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鱼塘里的水能养虾 虾苗空胃怎么办

虾苗空胃怎么办,为什么鱼塘里的水能养虾?一、抓清淤除野
凡是养过一年虾的虾池由于池中残饵和便的积累,已使池水变浅,有毒物质增多 , 所以放虾苗前一定要进行清淤,保证池中水深1.2米以上,而后使用漂白粉进行“除野”,从而起到改善对虾生长环境的作用 。
二、抓肥水繁饵,适时投苗
4月下旬往虾池内放水,使水深达到0.5米,每亩施用尿素2.5公斤,使池中的藻类、轮虫等大量繁生,以达到肥水繁殖基础性饵料的目的 。5月20日前后,适量投苗 , 每亩投苗3至4万尾 , 一定投放无病健壮的虾苗 。
三、抓调节水质
在对虾养成前期,换水次数较小,当池水透明度降到15至20厘米时,要换一次水,换水量占池水量的1/2 。养成中期,每隔10至1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占池水量的1/3养成后期,每隔5至7天换水一次 , 换水量为池水量的1/4,换水的方法是先排掉池中底层水,后添加新水,一定要防止这面排水,那面进水的混水养虾 。重要提示,在降雨较多的汛期,不搞大排大灌,而是把表层的淡水排掉 , 以保证池水盐度相对稳定 。
四、抓合理投饵
要自制推网一个,每早5时取样50至100尾,认真观测对虾的胃及长势,同时用旋网测定池中对虾生存量,以做到心中有数,合理投饵 , 在对虾养成后期 , 每天喂6次 。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各投饵喂一次,占日投饵料量的40%,晚上每隔4小时投喂一次,占日投饵料量60% 。每天的投饵料量,池中四周占80%,滩面占20% 。但在池中水温超过30℃时不投饵料,水中溶氧少时,不投饵料,水质恶化时不投饵料,雾大气压低时不投饵料,注进新水后1小时不投饵料 。
五、抓防止浮头
要坚持经常观察,当发现雄虾,小鱼靠岸时,说明水中缺氧,是野浮头的前兆 。这时就要昼夜不停地把水搞活,也可搞人工造浪 , 人工造氧,投水降温,投放增氧剂 。投料也不能在下半夜易缺氧时投饵料 。切不可发现浮头搅得圈内沉渣泛起,这只能加剧对虾的死亡 。
山茶油真的能袪斑吗?可以的,脸上的黄褐斑,掉发,黑发有一定改善 。当然是要不掺杂任何东西到纯正的才好,特别是野山茶油



对虾的种类和养殖技术?雌,雄对虾的成熟期是不同时的 。雄虾当年就可达性成熟,而雌虾需到翌年4、5月才能成熟 。雄虾成熟后,约在10月中旬至11月初与雌虾交配 。交配时是在雌虾退壳后新的甲壳未变硬前由雄虾将精类送入雌虾的纳精囊内 。交配后的雌虾纳精囊由原先的平扁而透明变得饱满微凸而呈乳白色 。
在交配后的第二年4-6月,雌虾性腺成熟并产卵,中国对虾在自然海区的产卵水温为13-18℃ 。人工饲养在控温的条件下可提前到3月份产卵 。对虾具有多次(分批)产卵的习性 。雌虾产卵时一边产卵,一边将纳精囊中的精子放出与卵结合 。
中国对虾从产卵受精孵化到仔虾是要经过3个完全不同形状的阶段,9次脱壳,即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才到仔虾 。仔虾再经过14一22次脱壳才达到性成熟进行交配繁殖后代 。
中国对虾养殖技术及视频指导
对虾育苗的环境因子
对虾育苗在南方一般都是采在水泥池内进行,中国对虾育苗的适宜环境因子是:
1、水温:产卵及受精卵孵化最适宜水温为18-20℃,无节幼体阶段为20-22℃,蚤状幼体为22-24℃,糠虾幼体为23-25℃,但当培育到仔虾期时,虾苗准备出池前2-3天,要逐渐降到与养殖池水温相接近 。以免出池后与养殖池温差过大而死亡 。
2、pH值一般均为7.8-8.6之间 。
3、盐度一般均为25‰左右 。
