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多见肝胰腺问题 对虾应激吃什么( 二 )


4、自净能力减弱,有毒有害物质易超标
低温天常伴有阴雨,藻类不稳定,水质浑浊水中氧气减少而且耗氧加剧,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理化因子增多,对虾容易出现缺氧和中毒症状 。定期泼洒粒粒神5亩/包进行底质改良 , 第二天使用泼洒氨基酸肥水膏+神爽EM10每组合可用5亩,培育良好的天然饵料,菌藻平衡 , 净化水体,预防有害物质的形成 。
5、气候变化大,虾易发病
对虾甲壳溃疡?。?/h3>找到些,让你参考,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白斑综合症 病症:病虾离群空胃,摄食量大减,头胸甲与腹甲容易剥开,甲壳上见规则形状之白斑 。
病虾鳃丝发黄,肝胰腺肿大,糜烂,通常在几天内便可发生大量死亡 , 若水质稳定营养全面,则可维持1个月左右 。
死亡进程随着体长的增加而缩短,即大虾死亡速度高于小虾 。
2、黄头病 病症:病虾活力低下,食欲减退,在水面胡乱游动,头胸甲呈现黄色或者发白,鳃变成淡黄色到棕色 , 肝胰腺变成淡黄色 。
3、白对虾红体病 病症:主要发生于南美白对虾 。
绝大部分病虾红须、红尾,体色变成茶红色;病虾不摄食或少摄食,在水面缓慢游动,捞离水后即死亡;部分病虾甲壳与肌肉易分离;久病不愈的病虾甲壳上有不规则的黑斑 。
对虾发病后病程极短,从发现病虾到病虾拒食仅仅5-7天,而后转人大量死亡 , 通常在10天左右,以后症状有所减缓转入慢性死亡阶段,时有死虾发现 。
一般幼虾易发生急性染 , 死亡率较高,而成虾则易发生慢性感染,死亡率相对较低 。
4、传染性皮下与组织坏死病 病症:病虾离群不摄食 , 间断浮上水面 。
濒死对虾微微发红,肝胰腺、头胸甲变淡黄色或白色 。对虾细菌真菌病 1、红腿病 病症:病虾附肢变红,头胸甲鳃区呈黄色或浅红色,肝胰脏萎缩糜烂,病虾发病2小时后开始色变成茶红色 。
2、烂眼病 病症:病虾漂浮于水面翻滚,眼球肿胀,由黑色变成褐色 , 进而溃烂,有的只剩下眼柄,一般在高温季节常见 , 病虾大都在1周内死亡,死亡率在30%左右,养殖密度高有机质丰富及盐度低的水域容易发生 。
3、烂鳃病 病症:病虾鳃丝呈灰色 , 肿胀,鳃丝溃烂,病虾呼吸困难,摄食不振 。
4、肠炎病 病症:病虾游动缓慢 , 在低倍镜下检查可见胃部有淡黄色的菌落,病虾摄食不振,该病在对虾幼体阶段极易发生,死亡率极高,在2-3天内可达95% 。
5、荧光病 病症:由亮弧菌、发光假单胞菌、哈维氏发光杆菌等感染,病虾在黑暗处发荧光,夜晚可见水色闪闪发光,虾由断触须 , 摄食减少,在池边缓慢游动 。
对虾育苗阶段发生较多 。
6、镰刀菌病 病症:病虾鳃、头胸甲、附肢、腹甲有黑色的斑块,镰刀菌寄生于鳃部时引起鳃组织坏死变黑 , 该病与甲壳溃疡和黑鳃病相似,所以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如发现菌丝及分生孢子,则可确诊 。
7、甲壳溃疡病(褐斑病) 病症:病虾的体表甲壳和附肢上有黑褐色或黑色的斑点状疡,斑点的边缘较浅,中间部颜色稍深 , 病情严重则溃疡初迅速扩大形成黑斑,造成虾陆续死亡 。对虾其他病 1、固着类纤毛虫病 病症:病虾鳃部变成黑色,附肢、眼及体表呈灰黑色绒毛状 , 蜕皮困难少呼吸困难,底质含有大量腐植质且老化的池塘易发生此?。?且容易引起细菌继发性感染而发生大量死亡 。
2、丝状藻类附着症 病症:病虾鳃部为黑色或褐色,附肢似有棉絮状附着物,鳃丝变成黄色或褐色,附有丝状物,病虾呼吸困难,通常在有机质含量高的水体易诱发 。2002年华南地区对虾病害流行情况: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