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给母猪排毒

怎么给母猪排毒,还可以用什么药物预防或控制感染猪群?猪蓝耳病又称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是由动脉炎病毒科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的 。该病危害形式由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转变至以保育猪的呼吸综合征为主 。该病由国外传入我国,严重影响养猪业的传染病 。临床症状表现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耳朵蓝紫、并发其他传染病为主要特征 。该病目前出现新的临床症状,如眼睑水肿、皮下水肿、耳部皮肤增厚、口鼻奇痒、腹泻、肌肉震颤、共济失调、后躯麻痹等 。由于春、冬季温差大、气候异常,引发本?。又壳吧形尢匦е瘟埔┪?nbsp;, 因此 , 做好本病的预防十分必要 。
猪蓝耳病预防
流行特点
猪蓝耳病在通常情况下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是以冬季和春季发病率偏高 。该病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 , 患病猪和带毒猪可向空气排毒,污染周围环境,如果消毒措施不到位,病毒可在猪舍内长期存在 。气候骤变、猪只引进等往往成为引发本病的诱因 。
临床特征
1 母猪分急慢性两种
急性感染:持续高热、昏睡、体温40~41.5℃、心跳加快(130~160次/分)、呼吸困难(30~60次/分)、咳嗽、气喘、粪干带粘液血丝,传染迅速,怀孕母猪用抗生素治疗,效果甚微 。当母猪体温下降后,3~5天开始流产,呼吸困难症状稍有减轻,产死胎、木乃伊胎率达20~25%,产后仔猪发病率高,成活率低 。
慢性感染:猪体质差,粘膜苍白 , 黄疸、消瘦、咳嗽,部分腹式呼吸,发情推迟或屡配不准,随着病情延长,猪四肢、耳部发绀,出现蓝紫色 , 从耳肩部开始,逐渐蔓延全身变色 。哺乳母猪泌乳减少,甚至无乳 , 加快仔猪死亡,特别是产后1周内死亡率明显增高,可达40~80% 。如不加强护理,可导致母猪病状加重、死亡 。
2 架子猪
临床表现轻度流感症状,厌食、沉郁、贫血 。4~5天,出现轻度黄疸 , 体温41℃以上,后期咳喘,四肢发绀,双耳背面边缘及尾部出现青紫色斑块,发病率为10%左右,死亡率50%左右,7~10天死亡率最高 。
3 公猪
发病率低(2%~10%),厌食 。呼吸加快,病程稍长 , 部分瘫痪,四肢及腹下皮肤发绀 , 全身蓝紫色,局部水肿,以关节、肓部尤为明显,精子密度低,活力下降,成年公猪病死率较低,瘫痪猪往往继发链球菌混合感染,病情加重 。
4 仔猪
病情常常较重,初生仔猪贫血,轻度黄疸、发烧、扎堆、拉稀,死亡率最高可达85% 。随着病情的发展 , 仔猪皮肤由苍白到轻度黄染,后期青紫发绀,胸腹尤为明显,呼吸困难,,咳喘尤为突出明显,个别猪口鼻奇痒 , 6周龄断奶仔猪僵猪比例大,发育迟缓 。
病理变化
皮肤色淡似蜡黄 , 鼻孔有泡沫 ;气管、支气管充满泡沫 , 可视粘膜苍白,仔猪、育成猪常见眼睑水肿,全身不同程度黄染,皮下水肿,死胎胸腔内存大量清亮液体;1月内病死仔猪 , 肺前叶边缘普遍有灰色肝变病灶;切开气管,内部充满泡沫状物 ;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间质明显增宽 , 部分猪有渗出性肺炎或大叶肺炎;肝肿大变性,棕黄色,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有出血斑点;肾苍白,肿大,表面有凹凸不平灰白色坏死灶,脾脏肿大变软,结肠内容物稀薄;肾包膜易剥离,表面有针尖大出血点;仔猪皮下水肿,体表淋巴结肿大 , 心内膜充血 , 心包积液水肿 。
防治措施
目前,猪蓝耳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 。
1 由于本病常继发猪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猪附红细胞体等病,不论是单一感染还是混合感染,圈舍消毒、加强饲养、减少应激是其重要环节 , 单纯控制达不到效果,只有配合防治,加强饲养管理,经常对圈舍进行消毒;猪场一旦感染蓝耳?。运捞ァ⑺乐斫形藓砗腿ι嵯就猓褂Ω≈硗段垢吣芰克橇稀⒍嘀治睾妥愎坏牡缃庵?母猪临产前应适量饲喂阿司匹林 。仔猪饲料中可以添加以下药物组合,如支原净100ppm+金霉素300ppm+阿莫西林150ppm,断奶后连续使用15天,可以解决保育猪的大部分问题,并能预防育肥期猪的发病 。
