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藻素多少一包

培藻素多少一包,养殖小龙虾单靠放点发酵好的人畜粪便做肥水?养殖小龙虾单靠放点发酵好的人畜粪便做肥水,为什么都长不大 , 产量低呢?
养殖小龙虾的过程中用发酵好的粪便做肥料肥水,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水体培育有益的藻类以及适量的浮游动物 。虽然,小龙虾吃藻类和浮游动物,但是显然这些东西小龙虾不够吃 。小龙虾的主食还需要人工投食各种不同的饵料,才能正常生长繁殖 。说到这里,朋友们已经明白了,小龙虾要想长个,同时影响小龙虾产量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构成的 。
1.小龙虾饵料投食是否充足:不考虑其他因素 , 要想小龙虾生长快,必须保证小龙虾摄入充足的饵料,同时还要保持饵料的多样化,这样才能让小龙虾健康生长,提高疾病的抵抗能力 。在养殖的过程中,植物性蛋白质的饵料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由于小龙虾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频繁脱壳,要消耗大量的钙 , 所以含钙高的饵料也是养殖过程中必须的 , 其他的含无机糖比较高的饵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小龙虾的免疫力 。所以,高蛋白的黄豆,含钙高的带壳的新鲜的螺蛳肉以及含糖高的玉米粒是小龙虾最重要的饵料来源之一,同时小龙虾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很多的微量元素 , 所以在平时投食饵料的时候,还要增加一些小龙虾专用的商品饲料 。
2.小龙虾在生长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天敌,尤其是水里的各种鱼类,以肉食性鱼类为代表,甲鱼,黑鱼,鳝鱼鲫鱼和鲤鱼等等 。即便是对小龙虾没有伤害的小杂鱼,也会和小龙虾争食争氧气 。所以,养殖小龙虾的时候,不能三心二意,应该提前将水里的各种鱼类除掉,具体方法可以用茶籽饼将所有鱼类包括泥鳅鳝鱼毒死,但是对小龙虾却没有任何影响,因为茶籽饼里面的皂角素能够杀死所有鱼类里面的溶血红细胞,但是小龙虾体内的却是溶血蓝细胞 。
3.小龙虾的饲养密度:小龙虾饲养密度高,在虾田(塘口)面积固定的情况下 , 单位面积下的小龙虾数量过多 , 这种情况一来会导致小龙虾自相残杀,二来小龙虾饵料不足,出现抢食的情况 。最后小龙虾的活动空间狭小而且耗氧量严重,最终的结果就是小龙虾生长缓慢,规格小 。一般来说虾田放养虾苗的密度范围保持在60斤—100斤才是正常情况 , 超过这个范围 , 都不利于小龙虾的生长 。
4.任何养殖项目都存在一个存活率的问题 , 养殖小龙虾也不例外 。影响小龙虾的存活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水质恶化,水草过少,藻类不稳定,有害藻类过多,水体缺氧,有机质过多,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等等 。解决办法简单来说就是改底改水消毒杀菌培藻培菌这些措施,贯穿小龙虾养殖的始终 。
总结:小龙虾长不大以及产量低的原因有很多种,肥水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要想收成好,还需要做好其他大量的工作和防治措施才行 。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不少养殖者是第一年开展青蛙养殖,需要从别的养殖场引进种苗来开展养殖 。这些养殖户就非常有必要在引进卵块前做好蝌蚪培育池的准备和处理。一、放养前的准备 A清野除杂:放苗前20天左右一般用甲氰菊酯或者漂白粉清塘,如果有田螺的蛙池用氯硝柳胺效果更好 。B原池消毒:通威速消带水清塘每亩用1袋,使用时在上风口抓取本品均匀抛洒入水中即可 。