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用什么样的箱最好 圆蜂桶怎么做

圆蜂桶怎么做,中蜂巢什么样?中蜂巢长宽比较小 , 蜂房也小 , 蜂群发展也慢,有蜜源才勤造脾 , 无蜜源会退蜂要退脾 。中蜂养法好多,土养,活框,最多是活框养,浅继箱 , 或小箱多层 , 格子箱 , 各样各式的,但是蜂自然性发展是团圆保温好,所以小箱养好养 。长框养,天冷了蜂往中间团结,造成两头不护脾,引起冻坏子,引起虫害入侵 。
胶桶诱蜂如何开巢门好?两种方法:
一,倒置安放的诱蜂桶 。巢门规格为1.5厘米的圆形孔,开在离桶口10厘米的地方,再在孔口周围开0.3厘米的小孔若干个 , 用于通风 。
二,横置安放的诱蜂桶 。做一块直径略小于桶口的圆形木板 。在木板上离边沿3厘米的地方开一个直径1.5厘米的圆孔作为巢门口,再在巢门口周围开0.3厘米的小孔若干个,作为通风孔 。最后把开好孔的圆板安装在桶上就行了 。
诱蜂桶和蜂箱哪个好?诱蜂桶和诱蜂箱到底哪个诱到的蜂机率要大一些呢 。我认为,诱蜂桶诱到蜂的几率更大一些 。原因是诱蜂桶一般是釆用一段圆木掏空后制作的,它更接近自然状态下的野生蜂窝 。
另外一方面,圆形诱蜂桶可以竖着安放 , 一是好遮盖顶部,二是占地面积少,不挑拣地方 。
圆桶取蜜后桶要掉头吗?需要的!圆桶取蜜后要倒置,竖着养的圆形蜂桶 , 割蜜以后是可以倒桶的,也就是把底和顶互换位置 。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蜂群可以尽快的筑造蜂脾 。
如果是横卧圆形蜂桶,在割蜜以后,没有必要翻转 。因为翻转以后,老脾基在下面,反而不利于蜜蜂筑造新脾 。
中蜂用什么样的箱最好?中蜂是对我国本土蜜蜂的一个称呼,它的养殖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在古代时人们就发现了蜜蜂产品的众多好处,所以被广泛用于制作药物和日常食用 。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多,野生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当时的需求,于是古人们逐渐将野生的蜜蜂收集回来饲养,这样在保障了供给的同时,也减少了人员外出采集的风险和大家外出奔波的劳作强度 。
到了近代随着蜂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多,中蜂养殖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特别是在高价格刺激下,进入这个行业养殖的人也越来越多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可以看到养殖中蜂的蜂友,很多人因此受益 。
蜜蜂养殖是一个技术工种 , 根据地区的不同,采取养殖的方法也不同,分为传统式的木桶养殖和改进后的箱式养殖 。
对于题主的问题,中蜂用什么样的蜂箱养殖最合适?至于说用什么样的蜂箱养殖比较好,我个人认为 , 要从你后期售卖蜂产品变现的方式来决定 。如果是以卖纯正土蜂蜜为主,那么在蜂箱选择上最好采用传统式的木桶式养殖 。因为这种蜂箱更接近于野生环境,在消费者眼中认为产品的可信度更高,所以在高价格售卖的时候,也能降低消费者的顾虑 。
如果你后期变现的方式是以批量出售为主,零售为辅,那么我们为了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 就需要进行科学管理了 。这时传统的木桶式蜂箱就不适合了,所以我们就要采用中蜂标准箱来养殖了 。
这两种养殖模式都有它们各自的优缺点,箱式养殖便于管理,收取蜂蜜方便 , 产量高,缺点是消费者的认可度差一些 。而传统的木桶式养殖蜜蜂,消费者认可度高,但产量低,综合后的收入可能要比箱式养殖少很多 。我们养殖蜜蜂就是为了赚钱,所以要努力迎合消费者的思想观念,从他们认可的角度出发 , 努力提升产量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为了达到丰产的目的,我们从业者也要努力学习新技术,在养殖方式上做出一些创新,不能总是抱着老的养殖观念不变 , 否则很难达到丰产增收的目的 。