4、溶解氧4毫米升以上 。
中国对虾养殖技术及视频指导
对虾养成技术
1、清池除害:池塘建成或老塘修复后,在拟定放养20天前,要进行清塘、清塘包括清除淤泥,杂藻及动物性敌害生物 。清除敌害生物的方法是:不积水的池塘,在对虾收获后将塘水排干 , 曝晒一冬,就能达到清除之目的 。但不能排干曝晒的池塘,需用药物清除 。常用的药物有茶籽饼,漂白粉、鱼藤精、生石灰等 。
【为什么鱼塘里的水能养虾 虾苗空胃怎么办】2、饵料生物培养:清除后,就可以进水培育生物饵料,它是对虾放养的基础饵类、具有方法简单,营养价值高,省力又能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 。一口基础饵料培育好的虾塘,虾苗放养时可半月内不需报饵 。
3、虾苗运输及注意事项:虾苗运输是否得当,对其成活率的影响很大 。运输途中溶解氧和水质是主要因素 。目前大多数都是采用聚乙烯袋充氧运输 。这种方法轻便、安全、适应各种工具运送 。在体积为10升的聚乙烯袋中,装入新鲜海水约1/4,虾苗约2万尾,再充入氧气约3/4,然后把袋口扎紧,运输时间在10小时以内不会有问题,如果将袋装放入纸盒内更为安全 。虾苗运输注意事项有:①装苗不能用育苗池中的育苗水,而应用新鲜海水 , 另外混浊或已被污染的海水不能用 。②运苗时间最好安排在清晨或傍晚,避免中午日烈炎热,运输水温最好能控制在与育苗池水温相近,尽量避免超过20℃ 。
4、放苗时应注意的事项:放苗时要注意虾塘内的理化因子是否适宜虾苗生活,一般4月份放养时,水温要回升稳定在14℃以上为好 , 苗放时水深以不低于40厘米,盐度在20‰-30‰,pH值在7-8.6为宜 。
5、养殖日常管理
①巡塘观察 。虾苗放养后就必需认真巡塘,仔细察看虾塘情况动态和环境因子的变化 。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巡塘观察的内容主要有:闸门及过滤网是否严密完好,虾的活动、摄食,脱壳是否正常,环境因子的差异是否过大,池水是否有异样气味 。
②换水 。换水是改善虾塘水质条件的一项必需措施,它可以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调节盐度、pH值、水温 , 控制单胞藻繁殖过密,带走代谢污物,改善环境条件 , 增加饵料生物,刺激对虾脱壳等 。具体的操作一般是:前期(虾苗投放后半个月内)以添水为主,每天添少量直至虾塘加满 , 此后每天适量换水,中后期日换水量可增至30%左右 。后期在正常的情况,日换水量最好控制在50%左右,以免换水量太大时对环境因子差异过大 。
③投饵 。目前在浙南地区养殖对虾饵料以张网小鱼虾为主,也投部分配合饵料及蛤、螺类等 。
据研究表明,对虾的摄食具以下特点、一是对虾中枢神经系统简单 , 很难形成条件反射,无法利用条件刺激来作为投饵信号 。二是对虾的视觉范围和活动范围都不大,它主要是靠嗅觉觅食 。三是对虾是用螯足捕获食物 , 腭足抱持着食物后才经小腭撕碎,大腭的嘴嚼进入胃 。所以饵料需有一定形状,不能太细,也不能太大,四是对虾的摄食随蜕壳周期呈规律变化 。刚蜕壳的对虾,因身体未变硬,不吃任何东西 。五是在水质条件好的情况,健康的对虾在水温7-32℃这一适温范围内,对虾的摄食量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力 。因此,投饵时需要根据上述特点和对虾个体大小来确定投饵量和饵料颗粒的大小 。在正常的情况下,投饵料后一小时应有70%以上的对虾达到饱胃或半饱以上即可 。四、对虾配合饲料由于对虾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加上繁鱼期的休渔管理,在养殖过程中必需采用配合饲料来代替天然饵料,好的配合饵科优点是:能适合不同阶段对虾营养需要 , 特别是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饵料对水质、低质的污染;减轻病害;便于保存和投喂等 。所以在目前病害严重影响对虾养殖业时 , 专家呼吁要尽量采用配合饲料养殖对虾,能起到防治病害,控制病害的作用 。
