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哪边的海边或海岛比较靠谱 上川岛有什么鱼

上川岛有什么鱼,广东哪边的海边或海岛相对比较靠谱?你好,我是路上的小子迟 。建议去惠州双月湾,我是18年6月份去的 。
双月湾共分两湾,由大亚湾畔和红海湾畔相邻的两个半月形海湾组成,左湾水平如镜,右湾波涛汹涌 。两条沙垅直奔大星山,如蛟龙出海,似双龙戏珠,有静有动,十分壮丽 。大亚湾畔的半月湾,微风细浪,阿娜多姿 。红海湾畔的半月湾 , 波涛汹涌,气势磅薄 。
三面环海,风景如画 。沙滩连绵57公里,雄奇壮观,几乎见不到人为开发的痕迹 。沙滩宽约200米 。海水清澈见底 , 海底平坦舒缓,离岸200米,人们还可在海中站立,堪称一绝 。洁白的弧形沙滩,沙质幼细,晶莹剔透,号称是中国最细沙 。确实如此 。强烈建议哦
每年的 7、8、9 月为双月湾旅游的最佳季节 。那时这里气候宜人,阳光明媚 。我是6月去的,租了船去海钓,只能钓一些小鱼,河豚啥的,如果789月去 , 运气好可以钓到金枪鱼的,岛屿的话是小星山岛,我去的那会水有点冷,不过还是下海潜水了,水特别的清 。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去过很多海,唯独这里玩的最开心 。
我是路上的小子迟 , 欢迎关注哦 。
准备2019813号去广东阳江海陵岛玩几天?我们以前都是每隔一年就去一次海陵岛的,上个月底我们第四次去了,结果大失所望,连十里银滩博物馆对着的那片沙滩都围起来收费,这个我真的接受不了 。并不是说我们跑了三百公里过去,连三十块钱都不舍得出 。而是前面三次我们都会先去十里银滩走一走 , 逛完下午就回去大角湾海滨浴场冲浪 。现在一切都变了,商业化太严重,整个岛,好像就是除了马尾岛,全部海滩都围起来收费口了 。以前台风都来了在酒店待着都没觉得那么扫兴 。估计以后不会去了 。我说的和你说的台风没什么关系 , 我只是想表达这次海滩之旅的感受 。
台山旧八景是哪八景?《台山名胜古迹》提到台山八景,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台山旧八景 。
1:石人耸翠:它是八景之首,说的是石花山的奇石与劲松相映成趣所构成的景观 。
2:苏渡怀贤 这个景指的是大江镇公益埠以东的苏渡怀贤亭 。
3.文迳吊古 经过这地方的文人墨客写诗作赋,最后“文迳吊古”成为知名人文自然景点 。
4.石坂晴岚:北峰河源头的石坂潭,瀑布为名.
5.铜鼓涛声:可以听到一阵阵像以前古代战鼓的响声,像是自己在战场似的!
6.撒水鸣琴:深井笠帽山下撒水鸣琴瀑布 。
7.紫霞晚雾:黄昏的时候都能出现一缕缕紫色霞雾,引人注目,直至入夜才消失!