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消毒人员应戴口罩和穿工作服操作 。本品消毒后残留会很快消失,一般3-5天后即可进行蝌蚪养殖 。也可使用生石灰,作用和漂白粉相似,但现在生石灰市场上难买到,而且石灰药效残留久,残留体多,所以不建议使用 。建议使用量为每亩70-100公斤,应在下卵块或者下苗前10天使用 。C放养前消毒:养殖池或孵化池換入干净的水后,在放养前3天使用通威菌毒宁 50-l00毫升每池消毒,用水稀释300-500倍后全池泼洒或喷雾消毒 。二、蝌蚪放养 . 采用一体化青蛙养殖池的,一般每口标准池(约200平方米)投放约8-10万尾蛙卵,或者6万蝌蚪 。使用孵化池高密度培育蝌蚪的,孵化时每平方米可放入3-5团蛙卵,培育可以按每平方米水面放养刚孵出的小蝌蚪300-500尾 。同一蝌蚪培养池最好投放孵化时问相近的蝌蚪,以免后期变态-时出现大量先变态的幼蛙将后变态的幼蛙及蝌蚪当做虫子误食或咬伤 。三、蝌蚪的饲养 蝌蚪孵化破膜后3-4天后开始投食,此时饵料以通威开口乐为最佳,每亩初始投喂量为100g , 每日投喂量增加20%左右,喂养5-7天后可直接转粉料 。也可使用豆浆或蛋黄开口,喂养4-5天后直接转粉料,当蝌蚪个体大于胡豆大小后,可以使用粉料加1.0颗粒饲料喂养 , 一般来说粉料投喂15天后可直接转1.0颗粒料喂养,直至变态 。蝌蚪孵化l5天左右,可以把水位提升至食台区 。日常管理中应根据温度控制投食量,晴天正常投量,阴雨天适当减少投量,每天投食量按蝌蚪体重的2%-3%,开口期应该做到少量多次,每天投喂2-4次,可以分早、上午、下午、傍晚四次投喂;后期分早、晚两次投喂 , 早晨8点左右投喂饲料总量的2/5,下午5点左右投喂饲料总量的3/5 。蝌蚪期每7-l0天需消毒一次,一般200平方的蛙池,通威菌毒宁30毫升,通威菌清20毫升 , 2种药交替使用 。蝌蚪前期约按每亩每天添加多维10-20克,通威鱼安康10-20克饲养 , 连续10天后,一般7-l0天左右需投喂通威多维20克加三黄散20克,每次连续投喂2-3天 。四、控制水温、水位 蝌蚪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3-25℃, 当水温超过32℃时蝌蚪活动能力下降, 吃食减少; 当水温高于35℃时,蝌蚪开始死亡 。因此,整个养殖周期都应该注意水温的变化,水位做到早春浅(升温快)、中期满(活动范围日大)、后期适中(提供变态上岸区),一般来说,当蝌蚪开始投料之后应适当每天逐渐加深水位 。若果遇到阳光猛烈,应在水沟上搭建遮阳网 。变态期管理 蝌蚪在前肢长出后,尾部开始收缩,呼吸系统的发生改变,由原先的用鳃呼吸变成用肺和皮肤呼吸,此时蝌蚪不能长期淹在水中,因此需要提供青蛙上岸的区域,将水位适当放浅,漏出食台区 。此阶段青蛙不再摄食,而是依靠吸收尾部囤积的营养作为能量,此时还有部分变态不同步的青蛙需要摄食 , 因此需要投喂少量颗粒料 。变态期青蛙皮肤娇嫩,容易被细菌感染引起死亡,因此要注意前期的内服保健后消毒工作,避免关键时期失败 。水质管理 蝌蚪期宜肥水饲养 , 水质保持在浅绿为佳,当水质深绿色时,可以进行换水 。集中孵化的蝌蚪转池前应将养殖池的水质培育好再转入蝌蚪,每亩使用黄/黑金肽1斤加培藻素1斤培水 。蝌蚪期由于有饲料的投入,无需再使用肥水产品进行肥水 。突发情况处理 1.如果遇到水源有问题,造成蝌蚪中毒,应立即使用解毒卫士进行解救,每亩使用170毫升,或者每个标准养殖池使用50毫升,并对蓄水池进行解毒 。2.如果由于天气剧烈变化 , 引起蝌蚪应激反应或死亡,应使用通威应激灵进行泼洒解救 。3.若果遇到蝌蚪缺氧,可使用通威水动力进行解救,每使用一次,在不换水的情况下可保持至少3天不缺氧 。4.如果遇到氧气过于饱和,发生厌氧或者气泡病,可进行换水处理 。疾病爆发处理 气泡?。鹤⑷?/2-1/3的清水 , 使用食盐+应激灵(葡萄糖)进行处理 。肠炎?。憾ㄆ诨凰?nbsp;, 防止饲料投喂过剩,避免使用过期饲料或霉变、酸变饲料,使用恩诺沙星粉或大蒜素拌饲料投喂,恩诺沙星:每kg粉料使用2-4g,大蒜素:每kg粉料使用3-6g 。出血?。菏褂镁迦叵?,每立方水体使用0.2-0.4ml , 使用通威止血散拌料投喂 , 每kg粉料投喂2-4g 。
