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亩鱼塘怎么净化水质 池塘怎么换水啊

池塘怎么换水?。?2亩鱼塘怎么净化水质?加水、换水调水质
夏季水温高,水质变化快,随着鱼体长大和饲料投喂量的增加 , 鱼类排泄物增多,极易造成池水污染,故应加强水质调节 。一般每7~10天加注新鲜水1次,每次加水量为20~30厘米;每15~20天换水1次,可采用边注边排的方法 , 最好将排底层水排出 , 每次换水量为原池水的20%~30% 。要求新加、换水没有污染 , 泥沙含量低,水温与池水温差以不超过±6℃~8℃为宜 。具体加、换水应视池水的肥度、鱼群活动和池塘渗漏等情况灵活掌握,通常情况下,整个夏季鱼池应保持最高水位 。
三、搅动底泥改水质
每15~20天,搅动池塘底泥1次 , 每次搅动面积不少于鱼池面积的1/3,以晴天中午搅动效果最佳,闷热、气压低天气时不宜搅动 。搅动底泥的作用是:使池水上下混合,促进池底有机质分解 , 释放出池底中沉积、吸附的营养盐和微量元素,使营养盐、溶解氧在上下水层中平衡分布,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改良浮游生物组成 。主要方法有:一是选择晴天上午,用钢丝绳或铁索链、长柄耙等往返拖动底泥;二是用水质改良机、吸泥机等机械搅动底泥 , 与泼洒生石灰水同时进行效果会更好,尤其是对淤泥较厚的池塘其改善水质的效果更为显著 。
四、增加溶氧优水质
精养池塘应配备专门的机械增氧设备,适时开机增氧,以增加水中溶氧,为鱼类生长创造优良的水质环境 。一般是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天气时半夜开,有浮头危险时提前开,每次开机2小时左右 。无机械增氧设备的鱼塘,亦可选用增氧剂等药物进行增氧 。
鱼塘养鱼追肥配方?【2亩鱼塘怎么净化水质 池塘怎么换水啊】养鱼中常施用肥料的种类以及施肥的方法如下 。
1、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所含营养元素全面,故肥料的效果较好,施用后分解慢,肥效持久,又称迟效肥料 。因有机肥料在发挥肥效的过程中,要经过发酵、分解 , 需消耗大量的氧 气,根据研究,分解1吨人粪就需要3.6吨氧气 。一般说来,施用有机肥料的高产鱼池的水质就相当于半污水,生物需氧量达50毫克/升左右 。各种有机肥料的 成分变化大,肥效不一致,施用时难以掌握确切的用量,一旦施用不当会造成严重缺氧 。因此,施用有机肥料必须注意这个问题 。有机肥料主要包括绿肥、粪肥及混 合堆肥等 。
①粪肥:家畜粪尿、蚕粪、人粪尿、家禽粪等都是生产上常用的粪肥 。粪肥的营养成分丰富,尚含有一定的钙、铁、硫等元素 。粪肥在施用前应经过腐熟、发酵,在 人粪尿中可能带有寄生虫和致病菌,所以发酵前应加1%~2%的生石灰 , 杀死寄生虫和细菌,防止疫病的传播 。施用粪肥多用堆放和泼撒的方法 。
②绿肥:凡采用天然生长的各种野生植物或各种人工栽培的植物,经过简单加工或不经过加工 , 作为肥料的均称为绿肥 。一般茎叶鲜嫩、在水中容易腐烂分解的绿肥 均是养鱼优质绿肥 。常用的绿肥有豆科、菊科植物及少数禾本科植物,以及各种无毒陆生杂草等 。绿肥既可以做基肥,也可以做追肥 。
③混合堆肥是利用绿肥、粪肥混合堆制发酵而成 。其肥效因堆制物的种类和比例而不同 。表1是几种不同肥料的配合比例,通过实践证明繁殖浮游生物的效果均较好 。