对于传统式的木桶蜂箱,一般每年的蜂蜜总产量在10~20斤左右,产量可谓极低 , 为了达到高产的目的,首先我们要找出导致它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然后加以改变我个人认为制约传统式木桶养蜂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空间小,局限性大,”特别是在蜜蜂进入快速繁殖期后,木桶内的空间会在极短的时间就会被蜂巢扩充满 。其中有一大部分被日常的繁殖所占用,还有一部分被蜂巢日常所需的花粉占用 , 剩余的空间才能用于储存蜂蜜 。所以在储存空间的限制之下,即使外界有再多的蜜源可供蜜蜂采集,桶内也无存放之地储存更多的蜂蜜 。而且一些中蜂养殖户,为了达到所谓的纯度高,采取一年只采集一次的方式收割蜂蜜 ,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蜂群很难达到高产的目的 。
为了打破传统式木桶养殖蜜蜂产量低的限制,首先我们要对木桶蜂箱结构做一个改动 , 尽最大的可能扩大巢穴内部的空间,达到丰产丰收的目的 。传统的老式木桶,一般是利用工具将内部的木质去除 , 只保留外部3~5厘米左右的厚度,也有一些养殖户利用山上自然枯死的空桶树木,直接截取一定的长度制作蜂箱 。这种蜂桶的大小受枯木的粗度影响,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多数直径在30~50厘米左右,截取的长度一般在50~80厘米左右不等 。
为了扩大它的内部空间 , 我们可以先把枯木直径低于40厘米的木桶 , 采取拼接的方式扩充到直径50厘米左右 。对于粗度在50厘米左右的枯木 , 我们可以把它的长度延长到100~120厘米,使用的时候采取卧式摆放 。经过这样扩充后的尺寸就相当于两个木桶了,内部空间扩大了一倍 , 可以完全满足蜜蜂存储所需 。
蜂桶初步改造完成后如果直接使用,内部的空间比较空旷,特别是在春繁期间 , 由于蜜蜂的数量少,非常不利于蜜蜂的防寒保暖,所以我们还要对蜂箱继续进行改造 。这种改造后的蜂桶空间比较大,为了春季给蜜蜂提供一个适宜的生存空间 , 我们先把蜂桶放平,从左侧一端量出40厘米长,另一端量出20厘米 。然后从顶部向下锯到木头的1/2处,靠近40厘米一侧隔10厘米左右再锯下一条缝隙,然后把中间这两部分整体取下来 。这时我们可以按照蜂桶内部的直径 , 做一个挡板放入封堵好,使它形成一个独立的小空间 。最后将锯下的两部分用小合页固定上一端连接好,另一端用小铁钉或铁丝固定好 , 缝隙用黄泥混合1~2左右长度的杂草,搅拌均匀后封堵就可以了 。
经过这样改造后,中间分成两个可以活动的区域 , 在蜂箱投入使用后,我们可以根据蜜蜂的繁殖速度和天气情况,灵活调整蜂箱的内部空间 , 减小蜂群的防寒保暖压力 。等后期蜂群壮大后,就可以将内部的挡板直接取掉,非常便于后期的管理 。
这是一种方式改进方法 , 我们也可以采取另外一种方式改进,同样可以达到扩充巢房便于管理的目的 。在我们把木桶粗度增加50厘米左右后,可以把100~120厘米长的蜂桶分成2~3段 , 分别标注1-2-3 。第1段左右两侧全部封堵,右侧做成可拆卸式,第2段先不用处理,第3段封堵右侧一头;如果锯成两段,可以直接参照1-3步骤完成 。最后把每个截断处 , 对称安装上蜂箱连接器或钉上铁钉(用铁丝连接),这样便于后期的连接 。在投入使用后,我们先用1号箱繁殖蜜蜂 , 然后根据蜂群中蜜蜂的繁殖速度,来决定何时连接剩余的蜂桶扩充巢房空间 。
木桶式养殖蜜蜂取蜜时有一个最大的弊端,那就是繁殖区和存放区无法分开 , 往往在割下来的巢房内部,混合有蜂蛹或幼虫 , 在压榨蜂蜜的时候,很容易将体液混合到蜂蜜当中,造成蜂蜜污染 。在我们经过以上两种方式改造后 , 可以利用一个办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那就是添加隔王装置 , 控制蜂王的产卵面积,将蜂群分为存储区和繁殖区,实行分区管理 。以上两种经过改造后的蜂桶 , 一种变成了分区掀盖式,一种变为了分区衔接式,所以这两种方法都可以非常方便的安装隔王装置 。
