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殖蚂蝗 水蛭怎么加工

水蛭怎么加工,如何养殖玛蝗?一、饲养池的建造 池塘、沟渠、水田经改造后均可作为放养池 。人工建造的饲养池池埂高1.8米、水深0.8~1米、宽3米,长度应根据饲养量而定 。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6~10万条 , 种蛭可放20公斤左右 。为便于水蛭栖息,池底可放些不规则石块或树枝 。有条件的最好用三分之一的面积种茭白、莲藕、水草、蒲草等,作蚂蟥栖息场所 。在与水面相平处设排水、进水口各一个,并用网布拦住,以防水蛭外逃 。新开池还要投放一些牲畜粪水以培养浮游生物、调节水质和提高池底腐殖质含量 。
怎样养殖水蛭
2
二、日常管理 1.保持良好的水质,严防农药、化工品污染水源,且不能用碱性太重的泉水 。水温过低的井水必须经过一定的流程,待温度升高后才能使用 。2.夏天高温季节,为避免因池水温度过高而导致水蛭生长不良,应在池边种些遮阳植物,并经常换水,使水温保持在15~30℃ 。3.水蛭食性粗放 , 螺类、贝类、草虾和动物血液皆可用作饲料,但投喂时不宜过多 。水蛭繁殖快,再生力很强 , 5月初至9月为其产卵期,经16~25天即可孵出幼蛭 。如饲养得当,每条幼蛭每月可增长2厘米左右;如池内营养丰富 , 饲养密度合适,水质环境好,到秋后即可养成成蛭 。
怎样养殖水蛭
三、成蛭的加工 成蛭捕捞后洗去污垢,用石灰水或白酒将其闷死,或用沸水烫死 。随后用线穿住一头,并将其身体的一端拉长成狭窄条状即可 。成品水蛭以大小整齐、黑棕色为佳 。
怎么养殖蚂蝗?1.选址建池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 。池宽3米,深1米,长不限 。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池底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蚂蟥栖息 。小规模养殖可利用水坑、荒塘、池塘养殖 。进排水进口都要用铁丝网或用塑料网布栏住 , 以防蚂蟥外逃 。
2.苗种投放
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俗称牛蚂蟥)为好,此处也可投放茶色蛭 。金钱蛭在稻田、池塘、溪流、丛林中极为常见,捕捉作种时应注意鉴别,苗种投放标准为每立方米可放养1万条左右 。选种标准是:健壮、无伤、规格大(20~30克最好),样的蚂蟥产卵量多,孵化率高 , 放养10个月即可加工出售 。
3.饵料喂养
蚂蟥主食螺、蚌、蛙、龟鳖、蚯蚓以及哺乳类动物的血液 。人工饲养可利用各种血拌饲料、草粉,甚至粪便等,每亩还可一次性投放活螺25公斤左右,让其自然繁殖 , 蚂蟥自由取食 。动物血一般每星期喂一次 。具体作法是:把猪牛羊等动物血凝块放入池中,每隔5米放一块,蚂蟥嗅到腥味后很快会聚拢来,吸食后自行散去 。
4.管理技术
一是调节水质 。蚂蟥虽能在污水中生长 , 但由于人工养殖密度高,故水质宜保持清新,同时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当水中含氧量低于2毫克/升时 , 蚂蟥会浮出水面并出现不安现象 。夏季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 。二是越冬管理 。蚂蟥冬季蛰伏,早春放养的一般已生长良好,可加工出售 。捕捞时先放完水,然后用网捞起 。选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每亩应留10~15公斤,集中投入育种池内越冬 。冬季保温池气温15℃以上时,蚂蟥就能摄食生长 , 以缩短养殖周期,达到全年饲养的目的 。饲养池水温在15~30℃时,蚂蟥生长良好,在10℃以下停止摄食,35℃以上影响生长 。
5.繁殖
蚂蟥繁殖快,再生力很强 。长江流域一般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产卵期 。人工养殖的蚂蟥,卵茧产于饲养池平台水边的泥土中,呈卵圆形 。每条蚂蟥一次产茧4个左右,茧产出后约16~25天孵化出小蚂蟥 , 每个茧内可出13~35条 。小蚂蟥呈茶黄色,生长迅速,在孵化后一个月内平均增长20毫米长 。
生水蛭是什么?生水蛭是鲜活的产品,而熟水蛭是加工以后的成品,比如生水蛭还没有加工过的,而熟水蛭经过人工炒制过的 。
蚂蝗体长稍扁,乍视之似圆柱形 , 体长约2~15厘米,宽约2毫米~1.5厘米 。背面绿中带黑,有5条黄色纵线,腹面平坦,灰绿色 , 无杂色斑,整体环纹显著,体节由5环组成,每环宽度相似 。眼10个 , 呈∩形排列,口内有3个半圆形的颚片围成一Y形,当吸着动物体时 , 用此颚片向皮肤钻进,体大型,体长60-120mm,宽13-14mm
蒙古是个怎样的国家?男孩7岁还在吃奶,拥有六块腹肌不等于健壮,鸡肉比羊肉贵,家有800头羊的牧民其实是个穷人.......