中国对虾养殖技术及视频指导
病害及病害防治
养殖对虾的病害可分为生物性病害与非生物性病害两大类 , 生物性病害包括由杆状病毒、立克次什体、病原体等所致的病毒性?。苫【人碌南妇圆? ,由镰刀菌所致的真菌性病 , 由聚缩虫等所致的原虫性病 , 由线虫,绦虫等所致的蠕虫性病等 。非生物性病害,包括营养不良所致的营养性病,由水质恶劣所致的环境因素病,由有害化学物质所致的中毒性病等 。
对虾病害的发生,情况是相当复杂的、尽管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病因素的存在和侵袭 , 是对虾发病的直接原因,但也并非致病生物的存在就一定发病甚至死亡,这还取决于虾体健康状况和环境条件 , 因此保护好环境 , 增强对虾体质可起到预防作用 。
目前,对虾养成期间疾病流行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给对虾养殖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 至今仍末找到有效地防治方法 。
对虾孢子虫应怎样处理?更多农业养殖知识和种植技术,请关注三农种植通,诚邀您的关注 , 共同探讨探讨三农知识 。对虾在养殖中,经常就会遇到对虾的生长速度比较慢,对于最近几年很多的地区都有着对虾在生长期的过程中 , 出现对虾不长个头 , 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对虾身上有肝肠孢子虫的原因,因为这种微孢子虫的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所以每年都有很多的养殖户面对这种孢子虫也是造成的损失也是束手无策,对于这种孢子虫病也是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有发生,对于在防治方面也是比较棘手,所以对于孢子虫?。勖蔷驮谡饫锼迪略し来胧?降低我们养殖户最少的损失 。
什么是对虾孢子虫?。?对虾孢子虫病也是我们养殖户常说的“棉花虾”,这种病害是一种有多种微孢子虫引起的病害,很多的孢子虫都是在海水里面出现,由于孢子虫病比较难预防和治疗,一旦养殖对虾的塘子里出现这种病害,是难以清除塘子里的孢子虫的,这种微孢子虫的体型很小 , 长度在2-8毫米,对于对虾在感染了孢子虫的时候,从发病到死亡基本上都在5-8天左右的时间,孢子虫的侵害速度也是非常快的,感染了病害的对虾肠胃里都是空的,体型比较瘦弱,虾壳是比较薄的,后期在不死亡的情况下,对虾生长就会很缓慢 。
对虾孢子虫病发病后是什么样的症状?孢子虫病发病后,病害会先侵害对虾的肠道表皮,然后孢子虫会继续侵害对虾的肝胰腺,前期如果发病后 , 养殖户也是很难粪便的,只有使用专业的PCR技术才能检测出来对虾是否患病 , 但是在后期对虾的发病比较明显,首先是对虾在患病后,会出现拉白粪便的情况,然后会引发对虾的肠炎和肝胰腺萎缩 , 有的对虾在采食方面有所下降,所以会出现生长缓慢的情况 , 但是个别的对虾也会采食,但是患病的对虾身体比较又软,对于发生的孢子虫的对虾,在前期无法判断时,应该及时的进行检测,以防造成误诊 。
