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斑斓的彼岸花 五朵彼岸花


五彩斑斓的彼岸花 五朵彼岸花

文章插图
撰文/摄影 林海伦
笔者历时十年调查,在宁波共发现石蒜属植物野生有9种,分别为石蒜、中国石蒜、换锦花、乳白石蒜、短蕊石蒜、稻草石蒜、江苏石蒜、玫瑰石蒜和红蓝石蒜,其中乳白石蒜和红蓝石蒜为浙江省的新记录种类 。本文对9种石蒜的形态特征、生境、分布点、亲缘关系及调查方法等进行了简单介绍,为石蒜属野生种类的园艺应用提供第一手研究资料 。
石蒜是石蒜科石蒜属植物的统称 。由于它们的花叶永不相见,因此又被称为“彼岸花” 。目前,宁波市的石蒜属植物野生种类共有9种 。《浙江植物志》共收载8种石蒜,除了鹿葱(夏水仙)尚未被发现外,其余7种在宁波境内均已找到,另外乳白石蒜和红蓝石蒜是浙江省的新记录种类 。
龙观乡的矮小石蒜成片开花时,灿若云霞,蔚为壮观(18-9-15)
研究石蒜属植物的难度真的不小,主要原因是开花时看不到相应植株的营养体,而有叶片时又不见其花朵的形态,加上它们的花期都在每年的7-9月高温季节 。难怪《浙江植物志》收载的8种石蒜中有5种是没有确切的标本,仅仅依照《中国植物志》的记载而收录而已 。
近5年来,笔者对宁波石蒜属植物的野生种类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研究 。方法十分简单,就是在冬季和春季找到其植株的分布地点,然后在7-9月的开花季逐个进行跟踪访问 。因为在冬、春季要找到石蒜的营养株非常容易,其它杂草多数已枯萎,石蒜却生长茂盛,一目了然 。当然要把握其确切的花期就不那么简单了,那就只好隔三差五地去观察 。总之,通过这种笨办法,笔者已将《浙志》未找到的5种石蒜种类找到其中的4种了 。
以下对宁波市境内的9种野生石蒜种类逐一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 石蒜石蒜(学名:Lycoris radiata (L’Her.) Herb.),又名红花石蒜,俗称蟑螂花或三十六桶,是最为常见的石蒜属的种类,大半个中国均有本种的分布 。其特点是叶片秋季长出,叶片深绿色,宽0.5—1cm,属于叶片较狭的种类 。花朵红色,花瓣强烈皱缩和反卷,雄蕊比花瓣长一倍左右 。本种多生长在沙石滩的溪边或岩头等环境,山区的沟谷中也常有成片生长的现象 。花期通常在9月份,是石蒜属中花期最晚的种类 。
东钱湖的红花石蒜,植株高大挺拔,花葶呈棕紫色(2015-8-31)
石蒜的变型较多,有的花色较浅,有的花瓣较狭窄,有的植株挺拔花色也浓艳 。我们通常见到的石蒜植株比较低矮,其实这是一种叫“矮小石蒜”的变种(学名:Lycoris radiate var. pumila),它们在龙观乡和北仑瑞岩寺等区域集中分布在溪沟边 。石蒜的原种植株相对高大,在东钱湖和北仑春晓的田野里沿着沟渠两岸都有数千株的种群存在,在宁波石蒜同样是较为常见的种类 。
海曙龙观乡,百草枯药害导致矮小石蒜的花朵变为不同程度的淡粉色,上部一枝为轻微改变的花序(18-9-15)
二、 中国石蒜中国石蒜(学名:Lycoris chinensis Traub),春季出叶(通常元旦过后就有叶片长出),叶片宽阔,呈翠绿色,叶宽多数在2cm以上,有的宽可达3cm 。花序高大挺拔,开黄色或金黄色的花朵,花瓣强度皱缩和反卷,雄蕊比花瓣略长些,花丝均为黄色,花柱先端红色 。只生长在山区林下的溪边或岩石上,从未在田野中光线强烈的环境中见到它们 。花期在每年的8月前后,本种为全国性广布种,宁波多地的山谷中均可以找到中国石蒜,属于山区较常见的石蒜种类 。
