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怎么算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怎么算

文章插图
《三角形的面积》学情分析报告
黄培钊2021/12/30
一、学情分析的目的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将三角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推导出计算公式,为后面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和组合图形的面积作好铺垫 。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
二、内容
1.教学主题:《三角形的面积》
2.学情分析对象:五一班学生
3.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小组交流、集体分享,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
(2)会用面积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
4.教学重点:会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5.教学难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
6.教学方法:
(1)尝试推导,发现问题 。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
(3)运用转化,合作交流 。
三、学情分析方法和工具:
(一).问卷调查
1.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是如何转化成其他平面图形求出的,
2.三角形的面积应如何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的面积去求,
(二).访谈
1.在已学过的图形面积转化过程中,你遇到最大的困难时什么,
2.遇到困难时,你愿意采用什么方式解决困难(看书、询问他人、小组探索、自己探索、教师讲解),
.调研结果统计及调研结果分析 六
(一).问卷调查
1.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是如何转化成其他平面图形求出的,
知道如何转化的、不知道如何转化的百分比分别为67.3,和33.7, 。通过调研发现题目虽然简单,但仍然存在寻找记忆和分析不全的现象 。其中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几方面存在着诸多理解不透的现象,通过调研,进一步加强了同学们对已学知识的“温故”的目的 。
2.三角形的面积应如何转化成已学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去求,
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或者采取其他方式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
44.6,、21.7,、33.7, 。
通过上面的调研,能看出全班有44.6,的同学将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平行四边形面积,有21.7,的同学将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长方形面积,其余的
33.7,的同学用其他的方式进行,可见学生对于动手操作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方面缺乏应有的实际经验 。
3.7,的那部分同学,了解他们的想我在和学生进一步交流中,着重针对3法,他们的想法有“我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无需转化”,“我不知道如何转化”等等 。但通过与他们交流,这部分同学认清了只有将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其他平面图形才能求出其面积,并推导出它的公式 。
(二)访谈,随机抽取8名同学
1.在已学过的图形面积转化过程中,你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知道如何转化、不知道如何转化人数百分比分别为41.7,和58.3,2.遇到困难时,你愿意采取什么方式解决困难(看书、询问他人、小组探索、自己探索、教师讲解),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怎么算】看书学习的占百分比16.4,,询问他人的百分比占17,,小组探索占的百分比是15,,教师讲解自己探索百分比是16.6,,学情调查为教师决定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是“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基于以上理念,我利用调研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经过上述的具体调研,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联系新课的知识经验,同时明确了遇到困难时怎样解决问题,找准学生新知的生长点,对于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实现“实效”与“高效”课堂,使知识学习变得更系统,达到掌握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
在调研的基础上,我在教学设计中,精心安排有趣合理的教学活动、可行的学法和教法,我预料本节课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