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养殖行业怎么样 林蛙苗怎么卖的

林蛙苗怎么卖的,适用农村小规模的养殖业都有哪些?适合农村小规模进行养殖的项目有很多 , 如养猪、养牛、养羊、养鹿、养鸡鸭鹅、养林蛙、养鱼等等,这些项目都可以尝试,大家都知道,养殖业的风险相对高一些,在选择养殖项目前,应注意思考以下几点 。
因地制宜平原地区可以考虑养猪、养牛这种大宗养殖项目,养殖技术要求也不算高 。山区或半山区可以考虑养林蛙或散养土鸡等等,最近几年经济效益还比较可观 。如果水资源丰富或者周围有旅游和垂钓资源 , 那就可以考虑养殖水产品了 。
以上就是所谓的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自身擅长来进行项目的最终选择和确定 。因地制宜可以降低投入成本 。
投入产出既然是小规模养殖,那就一定要核算好每一笔投入和产出 。在农村搞养殖,场地租金不贵 , 如果是自己家房前屋后那就更好了 。再需要考虑的就是圈舍、引进幼崽、饲料、人工、防疫等方面资金的投入 。根据你的预算资金 , 找一个做过此类养殖的农户进行测试,就能预判出你的实际规模 。
注意防控风险上文说到 , 养殖业存在风险 , 这里的风险大体包括:疫情、人为、天灾、市场环境等等,做生意就是这样,谁也不能准确判断市场,也无法控制风险,只能尽量规避 , 尽力而为 。
销路畅通小规模养殖户,尽量避免养殖一些市场销路不畅,比较少见的项目 。我们做养殖的目的本身还是为了赚钱,因为规模小 , 所以只能随当地市场走,有销路才会产生利润 。
以上几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也欢迎有不同意见的朋友继续补充 。
我是“双韵白山印象”,期待大家的关注 。
2021年养殖行业怎么样?2021年的养殖业 , 与之前年份相比 , 有两个不同点,足以对养殖业施加影响:一点是:一个经历了口罩约束的年份,二点是、饲料粮价格比去年变化很大 。在这些新情况下,2021年养殖业主要是畜禽业饲料成本变化大,市场和养殖效益存在着一定的新变数 。2021年做养殖的话 , 项目品种首选标准应聚焦在:投入低,收益高,周期短,见效快、不愁销路上 。
现有的养殖业种类:2021年可选的养殖业,第一类是猪牛羊兔和鸡鸭鹅等常规畜禽品种,第二类是鱼类、虾、黄鳝等水产动物,第三类是如鸵鸟、山鸡、其它野生禽类、香猪等肉类野生动物,第四类美国青蛙、林蛙、中华黑豚、蚂蚁、蜘蛛、蜗牛、蜈蚣、特大黄鳝、海狸鼠、淡水龙虾等特种野生动物,第五类是蝎子、蜈蚣、虫草等被过度炒作的药用动物 。第六类是蚯蚓、蟾蜍、蝉虫等几十年来市场比较稳定的药用动物 。
梳理分析现有养殖分类和市场场景:
第一类,养殖猪牛羊兔和鸡鸭鹅等常规畜禽是养殖业中最常见养殖数量最大的一类 ,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养猪业 。养殖这类常规畜禽饲料成本大幅增加 。2021年秋冬季节开始饲料粮玉米持续涨价 , 到二月下旬,比去年同期涨价已达80%左右 。现以养猪为例做一简要分析 。以养猪为例,粮食、饲料变化很大,猪粮价格比例虽有好转但与猪粮价格比正常年份仍待平衡 。国家统计局给出的官方数据显示 , “在2020年,中国的生猪销售数量将达到52704万头,全国的生猪数量将达到40650万头 。农业农村部2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生猪存栏量已回升至92%以上,而且还比预期高出12个百分点” 。分析认为 , 2021年年底养猪业即将进入市场下行曲线阶段,受低潮阶段市场的冲击最大的是零散的农村小型养殖户 。但另一方面看 , 养猪业进入市场下行阶段是市场规律,也是猪粮价格比例关系趋于正常的回归现象 。