龙观乡的中国石蒜——金黄色花朵(2015-9-4)
龙观乡的中国石蒜特写(2015-9-4)
鄞州瞻岐的稻草石蒜(中),左为中国石蒜,右为红花石蒜,一家三口的合影——全家福(2016-9-12)
三、 换锦花
换锦花(学名:Lycoris sprengeri Comes ex Baker),多数叶片早春抽生(通常元旦前后就已有叶片长出),少数个体的叶片在秋季已出现 。叶片呈灰绿色,宽多在2cm以下 。花淡紫红色,花瓣不皱缩和反卷,雄蕊比花瓣稍短些 。花期在7-8月,属于石蒜属中开花最早的种类 。《浙志》记载仅普陀有分布,据本人长期的调查后发现,宁波境内的所有行政区域均有发现记录(宁波南边的台州市多地也有大量的分布),主要生长在沿海的山坡、岛屿和宁波丹霞地貌中,有的地方换锦花成片生长,种群数量巨大 。应该说在宁波,换锦花是种比较常见的石蒜种类,但它竟也属于宁波的新记录种类,可见以前人们对此的关注度是很低的 。
江北区三勤村换锦花特写,花瓣较宽,先端不发生反卷(17-8-12)
北仑春晓的换锦花和果实(2018-8-17)
北仑春晓的换锦花和红蓝石蒜的对比(2018-8-17)
四、 乳白石蒜乳白石蒜(学名:Lycoris albiflora Koidz),《中国植物志》记载是春季出叶的种类,但据笔者在宁波地区的实地观察,确定为秋季出叶的种类 。叶片颜色为浅灰绿色,宽近2cm,属于叶片比较宽的石蒜种类 。花蕾呈桃红色,花朵开放时花瓣为乳白色,花瓣背面具红色中肋 。雄蕊与花被近等长,花丝上端淡红色 。花期8-9月 。乳白石蒜是浙江省的新记录种类,因《中国植物志》记载的乳白石蒜的分布地只有江苏和日本,而《浙江植物志》又没有收载本种 。
龙观乡的乳白石蒜,石蒜家族中的极品级成员(2018-8-20)
2015年笔者在龙观乡首次发现的乳白石蒜总共只有不到50株,2018年又在邻近的鄞江镇发现了1个新的分布点,大约共有100多丛(500多株) 。乳白石蒜能开花的植株十分稀少,绝大多数只长叶不开花,其花朵可谓极其稀有和珍贵 。由于它们生长在农田边的杂草丛中,目前,这些乳白石蒜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 。因为两处的生境均位于村庄附近,如果这些区域被开发建房,乳白石蒜将遭遇灭顶之灾 。2018年开花的多数花序已被路人摧残得惨不忍睹,无法顺利结果繁衍后代,急需保护 。乳白石蒜无疑是宁波石蒜属植物中极品级的石蒜种类 。
龙观乡的乳白石蒜,花朵的背面观,具显著的红色中脉(2018-8-20)
从乳白石蒜的生境来看,正好与玫瑰石蒜相重叠,属于伴生关系,只是玫瑰石蒜的数量要远多于乳白石蒜 。玫瑰石蒜同样是十分珍稀的石蒜种类 。两者是否会有相同的起源呢?因为玫瑰石蒜是石蒜和换锦花的天然杂交可育后代 。如此稀少的乳白石蒜为何只出现在玫瑰石蒜同样的环境中呢?一种可能是它们的父本和母本颠倒了一下;另一种可能是乳白石蒜是玫瑰石蒜的一种变异后的物种,这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另外,它们均生长在海拔不超过20米的平原田野中,这个处境对其长期生存是十分不利的,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 。
龙观乡的乳白石蒜,及2个花序苞(2017-8-31)
五、 短蕊石蒜短蕊石蒜(学名:Lycoris caldwellii Traub),又名黄白石蒜,为中国特有种类 。它是春季出叶的种类,叶宽约1.5cm,呈浅绿色 。花蕾淡黄色或粉红色,开放时花瓣白色或乳黄色,花被裂片稍反卷和微褶皱 。雄蕊与花被片近等长 。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短蕊石蒜是中国石蒜和换锦花的天然杂交可育后代 。因此,它的花朵颜色在不同的环境中会表现出较大的变化 。目前,在宁波只有鄞州和北仑两地才有发现记录,花期8-9月 。短蕊石蒜的种群数量更加稀少,同样珍贵无比 。