01-在蒙古印象深刻的事之一 , 蒙古人的母乳喂养 。1,从北京到乌兰巴托的火车上,看到有怀抱着婴儿的蒙古女人,要喂奶,作为一个大男人我主动换个位置避开,但是没一会她又坐我跟前了,和我聊天 。
2 , 到了蒙古后发现,公交车上,公园里 , 办事机构,这些公众场所,蒙古妈妈们都是很自然地在给孩子吃奶,从不遮遮掩掩,并且有的小孩已经蛮大了,有4~5岁吧 。
3 , 有个在蒙古教中文的朋友说,虽然他也会尴尬,班里的女同学经常在边上课的时候,边给孩子喂奶,但在蒙古,在公共场所,母亲给孩子喂奶是件很神圣的事情 , 所有人都必须尊重 。
4,我信以为真了,但是回头我有一次去他单位找他,正好他有个女同事在找不到奶,工作时间存下的"奶瓶"在办公室冰箱里,不翼而飞 。
然后,他们5个人开玩笑说,肯定是那个蒙古人偷喝了,指的是他们部门唯一的一个蒙古男同事 。
我有点不自在,在蒙古这地方,这么取笑一个蒙古人不合适吧?
但和他们聊完这个话题后 , 才发现还是我自己土炮了,最不合适的是,我对蒙古风俗民情的不了解 。
实际上,母乳在蒙古可作为药品 , 在蒙医,也就是蒙古大夫的药单中,可入药 。
可作为礼品 , 蒙古妈妈存下的"奶瓶",要是自己家孩子吃不完,也不会倒掉 , 会留给自己的丈夫 。如果是送给亲朋好友,相应对方也会送一些别的礼物,作为回礼 。
可作为补品,蒙古人年老体虚的时候,有风俗传统会适当饮用母乳让身体好起来 。
母乳几乎会伴随一个蒙古人的一生,从出生到老死,也难怪部门同事会互相开玩笑说,肯定是那个蒙古人偷喝了,不过,更“狗血”的是,那位蒙古同事回来后,我朋友马上很痛快得招认,是他喝了,他误以为是瓶X哈哈的饮料 。
而蒙古同事,那表情就跟抢了他嘴边食一样 。
以上是蒙古办公室的一个小趣事,每个人都吃过母乳,不应该以此来攻击谁或谁,在蒙古,母乳还可以作为"X牛",奥利给 。
摔跤是蒙古最重要的传统活动,每年举办的那达慕大会等同于蒙古的奥林匹克,摔跤选手的地位很高 , 有点名次的不是从商就是从政,无形中成为一个“大佬朋友圈” 。
所以,蒙古人很重视摔跤,有条件的家庭,从小就会花很多钱和心思送孩子去训练和比赛,取得成绩就能进更好的学校,有更好的前途 。
【如何养殖蚂蝗 水蛭怎么加工】在我的印象里,蒙古的摔跤几乎就是我们的应试教育 , 好的摔跤学校就相当于我们的"清华,北大" 。
能在那达慕大会的摔跤比赛中亮相,那就意味着前途无量 。能取得名次,一生衣食无忧,能拿奖牌的都是全民偶像 。
这就让摔跤比赛,从小就竞争激烈异常 。
在初级组的赛事中 , 会看到小选手在剧烈的比赛间隙,跑下场来到妈妈身边,来口奥利给,补充体力和营养,随后再意气风发地上场搏克 。
尽管蒙古小摔跤手,比赛的时候都是咬牙切齿的样子,但我还是觉得没那么可怕,更多是奶凶,奶凶的萌 。
蒙古有一句俗语,一个好的摔跤选手,最少要吃母乳到6岁 。这是一句多用词,从摔跤专业角度来说,也有的摔跤教练认为要吃到12岁 。
但从日常用语来说,也可以说一个人不能不知轻重,急于求成 , 奶还没吃够,就跑出来狂 。
蒙古人最反感的行为,是轻浮 。
最敬佩坚韧和沉稳,视“将军肚”,为强壮 。
02-在蒙古印象深刻的事之二,将军肚 。
蒙古人的个子其实不能算高,只是骨架比较宽大,我1米74,他们就认为已经有点高,但也有特别高 , 高到吓人的那种 。
