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养鱼怎么用

硫酸铜养鱼怎么用 , 养鱼消毒盐水怎么配制?想要用盐给鱼消毒,需要准备一个容器,里面倒入2%浓度的盐水,水一定不要用刚接的自来水,最好养困过的老水 。
之后将鱼儿从缸中捞出来,并将其放到盐水中浸洗5-20分钟 , 这样就可以消毒杀菌了 。除了用盐,还可以用漂白粉、硫酸铜、敌百虫以及呋喃唑酮预防一些疾病 。
古法养鱼底砂怎么清洗?对于玻璃缸壁上的污物,不是用一般的刷子都能刷得干净的 。如果是在室内 , 除了单缩虫等固着类原子虫外,还有毛管虫、节台虫等也不易洗刷去,这就要先用0.7毫克/升硫酸铜处理,然后用刷子就比较容易刷去 。如果是带鱼操作 , 则最好分2-3次进行,洗刷完后停止动水 , 让污物沉淀缸底,再抽吸走 。
对于清理鱼缸底砂缝隙垃圾来说,只能用虹吸器来吸收脏物,当底砂污染严重时,就需要给鱼缸换水,同时将底砂倒出进行全面的清洗好消毒 。
当然,为了减少清理底砂所带来的麻烦,在日常生活中,饲养者应该给鱼儿进行合理的喂食 , 减少鱼缸中食物残耳的堆积,这样也可以有效的防止底砂过快的被污染,以保证鱼缸中的环境卫生 。同时 , 还要定期的给鱼缸进行消毒杀菌处理,来保证水质环境的健康和干净,饲养者可以选择有效的杀毒药液 , 去合适的分量洒在鱼缸中,让鱼儿进行必要的药浴 。
热带鱼缸绿藻处理方法?热带鱼缸绿藻,可以用很多方法将其清除 。首先可以人工清理 , 将鱼儿捞出后,用刮藻刀将缸壁上的绿藻刮掉即可 。其次可以养一些食藻生物,比如金苔鼠、黑线飞狐等清洁鱼 。或者可以用药物除藻,常用的就会戊二醛和硫酸铜 。平时还要注意预防,加强过滤并适当遮阴 , 限制藻类生长 。
一、人工清理
鱼缸中看到绿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人工清理 。将鱼捞出放到别的地方暂养,然后用刮藻刀或软布将附生在缸壁和缸底的藻清除掉 。需要注意的是 , 这种方式虽然快,但治标不治本,如果不注意预防,很快又会长出来 。
二、食藻生物
如果觉得定期清理藻类很麻烦,可以养一些食藻的生物,最常见的就是清洁鱼 , 比如清道夫、金苔鼠等 。除此之外,一些螺和虾也有吃藻的习性,不过将它们和鱼类混养的话,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
三、药物除藻
药物除藻一般很少用于家庭养鱼 , 因为用药还是很难控制用量的,所以对鱼儿的健康有一定风险 。常用的除藻剂有两种 , 一种是戊二醛,另一种是硫酸铜 , 这两种都有不错的效果,但不能混用,否则会导致失效 。
四、日常预防
想要避免藻类爆发 , 一定要从源头上治理 。克制藻类繁殖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加强过滤 , 这样可以减少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 当然,也可以通过减少投喂的方式达到同样的目的 。另一种是适当遮阴,藻类爆发离不开光照,因此遮阴也能限制其生长 。
在下药上我们如何去把握住火候?赏鱼长期生活于优越的环境中,单位养殖面积?。运使芾斫涎细瘛⑾钢?,种苗淘汰率高,与外界接触少,交*感染疾病的机会很少 。许多观赏鱼,特别是热带鱼的体型多为小巧玲珑 , 娇生惯养,生活于适温环境中,觅食量与活动量较?。芡饨缙颉⑺茄跫浠母扇派? ,故抗病能力较差 。目前观赏鱼鱼病的防治,本着“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 , 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 以便控制鱼病的发生和流行 。现在我就跟大家分享一点关于观赏鱼的常见疾病和治疗技巧 。
由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引起 。由病毒、真菌、细菌以及单细胞藻类等微生物的侵入而引起的疾病 , 又称微生物鱼病 。由于微生物鱼病大多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有较强的传染性,且不易防治,故称之为传染性鱼病 。由动物性寄生虫引起的鱼病称寄生虫鱼病,其特点一般是发病和传播较慢,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 , 防治也较容易 。由水体环境的机械、物理、化学等非生物因素或鱼体生理机能失调所引起机体的代谢障碍或机能紊乱而导致的鱼病称为非生物性鱼病 。此类鱼病的种类很多 , 危害较大 , 涉及面也较广 。只要加强管理,做好预防工作,此类鱼病可避免发生 。
