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鸡才能有成效 如何管理鸡场

如何管理鸡场,怎样养鸡才能有成效?养鸡是个有风险的事业,但是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除去市场价格波动原因,成功的几率还是非常大的:
一:选苗
健壮均匀的鸡雏是养殖成功的第一关,健壮的鸡雏生病少,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 。大小均匀的鸡雏,整齐度好,平均体重均匀,饲料成本低,出栏体重均衡 , 很受经销商的欢迎 。
那么如何挑选健壮的鸡雏呢?首先我们要考察种鸡场的资质,资质好的种鸡场,种母鸡饲养精心,疫苗接种完整且严禁,少了很多流行性疾病发生,在雏鸡以后的饲养过程中也会很少发病,确保了成活率 。
二:饲养管理要跟得上:
1 , 温度
刚出壳的雏鸡 , 自身对外界温度调节能力差,特别是对低温的敏感度更高,在雏鸡到育雏舍之前,需要对育雏舍进行预温 , 舍内温度达到36.5左右较为适宜 。在雏鸡到达育雏舍2小时内,给予准备好的温开水进行饮用 , 可在饮用水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或者红糖 , 以快速补充在运输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和脱水 。
2,湿度
育雏舍内应同时悬挂湿度表,适宜湿度维持在65%较为适宜(地区不同湿度有所差异),湿度过高,雏鸡易受凉,肠道性疾病频发,不利于雏鸡成活率 。
3 , 饲料的选择
饲料是养鸡成功的关键,优质的饲料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a,配方精良
b,营养全面
c,易消化
优质饲料来源于优质饲料厂家 , 选择的时候,一定选择口碑好,对饲料原料严格把关的饲料厂家不可贪图便宜,而抱侥幸心理 。
三:疫苗的接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主要手段,特别是对于高发和高传染性疾病,比如鸡新城疫,流感,法氏囊炎,传染性鼻炎,喉气管炎等烈性传染病的预防 。
接种疫苗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疫苗的选择
在选择疫苗的时候,首选有国家批准文号的厂家生产的疫苗 , 质量有保障,用起来放心 。
2,储存条件
疫苗属于特殊生物制品,分灭活苗和油苗,不可太阳光直射,应放置冷藏 。
3 ,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点眼滴鼻稀释疫苗时,应采用指定的稀释液或者无菌蒸馏水进行稀释,确保疫苗不被污染 。
在饮水接种疫苗时 , 水温不宜过高,疫苗和水的温差也不易太大 , 否则会大大降低疫苗效价 。
在饮水接种时,建议选用塑料制品作为容器 , 铁制品或者其他金属制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疫苗活性,从而降低疫苗效果 。
不管是点眼滴鼻还是饮水接种 , 都必须做到每一只鸡获得免疫,不得漏免,否则不利于疾病控制 。
四 , 环境卫生
养鸡过程中,因养殖密度大 , 粪便产出较多,加上舍内温度高,时间长了 , 舍内氨气指数增高,空气质量下降,所以及时清除粪便 , 打开通风口通风,可以有效降低鸡群呼吸道性疾病的发病率 。
养鸡是一个繁琐而又讲究精细的工作,养到老 , 学到老,能写出来的都是书本上和经验之谈,还有很多需要自己去摸索 , 比如如何降低料肉比,如何通风,何时通风既能保证舍内温度 , 又能保证鸡群不会受凉感冒等等 。
