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虾脱壳 对虾多久脱壳

对虾多久脱壳 , 大虾皮特别薄是怎么回事?1、长期投饵不足,使对虾呈饥饿状态 。
2、饲料营养配比不均衡,钙和磷的比例不恰当,很多虾农用低档饲料来投喂南美白对虾,这些饲料往往达不到要求 。
3、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 。
4、池水中的溶解磷的含量下降,对虾摄磷量不足,而磷是对虾甲壳的形成和钙化过程的主要元素 。
5、由于当地养殖密度过高,养殖环境恶劣,水质恶化,导致虾壳变软,严重者并发其它疾病,形成暴发病 。
6、水中含有机锡或有机磷杀虫剂,杀虫剂可抑制对虾甲壳中几丁质的合成 。
7、用药不当或水质突变造成对虾应激,发生异常脱壳现象,对虾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正常的状态 。
防止虾脱壳最好的方法?.要注意虾的放养密度,密度太大,容易造成虾互相干扰,延长蜕壳期,严重情况下会造成虾蜕不出壳而死亡 。
2.要调控水质,水质问题在虾蜕壳、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虾在蜕壳时需要比较安全的环境 , 在蜕壳期前后,保持水的肥度,对虾的蜕壳有很大帮助,因为水太过于清澈是不利于虾进行蜕壳的,水体透明度过高,不能为虾提供一个较隐蔽的环境,容易造成同类间的“自相残杀” 。但是水质过于恶化,透明度几乎为零也是不可取的,藻类太多会成为耗氧因素,造成塘底溶氧量过低,使得虾的壳异常坚硬 。所以一定要对水质把控仔细 。
3.提高体质,虾在蜕壳前期外骨骼钙质溶解全部汇聚鱼肝胰脏和血淋巴中,在对虾养殖期间长期添加胆酸汁,提高虾的免疫能力,促进虾的蜕壳激素,顺利蜕壳 。肝胰腺是对虾最重要的免疫器官,同时也为虾蜕壳提供能量保证,胆酸汁可以胆酸汁可以使虾转肝顺利 , 还可以促进虾的肝胰腺排毒、解毒,修复肝胰腺的损伤,从而提高虾的应急能力和免疫力 。所以在虾蜕壳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保肝 。
4.最后就是有害菌的控制 , 主要是抑制弧菌,弧菌是条件性致病菌 , 因为虾在蜕壳期体质较弱,容易感染霉菌,因此 , 在虾蜕壳期更应该重视弧菌问题 。
虾米多久蜕一次壳?脱壳周期虾苗一般30到40小时脱一次壳,重量为1到5克的虾仔一般4到6天脱一次壳,15天以上的对虾一般半个月脱一次壳 。
虾是通过蜕壳实现生长的 , 蜕壳后的新体壳于12-24小时后硬化 。蜕皮分长蜕皮和生殖蜕皮两种,幼虾脱离母体后,很快进入第1次蜕皮 , 换上柔软多皱的新皮,并迅速吸水增长,此乃生长蜕皮,由幼体到成体共蜕皮11次 。雌虾性成熟后便开始生殖蜕皮 , 以后每次交配产卵前都要进行生殖蜕皮 。
虾怎么看盐度高不高?看虾的状态,若是盐度合适,则虾的状态很好,盐度高易脱壳不遂 。
在养殖池塘中,对虾出现脱壳不遂而死亡的问题多出现在虾体鳃部这个最难脱壳的部分,常在脱壳中出现脱不掉引起呼吸停滞死亡,规格越小的苗越容易受高盐度影响 。
例如,放苗时盐度超过35‰时,虾苗下塘第一壳就已经决定了放苗成活率 。近期很多池塘出现放苗后第二天死亡的问题,多是由于高盐度引起 。
当然一部分池塘随着养殖时间的拉长 , 盐度不断攀升,在养殖一个月之后,在脱壳高峰期出现软壳死虾,这依然是盐度影响 , 这种现象在换水量少的浅水池较为普遍,这样的池塘盐度更容易因蒸发而升高
1、不同种类或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虾对温度、盐度有不同的要求,如基围虾适宜水体盐度为3.5%,基围虾对盐度适应范围广 , 能在淡水中生长,又能在盐度在35%以上的海水中生存 。
2、基围虾喜欢栖息在近岸浅海沙泥底海区,适宜水体温度在17-32℃间生长,同时对低溶氧忍受力较强,能在pH值为7-9的水体中生长 。
