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注意哪些病

养猪注意哪些?。?养猪人应该如何防控猪圆环?。?/h3>养猪人如何防控圆环?。?
猪圆环病毒的定义猪圆环病毒感染是由猪圆环病毒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包括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繁殖障碍、肺炎、肠炎、先天性震颤等 。特别是初产母猪以返情、不孕、产木乃伊胎、死胎、弱仔和流产为主要特征 。当前,我国猪圆环病毒的流行态势依然严峻 , 2018年以来,我国猪病毒性疾病调查中,猪圆环二型病毒占比达到40%以上 , 是威胁我国健康养猪不容忽视的疾病 。
图1 2018年我国主要病毒性病原学调查
一、圆环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圆环病毒首次爆发于1991年的加拿大,1998年首次分离出该病毒 。2000年左右,我国各地规模化猪场暴发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
二 圆环病毒的病原特点圆环病毒是一种无囊膜、二十面体、共价闭合、环状的单股DNA病毒,分子量相对较?。?.7kb左右 。血清学方面分为三种,圆环一型,二型,三型,即PCV-1和PCV-2,PCV-3 。
PCV-1对猪致病力弱,PCV-2对猪致病力强,主要引起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皮炎肾病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等 。
图2 猪2型圆环病毒主要基因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圆环三型病毒已经在我国发现,并有一定的蔓延,圆环三型的临床症状与二型类似,致病力低于二型 。
三、圆环病毒易感群体猪是PCV的天然宿主,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猪都可感染,胚胎期或早期感染猪,断奶后发病,集中在5-12周多见;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主要发生于保育和生长育肥猪,一般呈散发,死亡率低 。由PCV2感染引起的繁殖障碍主要危害初产的后备母猪和新建的种猪群 。如其他病原体、饲养管理不良、免疫接种等共同参与下才能导致明显症状 。四 致病机制PCV-2主要侵害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引起免疫抑制 。引起淋巴细胞的凋亡,导致B和T淋巴细胞数量的减少;早期感染或高水平抗体,引发III型过敏反应 , 表现出皮炎和肾病 。
五 科学防控1 疫苗是防控圆环病毒的首要手段
因此重点分析下圆环疫苗情况 。国内猪圆环病毒疫苗品种主要有11种 , 有39家生产企业获得产品生产批文,另外进口疫苗有2种 , 分为基因工程疫苗和全病毒灭活疫苗 。其中全病毒灭活疫苗按照毒株的不同分为SH株、LG株、WH株等 。但从本质上讲 , 这5个毒株均属于PCV-2b 。
目前猪圆环病毒疫苗所用佐剂主要有水包油(O/W)、油包水(W/O)、水包油包水(W/O/W)3种剂型 。主要在于吸收性和缓释性的区别 。
临床圆环疫苗的选择上,应重点考虑病毒含量高、疫苗纯度高、疫苗粘度小的疫苗 。
免疫程序上,如果猪群有蓝耳波动的风险,建议母猪、仔猪都进行疫苗免疫 。
2 加强饲养管理,合理的通风、密度、减少应激及舒适的环境是防控好疾病的重中之重 。
3 做好猪场其他疾病的免疫及防控(猪瘟、口蹄疫、伪狂犬、霉菌毒素、副猪、链球菌等)
4 针对性的治疗
全群出现圆环波动时 , 建议紧急接种,同时 应用提升免疫功能的中药如黄芪、党参、白术等及抗病毒板蓝根来协助压制,配合敏感类抗生素防止继发性的感染 。
单独治疗往往效果偏差,及时发现发病猪:建议一侧黄芪多糖+头孢+磺胺+安乃近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续三天 。会有一定的治愈效果 。
通过本文,希望大家对圆环病毒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认识 , 以便于更好的、更科学地养好猪群 , 以上 。
保育猪饲养管理中需要注意哪些疾?。?/h3>保育猪饲养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哪些疾病 , 如何防治?