8.斗洞古松:那棵古松很早就枯死了、传言是和大江镇斗洞有关 。
那些上朝的是住在哪里?早朝是古代皇帝召集王公贵族和朝廷重臣的议会,在古代凡是能参与早朝的人都属于官职级别比较高,权力比较大的国家高官,但是实际上早朝却让这些人十分发愁,这主要就在于上早朝的官员交通和后续的工作问题,下面就具体来说一说古代官员起大早上早朝会住在哪里以及下朝之后又去哪工作的问题 。
早朝时间很早,为了节省时间,很多官员选择就近置业早朝是中国古代皇帝召集群臣的会议 , 早朝其实是根据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廷议规矩演变而来,在战国时期到秦朝时就已经有了统治者召集王公贵族开会商议讨论国家大事,但是当时的廷议是没有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完全是看统治者的心情而定,当然时间通常以早晨为主,毕竟一天之计在于晨,但也不能称其为早朝 。
到汉朝之后又分为内朝和外朝 , 内朝主要是皇帝亲自主持并召集宰相等重臣讨论一些国家机要大事,外朝则是有宰相主持召开,商议讨论的是皇帝的大略方针具体怎么执行,参加外朝会议的官员品级地位比内朝官员要低得多 。
到了汉宣帝刘病已(刘询)时期,汉宣帝正式确立了早朝制度 , 汉宣帝规定每五天召开一次早朝,皇帝亲自与朝廷重臣商议讨论事务,而这项规矩也被后世所沿袭下来,成为了后世的皇帝早朝会议 。
早朝在两汉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规矩制度其实还并不完善固定成形,直到隋唐之后早朝制度日趋完善也逐渐固定成常态 。
在《唐会要》中就曾有明确记载京城五品以上文武官员每月初一、十五要参加一次早朝,宋朝则是每五天举行一次早朝,但是宋朝却规定在京三品以上文武官员参加,当然了,唐朝的一二品官多是虚职权力反不如三四品官大,唐朝的宰相也不过是三品官,所以唐朝会要求五品以上官员参加早朝 ,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唐朝的五品以上官员权力地位与宋朝的三品以上官员相等 。
明朝早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比较疯狂,朱元璋是个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的皇帝,因此他在位期间是每天都要开早朝,不过明朝后面的皇帝大多比较懒散,大多是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才开一次早朝,至于像修仙皇帝嘉靖和怠政皇帝万历他们俩更是常年不再开早朝,木匠皇帝天启在位七年更是没召开过一次早朝 , 只有明末帝崇祯皇帝一心想中兴大明,恢复了朱元璋时期天天开早朝的规矩,结果大明却亡国了 。而清朝则沿袭了明朝时期每月初五和十五以及二十五这种逢五就开早朝的规矩 。
根据现有的明清史料记载,明清时期早朝时间大概在卯时(早晨5点到7点),在光绪时期曾因为慈禧太后想历练少年光绪 , 把时间提早到了寅时(凌晨3点到5点) 。
不要看早朝时间很早,其实古代人睡得也很早 , 毕竟古代人没有电灯 , 点油灯又比较浪费了,因此通常没事的情况下古代人都会在晚上7点多就开始就寝 。
不过早起难是古今人们的通病,虽然古代人睡得很早 , 但是真让他们早起对他们来说也很痛苦 , 而且为了上早朝大臣们还不能吃饭,起床就走 , 一早起不吃饭还要跟皇上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很耗费精力,因此很多大臣都对早朝十分头疼 。
之前说过早朝的规矩比较严苛繁琐 , 朝臣们上朝不能迟到,只能让朝臣等皇帝,不能让皇帝等朝臣啊 。
在早朝时皇帝通常会派专门的监察御史纠察朝臣,不能随意吃东西 , 不能交头接耳,迟到那更是不能了 。
通常迟到或不参加早朝的大臣在唐朝时期会被罚俸,也就是扣除薪水,而且罚得还很高,通常会罚官员的一到三个月薪水 。
当然如果只是罚钱还不算太过严厉,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朱元璋素来以严苛御下著称 , 朱元璋则规定早朝迟到的人不仅要罚款,还要挨打,迟到一次挨打20大板,如果迟到满20次以上就要挨打100大板,要知道100大板子体格不好的人有可能就被打死了,到朱元璋时期上早朝迟到可不仅是罚款的事了,还容易有生命危险 。
而古代没有手表等计时工具,所以官员们为了不在早朝迟到,他们通常很早就起来,如果凌晨5点开始早朝 , 他们通常都会早早起来去皇城门外等候 。
早起困难和赖床其实算是古今通病,尤其是那些养尊处优的人,早起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折磨,因此这些养尊处优的朝廷重臣为了早起能多睡会还能赶上早朝,所以他们通常都会在皇城根附近购买房屋置业 。