对于第1种改造后的蜂桶,我们可以在取下挡板后,将平面隔王板按照隔板的大小割下来 。为了保证隔王板周边的支撑力 , 我们可以用细铁丝逐个缠绕固定,最后将所有的空隙调整均匀安装上就可以了 。对于边缘过大的空隙,可以用木条或泥封好,避免蜂王从中间钻过去 。对于第2种改造的蜂箱,我们可以在连接蜂桶之前,先将隔王板安装上 , 然后再连接其余部分蜂桶,达到隔王的目的 。
养殖蜜蜂就是为了增收,而增收的根本是增产,所以光有好的蜂箱还不够 , 我们要努力提升它的产量,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在桶式养殖中蜂的过程中,一般有两点制约着蜂蜜的产量,第1点频繁分蜂导致蜂群过弱,第2点就是收蜜次数少 。
木桶式养殖中蜂大家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蜂群分蜂频繁,对于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原因就是巢穴内部空间小 。特别是在南方地区气温回暖早,春繁期长,在蜜蜂进入快速繁殖期后,木桶会迅速被蜜蜂填满 。随着后期蜜蜂不断出房,已经完全无法满足蜜蜂的正常活动空间需求了,所以分蜂热就会马上出现 。在新王即将出房时,老王就会带领一部分蜜蜂逃跑,另寻栖息之地继续繁衍生息,这种现象其实很正常,它是蜜蜂在进化过程中一种扩大种群繁衍的方式 。
对于蜜蜂的这种习性我们改变不了,但我们要尽量减小这种情况的发生,否则发生分蜂热就会给我们带来损失,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将传统式木箱养殖,做一个改变的主要原因 。在扩大木桶容积后 , 一方面是为了多取蜜,另一方面就是要尽量减少分蜂热的发生 , 保障蜜蜂有一个充足的生存空间 。
当然分蜂热发生的原因很复杂,单纯的扩充栖息空间是不够的 , 因为在我们养殖的过程中会发现,有的时候蜂巢内的蜜蜂并不是很多 , 分蜂现象也会频繁出现 , 这就有可能和蜂王自身的原因有关了 。对于这种蜂群,我们要及时更换那种控群能力强的蜂王繁殖出来的新王,降低分蜂热的发生几率 。
由于木桶式养殖蜜蜂检查管理不便 , 我们无法将内部的老王捉出更换,所以可以在换王的时候,先用酒水混合物往蜂箱内部喷洒一下 , 然后再往新王身上喷一些,统一气味后直接投放入蜂群 。然后将巢门用一块脱粉器或防蜂王逃脱器封上,等新王进入蜂箱后,会利用尾部的蜂针将老王刺死完成替换 。在新王投入后一天左右,就可以把巢门上的脱粉器或防逃器取下了,要保障蜂王能够自由出入,避免影响新蜂王婚配 。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即使控群能力强的蜂群,等蜂群壮大后也同样会发生分蜂热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日常我们可以在巢门上安装一块蜂王防逃器,这样既不会影响蜜蜂的正常采集花粉,也可以有效的避免蜂王逃脱 。不过使用防逃脱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规划出间隔期,因为如果一旦真的有新王出现,在把老王杀死后如果受到防逃器的阻碍不能正常婚配,就会导致蜂王无法产出受精卵的情况发生,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蜂群覆灭 。所以我们在使用防逃脱器的时候 , 一般在一周左右选择天气晴朗的阶段,就要将其取下来,然后间隔三天左右在傍晚再安装回去 。期间多注意观察,如果恰巧有分蜂现象发生,要及时将逃跑的蜜蜂收回来 , 避免发生损失 。经过以上处理可以大大的降低自然分蜂的几率,保障有一个强群采集蜂蜜,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