市场常识告诉我们 , 从幼猪到养成出售成猪,一个周期5个月左右 。一个市场周期3~5年时间 。想进入养猪行业,新养殖户缺乏技术和市场运作经验,应选择在价格下跌期结束,行情开始上行时开始,以图养殖效益更佳 。如果入行时间选择失当,在价格高位即将下滑前着手养猪,当年下半年刚有盈利,尚没有回本就要面临价格下跌的严峻形势 。小型养殖户没有能力承受整个低潮期间的微利或负利 。这里主要说养猪,因为除猪以外 , 牛羊驴和鸡鸭鹅等,尽管价格很高但养殖技术、饲料和防疫成本也高,尤其是牛、羊、兔等缺乏肉食品日常消费广泛性和普及性刚需支持,市场需求居于猪肉之下 。价格起伏起伏规律性周期没有养猪业表现明显 。随行就市养殖的成分更大一些 。
第二类,鱼类、虾、黄鳝等水产动物 。如果有技术、有销路,一亩水面利润在1500元左右及以上,是有一定利润的,有销路的地方和对养殖有年度收益期望的养殖户可以尝试适量养殖 。
第三类 , 鸵鸟:目前我国商业利用时机还没有成熟 , 炒种的多 。山鸡、其他野生禽类、长毛兔:多年来主要问题是市场 。果子狸、香猪: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实验动物,不可食用 。有些地方把微型猪冠以小香猪之名高价出售 。养殖香猪实验动物对无菌环境与设备要求极高,一般养殖户、养殖场达不到养殖条件 。
第四类,中华黑豚、蚂蚁、蜘蛛、蜗牛、蜈蚣、特大黄鳝、海狸鼠、淡水龙虾:黑豚就是豚鼠,把不值钱的动物冠一个新名称,然后称为珍稀动物,赚的就是种苗钱 。蚂蚁:实际没有市场 。蜘蛛取毒:没有市场 。多是卖种苗或者技术 。蜗牛:目前市场还很小 。蜈蚣:销路小、饲养技术要求高 。特大黄鳝:从市场上购进一些体型大的鳝炒种 。海狸鼠:没有销路,上当受骗 。淡水龙虾、美国青蛙、林蛙等 , 查看几十年来的市场表现,炒种的多,形成市场的少,玩套路卖种苗的多,收购产品的少,养殖户赚钱的少 。缺少市场信誉的支持 。缺少养殖致富案例的建树 。
第五类,蝎子、蜈蚣、虫草等药用动物 。药用动物本身,确实有着很好的药用价值,但蝎子、蜈蚣、虫草等多度推广养变了味,价格被炒到了天价,出售产品时价格和销路打折不少,推广单位出售种苗的多,常见到蝎子、蜈蚣、虫草、等养殖品种的负面报道 。如果下手养殖应格外慎重,不要误听误信虚假宣传,摸清市场再入手 。
第六类,蚯蚓、蟾蜍、蝉虫等药用动物 。蚯蚓、蟾蜍、蝉虫等药用动物,几十年来市场稳定信誉较好 , 价格实,收益较高,套路较少 。
养殖周期:
蚯蚓3个月可以产一次卵,蚯蚓是雌袭雄同体,交配一次繁育终生,无疫?。?繁殖率极高,寿命1~3年 。蚯蚓卵经18~21天孵化后 , 生长60天左右性成熟;成虫交配5~8天开始产卵,之后每隔1天产一个卵 。头3个卵每卵孵化1~3条蚯蚓,之后的卵每卵孵化4~7条蚯蚓 。100天后蚯蚓生长减慢,因此,90~100天时收获蚯蚓效益最高 。蚯蚓从产卵孵化到养成出售,一个周期5个月左右,理论上,一年可以采收出售两次蚯蚓 。
蝉(知了龟)属不完全变态昆虫,生命过程分为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 生命周期一般是3—5年,也有的是5—6年 。卵是一百天就能孵化成幼虫,养成一代蝉(知了龟)的一个周期,一代的生长周期是三到五年,根据记载也有些是五到八年甚至十二三年的,一代完成后爬出地面脱变成二代,就是蝉了,蝉二十天左右就会交配产卵,产卵后死亡 。理论上,蝉(知了龟)从产卵到采收幼虫蝉(知了龟)一个周期三到五年左右 。
蟾蜍春季产卵从蝌蚪养殖到秋季一般可以长成体重50~150克的蟾蜍,一般30克体重以上的蟾蜍就可以用来采集蟾衣,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使用蟾蜍春季产卵孵化幼蟾 , 当年秋季幼蟾体重可达到30克至150克,30克幼蟾就可用来采集蟾衣 。在自然气候条件下,一只蟾蜍一年可以采集蟾衣7个月 左右 , 在我国南方可以采集蟾衣28张到32张,北方采20多张,长江流域采24张以上 。并且蟾蜍生长不受影响,继续增加体重 。在10年左右的生命周期内蟾蜍可以采集蟾衣高达280次以上 。成年蟾蜍采集蟾衣,养殖8天就可以蜕衣,第10天就可以出售蟾衣 , 10天时间就可以完成采集到出售蟾衣,是药用野生动物养殖行业中养殖成本更低,收入周期更短的养殖项目 。
