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自来水孵化 泥鳅苗怎么培养

泥鳅苗怎么培养,人工养殖的泥鳅的过程?1、专池养鳅: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 。池塘以泥底为好,如果是水泥池,则应铺泥土15―20厘米深 。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以一亩左右为宜,每亩可放3―4厘米长的鳅苗5―10万尾 。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 , 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鳅的饵料 。
【怎么用自来水孵化 泥鳅苗怎么培养】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有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蚕蛹粉、蚯蚓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等 。
肥料有人畜禽粪、农作物禾秆堆肥等 。如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应减少 。一般饲养8―10个月可以捕获,高产的每亩可达250―400千克 。每尾体长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达到商品规格 。
怎么用自来水孵化?泥鳅这个品种的养殖已经火了10来年了,有人欢喜有人愁,但是对于泥鳅卵的孵化来说,其实是没有太大难度的 。要做好泥鳅卵的孵化 , 必须注意以下的小细节 。
1、做好亲本的培育工作,保证亲本泥鳅精子卵子的质量,这样有利于卵粒的孵化成功率及水花苗成活率 。
2、采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的方式 。最好在22-25度水温时催产,一般下午催产 , 第二天正午即可完成产卵的过程,产卵过程中必须用网对亲本和卵粒进行隔离 。
3、选用自来水作为孵化水源,我无法给出意见 。这里面有些不确定的因数:
1)自来水中一般含有余氯,浓度不太清楚 。
2)自来水水质是否合适孵化 。
3)循环孵化的过程中,在保证水量的前提下,自来水水温变化无法保证 。
我个人孵化泥鳅苗采用池塘水,用漂白粉提前4天对蓄水池水体进行消毒 , 这样在保证水源充足的基础上,也能保证水质和水温变化幅度 。
4、圆形环道孵化泥鳅卵的效果不错 。泥鳅受精卵在水中具有微粘性,在孵化前必须对卵粒进行脱粘 , 防止泥鳅卵在环道内成团堆积缺氧,水霉病传染,孵化率大大下降 。
5、孵化环道内底部要保证水流流速,同时也要保证水量均匀 , 不能有死角,便于卵粒在水体中的翻动 。
6、泥鳅卵一般在22-25度的水温中孵化38小时左右就可以出苗了 。
泥鳅卵粒的孵化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难点主要是水花至寸片的培育过程,影响因素比较多,技术比较好的可能在30%的成功率 。个人认为,养殖面积不大的情况下 , 买3-5公分的苗进行成品养殖还比较划算一点 。
泥鳅幼苗可以吃什么?泥鳅幼苗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 , 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 。
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 。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 。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
分布在中国除青藏高原除西藏林芝地区外,全国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 , 尤其在长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分布极广;在中国的西部(由东往西流向,全国就只有两条这样的河流)的伊犁河里的种群也在不断的扩大,该条河流与哈萨克斯坦名湖巴尔喀什湖相同 。在赣江的支流袁河流域,江西萍乡,江苏连云港墩尚镇等地 。泥鳅的人工养殖随着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全国也都大体呈现这种趋势 。泥鳅群体数量大,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 。
金泥鳅的饲养方法?1,准备一个合适的池塘
泥鳅的养殖肯定是离不开池塘的,这是最基础的养殖条件 , 但是池塘里面朋友们要保持水质清新,没有受到过污染而且水源还得充足 , 各种的排水和蓄水的功能都得齐全才行 。当然 , 池塘的面积最好是选择50到100平米的,深度则在50厘米左右为最佳 。这个时候大家伙还要检查池塘的这些池壁,如果有漏水的情况一定要进行改善,可以用一些工具把它夯实,这样就能够防止它渗漏的情况了 。池塘的底部也得有十厘米左右的淤泥,整个养殖场的四周,也尽量用那些石棉瓦或者是铁丝给做成围墙,这样能够防止一些其他动物进入池塘伤害泥鳅 。
2,池塘的处理工作
光准备好了这样一个池塘还不行,我们还要把池塘进行处理一下,首先 , 在放泥鳅苗两个月之前,先要把池塘里面的这些淤泥给深耕一遍,然后让它暴晒30天左右,再用一些生的石灰粉对池塘进行消毒杀菌,同时给池塘里面放上大量的肥料 , 但是肥料一定要注意必须是发酵过的有机肥还有生物肥,这样才能有利于泥鳅的生长 。整个池塘是泥鳅生长的场所,如果先前的处理工作没有做好的话 , 那么你就也不会好好的长大,同时,没有对池塘进行消毒工作,泥鳅在生长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的疾?。?那么大家伙就别想什么丰收了 , 泥鳅还有可能造成死亡 。
3,泥鳅的养殖密度
很多朋友在养泥鳅的时候之所以没有成功 , 有可能是与泥鳅的养殖密度有很大的关系,他们认为投放得越多产量就会越高,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没有合适的养殖密度 , 那么就会让泥鳅产生大量的疾病,而这些疾病往往会传染,所以,泥鳅的死亡也就因此而产生了 。如果朋友们选择的泥鳅苗在三厘米左右那么,平均每平米投放的数量是0.1到0.2千克左右 , 但是随着泥鳅不断的长大,大家就要及时的减少养殖密度,这样就能很好的避免泥鳅出现损伤 , 也能提高一定的产量 。
4,水质的管理工作
投放好了泥鳅种苗以后 , 下一步我们就要关心水质的问题了,因为,关系到泥鳅生长好坏的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池塘里面的水质了,水温朋友们一定不要让它超过30度 , 否则会对泥鳅的生长造成不利,如果超过30度的话,就要往里面注入一些水,这样水温就能够及时的下降,但是温度也不要低于15度 , 否则泥鳅也会被冻伤 。经常性的调节一下水温,能够给泥鳅的生长带来很大的好处,但是,如果想要水质更加的清澈,还要注意平常的遮阳措施,大家可以在池塘里面种上一些水葫芦还有浮萍,这样不但能够给泥鳅制造出多余的肥料,也能够起到遮阳的效果 。
5,泥鳅所需要的饵料
其实泥鳅是一种杂食性的动物 , 所以它什么都吃,可是,在泥鳅很小的时候也就是它的幼苗期间 , 养的时候千万不能直接给它吃人工的饲料,尽量的给它吃些藻类还有枝角类的生物,这样才能保证幼苗的存活性提高,也能保证泥鳅的一个高产 。随着泥鳅的不断长大 , 饵料就可以适当的改变了,可以给它吃点鱼粉与肉粉或者动物的内脏等等,当然如果给你它适当的搀杂一些五谷杂粮的话,那么它生长的速度就会有所加快 。
繁殖台湾泥鳅苗水ph值要多少合适?只要是自然水,PH值在7左右,都可以让泥鳅正常生长 应换注新水,pH值7.5左右 , 侧殖吸虫病的病原体,并经常注入新水 , 使泥鳅苗种有足够的天然生物饵料,泥鳅即溯水进入网内而被捕获 培育充足的浮游生物 , 是提高泥鳅苗成活率及生长速度的关键 。
... 投苗前一天测试水体ph值,当PH高于8时,泼洒“解毒酸液”200毫升每亩 。上面是三个网站的资料 有人算出 PH6.8-7.8 是最合适 台湾泥鳅苗 生长的 PH值 环境! PH超过八以上 就要立即处理 投药 或是注入新水 让PH值 更降低 我个人建议是 你要养的话 就买比较好的 准确度高的PH仪器 最好是两只 不然有时候撞到 一只坏了 一直测不准 你的苗也不止这个仪器的钱了... 养殖要有工法 要精准 就损失变少 获利提升! 小投资 大回收!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