富,也就意味着整体的EM菌活性较高 。一般而言pH值在3.5以下就算是好菌种,如果可以达到3以下就算是质量特别好的EM菌种了 。
对虾偷死常常发生?大家好,我是农村养殖达人龙飞,下面由我和大家讨论一下对虾养殖过程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关乎着能否高产养殖,尽量减少偷死现象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各个环节都要做好把关工作 。
虽然说现在对虾的经济效益非常不错,但是想要养到更高的产量,这还是有难度的,毕竟让对虾“不偷死”,也是有难度的 。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如何能让对虾“尽量不偷死”?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奥,缺一不可 。
一、优质品种
对虾苗的苗种,不一定选择那些长得快的,因为长得快的,蜕壳多,抵抗能力差 , 而且容易感染有害菌,对营养、溶氧要求也很高 , 因此在选苗种的时候 , 选择优质、适合当地环境的苗种 。
二、壮苗、保苗
选择优质苗种,合理密度放养 ,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虾苗的存活率,对水体也好管控 。
1、在进行投苗前两个小时,使用拜激灵6亩/包+速补100亩/4包,沿着池塘边施撒后在投苗 。
2、在投苗后 , 每隔五天使用一次微量元素速补100泼水,直到虾体达到100条/斤左右;在突然变化的天气 , 可以速补100加拜激灵一起用,可以有效的缓解应激 。
3、在投苗后,“清罾”前7天,关注“转肝期” , 采用拜水安+德维乐+彼奥酸拌料投喂,调肝护肠 , 加强虾体质 。
针对水质、底质:
1、在清塘之后要进行消毒 , 投放生物净水剂8亩/+拜生源4亩/包+红糖5斤/亩,水色为“黄绿”色为好 。
2、关注池塘的PH值,在早上时 , PH值在7.7-8.0最为适宜,而上午>8.2,下午大于8.5 , 在此期间 , 要注意藻种、藻浓度及水色 。pH高的调控方案:生物净水剂+红糖,在傍晚太阳落山后投放 。
3、进行投苗之后,每隔7-10天则要用一次拜生源 , 有利于改底护底调水 。
4、在“清罾”时 , 使用欣碘5亩/瓶消毒 , 每隔12-24小时后,补充生物净水剂8亩/包 , 同时使用一次生物氧化剂5亩/包,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虾游泳足发黄及黄鳃 。
三、营养
1、虾体营养:保证虾正常生长的营养素 。
2、水体营养:虾、藻类、微生物(菌)生长繁殖的营养素;微量元素速补100(虾、藻类、微生物共用);碳源红糖 有机碳(碳水化合物)微生物利用产生无机碳(二氧化碳、碳酸氢根、碳酸根) , 藻类才能利用 。
3、塘底营养:分解、消耗、利用 (拜生源或生物氧化剂) 。
四、溶氧
这是虾类养殖成功的关键步骤,因此需要养殖人员多注意水体溶氧 , 要知道虾对溶氧的携带能力也是水质、底质好坏的直接表现 。
1、水体溶氧
溶氧饱和度:气压、水温 。
直接增氧:增氧机、增氧剂 。
间接增氧:想方设法减少耗氧物质;藻种、藻浓度 。
肥水:优质小型藻类,合适的藻浓度 。
改底:有效改底;关注水体氧化还原电位 。
2、虾体溶氧
虾体的生理携氧能力,受毒素影响 。
解毒:有针对性解毒,先本后标,标本兼顾 。
治标: 虾(改善携氧能力,拜激灵5亩/包)
治本: 水、底质(去除有毒物质 , 唐靓3亩/瓶 , 24小时后生物氧化剂5亩/包 , 唐靓用后隔5小时才能用拜激灵)
常用解毒方法:直接氧化、 络合 、藻类吸收利用 。
五、改底
只要底好 , 虾类养殖才能养出大虾,提高产量,而且养殖人员也要时常进行改底,因此需要掌握改底的相关知识点 。
1、改底的几种方式:化学氧化(快 , 但不均匀 , 维持时间短);生物分解利用(均匀 , 维持时间较长) 。
2、生物改底的好处:有利于分解、消耗、利用塘底营养,给水体提供营养,有利于减少有害菌滋生的条件;有利于减少有毒物质产生的条件;有利于减少塘底耗氧物质,提高底层溶氧 。
3、有效改底的成熟方案:在投苗后的7-10,使用一次拜生源4亩/包,在造虾时使用生物氧化剂三四次,从虾“清罾”时开始用;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则先使用唐靓3亩/瓶,根据具体情况重复进行操作,等情况稳定24小时后,使用生物氧化剂5亩/包 。
六、有害菌控制
有害菌控制说通俗点就是消毒,通过消毒控制有害菌浓度,虽然并不能通过消毒消灭所有的有害菌,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害菌很快又会重新繁殖起来,因此对于消毒,也要掌握好时机,选择最佳时间进行消毒操作 。
1、有害菌滋生的条件:天气的反复、风向;水环境 (突变,溶氧水平低);底环境 (底差,底氧低) 。
2、消毒剂控菌的时机:在阴雨天转晴升温的时候;在突然倒藻后;底脏底氧差时 。
3、消毒:消毒时使用(欣碘3~5亩/瓶),后要及时补充有益菌(生物净水剂6~8亩/包)占位,抑制有害菌 。
七、藻相、困相管控
在养殖的过程中,要做的藻相、菌相平衡,因此要根据池塘的条件做好规划,才能提高对虾养殖的成功率 。
1、偏酸性底质:重点放在培藻、稳藻,以偏藻相的方向养殖,但是也要注意藻种、菌的辅助,及时补充藻类所需要的营养素 。
2、中性偏碱性底质:重点在于控藻 , 以偏菌相的方向养殖,但也要注意水体溶氧,及时补充足够的碳源、微量元素 。
3、在养殖对虾的过程中,要控制好PH,特别是在对虾苗期的时候 。
以上就是关于做到让对虾“尽量不偷死”的操作方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
养殖有风险,不可能万无一失,一个也“不偷死”,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尽量减少,您说对吗?欢迎留言探讨,谢谢!