治疗可选用紫锥败毒针,每1kg体重0.3ml , 连用3~5天;治疗病猪时,可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同时,根据不同继发感染病症对症下药,对病猪的康复有一定的作用 。
2 疫苗预防:建议45千克的后备母猪使用弱疫苗 ;生产母猪于产后6天、配种后60天接种灭活苗;公猪:采精或配种前2~3个月首免,皮下或肌肉流向2ml/头 , 间隔20天后以同样剂量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6个月免疫1次;仔猪:在21日龄时皮下或肌肉注射1ml头 。
如何让猪场百病不侵坚不可摧?“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于经历过非洲猪瘟洗礼过的养殖户来说,其内心是彷徨的 , 有的甚至直接退出了养猪行业,特别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上半年,很多养殖户在一声叹息中选择了不再养猪 。导致这种结果,跟生猪的出栏量有很大关系,有的养猪场原本年出栏量成千上万头 , 可因为非洲猪瘟和其他猪病,导致出栏量大幅度下降,有的甚至全部中招,就像我们村里,一些散养户补栏复养多次依然没有成功,如今直接放弃养猪了 。
一、养殖户为何希望猪场百病不侵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养猪是很常见的事,很多地方把猪肉视为肉类的第一选择,原来不少农民养猪过年 , 可经历了猪蓝耳病、非洲猪瘟等猪病后,很多养殖户深刻地认识到 , 想要把仔猪养到顺利出栏,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就连雏鹰农牧这样的养猪大户,最终也被淘汰出局 。在高峰时 , 生猪价格达到20元/斤,出栏一头220斤的生猪,成本价算7元/斤,那么产生的毛利可达到2860元,出栏100头健康的生猪意味着就有28万多元的利润,可以说利润可观 。可如果养猪场里的猪发病了,出现较大范围的猪病,那么意味着养猪收入会明显减少,甚至辛苦一年还倒亏不少钱,因此,希望养猪场能够有很强的抗病能力 。
二、养猪场真的可以实现百病不侵吗?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哪个养猪场能达到真正的无菌环境,真要做到那个程度,养出来的猪恐怕也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 。这就跟人一样,如果把人长期在无菌的环境下生活,那也是不太现实的 , 因为实际生活中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自然界中的细菌有不少是益生菌,合理利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抵抗力 。虽然养猪场做不到长期无菌环境 , 但为了提高生猪存活率 , 还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的,比如说做好以下几点 。
1、做好猪场选址 。除了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不能作为养猪场,在适养区也要注意不能随意选址,周边有化工、农药等生产企业的,不能选用,周边有其他养猪、养鸡等场所的 , 也不是很好的选择 。如果周围3公里以内没有其他养殖项目,也远离人们的生活区 , 那就相对合适 , 像有的养猪场选择在较为偏僻的山里,很大程度上是有利于提高生猪存活率的 。
2、加强养猪场人员、车辆等管理 。养猪过程中,人员、车辆需要进出养猪?。档澜鲅沓?,很容易携带一些病菌进入,一旦生猪感染了相关病菌,那么很容易中招 。特别是运饲料、仔猪到养猪场的,消毒不严格,管理不规范的,很容易出现其他问题 。比较好的方式是,外来人员、车辆一律不给直接进入养猪场,新购买的饲料堆放位置离饲养区要隔100米以上,车辆、人员进入养殖区需要全面消毒,人员最好穿戴专用的衣服、鞋帽等 。有的养猪场管理松懈,最终让自己遭受很大的损失 。
3、落实养猪场的日常消毒管理 。养猪场日常的消毒 , 可以说是预防猪病的重要举措,每天早晚各消毒一次很有必要,使用消毒液时,要控制好使用量和浓度,确保消毒区域不留死角 。同时,还要结合天气情况适当做出调整,比如说南方梅雨季节 , 空气中的温湿度容易偏高,养猪场容易出现发霉现象 , 而这种情况就很容易滋生细菌,比如饲料有霉变 , 给猪吃了就容易生病 。