保育猪是指仔猪断奶后在保育舍内饲养的猪,即从离开产房开始迁出保育舍为止,一般在21―70日龄 。
保育猪的生理特点:
1、抗寒能力差:因为刚断奶的仔猪刚离开母猪,采食量下降、对新环境的恐惧等,会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 。造成了断奶仔猪易发生腹泻的原因之一 。
2、生长发育快:这期间的仔猪的食欲特别旺盛,常出现抢食和贪食的现象,若是管理得当仔猪生长迅速 。
3、对疾病易感:由于断奶后失去母源抗体的保护 , 而自身的免疫能力未建立或不健全,从而就会受到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流行性腹泻等十分易感,甚至暴发 。
保育猪在断奶后至70日龄期间,仔猪离开母猪会造成相应应激,包括环境、温度、光线等的影响会造成小猪的食欲下降,甚至好几天不食 。
仔猪在断奶后在应激反应下,保育仔猪会出现消廋 。离开母源抗体的保护,仔猪抵抗力下降 , 免疫力降低 , 就会出现蓝耳、圆环、在伪狂犬、流行性腹泻的侵害 。所以提高仔猪免疫 , 减少猪只应激起我们生产效率管理好保育的重要关节 。如何预防来管理好保育猪环节是关键 。
如何对保育猪的技术管理:
1、每天进入猪舍先快速检查一遍所有猪只 , 看看是否有异常并及时处理 。
2、多观察小猪的采食情况 , 确保仔猪发现并摄入饲料,仔猪断奶后7天实行限量饲喂,由于刚离开母猪会不食,2―3天又因饥饿而猛吃,造成消化不良 , 引起腹泻 。
3、保持安静环境,光线不暗也不太强,由于离开母猪,因为一点动静小猪都及其敏感,不能安静的采食或休息而受应激 。
4、饲料的营养和适宜温度
选择优质有营养的饲料,注意仔猪断奶前乳猪料和后的保育料的过渡,以免影响采食和营养应激 , 引起腹泻 。
要保证适宜温度,保持空气的新鲜,水的充足 。
5、药物预防,在保育猪的饮水中加入电解质和多维,缓解应激 。
6、免疫预防,尽量避免在断奶后一周进行免疫 , 一般第二周开始免疫接种 。在保育期满最后一周进行驱虫 。
7、加强消毒工作,确保猪只健康 。
为了净化母猪的带病毒对仔猪的影响和对提高仔猪免疫力,对母猪和仔猪的免疫建议:养猪人如何科学地防控猪?。?/h3>养猪如何防疫:
1、引种要严格检疫,猪传染病发生的原因很多 , 但引种不检疫是把外地疫病引到本省、本场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通过引种把国外一些猪的疫病也引到我国来,这种实例在生产中并不鲜见,不少养殖场或养殖户希望能得到质量好的猪,往往从多个猪场购进母猪,选购种猪时几乎不作严格的检疫,结果把多个猪场的猪病都带进自己的猪场 , 再加上抗猪病的免疫程序不完善,有的仅免疫猪瘟,有的只给猪免疫注射三联苗(猪瘟、猪肺炎、猪丹毒) , 这种免疫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猪传染病发生的实际情况和猪病发展的新动向 。例如,在有的地区和猪场通过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猪细小病毒的感染率高达50-80%以上 , 有的猪群里的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阳性率也很高,其它若干病毒性传染病的情况也类似,这样 , 有的人就误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国内、国外情况也差不多,随波逐流 , 听之传之,只要购进的母猪不死就算成功,殊不知祸要已被埋下 , 迟早会发生问题 。据此,建议从国外或从外地购进种猪时慎重 , 要严格检疫,更不能从多个猪场购进种猪 。通过检疫搞清楚种猪的情况,即使检出呈阳性反应的猪只也不怕 , 也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根除计划,以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
2、制定正确、合理的免疫程序 依据各场的实际情况,要制定相应的免疫计划,不能千篇一律,用三联苗对公、母猪一年进行2次免疫 。防止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 , 用伪狂犬病疫苗和细小病毒疫苗,对后备公、母猪于配种前30天免疫,头胎、2胎母猪于产后1周免疫,妊娠母猪于产前30天免疫 。控制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 可用猪萎鼻二联苗,孕猪产前30天免疫,乳猪于1周龄和4周龄各免疫注射1次 , 公、母猪1年2次 。防止猪瘟最好用猪瘟弱毒疫苗,猪病三联苗不如单苗,因免疫期较短,乳猪在3周龄和6周龄用猪瘟弱毒苗各免疫1次,母猪1年2次 , 母猪在妊娠期间不宜注射猪瘟疫苗 。4周龄仔猪注射链球菌疫苗,5周龄注射副伤寒疫苗,妊娠母猪于产前3周用黄白痢苗注射1次 。总之 , 使用疫苗要按疫苗说明执行,不得随意改变剂量和使用方
