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稻田养殖吗 鲢鱼怎么养殖

鲢鱼怎么养殖,鲢鱼在家养怎么养?鱼塘:放入鲢鱼前要对鱼塘进行消毒 。鱼塘要足够大,养殖密度不能太高 。喂食:可以给鲢鱼喂浮游生物,或者人工生产的微颗粒饲料 。水质:为了保证水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换水 。水温:尽量维持在18度以上并保持稳定,不要让水温发生剧烈变化 。疾病防治:建议定期消毒,同时注意检查鲢鱼的健康状态 。
大口鲢鱼苗适合稻田养殖吗?适合
稻田一般养的是鲤鱼居多,偶尔也有些农户会放些鲢鱼进去,个别村镇每到插秧的季节政府还会给种田户发放鱼苗
稻田里面养鱼一般都是等到插秧的时候放些鱼仔进去,等到稻谷快要收割的时候再把它们放出来 。稻田里面养的鱼细皮嫩肉,味道鲜美,口味比河鱼都要高上一等,所以特别受大家的欢迎 。
翘嘴鱼养殖?翘嘴红鲌(翘壳、翘嘴巴、白鱼、白条)体长,侧扁 , 头背面平直 。口上位,下颌坚厚,上翘,竖于口前 。眼大 。鳞小,侧线鳞80-93 。背鳍具强大而光滑的硬刺 。臀鳍条3,21-25 。
生活在敞水区的中上层 , 行动迅速,善跳跃 。性凶猛,捕食其他鱼类,体重1市斤的个体能吞食4寸左右的鲢、鳙鱼种 。6-7月产卵,产卵场多在近岸水区 , 卵粘附在水生植物的茎、叶上 。生长迅速,体型较大,最大者重达20-30市斤,常见为4-5市斤 。天然水体渔获物中占比重较大 。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 。人工养殖近几年刚刚起步 。养殖技术有待进一步探讨 。该品种适应各种养殖模式,如网箱养殖、成鱼塘套养殖等 。池塘养殖是其中的一种养殖模式,具体的技术如下:
该品种的易养殖的特点是,耐浮头、食性杂、病害少、产量高 。
一、鱼塘条件
面积1-20亩,水深80-250公分的淡水池塘、一般可养殖四大家鱼的地区和池塘匀可养殖翘嘴红鲌 。
二、放养前的准备
放养前清除塘内的野杂鱼,特别是鲤鱼、草鱼等吃食鱼,防治它们与翘嘴红鲌争饲料 。注入50公分以上的河水后就可放养鱼种 。
6三、苗种选择
放养一龄鱼种要求规格在5公分以上 。最好是10-20公分的规格,大小个差距不超过4公分 。运输前要拖网锻炼 。防治操伤 。二龄鱼种最好是自己培育,自己养殖 , 规格在500以下 。放养大规格鱼种会提高养殖成本和增加养殖风险 。
四、放养密度
要求亩产量在250-500公斤亩产的放养密度:一龄鱼种规格在5-20公分的 , 每亩放养1000-1200尾;二龄鱼种规格在500克以下的亩放养400-500尾 。混养花鲢50尾 。
五、饲养管理
1、饲料的种类:人工配合饲料(配方和青鱼饲料接近,营养要求偏动物性)、冰鲜鱼块、活饵料鱼(要求活饵规格为饲养鱼体长的1/3~1/5,种类为上层鱼为好,如白鲢、花鲢,鲮鱼、白鲫等也可以)、主食蚕蛹也能正常生长,但我们担心会影响品质所以不提倡 。
2、饲料的投喂:(1)冰鲜鱼饵投喂,其种类可以多样 。投喂冰鲜鱼饵,饲养鱼必须是经过驯化过程,3~5厘米时投喂冰鲜鱼制成的鱼糜,每日多次;10厘米以上,投喂切碎的冰鲜鱼,一般每日二次 。投喂方式有两种,一是定点投喂:以每次投喂后在2小时内吃完为限 。二是人工抛投:投到翘嘴红鲌不来抢食为止 , 投喂次最好是三次 。正常情况下,人工养殖翘嘴红白的饵料系数为4左右 。(2)颗粒饲料投喂:投喂颗粒饲料和冰鲜鱼所不同的是:投喂后要求在一小时内吃完,饲料系数在2左右 。(3)活饵料鱼投喂,每5-7天投喂一次 , 投喂量为翘嘴红鲌存塘重量的1-2培投喂,吃完后要马上投喂 。吃不完要推迟投喂日期 。要注意经常观察鱼的吃食和活动情况灵活握投饲量 。
3、水质的调节 翘嘴红鲌对水质要求不太严格,一般在吃食正常的情况不需要经常加水 。当水质过浓,鱼类吃食减少时应及时加水和开启增氧机 。虽然翘嘴红鲌没有上来浮头 , 但是如果翘嘴红鲌长期生活溶氧不足环境中 , 会影响生长速度 。
六、病害防治
到目前为止,从各地翘嘴红鲌养殖情况来看,还没有发现重大病害,如果发现寄生虫,防治方法同四大家鱼基本相同 。
七、捕捞和运输
翘嘴红鲌,善跳越,拖网捕捞时最好加盖网 。由于翘嘴红鲌性情急燥,容易受伤,给长途运输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如果在捕捞时保持不受伤,那么,人工养殖的翘嘴红鲌的运输成活率也很高 。
