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偏高饮食方面要注意什么 降血脂的食物


血脂偏高饮食方面要注意什么 降血脂的食物

文章插图
一、什么药能降血脂1、主要降低胆固醇的药物
患者的总胆固醇高于230毫克/分升时为高胆固醇血症 。降胆固醇的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和胆汁酸螯合剂两类 。他汀类的代表药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主要作用是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不良反应较少,多为肌肉疼痛 。胆汁酸螯合剂类的代表药物有考来稀胺、考来替泊,主要作用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不良反应是刺激性臭味和消化道反应 。
2、主要降低甘油三脂的药物
患者的甘油三脂高于160毫克/分升时为高甘油三脂血症 。降甘油三脂的药物包括贝特类、烟酸类和海鱼油-ω-3脂肪酸,药物的作用都是降低脂类的合成和释放、加速脂类的代谢和排出 。贝特类的代表药物有吉非贝齐、非诺贝特、苯扎贝特,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和肝肾功能改变 。烟酸类的代表药物有烟酸肌醇脂、阿西莫司等,不良反应除消化道反应外还有皮肤潮红和瘙痒 。海鱼油-ω-3脂肪酸是俗称的深海鱼油,长期服用有导致视力下降和出血的可能 。
3、降低混合型高脂血症的药物
患者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均高于正常时常需要联合用药,可以根据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比例,使用他汀类、胆汁酸螯合剂、贝特类和烟酸类药物,但要警惕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与烟酸、吉非贝齐合用时,易发生危及生命的横纹肌溶解症;需联合用药时,剂量宜小,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肌无力、肌痛现象,并定期检查血清丙谷转氨酶、肌酐激酶等安全指标,以便调整剂量或更换药品 。
二、血脂高不能吃什么呢一、禁用食物
白糖、红糖、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糕点、果酱、蜜饯、冰激凌、甜饮料等 。另外,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土豆、山药、芋艿、藕、蒜苗、胡萝卜等少用或食用后减少相应的主食量 。
二、减少糖类和甜食
过多的糖类可转变为脂肪,导致肥胖,促使肝内脂肪肝的形成 。碳水化合物应主要有谷粮供应,不用精制糖类、蜂蜜、果汁、果酱、蜜饯等甜食和甜点心 。
三、控制脂肪和胆固醇
植物油不含胆固醇,所含谷固醇或豆固醇和必须脂肪酸有较好的趋脂作用,可阻止或消除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对脂肪肝有益处 。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全日食物和烹调油所供给总量不宜超过40克,对于胆固醇高的食物宜适量控制 。
四、禁止饮酒
酒精对人体的影响是弊多利少 。首先,酒精含有高热能,1克酒精可以产生7千卡的热量,是导致肥胖的重要饮食因素 。其次,饮酒可导致食欲下降,影响正常进食,以至于发生各种营养素缺乏 。还有,酒精的最大危害是损害肝脏,导致脂肪肝,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 。此外,长期饮酒还可能使血脂水平升高、动脉硬化;增加心、脑血管发生的危险;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等危险 。白酒中的有毒成分甲醇会直接损害你的末梢神经,导致各类神经系统疾患 。因此,对于脂肪肝患者,必须禁酒 。
三、降血脂要吃什么食物降血脂除了药物的治疗外,平时的饮食也要注意 。比起乏味的药物,美味的食物更能使患者有动力去降血脂 。事不宜迟,接下来小编就为你推荐几款降血脂吃的食物,让你在降血脂的同时,也能饱尝美食!
1、山楂粥
原料:山楂30―45克(或鲜山楂60克),粳米100克,砂糖适量 。
制作:将山檀煎取浓汁,去渣,同洗净的粳米同煮,粥将熟时放入砂糖,稍煮1―2沸即可 。
用法:作点心热服;10日为1疗程 。
注意:不宜空腹及冷食 。
2、泽泻粥
原料:泽泻15―30克,粳米50一100克,砂糖适量 。
制作:先将泽泻洗净,煎汁去渣,入淘净的粳米共煮成稀粥,加入砂糖,稍煮即成 。
用法:每日1―2次,温热服 。
3、消脂减肥茶
原料:生首乌30g、生山楂15g、草决明15g、冬瓜皮20g、乌龙茶3g 。
制作:先将首乌等四味共煎,去渣,以其汤液冲泡乌龙茶 。
用法:代茶饮用,每日1剂 。连续饮用二月为一疗程,一般服用3~5疗程 。此方有降脂、活血、降压、利水等功用 。
4、决明子海带汤
原料:草决明20g、海带30g 。
制作:水煎滤药除渣,吃海带饮汤 。
用法:每日1次,一月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3疗程,此方有祛脂降压作用,适用于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或肥胖病人食用 。
四、高血脂的饮食细节饮食调理总的原则为:控制总热量,限制脂肪,减轻体重,促使自己动用体内积存的脂肪 。
1.保持每日食物的多样性
应该增加而不是减少每日食物种类 。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 。每日人体需要的营养素超过40种,靠一种或简单的几种食物根本不能满足脂肪肝患者的营养需要 。因此按照合理比例,广泛摄入各类食物,包括谷类、动物性食品、蔬菜和水果、豆类制品、奶类制品和油脂,以达到平衡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 。
2、谷类是每日饮食的基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很多大城市已经出现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超过谷类消费量的倾向,对脂肪肝及其他一些慢性病的预防极为不利 。因此,要大力提倡发扬以“谷类为主”的中国膳食的良好传统,避免“肉类为主”西方膳食的弊端 。而在谷类食物中,应提倡选用部分粗杂粮 。
