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中毒怎么回事

草鱼中毒怎么回事,草鱼晚上浮在水面什么原因?草鱼晚上浮在水面什么原因?
在养鱼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好好想一下最近鱼有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如吃食、粪便之类的是否正常,再有就是考虑下水质是否正常、晚上什么时间段出现这种情况,及出现鱼浮在水面时是什么表现之类,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鱼浮在水面就是有问题 。一般情况下草鱼晚间浮于水面有以下原因:
寻食:现在气温已下降了一点点 , 如果天气好或是投喂不够时草鱼也会在夜间(上半夜)浮于水面找吃的,但是这种情况鱼是在不停地游动的而且是一群鱼在游动,并不是呆浮于水面,这种情况则是正常情况,我们可以不用管它 。
缺氧:水体缺氧时鱼也会浮于水面,但是这种情况下鱼通常是最先在下风口出现,而且在天气异常时最易出现,仔细看的话塘里的小杂鱼或螺之类也会浮于水面,通常发生在下半夜较多 。对于这种情况则采取增氧来处理 。水质问题:这种其实也是水质不良引起水体缺氧的情况,比方说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过高,或是PH值异常之类的都可以引起鱼晚上浮于水面,但是这种情况下一般鱼的鳃丝会呈现暗红色的那种 , 解救方法可以能过加水和增氧来救急,但之后要调水才行 。鱼本身的问题:这种在鱼病季节很常见,一般是鱼的鳃出现了问题,这时鱼的反应会慢很多,而且白天的吃食量也会明显下降 。对于这种情况将浮于水面的鱼捞上来之后看一下鳃有无异常 , 通常烂鳃、鳃部或体表寄生虫过多都会引起这类情况 。这种情况只有通过用药来对症杀菌、杀虫处理才行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 , 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鲩鱼肉质偏黄色是什么原因?买鱼要看看它 新鲜不新鲜,剁开之后鱼肉是黄色的,也可能是因为保存的时间太长,出现了腐败变质所致 , 所以建议先闻一闻是否有特殊的异味,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就不要再吃了,以免发生食物中毒,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和伤害,就不 划算了 。
为什么水池里的水亚硝酸盐总是高?对于水产养殖来说好的水质是健康养殖、无公害养殖、生态养殖的必然要求 。而且现在的水产养殖大都是以高密度池塘养殖为主,这种情况下池塘里就会生成一种对于养殖很不利的物质,那就是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浓度过高会抑制水产生物的血液载氧能力,降低摄食量,使鳃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极易诱发疾病,草鱼出血病就是其中一种 。
造成水池中亚硝酸盐含量高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有这么几种 。
养殖密度大,中、后期饲料投喂量增加,造成残饵、粪便等含氮有机物多、池底淤泥过厚、水体溶氧不足,从而造成水体氮循环变慢甚至受阻,导致亚硝酸盐含量上升 。
池塘缺乏有益菌群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使用杀虫杀菌药不当的池塘,过量使用生石灰、硫酸铜、菊酯类等药物,虽然对池塘中有害菌群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但同时也给池塘中藻类、鱼类、有益菌群也造成极大的影响 。当池塘中的硝化细菌活性较差时,亚硝酸盐的硝化作用受阻 , 亚硝酸盐很难被转换成硝酸盐,最终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偏高 。
大量使用氮肥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长期使用化肥的鱼池 , 氮肥一般含有铵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池塘中水体的硝酸盐可作为氮源参与水体中的正常氮循环 , 但过多的硝酸盐含量会影响硝态氮向有机态氮的转化 , 过多的硝酸盐会通过反硝化作用再次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
养殖中如何避免亚硝酸盐积累 , 改良水质
在养殖过程中要确定科学合理的放养密度,平常加强对水质的管理,可以经常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或勤开增氧机 , 坚持每隔1~2年对池塘底部淤泥的清淤改造 。
在养殖过程中 , 多注意水质的藻相、菌相,养殖早中期注重有益藻类的培育,养殖中后期注重有益菌的培育,一般亚硝酸盐含量不高时 , 可以通过培藻、养菌等控制其含量 。
定期使用活菌底改王等微生态制剂,可保持养殖水体的优良水质,提高养殖水体自净能力,稳定养殖水体中的酸碱度,防止因pH值失衡而导致的水体恶化 , 产生亚硝酸盐的积累 。
以上的分享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
白鲢氨氮超标的表现?氨氮超标,白鲢鱼群浮头不明显 。呼吸急促,乱游乱窜,时而浮起,时而下沉 , 时而跳跃挣扎 , 游动迟缓,麻痹乏力 。体暗,鳃乌,口腔发紫,粘液增多,最后活力丧失,慢慢沉入水底而死亡 。氨氮中毒,轻者多见先死底层鱼类,尤其是鲤鱼 。耐氨氮力强的鲫鱼及泥鳅常可幸存 。如池塘混养鲢、鳙、鲤、草鱼时,先大批中毒死亡的是鲤和鲢,草鱼及鳙鱼绝不会同批中毒 。