但是它长不大什么原因?吓的品种不一样 有淡水养殖 深海养殖的总体做到下面就可以
体长达到7-8厘米以后的中后期对虾池塘 , 由于投料量增加,对虾排泄物逐渐积累,加上死亡的藻类,以及残饵、池底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等共同影响,使池塘水质、底质、微生物等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养虾中后期水环境和对虾的具体变化为:ph值逐渐升高 , 水色由清绿色、黄绿色变成褐色、茶绿色,透明度降低,混浊度增大;池底发黑 , 有臭味,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及种类增加;对虾的尾扇、触须发红 , 甚至出现烂尾、断须现象,部分虾池出现对虾生长慢 , 体质弱,灵敏性差 , 脱壳不遂,纤毛虫寄生,吃食不旺,有肠炎、黄鳃病出现;更有部分虾池发生对虾游塘、浮头、软壳、红腿、烂眼、甲壳溃疡等症状 。笔者根据多年养殖对虾的体会,总结了对虾养殖中后期的管理要点 。
【如何防止虾脱壳 对虾多久脱壳】稳定水色,降低水体混浊度 。对虾养殖中后期池塘水色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绿藻繁殖生长所需的镁离子不足所致 。可泼洒白云石粉20-25×10-6,每7-10天使用1次即可稳定水色 。为了降低水体混浊度,应用光合细菌10-15×10-6,全池泼酒 , 每7天使用1次 。同时,坚持定期消毒养殖水体,每10-15天全池消毒2次 。第一次,按治疗浓度在上午用二溴海因消毒剂全池泼洒,第二次在第二天上午用有机碘、季胺盐0.2×10-6全池泼洒,若水中悬浮有机物多混浊度大时 , 可适当增大消毒剂的浓度 。
调节养殖水环境营养盐类的平衡,补充水体中钙、镁、磷的含量 。每10-15天全池泼洒2-3×10-6磷酸氢钙1次,20×10-6白云石粉1次 。
改善池塘底质环境,控制ph值 。每10-15天泼洒1次有益微生物制剂0.3×10-6,或每5天泼洒以沸石粉为主要原料的底质改良剂1次,每次用量为10-15×10-6,若突降暴雨或持续阴天引发ph值降低至7.5以下,则全池泼洒生石灰每667平方米5-8公斤 。
合理加水换水 。第一天换水量控制在10厘米左右,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可逐渐增加换水量到20厘米、30厘米、50厘米 。这样,既能改良水质,又能促进对虾脱壳生长 。对水位不足的要及时加深水位 , 购置增氧设备,以便提高养殖产量和规模 。事实证明,对虾养殖产量愈高,规格愈大 , 经济效益愈明显 。
合理投料,降低饵料系数 。一般每日投料4次 。上午投料时间必须安排在太阳升起1-2小时后,水中溶氧达到4毫克每升以上时最佳 。以后间隔6个小时投喂1次 。控制好投料量,一般对虾在45分钟至1小时内吃完饲料为宜 。
提高对虾免疫能力和抗应激能力 。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1‰,生物酶活性添加剂2‰,维生素c1‰-2‰ , 维生素b10.5‰,每周连续喂2天 , 每天喂2餐;高温季节添加大蒜素0.5‰-1‰ 。
定期抽检对虾的健康状况 。若发现对虾少吃饵料或有病虾浮头靠边时,一般虾池内对虾病害感染率已达20%以上 。因此 , 发现已感染病害但正常吃料,不浮头靠边的病虾,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对虾养殖中后期,一般每3-5天必须用较密网目的旋网在池塘的四周随机抽样200-300尾对虾观察是否正常 。在对虾突然增料或减料,气候突变时期如下大雨、刮风后 , 进水、换水之后等有可以诱发虾病的情况下,要尽快用旋网抽检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