痘疮?。河置馨湍抑撞《局?。[病原体] 由疱疹病毒的病毒粒子感染所引起 。[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的皮肤表面出现许多白色小斑点 , 覆盖着二层白色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白色斑点的数目逐渐增多 , 区域扩大,患病部位的表皮逐渐增厚,有时厚度可达1~5毫米,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表面组织由柔软变成软骨状的结缔纽织 。这些“增生物”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会自动脱落,接着又在原位置重新出现新的“增生物” 。这些“增生物”如果占了鱼体表面积的大部分,就会严重地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体消瘦 , 游动迟缓,甚至死亡 。若“增生物”不多,对鱼影响不大;一般在春季,水温15℃左右时出现病例 。由于此病流行不广,甚少发生,危害不大,故未引起重视 。[治疗方法] 此病可用左旋体氯霉素治疗;小鱼可用浓度为百万分之零点二二五(0.225ppm)的药液浸洗 , 个体大的鱼可以注射此药,均能获得一定的疗效 。.
出血?。篬病原体] 为疱疹病毒 。[症状] 病鱼的体表发黑无光泽 , 口腔、肌肉、各种鳍条基部都充血;有时鳃盖、头部、腹壁也有充血现象;鳃丝呈鲜红的点状或斑块状充血;严重的病鱼 , 因其他器官组织大量充血,使鳃失血而呈苍白,表现出“白鳃” 。此外,眼球突出,肠道和各内脏器官表现充血 。病鱼食欲不振,行动迟缓,常离群独游或回旋慢游,体质消瘦,肌肉萎缩,以致死亡 。发病季节多在6~9月,水温在25~30℃最为流行,死亡率颇高 。[治疗方法] (1)充分照射阳光,并降低水温至25℃以下,持续10天左右可见疗效 。(2)用1%食盐水洗?。?持续1周 。(3)用大黄和枫香树叶0.25~0.5千克研成粉—末,经煎煮或热开水浸泡后,配以饵料制成药物饵料喂饲病鱼,连续5天,同时在水族箱中连续2天旅用敌菌灵百万分之零点六(0.6ppm) 。(4)用敌菌灵百万分之三至五(3~5ppm),或醋酸铜、氯化铜、硫酸铜溶液百万分之零点七(0.7ppm),或大黄浸取液进行水浴治疗,有较好效果 。
细菌性烂鳃病 [病因] 一是原生动物、单殖吸虫、甲壳动物等引起;二是水生藻状菌,如鳃霉引起;三是由细菌引起 。[病原体] 鱼害粘球菌 。[症状] 病鱼鳃部常充满粘液,鳃丝和鳃盖骨内表皮均有出血现象,鳃丝由红变白,逐渐腐烂并带有污泥 , 最后发展到全鳃,使之失去呼吸功能而死亡 。[治疗方法] 可将病鱼放入百万分之二(2ppm)的呋喃西林,或百万分之十二点五(12.5ppm)的金霉素,或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土霉素、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痢特灵等溶液中浸泡30分钟;或用11.5%浓度的氯胺丁0.02克溶于10千克水中,将鱼浸洗15~2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一(1ppm)的呋喃西林,或百万分之一(1ppm)的漂白粉,或百万分之二至四(2~4ppm)的五倍子遍洒消毒治疗;养鱼的容器及所有的用具,用百万分之八(8ppm)的漂白粉溶液消毒灭菌 。
细菌性肠炎 [病因] 主要是吃了不清洁的食物或摄食过饱、肠道胀饱、排泄受阻 , 最后由细菌感染肠道引发肠炎 。[病原体] 为点状产气单胞杆菌 。[症状] 病鱼常常腹部膨大,呈现红斑 , 肛门突出,鱼体呈呆滞 , 停在水族箱角落不动,体肌作短时间的抽搐 , 不进食,粪便白色 。剖开鱼腹,可见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轻者仅部分肠道出现红色,严重时全肠呈紫红色,肠内无食物,充有淡黄色的粘液和血脓 。[治疗方法] 治疗肠炎的方法较多 。市场销售的药物也较多,内服药如纳克菌、鱼服康、磺胺胍等,外用药如浴菌洁、呋喃西林、庆大霉素、土霉素、痢特灵等药物经稀释后泼洒或浸?。?均能取得较好疗效 。