混合堆肥的制作方法:在土坑或砖坑内,将各种原料分层堆放,一层青草,上撒石灰,一层粪肥,按次装入 , 装好后加水至肥料完全浸入水中为止,上面用泥土密 封,让其发酵腐熟后即可应用 。堆肥发酵时间随气温而不同 , 20℃~30℃时,10天~20天即可取用 。在使用时要掌握开坑时间不能太久,以免氮肥挥发 , 影 响肥效 。施用时,取出堆肥加水冲洗,除去肥渣,只取堆肥液汁,均匀泼入水中 。或者在取肥时将发酵坑一角的堆肥翻到其它角上,使液汁在翻开的角上露出,只取 坑中液汁,不必冲淡,按规定分量,泼入池中 。
梭子螃蟹换水全过程?从6月中旬到7月中旬主要以添水为主,日换水量一般不要超过15%,到7月中旬把池水加深到最深水位1.5米以上 。7月中旬以后,每隔2天~3天换水一次 , 每次换水10%左右,维持相对稳定的水色和透明度 。8月中旬以后 , 利用大潮进行大排大换 , 保持水质清新,透明度在50厘米左右 。总之,换水原则:好水多换 , 不好水少换,坏水不换;前期添水,中期小换水,后期大换水 。
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处理?很多养殖户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新挖的鱼塘怎么刚加水没几天就快见底了?是哪里漏了? 其实,大家也不要过度担心,新开挖的池塘,或多或少都会有点漏水 。但是对于那些漏水严重的池塘呢?是打算修修补补又一年?还是想彻底解决 , 往后无忧?池塘漏水,风险在哪? 在有些地区,池塘渗漏损失水量占到鱼池总损失水量的80%以上,在无经常性补水的情况下,使有效利用水体逐渐减?。?养殖密度逐步增大,特别是在枯水季节和供水不足的渔场给渔业生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池塘的渗漏不仅影响养殖鱼类的生存和生长,还直接增加水体流失,造成养殖水体水环境的不稳定,各项水体指标变化剧烈(PH值、温度、溶解氧),还造成池鱼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饵料系数增加 , 以及人、电成本升高 。因此,对渗漏鱼池进行防渗漏处理,是提高池塘养殖水资源利用率和养殖效益的必然措施 。
防漏高招鱼池防渗漏的工程方法较多,这里主要介绍几种效果好成本低的工程方法 。一、压实法使用机械或人工夯压池塘底部表层土壤,增加土壤密实度 , 减少鱼池渗漏的方法 。主要有池床原状土压实和翻松土压实 。原状土压实主要用于砂壤土鱼池 。翻松土压实防渗漏是将鱼池底部和堤坡土层挖松耙碎 , 清除不利压实的杂物,然后夯压,翻松土压实的影响深度比原状土压实要大,防渗漏效果要好,但比池床原状土压实法费时费工 。
当压实层厚度达15cm,土壤干表观密度接近1600 kg/m3时 , 可减少鱼池渗漏损失90%左右 。要得到较大的压实密度和影响深度,必须使得池床待压土层保持一定的湿度,通过扒松晾干或洒水将土壤的含水量调节到最佳值 。
二、护盖法利用黏性土料在鱼池表面加铺一定厚度覆盖层的防渗漏方法 。最理想的覆盖土料是黏土 。据试验,5cm厚的黏土夯实层可减少渗水量80%;15cm厚的黏土可减少90% 。薄的夯实层只有3cm,厚的可到20cm , 其具体设计厚度应视鱼池底质情况、防渗要求、铺筑土料中黏粒含量、黏粒储存量、运土距离以及其他地理环境条件而定 。
纯黏土的夯压层厚度常采用5~10cm,夯压前的铺土厚度约为夯压层厚度的2倍 。防渗漏护盖土料与池身土壤的透水性差别愈大,防渗漏效果愈显著 , 用于透水性大的砂土、砾石土的黏土护盖层,防渗漏效果更好 。加铺护盖层的施工工序包括挖取防渗漏土料、拌和调制用料,休整清理鱼池底部和边坡 , 铺筑土料,碾压护盖层等 。休整池体的工作有清淤除渣,对于旧鱼池还要铲除杂草,并将池底和堤坡挖去相当于防渗层厚度的表层土,并修正基础 。