鄞州瞻岐的短蕊石蒜的生境(2015-8-25)
北仑白峰的黄白石蒜的生境——短蕊石蒜的变型之一(2016-9-11)
北仑白峰的黄白石蒜特写——短蕊石蒜的变型之一(2016-9-11)
六、 稻草石蒜稻草石蒜(学名:Lycoris straminea Lindl),又名麦秆黄石蒜 。秋季出叶,叶片翠绿色或浅黄绿色,宽1—2cm 。花朵黄白色或黄绿色,花被裂片强烈反卷和褶皱,雄蕊明显长于花被裂片 。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稻草石蒜是中国石蒜和石蒜的天然杂交可育后代 。目前,在宁海、鄞州和龙观乡等地均有稻草石蒜的踪迹 。由于生长地域和小环境的差异,其花朵的表现形态也是多种多样 。稻草石蒜的种群数量相对于短蕊石蒜来说要多一些,它们总是与中国石蒜相伴生的 。
鄞州瞻岐的稻草石蒜,花瓣呈明显的嫩黄色(2016-9-12)
宁海大佳何的稻草石蒜,花瓣呈黄白色,花丝呈显著的红色,花序挺拔精神(2018-8-22)
2018年8月下旬,笔者在海曙章水镇的深山悬崖峭壁上,首次发现开粉红色花朵的一种石蒜——粉红石蒜和红黄石蒜 。从这种粉红石蒜和红黄石蒜的生境来看,它们与许多中国石蒜生长在一起,偶尔还有一些典型的稻草石蒜开花 。理论上讲,这两种都是稻草石蒜的变异种类 。
从现场的情形看,它们共有两大丛,每丛有5-6个花序 。其中一丛的花朵多为粉红色,我称其为“粉红石蒜” 。
海曙章水镇的粉红石蒜的花序,其花瓣边缘呈粉红色,花瓣的底色却是白色的,不像其它稻草石蒜为淡黄色
粉红石蒜的花序苞特写,与乳白石蒜正好相反,后者的中脉呈红色(18-8-25)
而另一丛的花朵中有呈现显著的红黄色的,我称其为“红黄石蒜” 。而且同一花序中有的为纯粹的淡黄色花朵,有的底色为白色或淡黄色,花瓣部分呈粉红色或先端变红,有的浓些,有的较淡些,总之有许多过渡类型的花朵 。
红黄石蒜花序特写,真正继承了其母本中国石蒜的黄色和父本红花石蒜的双重颜色的组合叠加(18-8-25)
红黄石蒜花朵特写,花瓣其实是黄色的底板上赋上红色调,因此称其为“红黄石蒜”(18-8-25)
由于稻草石蒜多数生长在中国石蒜的环境中,那么母本就应该是中国石蒜,父本(提供花粉者)只能是石蒜了,杂交后代表现出与母本相近的花色,总体呈现淡黄色,父本的红色特性在大多数情况下被隐藏起来了 。
稻草石蒜和两个变型:粉红石蒜和红黄石蒜,变型的颜值明显有优势(18-8-25)
在特殊的生境条件下父本的红花特性也会偶尔表达出来,这是属于隐性基因控制的很好例证 。控制红色素表达的基因在花朵的颜色上是不够完整的,因此就有各种过渡色系出现,从局部到全部,从粉红到红黄色,其底色也会从白色到淡黄色,同一花丛中出现多种颜色并存的奇特现象 。同时也表明杂交后代的性状是不稳定的,这正好是我们园艺育种中最愿意看到的状况 。因此这些粉红石蒜和红黄石蒜具有很好的园艺应用前景 。
一大丛粉红石蒜生长在草丛中,共有11个花序,花瓣呈粉红色,色调却各有不同,这真是奇迹,堪称“梦幻之花”
无独有偶,我后来又在不远处发现有一大丛粉红石蒜 。这一丛粗壮的伞形花序共有11个花序,每个花朵都是那样的挺拔而艳丽,在质感上明显具有中国石蒜后代的特征,而在花色上又继承了石蒜的红色基因,颜值之高让人惊叹 。