入秋以来鸡群呼吸道症状频繁发生?鸡慢性呼吸道病又称鸡呼吸道支原体病或鸡败血霉形体病,是由鸡败血支原体(旧称霉形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特征为病鸡咳嗽 , 鼻窦肿胀 , 流鼻液,气喘并有呼吸啰音 , 幼鸡生长发育不良,母鸡产蛋减少 。疾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 , 可在鸡群中长期蔓延,常并发其他细菌性或病毒性传染病而致使病情加剧,死亡率增高 。此外,虽然有多种高效药物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 但很难根治,容易复发 , 往往整个饲养期病情都处于时隐时现、时轻时重的状态,给养鸡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鸡和火鸡,其他禽类很少感染 。各种年龄的鸡均有易感性 , 但以1~2月龄的幼鸡易感性最高,发病时表现典型症状,以后随着日龄增长,易感性有所降低 。成年鸡发病时症状较轻,很少直接引起死亡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菌鸡 。这些鸡呼吸道内存在大量病原体(支原体),可通过咳出的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健康鸡,也可污染饲料、饮水 , 经消化道感染 。本病既可水平传染,又可垂直传染 。病鸡和带菌鸡的输卵管和输精管中存在病原体,因而可通过种鸡孵化传染给雏鸡 。侵入机体的病原体 , 可长期存在于上呼吸道而不引起发病,当某种诱因使鸡的体质变弱时,即大量繁殖引起发病 。其诱发因素主要有病毒和细菌感染、寄生虫病、长途运输、鸡群拥挤、卫生与通风不良、维生素缺乏、突然变换饲料及接种疫苗等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 , 但以寒冷季节较为严重 。在大群饲养中容易流行,而成年鸡多为散发 。一般情况下 , 本病传播较慢,但在新发病的鸡群中传播较快 。(2)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10~21天,发病时主要呈慢性经过 , 其病程常在1个月以上,甚至达3~4个月,鸡群往往整个饲养期都不能完全消除 。病情表现为“三轻三重”,即用药治疗时轻些(症状可消失),停药较久时重些(症状又较明显);天气好时轻些 , 天气突变或连阴时重些;饲料管理良好时轻些,反之重些 。幼龄病鸡表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羽毛松乱 , 体重减轻,鼻孔流出浆液性、黏液性直至脓性鼻液 。排出鼻液时常表现摇头、打喷嚏等 。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时,常伴发窦炎、结膜炎及气囊炎 。炎症波及下呼吸道时,则表现咳嗽和气喘 , 呼吸时气管有啰音,有的病例口腔黏膜及舌背有白喉样伪膜,喉部积有渗出的纤维素,因此病鸡常张口伸颈吸气,呼吸时则低头,缩颈 。后期渗出物蓄积在鼻腔和眶下窦 , 引起眼睑、眶下窦肿胀(图12-16) 。病程较长的鸡,常因结膜炎导致浆液性直至脓性渗出,将眼睑粘?。詈蟊湮衫已镏剩蛊妊矍虿⑹怪?。产蛋鸡感染时一般呼吸症状不明显,但产蛋量和孵化率下降 。图12-16 两个眶下窦中蓄积大量渗出物(左) , 右眼眶下窦中的渗出物被清除之后(右) 2月龄以内的幼鸡感染发时,其直接死亡率与治疗、护理有很大关系,一般在5%~30%,成年鸡感染时很少出现死亡 。(3)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在呼吸器官 。鼻腔中有多量淡黄色混浊、黏稠的恶臭味渗出物 。喉头黏膜轻度水肿、充血和出血 , 并覆盖有多量灰白色黏液性或脓性渗出物 。气管内有多量灰白色或红褐色黏液 。病程稍长的病例气囊混浊、肥厚,表面呈念珠状,内部有黄白色干酪样物质 。有的病例可见一定程度的肺炎病变 。严重病例在心包膜、输卵管及肝脏出现炎症 。(4)预防措施 ①对种鸡群进行血清学检查,淘汰阳性鸡,以防止垂直传染 。②对感染过本病的种鸡 , 每半月至1月用链霉素饮水2天,每只鸡30万~40万单位,对减少种蛋中的病原体有一定作用 。③种蛋入孵前在红霉素溶液(每千克清水中加红霉素0.4~1克,需用红霉素针剂配制)中浸泡15~20分钟 , 对杀灭蛋内病原体有一定作用 。④雏鸡出壳时,每只用2000单位链霉素滴鼻或结合预防白?。?~5日龄用庆大霉素饮水,每千克饮水加8万单位 。⑤对生产鸡群 , 甚至被污染的鸡群可普遍接种鸡败血支原体油乳剂灭活苗 。