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里养的鱼全身有一层白色粘液就会死掉 水霉用什么药好( 三 )


防治方法:
(1)大量换水或施水质改良剂调节水质 。
(2)用0.2—0.3ppm的呋喃唑酮全池泼洒,以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 。
营养性鳃病
症状:鳃丝弯曲,鳃小片曲屈、萎缩,排列不整齐 。病因;由于饲料中缺乏泛酸或其他营养不平衡引起,使鱼体免疫能力下降,易引起细菌感染 , 寄生虫侵入 。
治疗:合理配制饲料,做到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钙鳞、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多项营养指标的平衡 。
由于捞捕、运输观赏鱼时,稍为不慎,使鱼体皮肤受伤 , 或寄生虫侵袭破坏皮肤,霉菌的孢子侵入伤口,吸取养料 , 迅速萌发,菌丝一端向内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长,形成棉絮状菌丝 。霉菌刚寄生时,肉眼不易发现;待肉眼见到时,菌丝已从鱼体伤口侵入,由外向内生长 。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 。由于棉絮状的菌丝日渐增多,鱼体负担过重,使游泳失常,食欲减退 , 日渐瘦弱,导致死亡 。
感染霉菌时,还受其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 。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 , 或室内灯光、日光等光源不足,这些因素都能促使霉菌的孳生 。受霉菌感染的鱼体,通常皮肤布满白翳一层 , 尤其是黑色、红色鱼最为明显,从而失去鱼体应有的光泽 。随后活动迟钝,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治疗,鱼体霉菌蔓延 , 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导致死亡 。
[治疗方法]肤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以初春和晚冬最常见 。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应注意操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寄生虫咬伤,并可在水中投入少量食盐 , 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 。当发现鱼体感染水霉病时,可用3%食盐水浸洗,每天1次,每次5~10分钟,以抑制霉菌的孳生 。提高水温到32度以抑制水霉的生长 。最好在水族箱顶端安装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 , 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 。
春季水产养殖过程中水霉病怎么防治?您好! 水霉病就是我们常说的“长毛”,是养殖品种感染了真菌以后,水体中的悬浮物吸附在真菌表面形成的类似毛状物,一般在春季水温在18℃以下时发病比较严重 。
水霉病的发病原因:养殖品种秋季越冬前或春季捕捞和运输过程中由于野蛮操作使鱼体受到损伤,进入春季后创伤面易感染真菌;养殖水体秋季越冬前没有进行消毒或消毒不完全,导致水体内锚头鳋等寄生虫数量较多,对鱼体寄生后在鱼体表面疮口 , 从而引发真菌感染;水质差或鱼体质差或经常拉网不消毒的同样可以由于鱼体表粘液大量脱落,而感染的真菌 。水霉病的防治:水霉病一般以防为主,一旦发病后很难进行完全的救治,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看看能不能起到作用 。1、用5%的水杨酸1ppm全池泼洒,可对水霉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硫醚沙星0.2-0.3ppm,稀释后泼洒; 3、用5%的二硫氰基甲烷0.1-0.15ppm , 稀释后泼洒 。二硫氰基甲烷(MBT)是一种高效杀藻杀菌化学药物 , 在治疗水霉病上有很好的疗效,注意幼鱼池禁用; 4、按2-4ppm计算用药量,将五倍子捣碎 , 用开水浸泡或者煮沸之后连渣汁一起全池泼洒,对治疗水霉病有一定的疗效; 5、氯制剂或碘制剂杀菌+2-3ppm亚甲基蓝泼洒+0.5%盐; 6、每天换水25%连续一周+0.5%盐+加温到28-32度 , 这种方法适用于室内水泥池,对土池塘不很适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