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有哪些功效作用呢 炙甘草的药用价值是什么呢


炙甘草有哪些功效作用呢 炙甘草的药用价值是什么呢

文章插图
一、炙甘草的药用价值是什么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 。
2.甘草黄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较显著,其作用强度为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浸膏 。
3.甘草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 。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 。
4.甘草常用来治疗随更年期而来的症状 。因为甘草里含有甘草素,是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于平衡女性体内的激素含量 。
5.甘草所含的次酸能阻断致癌物诱发肿瘤生长的作用 。
炙甘草临床应用多为炙甘草汤,是以炙甘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汤 。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原文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由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阿胶、麦冬、麻仁、大枣、清酒组成 。
二、炙甘草有哪些功效作用呢现代研究,炙甘草含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和止痛作用 。因此炙甘草的主要功效是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 。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 。
炙甘草临床应用多为炙甘草汤,是以炙甘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汤 。因此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可以从炙甘草汤中来分析 。综合历代医家,认为炙甘草汤主要功效与作用有以下四点:
1、补阴为主的功效,清代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指出“生地为君、麦冬为臣、炙甘草为佐,大剂以峻补真阴,开来学之滋阴一路也 。”清代田宗汉《医寄优阴论》也认为本方是“滋阴之祖方” 。
2、补血为主的功效,以清代唐容川为代表的一派医家认为炙甘草汤是“补血之大剂” 。
3、气血双补的功效和作用,以《注解伤寒论》为代表,认为炙甘草汤的功效当为气血双补,“益虚补血气而复脉” 。
4、阴阳并调,清代医家尤在泾《伤寒贯珠集》指出炙甘草汤是“扩建中之制,为阴阳并调之法” 。本方主治伤寒病后或重病恢复期阴血不足,血不荣心,虚羸少气,心慌心悸,虚烦少眠,大便干涩,舌质略红少苔,脉象结代不整 。或肺痿久咳,吐涎沫稀痰,量多,咽燥而渴,或痰中带血,心悸气短,心中温温液液,失眠多汗,脉虚细而数,或偶见结代 。
三、炙甘草的炮制方法是什么古代炮制文献研究蜜制甘草最早见于唐代的《千金翼方》,其上有“蜜煎甘草涂之”的记载 。此外,有的文献尚载有不同的方法和要求,如: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日:“蜜炒”,明代的《炮制*》则要求“切片用蜜水拌炒”,此外,明代的《先醒斋广笔迹》、清代的《成方切用》都提到了“去皮蜜炙” 。
应先将炼蜜加适量沸水稀释后,加入待炮制的甘草中拌匀,闷透,置炒制容器内,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放凉即可 。
先将待炮制的甘草放置于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热,加入炼蜜共炒,至芳香泛黄,不粘手时取出,放凉即可 。
现代炮制工艺
现代炮制工艺一种蜜炙方法为:先将蜂蜜置锅中炼成中蜜,改用文火加甘草片拌炒均匀,3~5 min,出锅,置烤房或烘箱60~C烘至不粘手时取出,放凉,该法所得蜜炙甘草不易焦糊,质佳 。
有文献记载,对烘法与炒法炮制的蜜炙甘草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表明,两者甘草酸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异 。在同等剂量下,两者有相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和拮抗地塞米松对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抑制作用 。
烘制蜜甘草的急性毒性实验低于炒制蜜甘草的毒性 。故认为现代化大生产可用烘法代替手工炒法,有利于统一工艺标准 。席先容等报道,以烘制蜜炙甘草炮制品的外观性状、甘草次酸和黄酮类化合物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分,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蜜炙甘草炮制工艺进行优选,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是A2b3c2,即加入25%的蜂蜜,闷润透心后,在60~C烘60 min 。段永红等应用重量法测定生甘草、传统蜜炙法和
机器蜜炙法的蜜炙甘草的甘草酸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甘草经蜜炙后,甘草酸含量损失约20%~30%,而传统的蜜炙法与机器蜜炙法对甘草中甘草酸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且外观色泽均匀、无焦斑,入库后保存时间长,可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王萃扬等通过对种中药饮片(包括甘草)使用微波炉蜜炙与传统蜜炙方法比较,结果微波炉蜜炙饮片外观、色泽等优于传统蜜炙饮片,质量稳定性好,含水量明显较低,差异显著,且重复性好,操作简单易控制,省时省力 。吴世强等总结10余年使用远红外烤箱蜜炙中药的炮制优点为:饮片色泽均匀一致,避免污染,温度有量易于掌握,减少劳动强度易于操作 。黄树清采用高压高温上蒸炙法蜜炙甘草取得满意效果,其优点是:炮制品片面整齐美观,有光泽,呈亮金黄色或深黄色,气纯香味甘甜,久贮一年不发粘,不发霉生虫 。炮制辅料的研究对于蜜炙甘草的用蜜量,《中国药典》规定25%,《广东省炮制规范》规定50% 。
四、炙甘草汤的在临床的作用是什么炙甘草临床应用多为炙甘草汤,是以炙甘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汤 。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原文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由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阿胶、麦冬、麻仁、大枣、清酒组成 。
综合历代医家看法,认为炙甘草汤主要功效有:
一、补阴为主,如清 。柯琴《伤寒来苏集 。伤寒附翼》指出本方以“生地为君、麦冬为臣、炙甘草为佐,大剂以峻补真阴,开来学之滋阴一路也 。”清 。田宗汉《医寄优阴论》也认为本方是“滋阴之祖方” 。
二、补血为主,如以清 。唐容川为代表的一派医家认为炙甘草汤是 “补血之大剂” 。
三、气血双补,如以金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为代表,认为炙甘草汤的功效当为气血双补 。“益虚补血气而复脉” 。
四、阴阳并调,清代医家尤在泾《伤寒贯珠集》指出炙甘草汤是“扩建中之制,为阴阳并调之法” 。本方主治伤寒病后或重病恢复期阴血不足,血不荣心,虚羸少气,心慌心悸,虚烦少眠,大便干涩,舌质略红少苔,脉象结代不整 。或肺痿久咳,吐涎沫稀痰,量多,咽燥而渴,或痰中带血,心悸气短,心中温温液液,失眠多汗,脉虚细而数,或偶见结代 。
炙甘草甘温益脾,脾属土为心之子,补子而实母,缓心脾之急而复脉为主药;生地滋阴生血,麦冬益阴养心以利复脉,为辅药;用人参(党参)益气以生阳,桂枝助心阳而通脉,阿胶养血滋阴,麻仁润肠缓中,得生姜之辛,滋而不腻,共为佐药;生姜和大枣调和营卫为使药 。诸药相合,具有滋阴养血、益气复脉的功能 。本方重用生地还配以麦冬、阿胶、麻仁,并以炙甘草为君药,可见是一滋阴养血之剂,善补阴者阳中求阴,故又配以人参、桂枝、生姜、益气、辛通而助阳、伤寒重证或大病久病之后,阴血耗伤,心血不足,心阳不振,而见心动悸、脉结代之症,本方最为适用 。仲景这一滋阴养心血、益气助心阳而复脉之法,给后人极大启发 。今人用此方治疗阴血不足,心阳不振而致的心律不齐、频发的期前收缩、室性早搏,甚至出现二联律、三联律者,随证加减,都能取得良好效果 。
【炙甘草有哪些功效作用呢 炙甘草的药用价值是什么呢】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