4、提高养殖户的综合管理水平 。养猪场的防疫水平,实际上反映出的是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生猪存活率高的养猪场 , 其养猪场内会有很完善的管理制度,每一个环节都会很重视,做到因地制宜、科学管理,不再是传统的养猪模式 。另一方面,养殖户要加强学习,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尽可能推动养猪场智能化建设,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这样养猪场的价值就发挥出来了,自然而然养猪的效益也会提升 。
综上所述 , 无论什么样的养猪场,是很难达到百病不侵的,只能想办法降低生猪中招猪病的风险 。实际上,养猪收益的高低,一方面跟生猪存活率、投入成本有关 , 另一方面跟饲养规模、生猪价格有关 。有时存活率很高,可生猪价格低于成本价,那么养猪同样不挣钱 。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如何让养猪场百病不侵,坚不可摧”问题的理解 。如有不妥之处 , 欢迎多多指导交流 。
如何选择健康猪群?非洲猪瘟 , 距现在已经100多年的时间了,传入中国的话还是刚好一年的时间 , 但是危害还是比较大的 , 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也是目前上猪肉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首先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空气传播的距离有限,所以一般病毒的传播都是有介质来传播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复养呢?复养又需要什么条件呢?复养的风险有多大呢?我有以下几个观点 。
复养的流程第1步,首先把已经感染的猪全部处理扑杀无害化处理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不要把发病了就猪埋在猪栏的周围 , 因为有可能会造成二次感染 。
第2步就是全部的栏舍要清洗干净并且用烧碱,火焰消毒之类的全部消毒一遍,包括通道,走道以及人员的衣服、鞋子等 。然后进行空栏消毒42天 。接着栏舍进行非洲猪瘟病毒检测 , 如果是阴性,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如果阳性 , 则重新进行空栏消毒 。
第3步的话就是引入哨兵猪,一般按照自己原计划20%的猪群来设定哨兵猪的规模,接着是哨兵猪引进之前要进行唾液检测或者血液检测,来保证这些,哨兵猪是健康无毒的 。
第4步就是观察和检测哨兵猪,如果30天之内哨兵还是健康没有感染阳性的,就证明这个猪群已经基本上是复养成功的 。如果检测出阳性猪,则要重新扑杀,再次重复以上步骤 。
复养的风险第1点 现在非洲猪瘟是形势比较严峻的期间,因为这个时候,仍然没有可靠的疫苗在能够研究出来 , 所以,复养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
第2点就是复养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失败的情况 , 一旦失败,猪群就要全部扑杀,这是非常大的损失,又要消耗非常多的时间精力,还有金钱 。。
第3点就是,即使复养成功也有可能会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造成二次感染非洲猪瘟的情况,所以 , 现在复养,风险还是非常大的 。
第4点就是在目前二元杂母猪 , 还有外三元仔猪价格,越来越大幅度上涨的时候,我们需要养一斤猪肉出栏的成本也是跟着水涨船高,我们是否能够成扛得住如此大的成本和风险去复养呢?
禽类养殖代替猪肉养殖的前景第1点,最近鸡肉的在中国的消费已经超过了猪肉,成为了中国的第一大消费肉类 。
第2点就是,鸡肉目前行业利润非常高,养殖前景非常好 , 而且猪栏改成养鸡或者养鸭,也是非常容易操作的 。
第3点,就是养鸡的周转周期比较短 , 一般在42天到115天左右都有品种可以选择 。肉鸭的话一般在42天到90天 。禽类在今后的一年多时间,还是保持在比较高的行业利润的,所以,优势比较明显 。
总之,如果真的铁了心复养,一定要提高生物安全防控意识,不能再因为自己的某些疏忽而导致全军覆灭的情况 , 其次,如果转养殖禽类,可以重新学习禽类知识,网上也有很多教程 , 也并非就比养猪差 。
母猪产后身上有铁锈斑点怎么治疗?母猪产后身上有铁锈斑点怎么治疗?