白皮病 又称白尾病 。[病因] 由于水质不洁,特别是水族箱中的粪便没有及时清除,或因捕捞运输、放养、移箱时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 , 导致病原菌感染 。[病原体] 为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称为白皮极毛杆菌 。[症状] 发病开始时 , 只在背鳍基部或尾柄处出现一小白点,随即迅速扩大,从鱼体背鳍向后蔓延,以致背鳍与臀鳍间的体表至尾鳍全部发白 。随着病情加剧 , 病鱼游泳能力明显减弱,体躯平衡失控,头部朝上 , 尾鳍朝上,与水面垂直作上下游动和挣扎 , 不久即死亡 。每年5~8月间为此病流行季节,鱼发病后2—3天即死亡 , 死亡率极高 。[治疗方法] 可用百万分之十二点五(12.5ppm)的金霉素,或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土霉素水溶液浸洗30分钟;也可用百万分之一(1ppm)的漂白粉或百万分之二至四(2~4ppm)的五倍子泼洒于水族箱中消毒治疗 。
白头白嘴病 [病原体] 为粘球菌一种,与上述烂鳃病病原体球菌的形态很相似 。此菌为好气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5℃ , 最适宜pH为7.2左右,pH在6.0~8.5之间都能生长 。[症状] 发病时,病鱼的额部和嘴部周围的细胞坏死,色素消失而表现白色,病变部位发生溃烂,有时带有灰白色绒毛状物 , 因而呈现“白头白嘴”症状 。在水面游动之病鱼,症状尤为明显 。当病鱼离水后,症状就不显著 。严重的病鱼,病灶部位发生溃烂,个别病鱼头部出现充血现象,有时还表现白皮、白尾、烂尾、烂鳃或全身多粘液等病变反应 。病鱼一般体瘦、发黑,呼吸加快 , 食欲不振,游泳缓慢,不断地浮出水面,不久即死亡 。此病是一种暴发性疾病,发病极快,传染迅速,一日之间可全部死亡 。此病流行季节性比较明显,一般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6月为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 防治时可用百万分之一(1ppm)漂白粉洒入鱼箱作消毒处理,或用百万分之零点五至零点七(0.5~0.7ppm)西力生(含2.5%氯化乙基)洒入,效果都很好 。
出血性腐败病 又称赤皮病、赤皮瘟 。[病原体] 为荧光极毛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 。[症状] 为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 , 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明显,背鳍或全部鳍的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 , 常烂去一段,鳍条间的组织也被破坏,呈破烂的纸扇状(又称蛀鳍);有时病鱼的上下颚和鳃盖部分充血,现块状红斑,有时也充血发炎 。在鳞片脱落处和鳍条腐烂处往往长有水霉 。此病流行区域比较广 , 且终年可见,常与烂鳃、出血症并发 。当鱼体受伤时,致病菌乘机侵入鱼体 , 容易发生此病 。当冬季水温极低时,鱼体皮肤也会因冻伤而发生此病 。[治疗方法] 可用1%食盐水,或百万分之五(5ppm)的呋喃唑酮,或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 , 或百万分之二(2ppm)的漂白粉浸浴 。