比如清朝乾隆时期的大贪官和珅,由于和珅当时极受乾隆重用,因此和珅经常要进皇宫与乾隆商讨一些军国大事,和珅为了上早朝不迟到,也为了方便进出皇宫,更为了离乾隆近一点沾一沾龙气,所以和珅才在什刹海附近修建了宅邸,从和珅家到紫禁城仅六里地多点,很快就能到达 。
因此历朝历代像和珅这样会在皇城附近安家置业的高官有不少,他们主要也都是为了离皇宫近点,方便上早朝 。
当然绝大多数朝廷重臣像和珅这样的都是被皇帝御赐在皇宫附近居住 , 但是这只限于像和珅这样的高级官员,如果级别地位不够 , 没获得皇帝御赐 , 而由于这些原因,距离皇宫近的地方房价很容易就被炒高了,还买不起皇宫附近房屋的官员,只能住得远了一些,那他们也只能早点起来去上朝了 。
而且在早朝期间是不许与会的朝臣吃东西的,朝臣们起得还非常早,通常大多数人起来的时候都顾不上吃东西就得出门上朝,而一旦上朝了和皇上讨论国家大事时,也不能皇上喝口粥 , 大臣们吃块饼 , 然后再讨论,那成何体统了 。
因此很多朝臣只能在路上买点饼或者从家里带点肉装到袖子里,然后在皇宫门外排队等候上朝的时候偷偷吃点顶一顶 。
别说这样一来其实还带动了经济发展,根据一些民间资料记载,在古代京城中很多早餐小贩都会早早就出摊,他们就是为了卖给这些着急上早朝的官员们 。
别看皇帝很富有,其实他们也很抠门 , 最初的时候早朝是不会管官员吃早饭的,到唐朝中后期以及明朝时期基本都会管参加早朝官员的一顿早餐,这也算是朝廷给的一顿工作餐,不过这顿工作餐可是要等到散朝之后才能吃 。
而且这顿工作餐也不是参与早朝的人都能吃的,而是有身份地位等级要求的 , 只有朝廷中一些重要的官员,他们在早朝完事后可能还要和皇帝继续开小规模机要会议,因此宫廷御膳房才会给他们准备一顿丰盛的早餐,如果皇帝和他们的小会议开到中午,那宫廷还会再管他们一顿午饭,能吃上皇家一顿工作餐,就已经算是皇家莫大的恩赐了 。
因此早朝的时间很早 , 迟到还会受到严厉惩罚 , 所以大臣们为了避免迟到 , 都会选择离皇宫较近的地方安居置业 。
早朝之后大臣们又还有哪些工作?其实早朝之后商议完国家大事了,大家就得各回各家了,当然这个家不是指真的回家,而是回自己的本单位,得回到单位传达皇帝的会议精神啊 。
在古代其实能做到参加朝会的这种高官级别都很高,他们的工作其实也很轻松 , 他们平日里也都是早起到所在的部门单位点个卯,接受下属的工作汇报,一般中午就回家了 , 下午更是休息了,所以他们只有半天班 。
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由这些高官的下属坐班值班帮他们处理事务,第二天早起由下属统一汇报工作,所以在古代高官们的工作其实比较轻松,当然,如果遇到军国大事,他们也是最劳心劳力的 。
因此下朝之后 , 高官们多数是去本单位象征性地传达一些会议精神,然后也就回家休息去了,因此古人才会有了睡“回笼觉”的说法 。而一些不负责具体单位事务的王公贵族则是下了朝之后 , 直接回家睡“回笼觉” 。
之前说过古人晚上休息的都早,就算是凌晨3点起来,晚上7点睡也睡够8个小时了,为何他们还会在下朝之后再睡“回笼觉”?
这主要在于早朝的规矩,唐朝时期早朝时大臣们还会有座位,到了宋朝以后,上朝的大臣们就都得站着,只有皇帝才能坐着,上朝时集体跪拜皇帝 , 下朝时还得跪拜皇帝,列班出来奏事时,还得跪着说,如果一件事说的比较长,那很可能大臣都跪的站不起来了 。
商议军国大事本来就耗费脑子和精力,还要跪着说话 , 对体能消耗也非常厉害,因此下了朝的大臣们都跟打了一场仗一样,累的只想回家补个“回笼觉” 。
其实早朝在清朝康熙时期之后基本就开得少了,清朝时期早朝分为御门听政和御殿听政,所谓御门听政就是指的在皇宫门前,皇帝召集大臣开会,这个参会人数比较多,在清朝顺治时期御门听政主要在太和门,康熙后来改为乾清门,这属于是比较大规模的朝会 。
御殿听政是指皇帝召集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等少数重臣在殿中召开小规模的具体决策会议,会议规模比御门听政要小得多 。
清朝自雍正起御门听政的次数就逐渐减少 , 到同治时期之后基本已经废除 , 到光绪时期只保留了御殿听政,因此清朝中后期指的早朝其实指的就是御殿听政 。
清朝皇帝不用上早朝还能把控权力维持国家运转主要是和明朝的嘉靖、万历似的,明朝自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改用内阁大学士制度替代宰相职能 , 而嘉靖和万历常年不上朝还能做到揽权就是通过内阁制度来把控 。
皇帝不上朝,但是政务文书奏折却要照常流转到内阁,再由内阁呈递皇上审核,因此决定权还在皇帝手中 。
这也是为何御门听政会在清朝最勤政的皇帝雍正这里逐渐减少,雍正时期设立了军机处,更加分散了内阁权力 , 雍正只需要把控好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处大臣就行了,他就可以通过他们操控一切 。