在乌兰巴托的博物馆里 , 陈列着一把剑,它的主人是蒙古历史上最高的人之一,贡噶(Gongor Purev),1920年记录的身高是2米41 。
贡噶出生在一个牧民家庭 , 因为在妈妈怀抱里就长太快 , 和吃太多,而被家里嫌弃 。后来被一个蒙古亲王收养,长大后他骑马从来不用马镫,而是直接跨上去,又因为身高,被亲王任命为大象饲养员,也可能跟他特别能吃有关系 。
一天晚上,亲王又看了眼夜空,根据星星的排列,就把贡嘎强行婚配给一位女裁缝 。
贡嘎去世的时候只有50岁,被称为“巨人族”的后代,他的孙子是现在蒙古还有点名气的童话作家 。
那么蒙古为啥有大象呢?
是当时蒙古亲王的使团,在俄罗斯购买了一只大象带回蒙古,亲王和蒙古人都非常喜欢 。
从大象,再到蒙古现存的唯一没有经过驯化的野马 , 普氏野马 。
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它们都有个特征 , 将军肚 。
将军肚 , 对蒙古人意味着能忍饥挨饿 , 能骑马不坠镫,八百年前,正是这些个腆着个将军肚的蒙古男人,骑上了战马,披星戴月 , 征战四方,给世界带来了无尽的杀戮 。
蒙古帝国,曾经或许是世界上最大的毗连帝国,覆盖了地球总陆地面积的22% 。
03-在蒙古印象深刻的事之三,鸡肉比羊肉贵 。每个蒙古人一生下来,就拥有接近1.5匹马,1.7头牛,12只山羊,15只绵羊,还有0.2头骆驼(按国民平均值计算)
蒙古30% 的人口是游牧民族 , 人口结构也比较年轻,有一半人都在30岁以下 。
这1/3的劳动力,给蒙古人提供了踏实的饮食基?。?主食就是羊肉,那么一头羊在蒙古价值多少钱呢?
成年的一头公羊,大概在180000到250000蒙古图格里克,约550元(人民币) 。
这个价格和我们这里相比,那是很便宜,但是蒙古人一来人均收入并不高,一个月也就只能买3头羊 。二来,每顿都要吃大量的羊肉,一个人十天吃掉一头羊也很正常,这就造成几乎把钱都花在了吃上面 , 也就存不下什么钱,并不富裕 。
并且,这几年羊肉价格有时候也会疯涨,因为邻居国直接把肉联厂开到了蒙古 。
不过,尽管这样,鸡肉还是比羊肉贵 。在蒙古,鸡肉更多是提供给外国人吃的,做炸鸡 , 做烤鸡 , 蒙古人不爱吃鸡,有个蒙古朋友说过,他宁可吃土拨鼠,也不愿意吃鸡 。
而正常的蒙古国饮食应该是这样的 。
●马奶酒 。
马奶酒其实不应该算酒 , 准确上来说是经过发酵 , 有酸味,略带酒精的泡沫饮料,度数并不高,和啤酒差不多 。
马奶在桶里发酵,每次舀出来后,都会再把上面漂浮的一层泡沫再撇回桶里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马奶发酵的时间越长 , 酒精度数也会越高,没有一定的标准,所以 , 根据一个人能喝多少马奶酒来判断一个人的酒量 , 并不靠谱 。
●羊头 。
蒙古国人最爱吃羊头,是招待顾客的一道大菜 , 特别是羊眼睛,讲究点的会专门挖出来给贵客吃,除了蒙古人认为羊眼睛特别美味以外,还希望贵客能多喝点酒,因为在蒙古喝醉后,最普遍的解酒方式 , 就是在酒杯里放上一颗,或几颗羊眼睛 。
很自然,吃了主人家的羊眼睛后,喝酒就不能再托辞 , 要不然主人会很生气,我自己都已经不留后路了,把羊眼睛让给客人吃,客人怎么还这么推三阻四?
