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年入600万的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年赚600万


曾经年入600万的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年赚600万

文章插图
有一档节目报道了一位农村小伙,回到自己家乡进行创业的故事,方法新颖,一年能够挣600万,他采用的就是稻田养鱼的方法 。由于赚钱的数目可观,这一口香饽饽人人都想吃,允许有许多人竞相模仿,却亏损了不少
曾经如火如荼尝试的事情转眼就被冷落一边,无人搭理,这究竟是为何呢?
有一位来自福建省南平市的一位周姓年轻人,在2016年返乡后通过售卖大米和稻田中所养殖的鱼赚了不少钱,平均下来一年能赚6,000,000元 。这番佳绩被许多媒体争相报道,小伙子也成了业内标杆,被许多人模仿 。但事实上稻田养鱼并不是小伙子自创的方法,最早在公元前400年范蠡的《养鱼经》里面就有记载:“以六亩地为 池??留长二尺者二千尾作种,所余皆贷” 。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稻鱼雏形 。稻田养鱼的方法在陕西、汉中和四川成都首先兴起 。
在新中国成立前,稻田养鱼基本上是农夫自行开发研究出来的技术 。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稻田养鱼模式开始在我国大规模的兴起
全国各地均开始了稻田养鱼模式的探索,连带着国家也开始重视稻田养鱼,于是稻田养鱼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技术上也有了一定的创新,出现了一套相对而言比较完整的稻田养鱼理论系统 。
稻田养鱼这种模式的兴起,使得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在了一起 。所谓稻田养鱼,便是利用稻鱼共生这一原理,通过种植水稻以及鱼类养殖充分结合,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将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贯彻开来,以提高稻田的产量和鱼类的产量 。
稻田养鱼实现了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的高效合理地利用,充分节省了资源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贡献 。稻田养鱼这一生产方式不仅有利于环境的绿色发展,还能有效地推动农户的经济增长 。
在稻田养鱼的过程中,水稻会给鱼类提供天然的营养原料,通过稻田中的杂草、浮萍以及浮游生物的繁衍,为稻中的鱼类提供食物,给鱼类获得营养丰富的饵料,保证鱼类的健康成长,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养殖户投放饵料的资金 。
另外在稻田给鱼类提供足够的粮食的同时,鱼类也会在稻田的水中吃掉害虫,除此之外,鱼类也会在稻田中生长,还能大大的降低稻田的病虫危害,提高稻田的产量 。
稻田养鱼有利于节约资源,还能够最大化地转换利用资源,但它还有许多其他的好处 。
由于稻田养鱼禁止了农药的使用,也减少了化肥的投入,这使得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增强,极大地改善了稻田系统的环境功能 。另外还有生物耕作,改良土壤 。稻田养鱼、稻田养鸭后,土壤的板结程度、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养分、有机质含量等都有改变 。稻田里的鸭和很多鱼类都有掘食习性,能够疏松土壤,起到生物耕作的作用,因为鱼、鸭的活动,减少了土壤板结程度,减轻土壤容重,增大了土壤孔隙度 。
稻田养鱼还能降低稻田中的CO2和CH2排放量,现在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燃眉之急的问题 。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生态圈遭受到严重破坏,对各个国家都造成了或多或少的伤害 。
而在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中,CO2与CH2是其中最大的两个促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达到了70% 。两种气体中,CH2的影响是CO2 的20-60倍,而大气中的CH2有10%-20%是由稻田产生,因此减少CH2的排放,也能对环境保护做出一定的贡献 。事实上,稻田养鱼就有效的缓解了CH2的排放 。因为水中的微生物可以氧化CH2,稻田养鱼的话水中的CH2会比起常规的稻田减少1/3左右 。
既然稻田养鱼拥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为何现在稻田养鱼无人问津甚至是销声匿迹了呢?
