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韩国的端午节不是一回事 中国和韩国端午节的不同


中国和韩国的端午节不是一回事 中国和韩国端午节的不同

文章插图
艾叶芬芳,粽叶飘香,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 。
端午节,有许多俗称,例如端阳节、端五节、天中节、艾节、蒲节等,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赛龙舟、挂艾草、吃粽子、饮雄黄酒等习俗,是全国各地的人们必不可少的活动 。
不过不仅仅是中国人忙着过端午,我们的邻居韩国也在热热闹闹过端午 。
2005年,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
当年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让许多中国人愤愤不平:
“在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民间节日,怎么就成韩国人的了?”
“韩国人抢了中国的端午节”
【中国和韩国的端午节不是一回事 中国和韩国端午节的不同】“保卫端午节!!!”
......
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节日,输出国门后,却不声不响地成了别国的文化遗产,顿时之间让许多中国人都难以接受,韩国人的“申遗”行动更是刺痛了国人的自尊心 。
那么,韩国人是否真的“抢”了中国的端午节?先一起来了解中国端午节的由来 。
中国端午节的来历关于的端午的由来,民间流传有许多说法,从端午节的众多俗称和风俗中就可以看出来 。
不过根据现有的资料研究,最早的一种说法是与“时节”有关,农历五月初五正好是仲夏时节,天气炎热、蚊虫肆虐、疾病瘟疫也比较容易流行 。在古时老百姓看来,五月是一个不吉利的月份,将五月视为“恶月”或“毒月”、五日视为“恶日” 。
在民间,也有流传有这样一句谚语:“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其中“五毒”指的是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 。
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老百姓要采取各种措施“辟邪驱疫”,例如挂艾叶菖蒲、饮雄黄酒、煮鸡蛋和大蒜、在门户或手臂上系挂饰物辟邪驱毒......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会在端午节这天通过沐浴、吃蛋送蛋等方式消病辟邪 。在六朝之后,老百姓们过节的心态有所转变,心中对于端午节的那股神秘气氛慢慢减弱,开始加入祭祀伟大历史人物的传说 。
其中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这一传说流传甚广 。并且端午民俗活动也更加丰富,例如赛龙舟、吃粽子、斗百草等等 。
可见,端午节最原始的意义其实是“辟邪驱疫”,祈求平安健康,时至今日,人们依旧传承弘扬着这些民俗 。
中韩两国的“端午”,有何异同?中韩两国山水相连,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在不断地相互影响,韩国许多节日和饮食都与中国相同 。例如韩国的四大节日:元旦、寒食、端午、中秋,传统习俗与中国基本一致 。
本文谈论的端午节是我国上古时代的产物,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古时,韩国作为中国附属国,从两国端午的起源时间、节日目的、民俗习惯等方面来看,韩国的端午是从中国引入,并进行了再创造 。
韩国的端午全称为“韩国江陵端午祭”,迄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起源主要与韩国传说中的历史人物有关,例如大关岭山神金庚信将军、国师城隍神等 。
我们看看韩国的端午祭和中国的端午节有哪些大致相似之处:
  • 名称相近:韩国的端午祭和中国的端午节,名称仅一字之差,俗名也与我国的基本一致;
  • 日期相近:中韩两国的端午,都是农历五月初五;
  • 目的相同:节日主要是为了辟邪消灾;
  • 起源相近:都与本国尊敬的历史人物有关 。
这些相同之处是不是就说明韩国的端午祭等同于我国的端午节呢?我们再来看看两国节日的差异:
祭祀习俗的差异
中国的端午节,常见的习俗有:喝雄黄酒、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戴香囊等等,节日正式的活动时间大多只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 。
韩国的端午祭,主要的习俗包括了祭祀、酿制神酒、吃艾糕、表演、摔跤比赛、荡秋千等等,节日活动并不仅仅在五月初五这一天 。
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一般是从农历五月初三到初七,为期5天;有的地方则要历时一个月之久,从农历四月初五的“酿神酒”开始,一直持续到农历五月初七 。
祭祀对象的差异
中国的端午节在南方某些地方祭祀的是龙王,不过绝多大数地方都是纪念和缅怀伟大的历史人物,例如屈原、伍子胥、孝女曹娥,我们祭祀的是人
而韩国的端午祭是为了祭祀山神,祭祀山神的活动(迎神祭、酿神酒、送神祭等)隆重庄严,祭神同时也是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核心 。
中国和韩国的端午节不是一回事虽然韩国的端午祭在名称、日期等方面与我国基本一致,但是其祭祀习俗的方式与我国的端午节大不相同,中韩两国的端午其实不是一回事 。
2009年我国的端午节也申遗成功了,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的端午节和韩国江陵端午祭是完全不同的节日 。
不过,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韩国对传统文化更加重视 。当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直接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传统文化渐渐被国人冷落了,许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端午”为何物?
2008年起,我国将端午节正式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逐渐恢复了以往的“光芒”,传统文化也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
中华传统文化意义深远,是中华历史宝贵的一部分,可不要等到成了别国的文化遗产才意识到珍贵,才开始去传承和保护 。
--END--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