●手抓羊肉 。
这么好吃的羊肉,直接上手,每个蒙古人都会有把小刀,边吃边削羊骨头上的碎肉,吃完后的羊骨头特别干净,跟艺术品一样 。
调料有野韭菜花酱,最早在我们国家北方吃涮羊肉的时候,也是必备品,但后来越来越少见了,应该是味太大 , 太刺激,一般人接受不了 。
04-在蒙古印象深刻的事之四,家有800头羊的牧民,说自己是个穷人 。蒙古人的普遍月收入,在人民币2000左右,这800头羊 , 要按蒙古的价格也有40万左右了,要按邻居国的价格,可能就有100万 。
按道理来说,家有800头羊的牧民,应该算是蒙古国的中产阶级 。
然而,当这么恭维蒙古牧民的时候,主人家并不是很乐意,还会很排斥,主要原因有两点 。
一个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句话在蒙古国并不很适用,大多时候反而是在起反作用 。
蒙古人会反感恭维的话 , 因为他们会觉得这是试图让他们迷失自我 , 都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 特别是恭维你家小孩很聪明,很强壮之类的,在我们这习以为常的话语,更会让他们不自在,脸色难看 。
他们认为 , 这对小孩不好,小孩要粗糙点才好养活,聪明点的都被老天收走了,并且这些恭维话 , 也会让大人,小孩都变得轻浮 。
另一个是,蒙古牧民从事的畜牧业,其实和传统农业差不多 , 都得看天吃饭 。
尽管这位牧民,现在有800头羊 , 看着还比较富裕的样子,但是冬天的一夜大风雪,可能就会让他在一夜之间,瞬间破产,啥都没有 , 啥也不是,只能借钱买羊,从头再来 。
所以 , 他从来都无法放松的生活,不喜欢能让他膨胀的话语,他也不敢放松,在蒙古国牧区比较恶劣,多变的大自然环境下,放松的结果不但是牲畜可能全军覆没,人的小命都会不保 。
说一个大家比较习以为常的话题 , 蒙古人热情好客 。
表面上看蒙古人确实都热情好客 , 但这里面也有牧区生活的许多心酸 。
放牧的生活,看着是天蓝草绿,惬意无比 。
蒙古一年有260天都可以看见蓝蓝的天空 。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 ,还有你姑娘 这是我的家 哎耶
我爱你我的家 我的家 我的天堂 。腾格尔歌曲,天堂 。
但实际上呢 , 一年四季经常都见不到外人,孤独啊,也难怪见一姑娘就特别稀罕,那眼里都是美女 。
另一个,在过去的年代,牧区忽然上门的陌生人,主人也不知道到底是前来借宿的旅人 。
还是意图上门来抢羊,抢老婆,抢女儿的强盗 。
这周围也没有警察,更没有法律 。
所以,只能用最质朴的方式,最繁琐的礼节 , 最好的食物,拿出来招待好客人 , 尽量让大家都相安无事 。
还有一个 , 在牧区生活的人,有时候也没有主客之分 。
如,有一次在野外遇到大风雪,越野车外面瞬间降温到零下 , 一车人又冷又饿,风雪中大车灯射出的两道大灯柱子,偶见一蒙古包,一车人大喜过望 。
然而,狗叫,敲门,主人却不在家怎么办?
主人应该是一家人都外出,去照顾风雪中的牲畜了 。
在门口等吗?