3、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在规模饲养条件下,兽医工作的重点是防病不是治病,要强调猪群的安全不是个体,所采取的一切措施要从群体出发 , 有益群体 。如猪舍与猪舍之间空隙地的绿化,舍内的通风换气,冬季的保温、防湿,夏季的防暑,适宜的光照以及卫生消毒等都是为养猪创造良好的环境 。但目前 , 由于环境控制不力,一些猪场和养殖户的养猪条件差,设施不完善,猪舍简陋,不规范,防疫卫生措施不到位或不健全等,造成一些疫病的持续存在,尤其是在高密度饲养情况下 , 存在着较多的应激因素 , 例如气候突变、高湿、酷暑、严寒、断水、断料、仔猪断奶、转群、换料、抓猪打针、投药、惊吓、沙尘、调换饲养人员等均可诱发“环境病”和其它多种疾病 。因此,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通过良好的管理和满足全价、平衡的优质饲料,使猪具有很强的抗病力和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潜力 。通过环境和抗体水平的检测,也可了解环境卫生状况及免疫接种效果 , 从而为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和严格的防疫制度提供依据 。据此,一定要创造安全、舒适的养猪环境 , 不断提高猪体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
4、有针对性地进行药物预防 有的疫病尚没有疫苗预防,特别是一些细菌性传染病 , 用药物预防有良好效果 , 但必须要针对性强,如许多猪场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猪气喘病 , 针对此病可用抗生素防治 , 对妊娠母猪分娩前2周—3周到分娩后3周—4周内,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来预防;猪弓形体病用磺胺类药物有防治作用;猪痢疾用抗生素或在饲料内添加一定量的痢菌净,效果十分明显;尤其在仔猪阶段或环境条件多变时,采用金霉素、土霉素和白地霉素等防病的效果很不错,虽然用抗生素能防治一些细菌性传染病,但会产生耐药性的菌株,这对人们的健康是一个威胁,因此,切切不可乱用抗生素 。
如何监控猪场可能发生的疾?。?/h3>养猪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 在整个养猪生产过程中,养猪场猪群饲养密度高 , 高密度的猪群饲养随时都可能发生疾?。?而猪群所成长得疾病简单感染,所以一旦猪群发病,扩展速度极快,如果不及时遏制病况扩展 , 那么当疾病规模越大之后,丢失会十分沉重 。因此,在养猪的过程中做好猪群的健康检测工作,及时发现病症,前期控制疫情,把感染病消除在萌芽状况是十分重要的 。
X
所以,在养猪的过程中如何监控养猪场猪群的健康呢?这是养猪户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 。
1、调查猪群平时日子状况:
养猪饲养员需要对自己所养猪只要随时调查,如发现日子状况反常 , 及时向兽医务人员或技术员汇报 。猪场技术员和医务人员在仔猪成长关键时期应该每日至少巡视猪群2-3次,并经常与饲养员取得联系 , 互通信息,以把握猪群成长动态 。在调查猪群时要认真、详尽,把握好调查技术、时机和方法 。
一般在猪生产的过程中可采用'三看'来断定,即平时看精神 , 饲喂看胃口,清扫看粪便 。并应考虑猪的年龄、性别、生理阶段、季节、温度、空气等,有要点、有目的地进行调查和记载 。如发现有不正常情况,应及时剖析,查明原因,尽早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如属一般疾病,应采用对症医治或筛选 , 如是烈性感染病,则应当即捕杀 , 妥善处理,并采取紧急消毒、免疫接种等措施,避免其延伸分散 。对反常猪只及时筛选 , 既减少耗料和用药 , 更有利于保护整个猪场的安全 。
2、丈量统计特定猪群的成长状况:
对于猪群中特定的品种或杂交组合,要求以高端指定的饲养管理水平饲养,并一起体现特定的生产水平 。经过丈量统计,可了解饲养管理水平是否适宜,猪群的健康是否在好的状况 。低劣的饲养管理,发挥不出猪的最大遗传潜力 , 一起也降低了猪的健康水平 。
3、病猪解剖、查验:
对病、死猪进行解剖、查验在临诊中十分重要,专业人士经过对病猪的解剖和查验 , 调查各器官安排有无病变或病变的种类、程度等,了解猪病的种类及病况种类和严重程度 。
4、抗原、抗体监测:
猪场专业人员应该定期查看和测定血清及体液中的抗体水平 ,  是了解动物免疫状况的有效方法 。动物血清中存在某种抗体,阐明动物从前与同源抗原接触过,抗体的出现意味着动物正在患病或曩昔患过病 , 或意味着动物接种疫苗已经产生效力 。如果抗体水平下降,表明这些抗体可能是感染病或接种疫苗的残余抗体 。接种疫苗后测定抗体,可以清晰人工免疫的有效程度,并作为以后何时再接种疫苗的参阅 。
怀孕母猪接种疫苗后,仔猪可经过吃初乳
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养猪注意哪些病】养猪就得自己养母猪和好公猪种配种下仔再留喂,而且平时母猪就喂猪草或菜叶和少量玉米粉 , 怀孕时和下仔期间就只喂玉米粉补充营养,猪仔才胖,这样成本就低 。刚下的猪仔要用草做窝给它睡才保温 , 小猪仔要用钳子扒掉小虎牙它才爱吃奶,撤了奶后也爱吃食,这样才长得快 。小猪仔生出20天就要割掉生育器官 。要不然它就会长成母猪和公猪 。猪仔会吃食时就撤奶了 。喂玉米粉,母猪就只吃猪草和少量玉米粉 , 这时小猪一天天长大,夏天要注意通风凉快,冬天要注意保温,猪圈保持干净,吃饱就给它喝水 , 吃玉米粉前先吃一点猪草,这样它才爱吃长得快,长到三百多斤差不多定了它就吃得少 , 这时就可以卖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