若问如何治疗,首先得弄明白母猪患的是什么病 。在临产上,能够引起猪身上出现铁锈斑点的原因众多,如常见的有猪附红细胞体病、疥螨病、皮炎,以及猪丹毒等,都会引起这一病症 。因此 , 要想有效治疗,只有弄清病因,才能进行针对性给药 。
1、猪附红细胞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猪的一个常见病,母猪患该?。啾硐治毙孕突蚵孕土街中问?。急性型病猪体温常升高至40℃以上 , 阴唇和乳房等部会有水肿,母猪多无食欲 , 分娩后产奶量变少,甚至全无,该病程一般持续3天 。而慢性型最常见的病症就是发生黄疸,母猪常常营养不良、消瘦不堪 , 出现不发情、或者难受孕等现象 。除此之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病猪身上出现红色斑点 。但此斑点多出现于毛孔,用水清洗可使水变为红色,因而,可凭此进行初步诊断 。
治疗用药:土霉素、强力霉素、VC 等 。
2、猪疥螨病对于该病想必大家不会陌生 , 它是猪的一种寄生虫?。?而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猪患该病主要是由于身体皮肤内寄生了疥螨虫所致 。病猪患病,常常在猪身体各部位可见一些外伤、出血点或者出现一些血液凝固、痂皮等 。由于疥螨病多会引起猪皮肤瘙痒,所以病猪常常会有摩擦身体的行为,这也是诊断该病的一大特点 。
治疗:采用伊维菌素、双甲脒、螨净等进行驱虫治疗 。
3、猪皮炎猪患皮炎,多在其背部、臀部以及身体两侧形成散状的斑状丘疹,严重时可达全身,丘疹颜色多为红色 。引起猪皮炎的原因也较多,大体可分为神经性、中毒性以及应激性因素 。所以治疗时 , 也应区分对待 。
治疗:外伤性、药物性皮炎,涂抹锌软膏或赛洛仿软膏,或涂擦3%甲基紫酒精液;疣状皮炎 , 涂抹高锰酸钾粉末或松节油;坏死性皮炎,0.5%升汞酒精绷带 。
4、猪丹毒猪丹毒俗称打火印,猪患此病 , 常有三种表现形式,即急性型、亚急性型以及慢性型,而身体出现疹块的主要见于亚急性型 。病猪患病,最为明显的特征是 , 在猪的身上出现几个或者几十个犹如被火考过般的疹块(指压可褪色) , 到后期疹块形成痂皮 。同时,病猪常常还有口渴、便秘、呕吐以及体温升高等症状 。
治疗:阿莫西林、头孢噻呋钠等 。
由此可见,能够引起猪产后皮肤出现铁锈斑点的原因还是比较多的,因此 , 在治疗时,我们一定要弄清病因,区别对待,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这样才能使病猪得到有效救治 。
农村天地宽,耕耘在其间 。奇趣三农 , 为您讲述关于三农的那些事儿 。希望大家持续关注,本人将为大家提供更多、更有趣、更富内涵的三农小知识!@奇趣三农
猪场发现疑似感染非洲猪瘟后如何快速控制下来?发现有疑似非洲猪瘟疫情的病猪,首先应该是第一时间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疫病预防部门和兽医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 这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尤其是养殖场户作为动物防疫主体,对疫病防控有着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国家的兽医主管部门会对疑似疫情进行确诊,如确诊,就进入封锁—捕杀—消毒—补偿等一系列处理渠道,如不是非瘟疫情,也会帮助养殖场进行治疗 。
如今非洲猪瘟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性很高的猪的传染性疫病 。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死亡率高,肉眼外观病变极似猪瘟 。只感染猪与野猪 , 不分品种和年龄 。
1.临床症状:一般潜伏期5~9天,病初体温突然升高至40.5℃,约持续4天,直到死前48小时,体温开始下降,同时才表现临床症状,病猪精神沉郁,厌食 , 不愿行走,共济失调 , 咳嗽 , 呼吸加快 , 部分病例出现呼吸困难 , 耳、鼻、腋下、会阴、尾、脚无毛部分呈界线明显的紫色斑 。往往发热后第7天体温降至正常时死亡 。
2.病理变化:淋巴结的变化最为特征 。内脏淋巴结出血严重,胃、肝门、肾脏、肠系膜等处淋巴结最严重,状似血瘤 。紫斑部分常肿胀 , 中心深暗色 , 分散性出血,边缘褪色,尤其在腿及腹壁皮肤肉眼可见到 。胸腹腔、心包、胸膜、腹膜上有许多澄清、黄色或带血色液体 。内脏或肠系膜上有斑点状或弥散状出血变化 。喉头、会厌、胆囊、膀胱、肾脏常有出血斑点,比猪瘟更为明显 。
3.防控措施:本病没有有效治疗药物,也没有有效的疫苗,只能靠生物安全防护来控制本病 。如果发现可疑病例 , 应立即报告兽医主管部门,封锁疫点 。确诊后,全群扑杀、销毁,彻底消灭传染源 。彻底消毒 。
【怎么给母猪排毒】我是寂寞的青韵,这是我的一点看法,希望能帮到你,看完后别忘点个赞??加个关注哦!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