养殖效益:
一、养殖5亩蚯蚓年投入:
1、用饵料(牛粪,猪粪,鸡粪,兔粪、农作物秸秆、尾菜、养食用菌下脚均可)500立方米,每立方米20元 , 计10000元 。
2、自繁蚓种500公斤,每公斤按成本20元计,共10000元 。
3、土地租用费5亩 , 每亩800元,计4000元 。
4、水电工具计2000元 。
5、自己和家人干,不计工资 。
5、合计:26000元 。
养殖5亩蚯蚓年收入:
1、养大的蚯蚓:一般年亩产鲜蚯蚓2~3吨,按两吨算,目前市场价每吨均在10000元左右(作钓饵销售每吨可达30000元以上,但销路窄不能作为蚯蚓原料主要出路) , 我们按最低每吨10000元计算,5亩地可收入100000元 。
2、蚓粪:100吨,每吨150元,计15000元。
3、合计:11.5万元 。
减去成本:
115000元-26000元=8.6万元(蚯蚓粪各地价格随机 , 未计算在内)
二、养殖5亩蝉(知了龟)年收入:
出售知了龟一年亩均收入3846元,市场价知了龟每市斤30元左右 。极少数高价格时 , 一亩林地可收益10000元左右 。采收知了龟季节一般从7月初开始 , 大约连续采收40天,一亩地平均能出5000—10000只 。知了龟价格每只在0.3元到1块钱 , 这样每亩地产出就是2000—10000块钱 。如果按均价0.5元每只计算,每亩地可收入3000元5000元 。养殖5亩蝉 , 从下种到收集幼虫需要3~5年时间,五年里,没有收入 。第六年收入在15000元到25000元左右 。第一个养殖周期5年左右,第六年开始,采集出售蝉虫周期为一年 。
三、养殖5亩蟾蜍采集蟾衣年收入:
平面养殖:蟾蜍养殖场地环境、面积因地制宜,可以林下养殖,可以菜园可利用池塘,菜园,稻田,果园,花圃林地 , 中药种植园,滩涂,水库,荒地,荒沟等地进行养殖 。常规养殖蟾蜍时,四周围一圈0.5米高的塑料薄膜、铁皮、石棉瓦等做围墙,里面水池作为产卵池和孵化池 。池周围草坪或菜地,供蟾蜍捕食栖息;蟾蜍养殖场中要安装照明灯 , 夜晚诱虫供蟾蜍捕食 。如以采集蟾衣为主的养蟾?。院档匚? ,只要有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水面积即可,也可在蟾蜍养殖场内种植各种昆虫喜食的美味阔叶类蔬菜,让飞蛾在蔬菜上面产卵繁殖 , 给蟾蜍提供幼虫,同时在蟾蜍养殖场内堆积发酵熟透的厩肥及秸秆、菜叶及孳生虫子 , 并可养殖蚯蚓黄粉虫黑水虻等为蟾蜍补充高蛋白动物类活饵料,也可补充颗粒饲料 。
一只雌性蟾蜍每年可产卵3000粒到6000粒 ,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孵化率可达95% 。春季产卵孵化的蝌蚪到当年秋季可长成30克到150克体重的蟾蜍,30克左右蟾蜍就可用来采集蟾衣,其衣的重量0.1克 。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收购单重0.1克蟾衣价每公斤1.6万元 。这是收购蟾衣价格表中最低蟾衣档次和价位 。体重600克左右蟾蜍所蜕蟾衣和优质蟾衣收购价格是每公斤4.1万元/公斤 。第二年开始 , 蟾蜍体重增加,采集的蟾衣越来越大 。如果当地有成年蟾蜍资源 , 或者引进成年蟾蜍开始养殖,五亩地可以养殖成年蟾蜍10000只,一年采集中等大小左右蟾衣28万30万张 。如果采用立体养殖方式,335平方米水土面积空间就可取代平面养殖方式的5亩地养殖1万只蟾蜍数量 。比平面养殖节省水土面积3000平方米(4.5亩) , 总投资5万元左右,年收入50万元 。
根据各地、各自气候条件、养殖条件、养殖期望值,选择养殖适合自己的品类 。
如何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土壤环境恶化的问题?土壤恶化已经成为了目前非常严峻的一个问题,因为土壤恶化导致的死棵烂苗问题层出不穷,给广大种植户带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那么如何解决土壤恶化问题呢?