造成对虾发生孢子虫病的原因是哪些呢?对于发生了对虾孢子虫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几点 , 虾苗的在选择的时候,由于体质较差 , 活力不好,在发生了病害后,发病的对虾排出的粪便可以造成水平的传播,还有的就是一些幼下本身就携带了孢子虫病,那么发病的对虾在养殖的塘子里带有孢子的话,那么整个排水的系统就可能存在孢子虫,造成垂直传播病害 。
如何预防和改善对虾发生孢子虫病呢?1,严格控制前期虾苗的引进
对于在前期引进虾苗的时候,应该选择虾苗的体型大小均匀,身体透明,活力强,幼虾的尾扇要完全打开,腹节要长,投放虾苗的时候,虾苗体表要干净,没有任何的损伤,从外面看上去,虾苗的肠胃要饱满,胃要选择橙红色的最好 , 最好在前期进行PCR的检测后,确定虾苗没有携带病菌后,在进行投放,这样可减少病害的发生 。
2,控制好养殖的水源问题
对于养殖对对虾的水源一定要选择使用循环性的养殖池进行养殖 , 对于养殖池的建设,应该选择使用排水和换水与处理池,蓄水池相结合进行养殖对虾,对于平时的养殖用水,应该选择养殖的用水在经过蓄水池沉淀和净化后,循环使用,避免养殖水池的水在没有经过消毒和沉淀后带有病菌进行侵害对虾 , 要使用循环的模式进行养殖对虾可减少病害的发生 。
3,改善养殖池塘的病菌清理
对于在养殖对虾的池塘里,如果长期发病或者是养殖时间比较长久的池塘 , 我们应该进行清塘的措施 , 年代久远的池塘,由于长期的投放饲料,造成池塘内残留很多的有机物 , 这些有机物里面就会有病菌潜伏,所以要想对虾少得?。?清塘是必然的,在进行清塘的时候,使用专业的机械清除池塘下面的淤泥 , 对于清塘后要对池塘里进行晾晒15天以上,让池塘地下的淤泥彻底干燥变白 , 如果池塘里的土质过于偏酸性的话,在清塘的时候可以使用生石灰进行清塘,要是碱性的土壤就使用漂白粉进行清塘 。
4,科学掌握肥水的需求
对于在清塘后,在注水的时候 , 尤其是到了水位在20厘米的时候 , 在水里使用灵活100和藻健康进行水里混合后,拌匀后在进行注入肥水,一般注入肥水的时间在放入虾苗的10-15天左右进行 , 进入肥水的时候,一定要使用细小的纱网进行过滤,避免有的小鱼和其他的浮游动物进入池塘,在进入肥水后,应该使用利生素和其他的肥水产品尽心肥水的水质管理,对于使用有机肥进行配置肥水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发酵和消毒的有机肥急性过滤处理才可以使用,同时投放虾苗的时候,一定要完善增氧设备 。
5 , 合理掌握饲料投放的次数
对于在投放完虾苗后,在进行投放饲料的时候,一定要使用适口性好的饲料进行投喂,饲料样营养全面,诱食性强 , 每天投放饲料保持在3-5次之间,水温高的话,投喂的次数减少,水温低的话就要加大投喂次数,少喂勤喂为宜 , 最好做好定时定点的投喂,避免投放饲料的时间比较混乱 , 打乱了虾苗的采食时间,在投放的饲料里,我们可以定期的添加水产用的维生素等带有增强抵抗力的保健药品 , 平时可以投喂一些钙片,干草等药剂改善虾苗的抵抗力,后期也要定时的给池塘里进行消毒,消毒的时候建议使用三宝有机碘进行消毒 。
6,控制病源的产生和扩散
对于在对对虾的养殖过程中 , 我们可以进行套养的模式进行喂养对虾,比如在对虾养殖到40-50天的坏死hi留,可以在池塘里放入罗非鱼进行套养,建议选择1-2两的罗非鱼进行套养 , 套养的远离是,在池塘内若是发生了病害后,部分对虾患病后,就会出现行动缓慢的对虾,那么这个时候罗非鱼就能吃掉这些病虾,防治病害的扩散,起到了防护的作用 。
对虾缺氧死亡是什么样子?就象死虾的样子,没什么特别的! 大多数情况下,刚死时虾苗体表发白,肉眼看跟成虾有些区别,因为虾苗太小,外壳一般比较透明,只能看到它的肠道是黑色的 , 虾苗死前多数不进食,肠道是空的 , 就象平时育苗人说的空胃,所以虾苗初死时看上去是白色的,双眼也显灰白色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