铺土前,先将挖运来的黏性土及时捣碎、过筛、加水湿润,加有掺和料的应搅拌均匀,达到恰能保持造型形状的状态 。此时将黏土拌和料按设计铺盖厚度铺于池床,并将表面刮平,再撒一层约1cm厚的干黏土或中粗砂 , 待1h左右 。当土料到最优含水量时,即可夯压 , 先压池底后压边坡 。
薄的护盖防渗层在使用初期,不宜排干池水 。待使用几个养鱼周期后,方可排水干池,整理鱼池边坡和清除池底多余堆积物 。清除时,注意不能损坏和削弱护盖层,以利长期防渗漏 。三、淤填法天利用水中所含的细土粒随着水流渗入并填充池床土壤孔隙,降低其透水性,从而达到防渗漏的目的的防渗漏方法 。主要用于砾石、砂质池塘防渗漏 。一般情况下,淤填深度越大,防渗漏效果越好,2~10cm的淤填层可以减少渗漏水量的50%~85% 。
池塘淤填深度随着池塘土壤粒径、孔隙大小及淤填颗粒大小而定 。淤填土粒过大,不能填入土壤孔隙;过小则易沿孔隙流入深层,淤填效果则差 。淤填法防渗漏有利用汛期沟渠浑水自然淤填的,也有用人工在水中加入黏土细粒进行人工淤填的 。人工淤填在静水和动水中均可进行,静水淤填能充分利用投洒的黏土,并获得较均匀的淤填层,多用于面积较小的鱼池或不具备动水淤填条件的情况 。淤填常分为几次进行,每次淤填时,将制备好的黏土浆或黏土粉 , 用喷洒工具或人工沿池四周均匀地抛洒整个水面,使黏土颗粒填入池底和边坡,建立良好的淤填防渗漏层 。
动水淤填是在流动的渠水中 , 匀速等量地注入制备好的黏土备料,利用水流运送到鱼池中淤填 。作业时,不但要调节好黏土浆液的浓度 , 而且还要控制好渠水流速,既要保证投入水中的防渗料全部输送到池中而不致沉淀到渠床上,又要保证永久性渠道(临时性渠道除外)不受水流冲刷 。
四、塑料膜法在鱼池表面铺衬塑料薄膜,以阻止水流渗漏的方法 。塑料薄膜具有很强的抗渗性、良好的易接性和广泛的实用性,是理想的鱼池防渗漏材料,而且施工简单,使用寿命较长,防渗漏费用相对较低 , 尤其适用于砂土和滩涂地带的鱼池防渗漏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鱼池防渗漏 , 在湖北、广东、陕西、山东、山西等地得到了大量的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防渗漏效果 。
五、施肥法兔兔是通过施肥防渗漏的方法 。施肥防渗漏主要是厮肥能均匀地堵塞池床土壤孔隙,其次是由黏泥生成的微生物进行生物堵塞 。虽然生物堵塞可随时间增长而增强,但在鱼池无水期间 , 干燥环境可能破坏微生物的生长条件而中断连续堵塞 。有研究报道,让培肥的鱼池干燥7d后注水,渗漏水量增加;干燥124d后,已施入的厮肥不起防渗漏作用 。
施肥法防渗漏不但可阻止鱼池的渗漏,还可以肥水,一举两得 。但是肥施用量与渗水量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无准确的数据 。
养鱼的水能一直勤换吗?应根据所养殖的鱼的品种、密度和过滤条件等因素区别对待 。对于裸缸,最好结合换水每天用虹吸管将缸底污物吸出,并添加适量新水 。对于水草缸可1星期换水1-2次,使用专用吸水管也可吸出部分砂中污物,每星期的换水量掌握在总水量的1/5-1/2左右 。对于不同的水质情况、不同的鱼 种,换水次数、换水量也应有所区别 。如鱼密度大、容积小、水质易混浊的裸缸,可能需要昼夜过滤、天天换较多水 。又如斗鱼活动量小 , 喜欢老水,就应减少换水次数和换水量 。具体的换水量和换水次数往往需要在对一个鱼缸的较长时间的管理中才能摸索出经验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