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控制虾塘水温

怎么控制虾塘水温,对虾转塘前注意事项?(一)过前调理:过塘前的调理都是针对因过塘前后环境差异所引起的对虾应激而采取的措施 。过前一周就要开始注意饵料蛋白的降低(可用纯生物药品代替部分饲料);微量元素(多维、多糖、矿物质等)的添加;肝脏的调理(多糖寡糖类、活菌、补肝修复类中药制剂);同时还有两池水质的调理(两塘水化越接近越好) 。
(二)过塘注意:应避开初一、十五的蜕壳期;应避开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应选在早上6-9点或下午落日之后17-19点,避免中午、下午烈日暴晒;过塘时间越短越好;过塘时可在大池放虾附近泼洒酯化Vc+解毒抗应激产品;冬棚过塘到外塘最好在过塘前将冬棚逐渐打开,慢慢降低棚内水温,直到棚内水温与外塘水温相差不超过4度 。
(三)过后防控:注意过塘后虾塘的环境变化(如小虾搅土而致浑浊、摄食藻类而致水清、搅土起肥而致转水等);如小虾不能一次性过完,就还要注意防控母塘因过塘导致水质底质变化;过塘后马上解毒抗应激;过塘后要适当控料,待小虾适应后,再慢慢加料;若过塘后持续浑浊的要清水改底;若过塘后水变清的要及时追肥补菌;对虾适应(吃料正常)后,可用聚维酮碘+中药轻微消毒一次,调理防病
冬季养虾该如何调节水温?冬季养虾要根据您所处地方来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调节水温为宜 。具体来说 , 如果是在海南岛地区,冬季养虾基本是不需要搭建温棚进行养殖,当然在海口桥头,文昌铺前 , 翁田一带也有少许的冬棚存在,不过数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除了海南,湛江徐闻地区一直以养大虾模式为主,大规格虾在冬季基本不需要搭棚,比较抗冻,因此也不需要搭棚,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往北的地区如果想要在冬季进行对虾养殖的话就必须要搭建冬棚了 。冬棚搭建以后,最主要以保温,提升水温,防止水温下降为主 , 一般都要把四周密封起来,包括楼梯口也会做一个门进行封闭,以防止温度和热量散失 。另外一个要注意的是,冬棚养殖过程中可以适当把水体中藻类培育的浓一些会更有利于保持池塘水体的温度,其中道理类似“一个房间里面人多了自然会更暖和点”差不多,但是也要定期保持藻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利于保持藻类的活力,减少倒藻 。冬棚养殖到了第二年3月份左右 , 随着气温回升,棚内水温也随之逐日升高,这个时候就要随时注意虾塘水温不要太高 , 一般以不超过27℃为宜,一旦超过,要及时打开温棚对角或者四周掀起 , 防止因为水温过快升高而导致病原弧菌滋生及藻类生长死亡周期缩短等等而导致对虾感染病害而出现大量偷死,这点需要切记! 不对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露天虾塘加热保温方法?一、加注深井冰,利用深井水的温度高,以此来提高池塘的温度 。二、搭建温棚,利用温棚给池塘内的虾保温,是海南、广东、广西等地的养殖户经常采用的一种加温方式,并且这种温棚成本低、拆装方便 。三、锅炉+管道+大棚的保温养殖模式,这种一般在江苏、浙江等北方地区的一种养虾模式,具有高经济效益,全年可养殖的特点 。
高密度罗氏虾怎么养殖?步骤/方式1
池塘准备:养虾池塘面积以1000-5000平方米为宜,有效深度1.5-2.0米 , 池底平坦,水质清新,排灌方便,保水性好 , 四周坡度较大,同时搞好防逃设施建设 。