影响木桶式养殖蜂蜜产量的另外一个原因 , 那就是收取的次数少,为了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我们也要做一个改变首先这里给大家指正一个错误观念 , 那就是有些人认为一年收取一次蜂蜜比较好,这样才能使蜂蜜更纯正 。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一年收取一次的蜂蜜“质量最好”,这个观点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
作为养蜂人你说一年取一次或两年取一次蜂蜜我都会信,但并不能以此证明,你的蜂蜜就是陈酿一年或两年的 。传统式的老式蜂箱内部空间狭小 , 储存的蜂蜜数量有限,可以说只能保障蜂群的正常生理所需 。就算你不将其取出来,随着秋季来临开花植物逐渐减少,巢内的蜂蜜慢慢也会被消耗殆尽 。后期需要通过不断的采集补充,才会保障食物的供给 , 因此不管在任何时候收取的蜂蜜都不会存储的时间太长 。
就算我们是一年只割一次蜂蜜,收取的时候多数也是在夏季的大流蜜期过后,所以和箱式养殖多次割蜜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另外一些养殖户所谓的陈酿蜂蜜,在浓度上和蜜期采集的封盖蜜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 因为经过蜜蜂酿造成熟后的蜂蜜,水分已经降到了最低,即使长时间存放,也不会排除更多的水分,达不到继续浓缩的效果 。
所以为了达到丰产丰收的目的 , 我们要转变这种思想,合理的安排木桶式养殖蜜蜂收集蜂蜜的次数提升产量 。以上两种改造木桶蜂箱的方法 , 之所以采取掀盖式和衔接式,主要就是为了收取蜂蜜方便 。我们之前已经对蜂王采取了控区产卵,所以在其余的空间内,蜜蜂建造的巢房不会含有蜂卵和蛹 , 等装满蜂蜜后,只要察看已经完全成熟就可以直接割取了 。至于收取的次数多少,可以根据当地有几个大蜜源决定,像南方地区由于花季多 , 所以一年割2~3次成熟蜜应该没有问题 。
经过以上的操作,即使采用木桶式养殖,正常的年头每箱蜜蜂产量也绝对不会低于30~50斤,产量是老式木桶蜂箱养殖的一倍以上 。而且这种蜂蜜同样能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出售的价格和老式木桶养殖产出的蜂蜜是一样的,所以收入非常可观 。
提示:不管使用哪种木桶养殖蜜蜂 , 空隙都要封堵严密,可以用布、多余的蜂蜡或草泥封堵 。用泥封堵时,为了避免在开启的过程中尘土落入蜂箱内部,可以先在缝隙上用4.5厘米左右宽度的塑料胶布粘一下,然后再涂泥 。另外在后期巢内蜜蜂过多的情况,为了保障蜜蜂进出方便,可以在蜂箱延长部分增加一个进出口 。对于题主的另外一个问题,蜂箱放置在什么位置比较好?中蜂养殖多数是在南方地区,外界的气温普遍较高,在春繁的时候主要是风大,所以在我们选择场地的时候 , 要选择一个背风向阳的位置摆放 。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大风直接吹蜂箱,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阳光白天给蜂巢快速升温 。
在进入夏季后白天南方气温会达到35度以上,特别是在中午的时候,如果蜂箱被阳光直接照射,会大大增加内勤蜂的工作压力,需要全部开足马力煽动翅膀给蜂巢降温 。所以为了避免天气炎热给蜂群带来的影响,此阶段我们就要对蜂群做一些防护措施 。如果有条件的可以将蜂群摆放到通风阴凉处;如果受场地所限制或搬动不便,我们可以在蜂箱的上部架设一个遮挡物 , 给蜜蜂降温 。
【中蜂用什么样的箱最好 圆蜂桶怎么做】在天气炎热的阶段,蜜蜂对水分的需求量增多,如果附近没有水源的情况下,单单依靠蜜蜂外出采集 , 很难满足日常所需,所以我们最好在蜂场附近放一个水盆 , 里面放上一些小竹棍,这样蜜蜂在采水的时候就不会被淹着了 。
以上是我对本问题的回答,由于所在地的不同,管理方法经验也不同,所以在大家借鉴这种方法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 , 避免盲目照搬 。如果采用以上方法养殖的朋友 , 在实际操作中有什么不明之处,可以在下方留言或直接私信我 , 我会尽最大的可能帮助您 。在这里非常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