7~15日龄的雏鸡每只颈背部皮下注射0.2毫升;成年鸡颈背皮下注射0.5毫升 。无不良反应,平均预防效果在80%左右 。注射菌苗后15日龄开始产生免疫力,免疫期约5个月 。(5)治疗方法 用于治疗本病的药物很多 , 其中链霉素、北里霉素、泰乐霉素及高力米先等具有较好的效果,可列为首选药物 。①用链霉素饮水,每千克饮水中加100万单位,连用5~7天;重病鸡挑出,每日肌内注射链霉素2次,成鸡每次20万单位,2月龄幼鸡每次8万单位,连续2~3天,然后放回大群参加链霉素大群饮水 。②用北里霉素混水,每千克饮水中加北里霉素可溶性粉剂0.5克,连用5天 。③用卡那霉素混水 , 每千克饮水中加150~200毫克,连用5天 。④用强力霉素混料,每千克饲料中加100~200毫克,连用5天 。⑤用复方泰乐霉素混水 , 每千克饮水中加2克 , 连用5天 。⑥用高力米先混水,每千克饮水加2克,连用5天 。⑦用氟罗沙星混水 , 冬天饮水浓度为100毫克/升;夏天为25~50毫克/升,连用5天,对鸡败血支原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鸡慢性呼吸道病又称鸡败血支原体(支原体)感染,是由鸡毒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涮卣魇遣〕坛ぃ±肀浠⒄孤突鸺κ歉貌〉闹饕拗?,鸡以4~8周龄时最易感 , 成年鸡常为隐性感染 。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或病鸡呼吸道排泄物等直接接触传播,带菌种蛋的垂直传播也是重要的途径 。若有不良的环境因素如鸡舍潮湿、拥挤、饲料营养不足、气候突变等,以及新城疫疫苗气雾免疫的刺激甚至大肠杆菌病等的混合感染均可加重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 但以气候多变和寒冷季节时发生较多 。(1)临床症状:病鸡表现食量减少,生长发育迟缓,时有咳嗽、喷嚏和呼吸啰音、眼睛流泪,眼睑肿胀,严重的双眼紧闭,病鸡精神沉郁,低头缩颈站立 。病程长的窦腔内,眼内见有大小不一的干酪样坏死物,严重时压迫眼球可致使颜面肿胀,鼻孔可见浆性黏性分泌物 。成年鸡常呈隐性感染,产蛋率下降,产软壳蛋的比例增大,种蛋孵化率明显降低 , 孵出的弱雏率增加 。(2)防制措施:①疫苗预防: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油佐剂灭活苗,种鸡进行免疫接种,20~30日龄雏鸡皮下注射0.2毫升/只,120日龄种鸡皮下注射0.5毫升/只 。国外鸡毒支原体弱毒苗也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加强鸡场的管理,改善鸡舍通风条件,减少应激因素等以防止本病的发生 。②治疗:可选用喹诺酮类药物、泰乐菌素、红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克林霉素等治疗 。
怎样做好产蛋鸡的秋季管理?一、增加营养:
经过夏季三伏天,鸡群的体质不同程度的下降,立秋后天气逐渐变凉,鸡群的采食开始增加,是鸡群增膘复壮的好时期 。所以,应在饲料中增加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提高饲料的营养浓度,促进鸡群复壮 。
二、应用新玉米注意事项:
秋季 , 新玉米逐步收回,不少应用浓缩料、预混料及自配饲料的养殖户开始应用新玉米配料 。应用新玉米配料往往引起产蛋率下降,这是因为:
1、新玉米水分含量高 , 一般都在18%以上,因此配出的饲料能量有所降低,影响产蛋 。
2、新玉米的淀粉有抗性,影响营养的消化吸收,使产蛋鸡营养达不到产蛋需要,因而产蛋下降 。所以应用新玉米应放置一个月后,使抗性淀粉充分热化,水分应在14%以下,这时应用就没问题了 。
三、控制小环境的温度:
秋季早晚温差大,加之气候变化异常,所以极易引起鸡群的冷热应激,诱发感冒、慢呼等呼吸道疾病 , 严重的可诱发新城疫、禽流感、传支等恶性疾?。?给鸡群造成很大的损失 。所以我们一定要管理好鸡舍温度,使其保持相对稳定 。
四、注意光照:
秋季日照时间逐日缩短,光照时间千万不可随之缩短,一般早5点开灯,晚9点关灯,保持16个小时光照时间就可以 。
五、预防疾?。?