首先稻田养鱼依然有人在进行,只是媒体新闻热度下去后,许多人不再知晓而已 。另外,稻田养鱼虽然有着诸多优势,但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问题,稻田养鱼需要合适的地理条件 。比如水质、天气,如果水不够干净,含氧量低,鱼类就会死亡 。同时气候要适宜稻田养鱼的状况,如果出现干旱和洪水等等情况,可能会导致鱼类在淤泥中干涸缺水致死 。
这也导致水稻养鱼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的建造和人工的管理 。但是现如今稻田养鱼的进行还是比较分散,但稻田养鱼的工程规模没有跟上,没有开挖水沟,也没有完善排水设施,整体的基础设施效果差,不利于养鱼的发展 。
其次,养殖技术不够成熟,稻田养鱼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 。农户发家的种植技术需要农户自行探索,对于稻田养鱼的技术知识比较匮乏,这也导致了该技术难以推广 。
另一方面是鱼类商品率不高,销售渠道不够畅通 。农户一般以户为单位进行稻田养鱼,这就导致了缺乏有组织的管理和经营,养殖管理不够规范 。农户各自投下自己家想放的鱼苗,最后只有少量的鱼类会放到市场上去卖,大多数还是以自食自用为主 。这导致了鱼类的商品率不够,也导致了销售渠道较窄,而且十分单一的问题 。
最后是缺乏长效的资金支持,以及鱼苗的产能不足的问题 。大规模地进行稻田鱼的种养工程,是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支持,需要大量的地方财政投入,然而多地没有这个方面的地方支持,也导致了稻田养鱼的养殖率不够 。
另外,许多地方本地的鱼苗产能远远不能满足稻鱼综合种养投放需要,需要从全国各地进行进购补充,而外地的转移运输会导致鱼苗体质差、成活率低且成本高,制约了稻田鱼的生长、产量和养殖效益 。
稻田养鱼是一个有着多方面益处的养殖方法 。但是推广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苗种才行,而在没有地方支持的情况下,想要拥有这样的资本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此稻田养鱼依然是一种以户为单位,小规模进行的养种方式 。
想要将这样优良的方式推广开来,也许最重要的是先发现它的财路,然后将其商品化,才能广而推之 。前路漫漫,稻田养鱼还有许多路要走 。望终有一日,这种好的方法能够被更多人看见和采纳,将其延续下去 。
参考文献:
[1]马荣江,陈杰,陈祎宁,赵华彪,李上星,胡世然,潘兴锋.黔东南州稻田养鱼现状及问题与对策[J].农技服务,2022,39(01):99-100.
[2]张学军.稻田养鱼前景浅析[J].南方农业,2018,12(02):96+99.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2.052.
[3]谷婕,吴涛,黄璜,陈灿,刘小燕,戴振炎.我国稻田养鱼经营的发展进程与展望[J].作物研究,2017,31(06):597-601+629.DOI:10.16848/j.cnki.issn.1001-5280.2017.06.12.
[4]吴涛,黄璜,陈灿,周江伟,谷婕.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的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7(10):116-120.DOI:10.16498/j.cnki.hnnykx.2017.010.032.
[5]周江伟,刘贵斌,黄璜.传统农业文化遗产稻田养鱼进步与创新体系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7(09):105-109.DOI:10.16498/j.cnki.hnnykx.2017.009.028.
[6]向继恩,陈灿,黄璜.稻田养鱼农业文化遗产综合效益评价[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1(05):111-117.DOI:10.19490/j.cnki.issn2096-0913.2016.05.018.
[7]游峥嵘. 云南省稻田养鱼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8]丁伟华. 中国稻田水产养殖的潜力和经济效益分析[D].浙江大学,2014.
[9]沈雪达,苟伟明.我国稻田养殖发展与前景探讨[J].中国渔业经济,2013,31(02):151-156.
[10]曾芸,王思明.稻田养鱼的发展历程及动因分析——以贵州稻田养鱼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79-83.
作者:小果 校稿编辑:小宛
【曾经年入600万的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年赚600万】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