竖鳞病又称立鳞病、松鳞病、松皮病等 。[病原体] 为一种与水型点状极毛杆菌类似的细菌 。[症状] 病鱼表现的症状特点是体表粗糙,多数在尾部部分鳞片像松球似地向外张开 , 而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它的内部积聚着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 。在鳞片上稍加压力 , 含有液状物从鳞囊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有时伴有鳍基和皮肤表面充血 , 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症状 。病鱼游动迟钝,呼吸困难 , 身体侧转,腹部向上 , 2~3天后即死亡 。当水质不清洁,光照不足,水中缺氧 , 饲养水温过高,以及当鱼体鳞片被划破等情况下易患此病 。金鱼、锦鲤常患此病 , 每年春季较流行,在热带观赏鱼中,攀鲈科、斗鱼科和鳉鱼科等泡沫卵生鱼类常患此病 。此病难以治愈,即使治愈后 , 色彩、光泽、体态都不如以前好看 。[治疗方法] 可将病鱼浸入浓度为五万分之一单位的四环素溶液中洗浴1小时;还可用2%的氯化钠溶液与3%碳酸氢钠溶液混合洗浴10分钟;或用氯霉素溶液,或呋喃西林粉加痢特灵溶液,或庆大霉素溶液浸洗,还可用上述药液的1%稀释成低剂量泼洒,坚持数日均可见效 。
疖疮病 [病原体] 为疖疮型点状产气单孢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 。[症状] 病鱼皮下肌肉组织发炎 , 有相似溃疡的脓疮,用手摸之有浮肿感觉 。脓疮里面充满脓汁、血液和大量细菌 。鱼鳍基部充血、鳍条裂开,严重时肠亦充血 。[治疗方法] 可参照由革兰氏阴性杆菌引发鱼病的治疗方
打印病 又称腐皮病 。[病原体] 为点状产气单胞菌的点状亚种 , 属革兰氏阴性菌 。[症状] 病鱼通常在肛门附近的两侧或尾柄部位(极少数在身体前部)、皮肤、肌肉开始发炎,出现红斑,有时似脓疱状 。随着病情发展,该部位的鳞片脱落,肌肉逐渐腐烂,形成边缘充血发红、呈圆形或椭圆形病灶,好象打上一个红色印记,故称之为打印病 。病鱼身体瘦弱,游泳迟钝;发病严重时 , 可陆续出现死亡 。当水质不清洁或鱼体受损伤时,常会感染此病 。没有明显的流行季节 。[治疗方法] 可参照其他由革兰氏阴性杆菌引发的鱼病的治疗方法 。
养金鱼要定期消毒吗?养金鱼需要定期消毒 。
鱼生活在水中,一旦发生疾病 , 在治疗和隔离上均较困难,因此,早期预防是防止鱼病的重要措施,每个养鱼爱好者应时刻想到金鱼可能发病 , 争取将病因消除于发病之前,所以消毒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
一、养鱼容器的消毒
鱼缸、鱼盆要经常刷洗消毒,新买来的鱼缸、鱼盆等容器要经常清洗,对未用过的容器和刚刚养过病鱼的容器 , 使用前必须消毒 。发生过传染性病的容器用百万分之五或百万分之十浓度的漂白粉溶液消毒 。发生过寄生虫病的容器用4%—8%硫酸铜溶液消毒 。放药后经5—7天,将缸水放掉即可养鱼 。远征消毒液2号可用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消毒 。
二、鱼体的消毒
即使外表看起来十分健康的金鱼也或多或少有一些病原体 。消毒过的鱼缸,若放养未经消毒的鱼体,就等于没有消毒 。常用消毒药液为2%—3%盐水或2%—3%呋喃西林水溶液以及1%浓度高锰酸钾溶液 , 对鱼体进行药?。?一般药浴时间为5分钟—10分钟,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鱼在药液中的活动状态,来确定药浴时间 , 千万不要等到鱼翻了肚子再取出 。用远征消毒2号进行鱼体消毒能起到很好的消毒目的 。
三、饲料的消毒
从野外天然水中捞取的水蚤、浮萍等 , 有可能将某些病原体带入鱼缸中,因此一般新鲜的食料,在投喂前要进行消毒 。常用10%高猛酸钾溶液浸洗10分钟或20%漂白粉溶液浸洗10分钟或30%漂白粉溶液浸洗5分钟,在用水冲洗后再投喂,用远征2号消毒液可起到很好的消毒效果 。
四、养鱼工具的消毒
经常使用的养鱼工具,每天用完要用清水或20%的呋喃西林浸泡半个小时 。有的可置于阳光下经紫外线消毒 。远征2号消毒液也能用做养成鱼工具的消毒 。
【硫酸铜养鱼怎么用】五、其他预防措施
购入鱼时 , 不管新买来的鱼是否有?。?都应隔离10天以上,确保没有疾病时,才能与其它鱼养在一起 。当发生鱼病时,应立即将发病个体捞出,隔离饲养,对症治疗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