1、驱虫、灭蚊蝇:秋季是内外寄生虫及蚊蝇活动的季节 , 蚊蝇可传播多种疾?。?所以一定要采取驱虫及灭蚊蝇的措施 。
2、刺种鸡痘疫苗:在我们北方,秋季是鸡痘高发的季节,其他季节很少发禽痘,所以在立秋前一定要刺鸡痘疫苗 。没刺的抓紧刺,不要死板的按免疫程序,以防发病 。
3、加强新城疫、禽流感H9、H5、H7的免疫 。秋冬季节是新城疫、禽流感的多发季节,建议养殖户普遍查一次抗体,凡抗体达不到保护值的,尽快进行一次免疫 。没条件测定抗体的,距上次免疫近三个月的一定要加强免疫 。
4、定期消毒:对舍内舍外一定要定期消毒,以降低舍内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 。在消毒前一定要打扫清除,保持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 。打扫清除可以清除大部分病原微生物 。再用泡易泡或者聚维酮碘进行消毒 。
日常管理中该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近几年来,养殖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 呈现出向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态势,这种大规模的养殖模式同样使得流行性鸡病的防控压力越来越大,其中以鸡呼吸道疾病最为严重 。由于鸡呼吸道疾病症状相似,且多为混合感染,防治难度大,一旦爆发将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鸡呼吸道疾病多发,如何预防?经过漫长的低谷期,鸡市终于触底反弹,鸡市上涨动力强劲,特别是鸡蛋价格上涨态势喜人 , 步步逼近历史最高位 。然而在鸡市大好的情况下,有些养殖户却犯起愁来,最近很多鸡场鸡群发生大批量死亡,这是发生了什么?进入秋季,气温开始逐渐下降,特别是昼夜温差大了不少,养殖户也相应了做了夜晚鸡舍的保温措施,以防鸡群着凉发病 。事与愿违 , 有些鸡场鸡群还是发生大规模发?。慌慌募λ劳隹醋湃萌诵奶郏馐鞘裁丛蚰兀烤趵鲜Τ稣锸档亓私獾?,这些鸡场无一例外造成鸡群大量伤亡的原因是鸡得了呼吸道疾病 。为什么一到秋季鸡场呼吸道疾病就上来了呢?致病原因是什么,又该怎么预防呢?在日常的临诊中发现,有些养殖户在鸡场从夏季到秋季的过度饲养管理不到位 。养殖户知道秋季昼夜温差大,会关闭门窗 , 而忽略了鸡舍的通风透气 。他们还是按照夏季通风方式,但是此时门窗已经关闭了;而且他们还犯了一个致命错误,鸡舍内的粪便没能及时清除,鸡粪被分解后产能的氨气等有毒气体不能及时排出去 。鸡舍内氨气浓度不断累积,就会损害鸡呼吸道黏膜,致使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 。
另外,鸡舍内空气太过干燥,就会造成空气中悬浮过多的尘埃,而大量附着病原的尘埃进入鸡呼吸道后,会在鸡呼吸道内大量累积,进而损伤鸡呼吸黏膜,造成鸡发病 。如果想预防鸡呼吸疾病需做好以下几点:做好鸡舍的通风换气措施,及时清扫鸡舍,另外,要注意鸡舍内湿度的变化,保证鸡舍内湿度控制在50%-70%范围内 。常见的鸡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具体症状和防控如下:
一、新城疫
1.发病症状概述
新城疫又名亚洲鸡瘟或者鸡瘟,是由禽副黏病毒I型(新城疫病毒)引起的禽类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 。能够感染各种时期的鸡,非免疫易感鸡群会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下降、黄绿色稀粪、精神沉郁,表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咳嗽、打呼噜、张口喘气、呼吸有啰音等) 。产蛋鸡会表现产蛋下降,产白壳蛋、畸形蛋 。发病后期可出现各种神经症状(扭头、翅膀麻痹等) 。典型的剖检病变主要是十二指肠近末端、空肠卵黄遗迹后2~3cm处、回肠起始部,多见局部粘膜充血肿胀或紫红色枣核状溃疡灶 。扁桃体肿胀、出血,腺胃乳头出血 。产蛋鸡可见卵泡充血、出血、畸形、液化 。气管出血,有粘液 。