3.适量进食动物性食物,每周进食2~3次海鱼
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合理适量进食动物性食品,不仅不会导致脂肪肝及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或加重,相反,由于动物性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更适合人体需要,其赖氨酸含量较高,有利于补充谷类蛋白质中赖氨酸的不足;同时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在预防慢性疾病方面有独到的作用 。因此,每日进食1~2两瘦肉(禁用肥肉和荤油),每周进食2~3次鱼(特别是海鱼)对防治脂肪肝是适合的 。
4.每日进食2两豆类及其制品
大豆卵磷脂有促进肝中脂肪代谢,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 。它所含有的植物固醇不被人体吸收,且能够抑制动物胆固醇的吸收 。大豆异黄酮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这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都是必需的 。但由于氨基酸不能在体内贮存,过多摄入豆类制品并无实际益处 。每日进食2两左右的豆类制品是适宜的 。
5.每日吃1斤蔬菜和2个水果
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良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 。建议在食物多样的原则指导下,多选用红、黄、深绿的蔬菜和水果,因为它们是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等的重要来源 。为预防高血脂的发生,每日进食500克水果(正餐)和2个水果(加餐)是必需的 。应注意的是,水果一般作为加餐食用,也就是在两次正餐中间(如上午10点或下午3点),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以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而使胰腺负担过重 。
6.控制能量摄入
对于脂肪肝患者热能供给不宜过高 。从事轻度活动的脂肪肝病人每日供给30~35千卡/千克,以防止发胖避免加重脂肪堆积 。对于肥胖或超重者,每日20~25千卡/千克,控制或减轻体重 。
7.适当提高蛋白质摄入量
可采用高蛋白饮食(1.5~1.8克/千克),以避免体内蛋白质消耗,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保持氨基酸的平衡很重要 。蛋白质中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和赖氨酸等均有抗脂肪肝作用 。
8.减少糖类和甜食
过多的糖类可转变为脂肪,导致肥胖,促使肝内脂肪肝的形成 。碳水化合物应主要有谷粮供应,不用精制糖类、蜂蜜、果汁、果酱、蜜饯等甜食和甜点心 。
9.控制脂肪和胆固醇
植物油不含胆固醇,所含谷固醇或豆固醇和必须脂肪酸有较好的趋脂作用,可阻止或消除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对脂肪肝有益处 。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全日食物和烹调油所供给总量不宜超过40克,对于胆固醇高的食物宜适量控制 。
10.每日补充膳食纤维
饮食应粗细搭配,保证有足够的膳食纤维 。增加维生素、矿物质的供给可补充肝病时的缺乏,又有利于代谢废物的排除,对调节血脂、血糖水平也有良好的作用 。
每日应在膳食中添加燕麦片、荞麦等粗粮,以及海带、魔芋和新鲜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
建议:选择全谷、全麦食物做早点;用部分粗粮替代精细米面,但吃粗粮也不能超出总量;每日膳食中可添加豆类食物,如红豆、绿豆等;每日必需吃青菜,特别是青菜的叶和茎 。
应注意的是,膳食纤维并非“多多益善” 。过量摄入可能造成腹胀、消化不良,也可能影响钙、铁、锌等元素的吸收,还可能降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 。特别是对于脂肪肝患者、胃肠道功能减弱的病人、肠炎和肠道手术的病人、容易出现低血糖的病人等,更应注意 。此外,若突然在短期内由低纤维膳食转变为高纤维膳食,可能导致一系列消化道不耐受反应,如胃肠胀气、腹泻腹痛等 。因此,应注意循序渐进增加膳食纤维,并在增加的同时大量饮水 。
11.适量采用橄榄油和御米油
橄榄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80%,还含有对心血管健康有益的角鲨烯、谷固醇和维生素A原和维生素E等成分 。这使得橄榄油有很强的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能力 。在大量进食橄榄油的一些地中海国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远远低于欧洲其他国家 。此外,最新的研究表明,常食用橄榄油还可预防钙质流失、预防胆结石、高血压、减少癌症发病率以及降低胃酸、降低血糖等 。因此,橄榄油被誉为“绿色保健食用油”也是实至名归 。
对于脂肪肝患者,可适量采用橄榄油以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脂肪肝的产生或程度的加重 。
12.禁止饮酒
酒精对人体的影响是弊多利少 。首先,酒精含有高热能,1克酒精可以产生7千卡的热量,是导致肥胖的重要饮食因素 。其次,饮酒可导致食欲下降,影响正常进食,以至于发生各种营养素缺乏 。还有,酒精的最大危害是损害肝脏,导致脂肪肝,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 。此外,长期饮酒还可能使血脂水平升高、动脉硬化;增加心、脑血管发生的危险;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等危险 。白酒中的有毒成分甲醇会直接损害你的末梢神经,导致各类神经系统疾患 。因此,对于脂肪肝患者,必须禁酒 。
【血脂偏高饮食方面要注意什么 降血脂的食物】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