文书奏折流转到内阁和军机处,再由他们转递雍正,这样雍正也就不需要经常御门听政来听取朝政事务了 。所以雍正每天批阅很多奏折,平均每天批阅30件左右奏折,最多的时候一天曾批阅50多件奏折 , 实际上像他这样批阅奏折的工作量比每天都召开朝会还要大 。
而在清朝像雍正时期的张廷、乾隆时期的和珅这样身兼大学士和军机大臣两大重要职务的重臣,早朝散会之后他们的工作也很繁多,他们要替皇帝筛选文书奏折,几乎也都要忙到深夜 。
所以别看和珅是大贪官,但他的工作量其实并不小 。而张廷玉更是出了名的工作狂 , 他比雍正还能工作,连雍正对他都是自叹不如,由于张廷玉的职位很重要,雍正几乎每天早起都会和他议事,张廷玉可以说是几乎天天要上早朝,早起和雍正议事完他就回到军机处审阅奏折,据史料记载,张廷玉经常工作到午夜才回家休息 , 第二天还要起大早和雍正议事,甚至连他在上早朝时坐轿子都在审阅奏折,可见上完早朝后,这些国家重要级高官工作量依旧很大 。
写在最后从上面就可以看出由于早朝时间很早,所以很多大臣都是就近居住,专门找离皇宫近的地方安居置业,而他们上完早朝之后,有单位有职位的官员则会回到本单位传到会议精神,然后他们就会回家休息了,闲散的王公贵族则是直接下了朝就回家休息,至于宰相级别的高级重臣则会继续留在宫廷中帮助皇帝处理工作,他们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
因此很多重臣年纪大了之后都想提前告老退休,就像清朝的张廷玉,他在雍正时期深得雍正信任,为了不辜负雍正的信任成为了工作狂,到了乾隆时期 , 他与乾隆政见不合,加之他年事已高,工作量还依然那么大 , 所以张廷玉就想告老退休,也是为了躲避早朝和如此繁重的工作量,结果他执意告老退休,反而激起了乾隆的不满,被乾隆罢官夺爵抄家,落得晚年凄惨的下场 。
所以说古代的这些重臣看似每天都能看到皇帝,地位显赫,风光无限,其实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当然,如果只是挂虚职的闲散王公贵族那还好一些,不过毕竟这样的人还是极少数的 。
中国最大的群岛前十名?中国20大岛屿面积排名
1.中国台湾岛—36193平方公里
中国台湾岛在中国20大岛屿面积排名中位居第一,是中国最大的岛屿 , 在世界大岛中列第38位,根据2006年的人口统计,岛上居住人口约2300万,是中国台湾省的主岛 。中国台湾岛属于亚热带和热带的过渡区,靠近海域的地方台风经常在夏秋出没 。
2.海南岛—32198平方公里
海南岛面积仅此于中国台湾岛,地势是中间高耸,四周低平,如果我们看平面图的话,整个岛像是一个椭圆形的雪梨 。岛上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夏至与冬至的昼长相差很?。骄?2.5~25.6℃,四季如春 。
3.崇明岛—1267平方公里
崇明岛是中国面积第三大的岛 , 岛上居住人口约82.15万,浦东机场和兴东机场都建在这里,岛上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 台风、暴雨、梅雨,干旱等是常见的灾害性气候 。崇明岛归属于上海市,但是还有小部分归属于江苏省 。
4.舟山岛—476.17平方公里
舟山岛归属于浙江,岛上的主要地貌是山地丘陵,不仅在中国20大岛屿面积排名中位居第四,同时也是浙江的最大的岛 。舟山岛附近有着中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饫镉愕闹掷嘀诙啵?海鲜海品和白鹅等众多食物非常有名 。
5.扬中岛—约320平方公里
扬中岛归属于江苏,还有着河豚岛和太平洲等别称 , 扬中岛处在北亚热带季风中部气候区,有着良好的气候条件,适合农作物生长 。根据201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岛上所居住人口约有282046人 。
6.东海岛—289.49平方公里
东海岛归属于广东湛江 , 有着中国第一长滩,全长有28公里,除此之外,东海岛还有很多知名的旅游景点 。岛上气候是亚热带气候,而且还是中国大西南金三角经济区的进出口的咽喉 。
7.海坛岛—267.13平方公里
海坛岛还被称为“东岚”“海山”等 , 但是最有名的别名就是平潭岛,岛上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如 三十六脚湖、石牌洋礁、仙人井等 。海坛岛是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冬短,夏凉冬暖但是会受到台风、大风、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 。
8.长兴岛—252.5平方公里
长兴岛归属于辽宁大连,是国内知名的海滨旅游区,岛上气候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长兴岛和韩国的仁川港、日本的长崎港相距较近 。岛上的主要产业就是造船业,目前正在兴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造船,石化产业基地 。