2.防治措施
防治该病的方法主要是疫苗免疫,我国常用的疫苗有鸡新城疫Ⅰ、Ⅳ系活疫苗和油乳剂灭活疫苗 。
Ⅰ系苗属中等毒力苗,用于接种两次弱毒苗免疫或者2月龄以上的鸡,肌肉注射,对雏鸡有一定的致病力 , 接种疫苗后3~4d产生免疫力 , 免疫期为一年 , 接种此疫苗鸡群可能发生一定的免疫反应 。
Ⅳ系苗属于弱毒力疫苗 , 临床应用的有LaSota株及其克隆株(如C30) 。大小鸡均可使用 , 多采用滴鼻、点眼、饮水、气雾等方法接种 。
油乳灭活疫苗对鸡安全 , 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不会通过疫苗扩散病原,但是注射后10~20d才能产生免疫力 。鸡场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场的免疫程序和免疫途径;建立定期免疫检测制度 。发病鸡场要及时确诊,紧急免疫,可用抗病毒中药制剂、抗生素饮水治疗,用有效的消毒方法杀灭环境中的新城疫病毒 。
二、传染性支气管炎
1.发病症状及概述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鸡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 。各种日龄的鸡均易感,但以雏鸡发病最为严重 。尤其是30日龄以内的雏鸡更易感 。6周以上通常不会发生死亡,产蛋鸡出现产蛋量和蛋壳质量下降 。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类型主要有呼吸型、肾型、腺胃型和输卵管型 。
呼吸型主要影响2周龄内的鸡,常见鼻窦肿胀、流鼻液、流泪、甩头等,是早期主要的流行型,并造成感染鸡产蛋严重下降 。剖检可见呼吸道内(气管、鼻道和窦腔)有浆液性、卡他性和黄色干酪样渗出物 。死亡雏鸡的气管内可见干酪样渗出物 。
肾型多见于20~50日龄的雏鸡 。初期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如啰音、喷嚏、咳嗽等,但只有在晚上安静的时候才比较明显 。持续1~4天后 , 呼吸道症状消失 , 鸡群突然大量发?。⒂?~3天内渐渐加剧,表现厌食、口渴、精神不振、拱背扎堆,排水样白色稀粪 , 粪便内含大量尿酸盐,肛门周围羽毛污浊,病鸡因脱水而体重减轻,胸肌发绀,严重的面部及全身皮肤颜色发暗干燥,腿颈部发干 。发病后10~12天为死亡高峰,21天死亡停止,死亡率约30% 。典型的剖检症状:肾脏肿大、苍白,呈花斑肾外观 。
腺胃型外观极为消瘦,剖检可见腺胃极度肿胀,球状肿大 。
输卵管型主要表现为产蛋鸡产蛋下降,输卵管囊肿 。
2
2.防治措施
疫苗免疫是较为有效的防治措施 , 所用的疫苗主要有H120、H52等弱毒苗 。实际生产中,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血清型众多,单一的疫苗只能对同型毒株产生保护 , 对异性毒株往往产生部分保护或者不保护 。所以在用H120和H52免疫后 , 即使抗体水平很高,可能也会因为流行毒株感染而免疫失败 。通过系列实验研究认为采用弱毒疫苗H120滴鼻与多价灭活苗相结合免疫,是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方法 。免疫程序:一般多采用1周日龄时用H120或ⅣH120滴鼻或饮水 , 种鸡场多用Ma5等相应毒株的进口苗滴鼻防治 。25~30日龄用H52二次免疫 。120~140日龄以H52或者灭活苗第3次免疫 。建议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疫区采用传染性支气管炎变异株4/91活苗和变异株油苗免疫防治 。
