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吃得少不长怎么办 小猪如何健胃( 三 )


慢性型:急性不死转为慢性 。病猪消瘦,贫血,全身衰弱,常伏卧不起,行走摇晃,有时轻热,便秘腹泻交替,一般难以恢复 。
防治:无特效药 , 主要靠预防 。
1、每年应在春秋两季进行猪瘟疫苗防疫注射 。仔猪在吃奶前注射疫苗效果好 。
2、猪舍、用具等用2%烧碱或20%石灰乳或30%草木灰水消毒 。病猪应隔离,死猪应深埋或烧毁 。
3、坚待自繁自养 。从外地购进猪,要注射猪瘟疫苗并隔离观察3周 , 健康无病方可合群 。
二、猪流行性感冒 。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往往突然发?。?很快波及整个猪群 。一般呈良性经过,病程短,一周左右可自愈,有并发症时可引起死亡 。各种猪对本病易感,尤其是外国良种猪多发 。本病多发于天气骤变的冷湿季节,常呈地方性流行 。
症状:病猪体温升高到40-41.5℃,有时可达42℃ 。食欲减退或废绝 , 精神沉郁 , 肌肉和关节疼痛 , 常卧地不起,呼吸加快,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粪便干硬,眼鼻流出粘液性分泌物 。
防治:在阴雨潮湿和气候剧变的季节,应注意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干燥、清洁、防寒、保暖,定期驱虫,补给富含维生素的饲料,用10-20%石灰乳消毒栏舍 。
治疗:尚无特效药 。
1、发烧时用解热镇痛药:肌肉注射30%安乃近3-5毫升,或复方奎宁注射液5-10毫升,或柴胡注射液2-4毫升 。
2、控制继发感染: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对本病无治疗作用,但可减少并发症 。
3、柴胡19克、土茯苓13克、陈皮19克、薄荷19克、菊花18克、紫苏16克、生姜为引、煎水一次灌服 。
4、金银花、连翘、黄苹、柴胡、陈皮、甘草各10-15克煎水内服 。
三、猪传染性胃肠炎 。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本病各种年龄的猪全年均可发,但以深秋、冬季和早春发病最多、夏季发病较少 。
症状:本病潜伏期短,一般15-18小时,传染迅速,数日内可蔓延全群 。猪体温升高,肚皮膨大,食欲减退或不食 。水样腹泻,排出灰白色、黄褐色或绿色恶臭粪便、病猪迅速失水,眼窝凹陷、体重减轻 。仔猪2-7日内死亡 。成年猪5—8日腹泻停止而康复 , 死亡率不高 。
预防:为控制本病发生 , 平时应注意不从疫区引进猪只 。发现本病后、应将未感染的猪迅速隔离,病猪立即隔离治疗,用碱性消毒药对猪舍、用具、车辆、过道等进行消毒,限制人员和犬、猫等动物出人 。
治疗:对患病仔猪可肌肉注射氯霉素,口服链霉素,并口服乳酶生,胃蛋白酶、磺胺眯等量混合的健胃剂 。对腹泻脱水的病例实行注射或口服补液 。对成年猪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精料量或改为易消化的粥食,一般几天即可耐过 。
四、伪狂犬病 。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家畜急性传染病 。本病自然发生于牛、绵羊、犬、猫、鼠及猪 。除成猪外对其它动物均为高度致死性疾病 。一般不感染人 。病猪、带毒猪及带毒鼠类为本病重要传染源 。本病多为散发 , 有时呈地方性流行 , 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
症状:潜伏期3—15天 。主要表现体温升休 精神沉郁 , 不吃 , 迅速衰弱、昏迷,经过12—24小时,发生败血症死亡,死亡率可高达95%以 。
年龄较大的哺乳仔猪,体温升高至41-42℃ 。病猪极度萎顿、厌食,间有呕吐及腹泻,中枢神经受侵害时,川现典型神经症状 。病猪兴奋不安,乱跑乱碰,意识丧失,转圈,前肢或后肢叉开 。继则呈阵发性痉挛,或呈癫痫样发作 。病猪侧卧,头向后仰,四肢痉挛,每次发作时问长短不定 。随病程发展 , 出现神经不全麻痹或麻痹 , 最先出现神经和喉神经麻痹,病猪不能吞咽、流涎、呼吸困难、失明、以后肌肉麻痹 。少数康复猪、有失明、头颈弯曲等症状 。病猪步态不稳、斜行、卧地 。后期仔猪叫声嘶哑 。经4-6日衰竭而死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