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塘水草占多少

蟹塘水草占多少,下雨天蟹塘能用碧水安吗?可以的 。如发现螃蟹蜕壳应及时用碧水安解毒,避免螃蟹蜕壳时吸水中毒 。在蜕壳期,打水后或者下雨前后也需及时使用碧水安改善、稳定水质,给螃蟹提供良好的水环境 。
蜕壳期加强水质调节,根据水质及水草情况,一般定期10天左右使用活力碳+利菌多可以分解水中杂质 , 提高水草活力,帮助稳定、净化水质 。
蟹塘杀虫后多久补菌?过硫酸氢钾 , 一般建议6个小时后补菌;碘制剂,24小时后补菌;氯制剂类消毒剂,建议在36到48小时后再补菌 。
池塘消毒,主要就是杀灭池塘中的细菌,包括有害菌和有益菌,我们经常说池塘7-10天需要消毒一次,每消毒一次 , 池塘的菌相就会被破坏一次,而菌相重建平衡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菌类数量少 , 水体中的有机物不能被及时分解利用,池塘不能良性循环,如出现特殊情况(高温、缺氧等),极有可能一些有害菌还会形成优势,加剧水质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所以,池塘消完毒后需及时补充有益菌让池塘保持良性的循环 。
新开蟹塘每亩可放多少苗适宜?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痃,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 。为了把当年的大眼幼体达到商品蟹,目前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 。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渗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水深不超过1.2米,池形东西向为好 , 阳光充足,大棚建设可参照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方法 。
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待药性消失后,用80目的滤网进水,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必须严格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 。蟹苗入池时可适当浅些 。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水中藻类、水草的生长 。每天投喂饵料2—3次,投喂豆浆、鱼、虾糜等,投喂进应多投在周边浅地区,投饵料按体重的4%计算,并随时注意天气、水制裁、个体生长 , 争饵生物的多寡而定 。随着幼蟹的生长也应增加一些植物性饵料 , 如:浮萍等优质水草 , 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质调节,要掌握水质肥而爽,换水时要勤换少换,不要引起水温和水位的剧烈变化 。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育可达到扣蟹 。
(二)成蟹养殖
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蟹生长最适宜,目前大多采用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养殖 。现以池塘为主作简单介绍:
1、池塘条件
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 , 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 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 。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最浅处10cm , 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 。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
2、移植水草
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 。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 。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旬 , 还可以养活相互格斗、隐蔽的作用 , 是提高各期间河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另外还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稳定水质的作用 。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 。因此,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咱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
3、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
4、清塘消毒
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 用量每亩75公斤 。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 , 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河蟹蜕壳生长 。纳水后要及时施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 , 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cm为宜 , 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 , 以免争食 , 为害幼蟹 。
5、放苗
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步足齐全,体质健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 。
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差 。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入置10分钟 , 如此重复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
密度:目前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鱼虾蟹混养 , 经济效益会更高 。密度可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kg的扣蟹 。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
6、日常管理
(1)投饵:池塘精养的整个过程,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因此饲料的种类、优劣和多少对河蟹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投饵时应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动物性精料占40%,水草占35%,其他植物饲料占25%,饲料的种类主要有三大类(一)全价性河蟹专用配合饲料;(二)动物性:海、淡水小杂鱼,各动物尸体、螺类、蚌类、畜禽血、鱼粉、蚕蛹等;(三)植物性:水草类、浮萍、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 , 商品饲料类:山芋、马玲薯、谷类、麸皮、料糠等 。
河蟹的投喂方法象池塘养鱼那样 , 做到“四看四定”,即盾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
看季节:春季幼蟹要投喂一些活口的动物饲料 , 河蟹生长中期特别是5—8月份,要适当加大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但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后期河蟹需要大量营养 , 以满足性腺发育,应多投喂动物性饲料 , 这样河蟹体重加大,肉味鲜美,饲料的投喂按季节分配一般为3—6月40% , 7—10月份60%,水温10摄氏度以下,蟹的活动量少 , 摄食量不大,可少喂,隔日投喂一次,当水温3—5摄氏度,可以不投喂 。
看天气:天气晴朗时要多投喂,阴雨天要少喂,闷热天气,无风下阵雨前,可以停止投喂,雾天 , 等雾收后再投喂 。
看水质:水质清 , 可正常投饵 , 水质浓,适当减少投喂,及时换水 。
喂多少饲料比较好?河蟹是杂食性动物,食谱广,食量大 。幼时以浮游动、植物为主 , 脱壳沉入水底变成蟹苗后,便以水草、小鱼小虾、螺、及有机物为采食对象,尤喜肉类饵料 。
人们在掌握河蟹这些习性后 , 都会在蟹塘中栽种水草,并且投放大量螺蛳,供其自由采食 。江苏及皖南等主要产蟹区 , 更是直接用冰鱼作为饵料投喂 。
和很多动物一样,河蟹是一种昼伏夜出的动物 。所以,人们一般选择在傍晚进行投喂 。理论上是要求每天投喂两次,早晨六点左右一次,按河蟹体重1%的量,晚上5点左右第二次,按河蟹体重3%的量,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少有人这么做,一是麻烦,二是作用不明显,作者本人也曾做过试验对比,并无明显区别,只是便宜了那些野杂鱼 , 浪费了饵料 。所以我认为每天只需傍晚投喂一次就行了 。
严格的来说 , 投喂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前期应按河蟹体重的5%来投喂,为以后能养出大规格螃蟹打下基?。敫呶乱院? ,只要投喂河蟹体重的3%饵料就可以了 。立秋以后,河蟹开始完成最后一次脱壳,这时侯要舍得下本钱,加大投喂量 , 至少要按5%的量来投喂,从而达到育肥的效果 。
另外,平时投喂饵料的时候 , 还要根据天气、水质变化、河蟹夹草等情况灵活掌控 。大面积脱壳、闷热缺氧、阴雨天气,残饵过剩等情况下少喂,甚至不喂,夹草过多应加大投喂量 。
以上为个人的经验之谈,仅供参考 。诚邀行家评论,谢谢!
下大雨天螃蟹要投料吗?下大雨天地螃蟹要投料吗?答:雨特别大时不要投料,今天就这个问题来解释下为什么?以及雨天的几个应对情况,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二方面回答更加全面,一是下雨天塘中水质,二是螃蟹的注意事项及应对措施 。
1、因为在下雨天,气压比较低,伴随温度的降低,水中的溶解度变小而把多余的空气排出去,导致水中含氧量降低 , 这时候,就会出现我们常见的鱼跃出水面,螃蟹上岸的情况出现,
2、注意事项及,可以适当把塘口水位入低一些,作用是减少水草的上浮发生,增强了水中光照性,
3、雨天也分情况 , 不能说一直下雨就一直不喂料了吗?这显然是不行的,掌握住,阴雨天少喂,雨特别大时不喂,还要注意阴雨天泼洒一些抗应激类药物 。
4、阴雨天少喂的同时,配合用一些改底的,控制一下亚硝酸盐偏高问题,一放晴 , 使用EM菌把塘水净化一下,提高水质,可有效防止水草挂脏 。
5、若是雨后螃蟹大量脱壳,建议使用离子钙 , 也可加些维生素C,可有效减少因雨天应激而造成的损失 。
【蟹塘水草占多少】关于螃蟹雨天是否投料以及要注意的事项 , 特此分析一下,希望能帮到您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