9.东山岛—约220.18平方公里
东山岛平面图看起来像蝴蝶,所以有着蝶岛的别名 , 在中国20大岛屿面积排名中位居第九,同时也是福建面积第二大的岛屿 。岛上的气候是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主要产业是渔业,旅游业 , 玻璃行业 。
10.玉环岛—169.51平方公里
玉环岛是中国面积第十大的岛屿 , 是浙江面积大二大的岛屿,因岛上的渔农工商贸都非常活跃 , 还有着“东海碧玉”的美誉 。导航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皆很多,旅游业非常发达,称得上是浙中南地区最繁荣的岛屿 。
11.九段沙—约145平方公里
九段沙是一座沙洲 , 在岛上还建立了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九段沙处在北亚热带,但同时又受到海洋气候和大陆气候的影响,四季分明,秋冬寒冷干燥 , 春夏暖热多雨,湿地动植物种类众多 。
12.大屿山—约140平方公里
大屿山岛上的凤凰山是香港的第二高的山峰,而大屿山岛是香港最大的岛 。岛上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古迹众多 , 是旅游的热门地点 。大屿山岛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 四季分明 , 会受到雷暴雨和台风等的影响 。
13.上川岛—137.17平方公里
上川岛的全称是台山上川岛,这里风景优美,不仅有着优质的海滩,还有众多的旅游项目,是一个热门旅游地点 , 而且一向有着“南海碧波出芙蓉”的美誉 。
14.金门岛—约132平方公里
金门岛归属于中国台湾,但是金门的行政是划分给了福建,以前是一座前沿的军事岛屿,之前关系非常紧张 , 后来缓和,就变成了旅游观光圣地 。金门的名胜古迹非常多,而且还保持闽南特征的民俗风情,非常吸引人 。
15.厦门岛—128.14平方公里
厦门岛原本面积没有这么大,在1933年曾填海造地扩大过,才有了今天这么大的面积 。在古代 , 厦门一向都是中国中腰的海防地,厦门岛还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这里风景名胜众多,旅游业发达 。厦门岛气候是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
16.南台岛—118.2平方公里
南台岛不仅在中国20大岛屿面积排名总排第十六位,还是闽江中最大的岛,同时也是我国河流岛屿中比较大的一个 。岛上最高点就是高盖山,海拔202.6米 , 根据2004年数据显示岛上居住总人口约48万 。
17.南澳岛—105.24平方公里
南澳岛归属于广东,地理位置优越 , 与闽、粤、台三省交界,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东南沿海一带通商的必经之处 , 还有着 “海上互市”的美誉 。南澳岛的自然资源也十分丰富,水质好 , 有着大规模的海水养殖 。
18.海陵岛—105.11平方公里
海陵岛在在中国20大岛屿面积排名总排第十八位,而且还是广东面积第四大的海岛 。海陵岛风景优美,曾连续3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 。海陵岛四季如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旅游业非常发达 。
19.岱山岛—104.96平方公里
岱山岛历史非常悠久,五千年前就有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有史记载的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 。岛上最高点是磨心山 , 海拔257.1米,岛上气候是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海洋型气候,居2000年数据显示,岛上居住人口约115568人 。
20.六横岛—93.66平方公里
【广东哪边的海边或海岛比较靠谱 上川岛有什么鱼】六横岛上有着舟山最大的镇—六横镇,常住人口约有10万 。六横岛是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 而且岛上风景非常好,还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 , 物产丰富,是度假休闲投资的不二之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