七、 江苏石蒜江苏石蒜(学名:Lycoris houdyshelii Traub),本种与稻草石蒜十分接近 。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江苏石蒜的花瓣呈白色,而稻草石蒜的花瓣呈淡黄色 。由于此物与稻草石蒜相互混生,花朵的颜色变化是石蒜属植物玩弄的最常用手法,将其两者归并为同一物种才是较为合理的分类思路 。
龙观乡的江苏石蒜——花瓣白色,其余特征与稻草石蒜无异(2017-9-3)
龙观乡的江苏石蒜特写(2017-9-3)
在宁波市境内,笔者发现的江苏石蒜共有2处:分别是龙观乡和奉化区,都是和中国石蒜和稻草石蒜相伴生的,植株的数量也非常稀少 。结合上述粉红石蒜和红黄石蒜来看,稻草石蒜作为一个杂交可育后代具有的变异性是很值得大家关注的 。
龙观乡的江苏石蒜,是稻草石蒜的过渡类型(2017-9-3)
八、 玫瑰石蒜玫瑰石蒜(学名Lycoris rosea Traub et Moldenke),秋季出叶,营养体与石蒜十分接近,叶片深绿色,宽约1cm 。它是石蒜和换锦花的天然杂交可育后代 。花瓣淡玫瑰红色,花被裂片稍反卷和褶皱,雄蕊明显长于花被裂片 。玫瑰石蒜主要分布在鄞江镇的两处相距5公里的田野上,奉化和宁海等地的山坡环境也有零星分布 。
鄞江镇的玫瑰石蒜,连片生长(2018-8-13)
鄞江镇的玫瑰石蒜特写(2018-8-13)
九、 红蓝石蒜红蓝石蒜(学名Lycoris haywardii),秋季出叶,叶片浅绿色,宽约1cm 。它也是石蒜和换锦花的天然杂交可育后代 。花被裂片稍反卷和褶皱,雄蕊明显长于花被裂片,花瓣先端常带有蓝色的斑纹 。红蓝石蒜的生长环境中常有换锦花与其相伴生 。红蓝石蒜与换锦花的亲缘关系,这是一个旁证 。目前笔者发现的红蓝石蒜仅在北仑春晓和象山县两处 。
北仑春晓的红蓝石蒜——花瓣先端具有显著的蓝色斑纹(2016-9-8)
北仑春晓的红蓝石蒜——生长在杂草丛中(2017-9-7)
北仑春晓的红蓝石蒜——色彩浓艳(2017-9-7)
结语每年石蒜开花季是笔者最忙碌和最辛苦的时期 。我不但要跟踪老的分布点各种石蒜的生长和开花状况,还要不断去寻找新的分布点 。好在宁波的石蒜资源相当丰富,每每都会有新的收获 。它们的花期每年都会略有变动,生长地的环境改变时时牵动我的心 。因此,我的应对策略是找到更多的分布点,这样才有可能对其进行长期的跟踪和研究 。
【五彩斑斓的彼岸花 五朵彼岸花】石蒜属植物的花朵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堪比荷兰的郁金香,而且花期正好处于其它植物开花很少的高温时节 。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各种珍稀的石蒜种类必将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石蒜的园林应用已渐渐多起来,石蒜们的春天已经不远了 。
石蒜营养株赏析石蒜的营养体,叶片较狭窄
中国石蒜的营养体(2016-3-6)
换锦花营养体(19-2-4)温岭石塘
乳白石蒜营养体(19-2-25)
稻草石蒜营养体(15-11-10)
玫瑰石蒜营养体(19-2-25)
红蓝石蒜营养体(15-12-5)
参考文献
1、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浙江植物志》,浙江科技出版社1993年,第七册 P436
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科学出版社,2004年(电子版)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