三、传染性喉气管炎
【怎样养鸡才能有成效 如何管理鸡场】1.发病症状及概述
传染性喉气管炎是有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成年鸡最为特征 。冬春季节多发 , 该病感染率和死亡率高 。此病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和咳出含有血液的粘液,喉头及气管粘膜发生出血-坏死性炎症 。临床上主要分为喉气管炎型和结膜炎型 。喉气管炎性型:特征是病鸡表现为呼吸困难,抬头神颈,病鸡咳嗽摇头时,咳出血痰 。剖检病变为喉头和气管粘膜肿胀、充血、出血,甚至坏死,气管腔内常充满血凝块、黏液、淡黄色干酪样渗出物 。结膜型:主要是浆液性结膜炎,表现为结膜水肿、充血 。有些病鸡眼脸,特别是眼下脸发生水肿 。有的会发生纤维素性结膜炎,角膜溃疡 。有时会与喉、气管病变混合感染 。
3
2.防控措施
坚持严格的生物安全防疫措施是防治本病流行的有效方法 。由于带毒鸡是本病的传染源之一,故易感鸡切不可和病愈鸡或来历不明的鸡接触 。免疫防治:主要是用弱毒苗点眼和强度疫苗涂肛 。治疗:抗病毒药加强力霉素等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治疗,同时应用平喘药物缓解症状 。
四、传染性鼻炎
1.发病症状及概述
传染性鼻炎(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鸡急性上呼吸道疾病,以鼻腔和窦发炎、流鼻涕、打喷嚏、面部肿胀并发结膜炎为主要的临诊症状 。任何年龄的鸡均易感,但幼龄鸡一般不太严重 。8~12周龄的鸡最为常见 。大多发生在秋冬寒冷的季节 。典型病例,剖检病变为鼻腔、鼻窦和眼结膜的浆液性、粘液性或化脓性炎症 。病程较长的可见鼻窦、眶下窦蓄积黄色、粘稠的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物质,病鸡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和不断甩头 。
2.防治措施
首先加强饲养管理 。鸡舍必须通风良好,鸡群不要过度拥挤,防止各种应激;其次做好疫苗接种,本病的疫苗主要是灭活苗,一般在70日龄进行接种;再就是药物治疗 。对于发病的鸡群来说磺胺药物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 。效果显著 , 但是容易复发,所以可以紧接着加一个疗程的红霉素药物治疗 。
五、慢性呼吸道病
1.发病症状及概述
慢性呼吸道是由鸡毒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流鼻涕、呼吸有啰音、喘气、窦部肿胀、颜面肿胀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虽然死亡率低,但患鸡生长缓慢、产蛋下降、饲料报酬低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气候多变和寒冷季节多发 。剖检症状为鼻腔、气管、支气管中有大量的粘稠的分泌物 。早期气囊轻度混浊水肿、不透明 , 随着病程的延长,气囊上形成干酪样的物质 。常与病毒病和其他细菌病混合感染,如大肠杆菌病、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 。
2.防治措施
慢性呼吸道病的防治主要通过净化种鸡、降低应激诱发因素、接种疫苗以及药物治疗的方式来进行 。
a.种鸡净化
慢性呼吸道病主要通过垂直传染 , 一旦感染很难根治,同时该病还会诱发其他疾病发生 。因此防治重点是对种鸡净化 。
b.消除应激诱发因素