虾塘水体变红怎么处理?虾塘水体变红原因:池塘水发红是由于池塘营养失衡 , 氮和有机物的富营养造成水中多甲藻、裸甲藻、血红裸藻、囊裸藻等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这些藻类富含叶绿素a、叶绿素b、p一胡萝卜素、多甲藻素和硅甲藻黄素等色素,对红光吸收效果差,其反射而使水体呈现红色 。
虾塘水体变红处理方法:形成初期,先用应激解毒灵解毒,然后用绿源多肽+磷肥或绿康源+磷肥进行培藻改水 。形成中后期,视情况在下风口杀灭部分藻类 , 每天换水10% , 连换4天,然后解毒重新培藻 。整个过程注意增氧 。
如何处理培藻难肥问题?小龙虾养殖技术,如何处理培藻难肥问题?
其实要想达到理想的培藻效果,最好是与培育有益菌结合起来 。原因是因为培藻需要水肥,另外,需要整个虾田(池塘)的生态环境以及微生物循环保持正常状态 。
这种情况下需要底层保证充足的溶氧量 。这样一方面可以抑制厌氧有害菌的繁殖,其次,可以分解转化过量的氨氮和亚硝酸盐,通过氧化作用 , 硝化作用将氨氮转化为离子状态的铵,以及硝酸盐 。底层的生态环境解决好之后,在来肥水培藻就轻松许多 。
一,在生物改底的选择上,一般用到的菌种包括光合菌和em菌以及芽孢杆菌 。光合菌分解过程中不需要消耗氧气,天然自带繁殖优势,这个特点在厌氧环境下显得尤为突出 。它的大量繁殖可以有效解决水体缺氧的问题 。同时为有益藻类的繁殖创造了便利条件 。芽孢杆菌可以促进腐烂的动植物加速分解 , 在分解的过程中大量的毒素被转化为无毒的无机盐,而em菌是很多菌种的复合体,其中在改底方面最重要的是酵母菌,酵母菌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 , 是藻类和有益菌的营养源,这些菌种的相互作用能够使底层环境恢复正常 。为藻类和浮游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条件 。
二,最后还强调一点 , 肥水和培藻在低温天气下,见效比较慢,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降低水位增温,同时培育好伊乐藻用来降低水体透明度,来进行人工干预 。为肥水和培藻提供条件 。因为相比较而言,绿藻在气温不是很高的时候具有繁殖优势,所以培养适量的绿藻也是可以的,青苔就是绿藻的一种,适当的青苔在虾田(池塘)里,也是有好处的 。为鱼虾和浮游动物提供了饵料 。同时还能为水体供氧 。只要保证水肥,掌握高透明度 , 一般不会出现青苔爆塘的情况 。
对虾有拖便怎么预防?对虾有拖便怎么预防?
在养殖对虾的过程中 , 有时因为管理不到位会看到一些虾的肛门上拖着一条长长的粪便 , 对于这一情况在养殖对虾过程中是相当危险的 , 如果不及时处理好很可能引起虾塘里的虾出现大面积的发病甚至是死亡,因为这是虾的消化道已出现了问题的一种表现 。那么在养殖对虾的过程中,我们又如何来预防虾出现拖便这种情况出现呢?对于这一问题,踏火个人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
合理投喂:这种情况通常都是平时投喂不当引起的,因此平时在投喂时一定做到合理,这主要包括在投喂量上的合理和时间上的合理,另外要拒绝投喂已变的饲料 。在养殖对虾过程中,因虾的生长阶段不同,有时用的饲料也不相同,因此会根据虾的生长情况来换饲料,但是我们在换饲料时一定不能突然去换料,最好是要让其有一个适应过程,将两种料混着喂几天要不虾也易出现应激之后出现拖便的情况 。养好水:其实在养殖对虾过程中 , 水质的好与差将直接影响到虾的健康度,如果水质不好时水中的一些病原繁殖会加快,如果当水中的弧菌数量过多之后也易引起虾出现消化道方面的问题,从而让虾出现拖便的情况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时用药来改底、调水 , 将水中的益生菌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下 。药物预防: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 平时在投喂的饲料中可以适量加入一些促进消化或是抑制病原在消化道生长的药物,例如我们常用的各种益生菌、胆汁酸、大蒜素之类的都可以,只是在用的时候要注意用大蒜素时要与益生菌分开用,前后最好是相隔一周以上 , 要不会影响到益生菌的成活率 。同时不论用哪一种最好是连续用上5天以上,这样效果才会更好一些 。
以上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用 , 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 , 谢谢!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