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大一岁的讲究,老公大一岁有什么说法( 三 )


因此 , 新娘进门后 , 直接送入新房 , 新娘需要有一段休息时间 , 新郎则需要装扮一番(有专门的装扮礼仪) 。交拜时间到了 , 再把新娘从新房迎出 , 到堂屋内交拜之后 , 再送入新房 。
按照当地风俗 , 新娘只参与拜天地、父母、夫妻对拜共三拜 , 就可把新娘送入新房 , 余下的所有家族和亲戚中的长辈 , 留下新郎一人来拜 。过去农村 , 拜家族和亲戚中的长辈这道程序是必须的 , 因为家族和亲戚来吃喜酒时 , 礼金分成两部分 , 一小部分记在礼金簿上 , 俗称“酒礼” , 大部分则在新郎时才给新郎 , 俗称“拜礼” 。
那么 , 新娘进门时 , 是哪些人需要“避一下”?
这种“躲新娘”的风俗 , 同样是“十里不同俗 , 五里改规矩” 。不同的地方 , 人员的范围不太一样 。有地方是新郎的父母、同胞兄弟姐妹(出嫁的除外)、妯娌(去接亲的除外)都要“躲新娘” , 有的地方只要父母、妯娌躲起来就行了 , 还有一些地方只要母亲、妯娌躲起来就行了 。
以上无论哪种“躲新娘”方式 , 都有新郎的母亲、妯娌 。也就是说 , 其他人可以不用躲 , 新郎的母亲、妯娌必须得躲 。过去 , 现实中大多数地方也只有新郎的母亲、妯娌才躲避 , 对其他人要求不是很严格 。这又是为什么呢?
俗语的下半句“碰到了热脸要吵架” , 道出了家里人与新娘撞面的“后果” 。
俗语中的“热脸”指新娘 , 即便新娘罩着红盖头 , 新娘进门时看不到别人 , 别看不到新娘的脸 , 也称“热脸” 。不过 , 在旧时 , 湖北湖南一带农村 , 盖头的新娘只是极少的一部分 , 也就是家里比较富裕 , 要有这样的讲究 。大多数的平民百姓 , 一般没有盖头的讲究 , 只是有专人为新娘撑一把红油纸伞 , 胸前挂一个镜子 。因此 , 旧时 , 农村大多数新娘进门时 , 是能够看到她们的脸的 , 这样才有“热脸”之说 。
3、“碰到了热脸要吵架”是怎么回事呢?
按照有“躲新娘”地方的说法 , 新郎家庭成员 , 除了迎亲的新郎、嫂子、兄弟姐妹外 , 在新娘进门的时候 , 其他在家的人必须得躲起来 , 不能与新娘撞面 , 也就是不能“碰到”新娘 。的说法是 , 如果新娘进门时 , 与新娘撞面 , 在今后一起生活的时候 , 很容易与新娘经常发生口角 , 这样家里就不吵吵闹闹 。因此 , 有的地方将“躲新娘”又称为“躲口角” 。
从现在年轻人的视角来看 , 过去一些农村“躲新娘”的风俗有点荒诞不经 , 新娘到新郎以后的生活 , 是否与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 , 与“躲新娘”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般来说 , 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 , 情况十分复杂 , 有个人性格问题 , 也有家风家教问题 , 同时也与家庭经济状况有很大关系 , 等等 , 就是与“躲新娘”没有任何关系 。
然而 , 任何农村俗语的产生 , 并流传下来 , 都有其历史背景 。我国农耕时代的家庭传统文化之中 , 强调“家和” , 有“家和万事兴”的说法 , 也有“弟兄不和邻里欺, 将相不和邻国欺”的说法 。从表面上来看 , “碰到了热脸要吵架”这句话带有唯心论色彩 , 但从本质上来看 , 则是农村民众长期生活中的智慧结晶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