步骤/方式2
清池消毒:虾苗放养前20-30天排干池水 , 清除过多淤泥 , 整修池埂 , 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或漂白粉、漂白粉精等药物,彻底清池消毒 。
步骤/方式3
水草栽培:池塘消毒后在池塘四周塘坡70厘米的水位线上种植空心菜、水花生、苦草等植物形成草带 , 草带宽约1米,株距0.2米,约占池塘总面积的15-20% 。
步骤/方式4
苗种放养:虾塘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即可投放虾苗 , 最好放养经过温室或暖棚进行中间培育后规格在1.5厘米以上、成活率75%以上的幼虾,放养量2-2.5万尾/亩 。
步骤/方式5
饵料投喂:罗氏沼虾食性为杂食偏动物性,故饵料投喂应以粗蛋白含量为35-40%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为主 , 并适当搭配投喂部分切碎的小杂鱼、螺肉、蚌肉等鲜活饵料 。
步骤/方式6
日常管理:坚持早晚巡塘,观察虾的吃食、蜕壳、生长等活动,注意水质、水温的变化 , 及时捞出水中残饵、杂物等,做好巡塘记录 , 发现病害及时处理 。
养殖虾池塘应该如何进水?虾塘如何进水,这个问题所覆盖的范围很大 , 至少包括改造池塘进水,稻谷收割后进水等方面,这里着重就这两个方面简单的强调一下我的个人观念:
第一个,改造虾塘如何进水新建改造的虾塘属于空塘状态,虾塘没有投放种虾,对进水的时机条件没有特殊要求 , 不需要考虑其它不良因素 。正常情况下,新塘需要在进水以后才能移栽水草或者投种种虾 。新塘进水应遵循“先环沟、后台田”地顺序进水,环沟进水结束再梯次台田进水,台田的水位加至30厘米左右时 , 然后进行水草栽种 , 水草栽种知道星期以后,水草才浅水位根系的抓地力变强以后,再加深水至45—50cm水位 。30cm水深属于浅水谓之长根,50cm水深属于深水谓之长叶,70cm以上水深谓之冬季保温或者夏季避暑水位 。
第二个 , 稻谷收割后如何进水稻谷收割后属于老塘上水,上水的目的是淹洞逼出种虾孵化虾苗 。其顺序是稻谷收割后晒塘,环沟梯次上水 , 再台田上水30cm,浸泡收割后的秸秆,3天后变成红水再把红水排出,再加入新鲜的外源水30cm种植伊乐藻 , 浅水位7天后待伊乐藻根系抓地力变强后再加水至50cm , 此水位根据稻田种虾打洞洞穴位置的高低调整,洞口越高且埂子适合加深水情况下,水位根据洞穴高度上下浮动直至淹没洞口 。在冬季水位管理期间,应当坚持稳定水位为主 , 避免因水位挥发水深落差过大,频繁加水致使水体水温浮动过大影响虾苗生长 。
第三个,夏季成虾养殖水位进水
夏季成虾养殖,历来都是养殖技术的一个难点 。很多初级养殖户在没有完全弄清楚夏季精养技术要点的情况下,自身前期改造的稻虾塘口盲目进行精养,往往得不偿失 。具体来说,精养第一个核心要素就跟水深有关,凡是不能加深水的塘口,精养成虾产量不高,规格不大,蜕壳翻倍率低,因为水位越低水温就越高,水温越高虾子的新陈代谢就越慢,摄食降低蜕壳就会变慢 , 这就是夏季养殖虾塘环境最难控制和营造的重点 。
【怎么控制虾塘水温】而大多数养殖户用稻虾池塘的水深在6—9月养殖成虾,池塘不能关深水情况下,上层水温过高,底部水温也过热情况下,虾子无所适宜环境,最终只能在水皮下10公分斜角45度打洞,利用泥土过滤清水降温避暑 。因此,精养塘口要在面对高温35度以上的空气温度时,水深低于1.2米很难培植出适合虾子生长的温度环境 。所以,精养塘口的水位最低不低于1.2米以上水深 , 才能通过人为移栽水草和水深相结合,给虾子营造适合生长的环境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