翘嘴红鲌是一个新的野鱼家养殖品种,各地的养殖技术还是够成熟 , 有待各地养殖户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和提高
怎么能多钓花鲢少钓白鲢?鲢鳙也叫白鲢和花鲢,养殖基本都是混养,白鲢多花鲢少,自然水域也一样 。平常作钓时,渔获也是白鲢多于花鲢,基本上碰到什么是什么 。花鲢不单味美肉细,而且由于其口比白鲢大 , 作钓难度也相对要容易些 。
但众多的白鲢混杂其中,想要多上些花鲢,没有针对性的钓法 , 几乎不太可能 。而针对性钓法首先就要从饵料入手,再结合作钓手法,才能保证上的基本都是花鲢 。
花鲢
1: 饵料;
钓鲢鳙的饵料有很多种 , 其雾化的重要性,不容多说都知道 。为什么每次上的都是白鲢多,花鲢少,大都也把它归咎于白鲢的密度上,但都忽略了饵料的重要性 。
不是饵料的种类和味型的区别 , 钓花白鲢饵料味型的区别,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
现在的鲢鳙鱼,味型区别并不是很大,什么都吃,最主要的原因而是饵料的“粒径”大小 。就是饵料粒径的大?。?决定了上的是花鲢还是白鲢 。
白鲢
白鲢和花鲢同属滤食性鱼类,都是靠一对鳃耙来过滤食物,但两者的鳃耙粗细却各不相同 。白鲢的鳃耙细而密 , 花鲢却正好相反,要粗而稀 。鳃耙的粗细疏密,就注定了两者的滤食天性 。
白鲢细密的鳃耙 , 只适合10-60微米粒径的食物,花鲢则在60微米以上(1微米=0.001毫米) 。两者滤食粒径的大小差异,选择粒径合适的饵料 , 就决定了渔获是花鲢还是白鲢 。
所以把饵料“筛”一下,选取粒径大于60微米的饵料,针对性地去钓“花鲢” , 就显得格外重要 。雾化后大于60微米的饵料,白鲢在滤食时由于鳃耙的限制 , 会卡在其中,频繁多次的滤动会损伤白鲢的鳃耙 , 厌食逃离就最正常不过了 。而花鲢大于60微米的滤食特性,就正好合口 。
雾化的粗细粉粒
由于市面上的商品饵其粒径基本上都是广谱性的,粗细兼备 。而混养白鲢密度大于花鲢,不经“筛选”的饵料,上鱼白鲢多于花鲢,就不足为奇了 。
说到“筛”选饵料,并不是真得弄个筛子去筛,这样做就太刻板了,而是凭眼看就大致能分辨出它的粒径来 。过多低于60微米的饵料组成 , 可以添加大量高于60微米的饵料,来降低它的比例 。
毕竟大颗粒的饵粉,在诱鱼性上要低于细颗粒,诱鱼性也重要,必须两者兼备 , 只是大于60微米的比例要占绝对的多数 。
钓花鲢用粗粉粒
还有一定量的细小颗粒,也会招来白鲢滤食,这个无法避免 。想要上的主要是花鲢,诱鱼也重要,可用作钓手法的变化来达到 。
2 : 钓法;
钓法上抛竿由于局限性难以避开白鲢 , 想多上花鲢只有用手竿,本身手竿钓鲢鳙的效率要远高于抛竿 。
由于考虑到细小颗料的诱鱼性,在饵料上无法完全避开白鲢,就要在作钓手法上来实现 。
手竿钓鲢鳙
并没什么特殊的手法,只需把进窝的白鲢赶走就行 。如果窝中白鲢太多,空钩多拉几次,锚到一条白鲢就立马炸窝 。
白鲢性格比花鲢要暴躁得多 , 进窝快锚到了炸窝也快 。而花鲢则要温顺得多,受到惊吓不会轻易逃远,总体上要比白鲢沉稳,换句话说就是要蠢得多 。
看到这里的钓友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没错 , 就是怎么才能知道白鲢进窝了 。这一点也简单,就单从漂相上来观察就八九不离十了 。
白鲢的口比花鲢要小上不少,漂相多为半目左右的点动,而且点动间隔的时间短 , 没有花鲢间隔时间长 。
观漂相分辨口
小吸力就小,浮漂受力也小 。吸力小了就会加快频率,才能保证吸到更多的食物 。混养的花白鲢,白鲢的个体总是要比花鲢大 , 除去滤食特性外 , 与白鲢更为迅捷的游速和吸食的频率也有很大的关糸 。
还有窝子里白鲢多时,不光点动小而快,漂相还比较杂乱,多是浮躁的白鲢在蹭线或抢食 。
【适合稻田养殖吗 鲢鱼怎么养殖】漂相小而绵密且杂乱,就是白鲢居多的典型表现,相反比较沉稳无异常的漂相,就是花鲢无疑了 。
渔获
不筛选下饵料,单纯的以味型去区分钓花鲢,根本就达不到“花鲢”多“白鲢”少的效果 。而分清两者的滤食特性后,有针对性地选择饵料,再结合看似简单,却行之有效的作钓方法,渔获就会花鲢比白鲢多 。
而且想不钓花鲢都难……
鲢鳙怎么才能养活?鲢鳙是一种淡水鱼类,生长很快,肉质鲜美,营养高 。要想养活鲢鳙,第一要了解鲢鳙的食性 。它喜欢吃蜉蝣植物,豆浆 , 虫子?? 。
第二要保持水质,注入一些肥水,便于蜉蝣生物生长,投喂一些精饲料 , 增强鲢鳙体质 。
第三保持水的温度,一般18度左右 , 不能太高或者太低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