目前我国鸡群该病感染率极高,只要存在应激诱发因素鸡群就会发病,尤其是注意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舍内温度过低或忽高忽低、密度过大、病毒病的发生等诱发因素的控制 。
c.疫苗接种
我国主要有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前者主要用于商品鸡和蛋鸡,后者主要用于种鸡的免疫 。
d.药物治疗
常选用的药物有多西环素、泰乐菌素、恩诺沙星等 。但鸡支原体可感染气囊形成干酪样物,药物难以到达该部位,使病原长期在体内存活,且容易复发,所以鸡群一旦发病一定坚持长期用药、轮换用药和联合用药 。
以上就是亲农网为大家带来的鸡常见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和防治措施的介绍 , 可以看到呼吸道疾病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是十分庞大的,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管理,预防此类疾病的出现 。
雏鸡第一天如何管理才更健康?雏鸡第一天如何管理才更健康呢?我是鸡场技术员 , 今天就把雏鸡育雏的方法告诉大家,希望大家看一下:雏鸡的管理是很重要的,多数鸡场的实践证明 , 养鸡只有在小鸡养殖好了,后期大鸡才更容易管理 。而养鸡的重要性就是在头三天,第一天为最关键 。第一天的雏鸡如何管理:1,在进雏鸡之前,育雏室里的温度要控制好,一般来说雏鸡第一天最适宜的温度是35℃,而在来雏鸡前半天,育雏室里的温度要达到36℃ 。
2,育雏室里湿度要控制好 。适宜的湿度有利于刚出生的雏鸡的卵黄吸收,只有雏鸡卵黄吸收的好,才没有弱鸡,后期更容易管理 。
3,小鸡的垫料要铺好 。如果网上育雏小鸡最佳,但是一些养鸡户受资金限制,那么可以用一些稻糠,锯末,麦秸等铺在地上 , 地上要铺6~10公分 。以便于进来的雏鸡保持温度,有利于卵黄吸收 。
4 , 小鸡开口药,开口料,凉开水 , 葡萄糖要准备好 。在来雏鸡之前,要做一些准备,上面说的这些要提前准备好,以便于雏鸡到来时能够及时喝上水,吃上粮食 。
5 , 育雏室里要消毒干净 。在上一批鸡出栏后,往往残留了一些病菌,这会造成下一批鸡在养殖上的困难 , 因此育雏室一定要用消毒药消毒干净,不留死角 。消毒的方法是:地面用石灰水泼洒,而空间 , 食槽用一些碘类消毒药喷雾 。
雏鸡到来,如何管理 。在雏鸡来到育雏室后,要做到:
1,对雏鸡及时开口,先让雏鸡喝上水,用小饮水器就可以 。雏鸡在运输过程中,在路上经过大量颠簸的 。因此雏鸡到来12~24小时之内,先让雏鸡喝上水 。喝水2~3个小时后,再给雏鸡饲喂开口料 。如果没有开口料,也可以喂玉米面,注意玉米面不要太细 。
注意事项:水中要加入5%的葡萄糖,让雏鸡自由饮用 , 葡糖糖能够补充雏鸡的养分,并防止雏鸡脱水 , 还有助于雏鸡吸收卵黄 。2,饲喂开口料时,用一些饲料编织袋铺在垫料上,并用手撒在上面,并用嘴唤小鸡 , 让雏鸡来吃饲料 。
注意事项:雏鸡的开口料要少喂勤添,等编织袋上的饲料被小鸡吃完了 , 然后在舔加 。每2~3个小时添加一次,一天要添加十次左右,晚上也要添加 。3,小鸡的光照 。在育雏小鸡时,要保证24小时光照,刚开始的时候,光照要亮一些,能够保证小鸡看到粮食 。
4  , 小鸡的温湿度 。在育雏室里,温度要在35℃左右,而湿度要在70%就可以了 。可以买一个干湿温度计 , 如果育雏室里湿度过小,可以适当撒水增加湿度 。
5 , 雏鸡用药 。雏鸡运来的第一天,要注射鸡马利克氏病疫苗 。注射的方法是颈部皮下注射0.2毫升 。而雏鸡头三天是很容易得鸡白痢病的,因此要在水中加入氧氟沙星等毒性小的药物,来防治小鸡的白痢病和大肠杆菌病 。因此在养殖雏鸡的过程中,关键需要养鸡户们的细心,这方面你只要做好了,加上上面的几点,雏鸡就会很容易管理的,而这样的管理才能保证雏鸡的健康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