首先就是控制化肥的用量,大部分种植户为了追求高产量,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土壤中化学肥料固化,导致土壤出现酸化、盐渍化,合理控制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就能很大程度避免出现这些问题 。
其次就是合理补充有机质 , 大部分种植户都是过多使用化学肥料,忽视了有机质的补充,导致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 , 出现板结问题,适当的补充有机质,通过使用有机肥等,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
再次就是合理补充微生物菌群,由于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 , 而土壤中的有机质是微生物菌活动的基础,所以微生物的缺失也是因为这些问题导致的,在补充有机质的基础上 , 再适当补充微生物菌群,就能很好的避免出现土壤恶化问题 。
土壤恶化问题的改良 , 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 所以一定要提前进行预防,才能使土壤有一个正常的活性 。
如果乡村振兴给你贴息贷款100万?如果乡村振兴给我贴息贷款100万 , 给我100亩地,让我发展一个产业,我会怎么做?
【2021年养殖行业怎么样 林蛙苗怎么卖的】首先,我觉得不管做什么,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发展绿色产业,生态农业,因为只有绿色生态农业才会走得更远,也才会得到国家的支持 。
其次,就要考虑是不是自己熟悉 , 并且能够驾驭的产业 。如果让我发展,我会选择种养结合,我会种植茶叶和养殖一定数量的土鸡,我们这边的生态气候适合种植茶叶,我们也有十几年制作茶叶的经验,也有一定的客户,而且镇上有茶叶市场 , 最好加上开拓线上销售结合,再说现在的土鸡和土鸡蛋 , 也是十分的走翘,只要自己的东西真实,销路会越来越好的 。还有 , 土鸡可以捉茶园里的虫子,粪便可以当做肥料,茶园又是它最好的活动场所 , 这样即生态又经济 。
最后,我想说100亩地真不是小数目,最好要有合理的规化和分析 , 要做一定要做生态农业,因为只有生态绿色的农业不会淘汰 , 才有出路,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一点帮助 。
你家乡都有哪些特种养殖?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近年来,农村发展非要快,好多年轻劳动力选择回自己家乡进行种植和养殖创业 。我家乡比较出名的养殖就是养蜜蜂和养殖山林走地鸡了,也可能是地理位置的优越,家乡就是山多,环境非常优美 , 四面环山 。特别是南昆山,山清水秀,釆出的蜂蜜质量非常好,非常纯 。养出来的山林走地鸡,肉质细嫩鲜美!
一、养殖蜜蜂
蜂蜜,是大众公认的养生佳品 。全球有非常庞大的蜂蜜消费群体 。蜂蜜具有清热、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美容养颜的功效,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所以说 , 从事蜂蜜行业的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 。我们当地的冬蜜每斤买到50元,一年下来收入也是可观的 。我们这里有专业养蜂人,也有业余养蜂人 , 不管那一类,也一定要能吃苦耐劳,也要不断学习养蜂技术 。
二、养殖山林走地鸡
我们家乡比较多人养鸡 , 特别是山林走地鸡,目前每斤卖到30元,效益也是不错 。走地鸡是在山里放养的鸡 , 在树林中生长,食用的一般是谷、饭、各种菜叶,或者是农家吃剩的饭菜,还有大自然的一些虫子,且鸡经常运动 , 空气质量非常好,养出来的山林走地鸡,肉质鲜美、口感非常好、又健康安全 。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
总结一下 , 养殖也有好多要注意的:1、考察好市场销路 。要从养殖品种、市场销路等多方面进行考察 。2、掌握品种的养殖技术 。最后也是要能吃苦耐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