连续阴雨天蟹塘如何稳水?阴雨天的蟹塘不要忘记这些事情
河蟹养殖有时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最关键的就是要温度、光照等适合河蟹生长,然而近期很多地区雨水不断,连绵阴雨天气对池塘环境及河蟹产生多方面的变化,很多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雨后的管理工作,导致雨后水质、底质情况出现较大波动 , 对正在或即将蜕壳的河蟹来说造成一定影响 。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阴雨天池塘会出现哪些变化:
1.阴雨天光照不足,水中藻类及水草光合作用弱 , 导致水体溶氧不足,尤其是伊乐藻过旺及水色过浓的塘口 。
注:阴雨天并不是没有光照,而是光照较弱,水草及藻类仍然有一定光合作用 。
2.阴雨天池塘生物及化学耗氧量增加 , 而水体总产氧不足,尤其是底质恶化的塘口,产生“氧债”,易导致河蟹及青虾青虾缺氧,出现上岸、浮头等现象 。
3.阴雨天池塘氮素循环受阻,氨氮、亚硝酸盐易偏高 , 造成水产动物慢性中毒 。
4.阴雨天河蟹食欲不佳,往往产生大量残饵、剩饵,败坏水质 。
5.阴雨天河蟹应激反应较重,易上草、上岸,同时剧烈活动导致水质变混,搅动底泥,将底质中的有害物质释放到水中 。
6.阴雨天光照不足,同时呼吸作用强烈 , 导致水体缺碳,易引起倒藻、特别是水浓的塘口,一旦倒藻就会引发缺氧及藻毒素中毒 。
7.阴雨天遇水呈酸性,长时间下雨会改变水体PH值、碱度等理化因子,导致水体应激,进而引发水产动物强烈的应激反应 。
因此,在阴雨前后,我们要加强防控工作,主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阴雨天来临前,建议适当降低水位 , 缓解水草上浮现象,增加中下层水光照 。
2.阴雨天前要提前控制饵料投喂,适当减少投喂量,暂时停喂小鱼 。
3.阴雨前后泼洒解毒、抗应激药,内外结合,防控应激反应,同时降解池塘毒素 。
4.雨后水浓、水混的塘口建议及时使用改底制剂,缓解溶氧,分解雨天死亡藻类尸体,同时防控亚硝酸盐偏高 。然后第二天使用EM菌净化水体,提高透明度 , 防止雨后水草挂脏 。
5.水草活力不强或稀疏的塘口在下雨前后各使用一次促进草活力的药 , 增强水草根部抓地力 , 减少雨后上浮现象 。
6.一旦出现雨后河蟹大量蜕壳,此时建议第一时间泼洒维生素c+离子钙,可大大减少应激性蜕壳河蟹的损伤 。
虾塘水绿而不肥?在养殖小龙虾的过程中,虾塘水体环境的稳定和平衡是成功养殖的基础 。水草、藻类能直接影响水质的好坏,也可以给小龙虾提供天然的饵料 。一般良好的水质就具有“活、肥、嫩、爽”,主要是以绿藻为主的淡绿色、翠绿色、浓绿色;硅藻类为主的茶褐色或黄绿色 。
小球藻、扁藻等绿藻类适应能力强,在早期呈淡绿色、翠绿色这两种颜色 。生长稳定时,能大量吸收水体中的氮肥,起到明显净化水质的效果 。绿藻类在中后期呈浓绿色,能见度在10厘米左右,此时水质较肥 , 水中悬浮颗粒少,水体稳定 。
硅藻和绿藻类共生时 , 水质呈黄绿色 , 具备两种藻类的特点,非常适合小龙虾的生活 。在此种水体颜色中生长的小龙虾活动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肉质紧实、色泽光亮、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 。
角毛藻、三角褐指藻等硅藻类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 , 其有机成分相当高,是小龙虾的天然饵料,水体呈茶褐色 。硅藻是光合自养真核藻类,是天然水体的重要成分 。对水体的环境如:水温、酸碱值、重金属、氮磷比等变化非常敏感,能够很好的反应水体的营养状况 。
肥水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下面介绍水不肥的原因:
