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有哪些虫子

鱼塘有哪些虫子 , 小瓜虫是怎么产生的?小瓜虫病的致病原理
科学家们还没有准确了解虫体致死宿主鱼的真正原因 。但一些现象可以提供一些线索 。鳃、皮肤上皮细胞因为虫体的入侵常常增厚,其结果是妨碍了鳃丝对氧的摄入,鳃丝、鳃片的变形也限制了氧气的流通,虫体寄生占据空间也妨碍鳃丝上氧气的通过,这些都对鱼的呼吸形成障碍 。鳃上皮的脱离也可以导致鱼体的电解质、营养物和体液的丧失 , 使鱼体营养失调、渗透体系受到破坏 。再者就是细菌和真菌也容易继发感染 。
多子小瓜虫是一种原虫,由感染鱼或携带虫体的其它生物、器械带入鱼塘 。也可随鱼塘的引入水源进入鱼池 。成熟的虫体离开病鲤后立即形成胞囊,粘附在鱼池底、壁或其它固体表面,胞囊内逐渐分裂成许多小个体 , 即幼虫母体,通常一个胞囊能形成2000多个幼虫母体,最后破囊而出,变成感染性幼虫,此期虫体周身长有丰富的纤毛,借此游向鱼体 , 依靠头上的穿刺腺钻人宿主鱼的皮肤和鳃 。如果在1~2天内没有发现宿主鱼,幼虫会自行死亡 。
所以小瓜虫实际上是一种专性寄生虫 , 只有依赖宿主才能生存 。进入上皮层后 , 虫体变圆,成为滋养体,此时由于有宿主上皮层和粘液的保护 , 一般化学药物很难杀死它们 。仅在胞囊期和幼虫期,才对药物敏感和易于被杀死 。小瓜虫完成其生活史所需要的时间随水温的变化而不同,虫体通常在20~25℃最易感染宿主鱼,但在低水温如1℃也可以感染 。在30℃以上,虫体不能发育,所以 , 在炎热的夏天,通常不会发生白点病 。在24℃时,生活史为4天,但在7℃以下,往往需要5周以上
鱼吃鱼塘里的小白虫吗?答,魚肯定會吃魚塘裡的小白蟲,即使其它水生浮遊物及小蟲也是魚的必要餌料 。因為養殖人員為了增加魚飼料的來源 , 還會向水中投餵畜禽糞便,用來培肥水源,以利培育和生長出更多攸水生小蟲和浮遊物,為魚魚提供補光飼料,促進魚苗快速生長 。
池塘水里生虫原因?池塘的底部、水体比较肥,细菌、有机碎屑(底部饲料残饵)太丰富 。所以预防虫子太多就是从这里做起,方法:
1、尽可能有机会就清淤,减少池塘的底部的有机肥,细菌、有机碎屑(底部饲料残饵),也就是说:减少虫子的食物源 。
2、对于富营养化的养殖环境,进水消毒后 , 用一次塘生态1-2天后再投苗,目的:减少水体有机肥,细菌、有机碎屑(底部饲料残饵)太丰富的状况,也就是说:减少虫子的食物源 。
3、比较富营养化的养殖环境 , 在投苗后视情看看是否需要按常规投料,对虫子已经出现的池塘可以减料 。目的:让虾多吃这些营养丰富的天然饵料 。
像鳖一样身上有珠珠的是什么虫?水鳖虫,俗称龙虱,大约南方多点,北方不知有木 , 一种生活于池塘,湖溪静水处约三厘米大小黑或深棕壳昆虫,头部扁平能象龟鳖一样内缩一部分 , 背部约拱黑色的光滑,深棕略麻,能飞翔,亦能游水,还能潜入水捉取幼虫 , 幼鱼等食,也能食植物嫩芽,有趋光源性,夜晚手电经池塘边,常聚飞几只碰撞 。
池塘水蛛怎么消灭?1.防治
投放鳙等摄食浮游动物的鱼类和投放苗种期的鱼苗 。鳙等摄食浮游动物的鱼类会大量摄食水蛛,池塘中保有一定的量会很好地控制水蛛的数量;部分苗种期的鱼苗可以摄食水蛛 , 控制水蛛的量 。
2.药物防治
在养殖过程中经常需要杀灭水蛛,尤其在中国南方养殖池塘中对杀灭水蛛的药物有一定需求 。药物稀释后在清晨或傍晚水蛛大量出现时沿池边泼洒,泼洒药物前或泼洒药物时不要开启增氧机;泼洒后半小时池塘注意增氧 。水体缺氧、鱼类浮头时禁用杀虫药;可在池塘边早晨泼洒高锰酸钾,造成池底溶氧减少,把水蛛赶到池边,然后泼洒药物杀灭水蛛 。杀灭水蛛的特效药如下:
水蛛杀星
适用对象:鳗鱼、桂、生鱼、加州鲈、胡子鲶、黄鳝、叉尾! 、白鲳、四大家鱼、观赏鱼等养殖池塘 。
用法:用大量水稀释后 , 在清晨或傍晚水蛛大量出现时
沿池边泼洒 。
用量:江苏、湖北、湖南、天津、东北三省、四川等,100毫升本品使用1.0~1.5亩;广东珠三角、顺德、中山等地区100毫升本品使用1亩 。
【鱼塘有哪些虫子】蛛虫速灭
适用对象:鱼、虾、蟹、蚌养殖池塘和其混养池塘均适用 。
用法:用大量水稀释后,在清晨或傍晚水蛛大量出现时沿池边泼洒 。
用量:江苏、湖北、湖南、天津、东北三省、四川等,100毫升本品使用1.0~1.5亩;广东珠三角、顺德、中山等地区100毫升本品使用1亩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