蒙古司机毫不犹豫,自行推开了门,然后带领一车四五个游客进去 , 四处翻箱倒柜,找吃的,找喝的,点起火堆取暖 , 吃饱喝足后,还安排一帮人在蒙古包里美美睡了一觉 。
第二天,天亮了,风雪变小 , 可以出发,但是主人家还没回来 。
蒙古司机挠了挠头,大略估算了下吃掉的,和喝掉的 , 食物价值,给主人家在桌上留了一叠图格里克 , 然后就带着游客开上车走了 。
在车上他说,这很正常 。这蒙古包的主人要是在外遇到风雪迷路,遇到我们一样样的情况,他也会采取一样的方式 。
所以,蒙古草原里的四处散落的一个个蒙古包,并不完全就是某某牧民一个人的家,也是所有牧民的一个个安全小据点 。
这也是 , 蒙古牧民之间的羁绊 。
还有一个羁绊是吃奶,一个蒙古人可能吃过好几个人的奶长大 , 在了解这些后,如果有一天看到某蒙古女人,兴奋得指着电视中正在转播的摔跤大赛,说,哇,这个选手吃过我的奶,眼中满是自豪,也就没那么惊讶了 。
05-在蒙古印象深刻的事之五,蒙古中二青年的自我救赎 。乌木8岁的时候 , 是蒙古国营牧场的一个小男孩 。
虽然乌木也吃了很多年的母乳,吃到四岁吧,但是从小他就很独立了 , 牧区的活几乎样样都会干 。
本以为长大后,跟父亲一样,当个牧民 。
但是,随着苏联解体,蒙古的国营牧场也解散了 , 每个牧民都分到一定数量的牲畜 。
不过,这对乌木家来说 , 不是好事,自由竞争激烈的牧区,因为水草有限,注定有很多人要失业 。
再加上一场忽如其来的暴风雪,乌木家破产了,跟许多牧民一样,要迁移到乌兰巴托讨生活 。
漂亮的城市看着离乌木很近,但是也很远 , 他们一家住在城市边缘的蒙古包中,父亲在城市里打短工,每个月按人民币算,不到一千元的收入 。
没有草原和牲畜的牧民,啥也不是,冬天很冷 , 蒙古包里家家都要点起牛粪,轮胎,眼睛可见的一切可点燃城市垃圾,用来取暖 。
滚滚的乌烟 , 笼罩了乌兰巴托 , 成为世界上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之一 。
乌木在这里无事可干 , 没有草原,没有牲畜,没有骏马,只有周边地区很多的黑网吧 。

他和许多比他更小的蒙古小孩子一样,在网吧里昏天黑地上网,没钱了,小孩子会出去偷,或其他各种手段向游客索取,而乌木收他们的保护费 。
在这期间,乌木认识了同是牧区破产后跑到城市生活的其他朋友,还有女孩子 , 但是他们都觉得自己没有未来,长大后能有什么工作呢?
乌木,知道城市是什么样的秩序 , 几乎没有人会排队,个个都是凭借着自身的身强力壮,看谁能挤过谁,他很羡慕那些将军肚的摔跤手,但是,他已经没有那个机会,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
乌木觉得自己早晚要玩完,他都不敢答应心仪的女孩子什么 , 自己的前途,已经是一片黑暗 。
就在乌木绝望的时候,邻居国经济的强力发展 , 带给了蒙古,大量的工作机会 。
并且,这些工作机会,要求技能点低,矿工,大车司机 。
只要肯吃苦,肯卖力就行,收入也高 , 比在城市讨生活还能多一倍 。
乌木离开了城市,前往矿区找工作,那里正在蓬勃发展的一切,让他目瞪口呆 。
他先是在矿区里上班存钱,随后学习了驾驶执照,成为一名大车司机,成为日日夜夜往邻居国运输煤炭,铜,长龙一样车队中的一员 。
乌木真正是赚到了钱,每个月有三千多的收入,是他在乌兰巴托打零工的父亲,将近一倍 。
终于 , 他有钱能和心爱的女孩子结婚了,乌木组建了家庭,诞生了新的一员 。
乌木最反感那些来矿区拍视频的欧美游客,因为他们经常会不怀好意得说,蒙古的天可能会因为这些矿区开发,变得没再那么蓝,应该关闭和取缔 。
但是,乌木觉得天没那么蓝又有什么关系 , 在他心里已经有了蓝蓝的天,还有美好的家园 。
本文最后小结, 。
1,蒙古有八成的外贸经济收入来自邻居国 。
2,喜欢文中带有小故事的就点个赞吧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