1、在养殖小龙虾之前需要清塘,一般是使用生石灰 。当生石灰使用量过多,会造成短时间内水中的酸碱度过高,影响肥水 。
2、藻类的繁殖需要较高的温度,当水温较低时会限制藻类的生长速度,或浮游生物比较多的时候,藻类急剧减少 , 造成肥水困难 。
3、水体中悬浮杂质较多时,会造成水体能见度低,阻碍藻类吸收肥料 , 影响藻类的光合作用 。
4、养水措施不当,水中浮藻繁殖缓慢,能见度高,阳光直射至虾塘底部 , 造成青苔大量繁殖,泼洒的肥料大量被青苔吸收 。
5、虾塘内长时间不进行换水处理或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超高,有害细菌大量繁殖 。
解决的办法有:
1、使用生石灰清塘半个月以后,再对水体泼洒肥料 。
2、减少投放的饵料 , 让小龙虾大量捕食浮游生物 。连续晴天、气温较高时 , 再施用肥料 。
3、先使用水体改良剂来改善水质,再将发酵好的畜类粪便、豆粕、有机肥和EM菌或芽胞杆菌一起投放至虾塘中 。
4、采用人工打捞+腐植酸钠遮阴+针对性的药剂来灭杀青苔,也可以用追肥或通过换水来调节水质,让有益藻类大量繁殖来控制水体能见度,来减少青苔 。
5、可以使用百安威和绿康露,每二至三亩各用一瓶混合后,每天一次,连续二天泼洒 。再每天换出虾塘里的底部水体,换入无污染的新水,直至水体正常 。
照上述方法能有效解决水绿而不肥的问题 。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 有什么建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
小龙虾颜色枯黄什么?。?/h3>正常情况的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 。成体长约5.6~11.9厘米,整体颜色包括红色、红棕色、粉红色 。背部是酱暗红色,两侧是粉红色,带有橘黄色或白色的斑点 。甲壳部分近黑色 , 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 。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 。螯狭长 。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 。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 。爪子是暗红色与黑色,有亮桔红色或微红色结节 。幼虫和雌性的爪子的背景颜色可以是黑褐色 。头顶尖长 , 经常有轻微刺或结节 , 结节通常具锋利的脊椎 。
【培藻素多少一包】我觉得像你说的小龙虾颜色枯黄,应该不是生什么病 。而是小龙虾生长需要进行蜕壳,颜色才看着枯黄,不要太过多的担心 。因为小龙虾生长速度快,在适宜的水温以及提供充足饲料的情况下,幼虾一般养殖2~3个月即可达到商品规格 。小龙虾是伴随着一次又一次蜕壳逐渐长成的,每蜕1次壳,规格也就大一些,其采食量也有所增加 。幼虾生长前期每隔5~8天蜕1次壳,生长后期一般8~20天蜕1次壳 。小龙虾蜕壳11次后即可达到性成熟,性成熟后的小龙虾可以继续蜕壳生长 。
小龙虾要蜕壳生长的时候,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促进小龙虾自然蜕壳生长 。人为控制促进小龙虾尽早蜕壳,首先应保证池塘水草占池塘总面积的30%以上,保持池塘优良的水质,另外可增加自配饲料中动物性饲料的含量,如螺蛳、河蚌肉、动物下脚料等,提高饲料品质,促进小龙虾蜕壳以及蜕壳后的虾壳硬化 。
在养殖小龙虾的水塘泼洒生石灰浆 , 一方面消毒水体,改善池塘水体的酸碱度 。另一方面增加水体中的钙源,为蜕壳后的小龙虾提供钙质 。另外,在保证饲料营养以及养殖环境的条件下可在小龙虾的饲料中添加蜕壳素,提高群体蜕壳的同步性以及提高小龙虾规格、产量 。若此时提供微流水状态,或者勤换水 , 保持池塘中充足的溶氧可加快小龙虾蜕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