草鱼的病有几种?【草鱼中毒怎么回事】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 。草鱼的俗称有: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混子等 。英文名:Grass carp。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的唯一种 。又称白鲩,草根鱼 , 厚鱼 。体略呈圆筒形,头部稍平扁,尾部侧扁;口呈弧形,无须;上颌略长于下颌;体呈浅茶黄色,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胸、腹鳍略带灰黄,其他各鳍浅灰色(见图) 。为中国东部广西至黑龙江等平原地区的特有鱼类 。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 。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 。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 。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 。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 。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 。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 , 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我国重要淡水经济鱼类中最负盛名者当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鲢(Hypophthalmictu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等世界著名的“四大家鱼”,虽均为我国特有鱼类,而草鱼以其独特的食性和觅食手段而被当做拓荒者而移植至世界各地 。其体较长 , 略呈圆筒型,腹部无棱 。头部平扁,尾部侧扁 。口端位,呈弧形 , 无须 。下咽齿二行,侧扁,呈梳状,齿侧具横沟纹 。背鳍和臀鳍均无硬刺 , 背鳍和腹鳍相对 。体呈茶黄色,背部青灰略带草绿 , 偶鳍微黄色 。草鱼一般喜栖居于江河、湖泊等水域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 。具河湖洄游习性,性成熟个体在江河流水中产卵 , 产卵后的亲鱼和幼鱼进入支流及通江湖泊中,通常在被水淹没的浅滩草地和泛水区域以及干支流附属水体(湖泊、小河、港道等水草丛生地带)摄食育肥 。冬季则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 。草鱼性情活泼,游泳迅速 , 常成群觅食,性贪食 , 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 。其鱼苗阶段摄食浮游动物,幼鱼期兼食昆虫、蚯蚓、藻类和浮萍等,体长约达10厘米以上时,完全摄食水生高等植物,其中尤以禾本科植物为多 。草鱼摄食的植物种类随着生活环境里食物基础的状况而有所变化 。草鱼和其它几种家鱼的生殖情况相类似 , 在自然条件下 , 不能在静水中产卵 。产卵地点一般选择在江河干流的河流汇合处、河曲一侧的深槽水域、两岸突然紧缩的江段为适宜的产卵场所 。生殖季节和鲢相近,较青鱼和鳙稍早 。生殖期为4-7月,比较集中在5月间 。一般江水上涨来得早且猛,水温又能稳定在18℃左右时,草鱼产卵即具规模 。草鱼的生殖习性和其他家鱼相似,达到成熟年龄的草鱼卵巢,在整个冬季(12月至2月)以Ⅲ期发育期阶段越冬;在3-4月份水温上升到15℃左右,卵巢中的Ⅲ期卵母细胞很快发育到Ⅳ期,并开始生殖洄游,在溯游过程中完成由Ⅳ期到Ⅴ期的发育,在它溯游的行程中如遇到适宜于产卵的水文条件刺激时,即行产卵 。通常产卵是在水层中进行,鱼体不浮露水面,习称“闷产”;但遇到良好的生殖生态条件时,如水位陡涨并伴有雷暴雨,这时雌、雄鱼在水的上层追逐,出现仰腹颤抖的“浮排”现象 。卵受精后 , 因卵膜吸水膨胀,卵径可达5毫米上下,顺水漂流,在20℃左右发育最佳,大约30-40小时孵出鱼苗 。草鱼生长迅速,就整个生长过程而言 , 体长增长最迅速时期为1-2龄,体重增长则以2-3龄为最迅速 。当4龄鱼达性成熟后 , 增长就显著减慢 。1冬龄鱼体长为340毫米左右,体重为750克左右;2冬龄鱼体长约为600毫米,体重3.5公斤;3冬龄鱼体长为680毫米左右 , 体重约5公斤;4冬龄鱼体长为740毫米左右,体重约7公斤;5冬龄鱼体可达780毫米左右,体重约7.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35公斤左右 。草鱼生长快,个体大,最大个体可达35公斤 。肉质肥嫩,味鲜美 。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5.5-26.6克,脂肪1.4-8.9克 , 热量83-187千卡,钙18-160毫克 , 磷30-312毫克,铁0.7-9.3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17毫克,尼克酸2.2毫克 。草鱼因食性简单,饵料来源广泛,且生长迅速,产量高 , 常被作为池塘养殖和湖泊、水库、河道的主要放养对象 。自1958年人工催产、受精孵化技术成功后,鱼苗、鱼种来源容易 , 已成为我国主要精养对象 。草鱼还因其能清除水体中及沿岸的草,而被渔民用于在外荡放养一、二年,以开荒除草 。草鱼因其能迅速清除水体各种草类而被称为“拓荒者” 。我国唐代末期在广东有将荒田筑?。?灌以雨水,放养草鱼一、二年,以清除野草,使成熟田的记载 。草鱼常与鲢、鳙混养在一起,投入青草饲养草鱼,而遗留在水中的饲料和草鱼排出的废物,以培养浮游生物,作为鲢、鳙的饲料 。草鱼广泛分布于我国除新疆和青藏高原以外的广东至东北的平原地区 。自1958年人工催产授精孵化成功后,已移植至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 。草鱼肉性味甘、温、无毒,有暖胃和中之功效 , 广东民间用以与油条、蛋、胡椒粉同蒸,可益眼明目 。其胆性味苦、寒,有毒 。动物实验表明,草鱼胆有明显降压作用,有祛痰及轻度镇咳作用 。江西民间用胆汁治暴聋和水火烫伤 。胆虽可治病 , 但胆汁有毒 , 常有因吞服过量草鱼胆引起中毒事例发生 。中毒过程主要为毒素作用于消化系、泌尿系,短期内引起胃肠症状,肝、肾功能衰竭,常合并发生心血管与神经系病变 , 引起脑水肿、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 对吞服草鱼胆中毒者尚无特效疗法,故不宜将草鱼胆用来治?。?如必须应用,亦需慎重 。草鱼的习性草鱼一般喜栖居于江河、湖泊等水域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 。具河湖洄游习性,性成熟个体在江河流水中产卵,产卵后的亲鱼和幼鱼进入支流及通江湖泊中,通常在被水淹没的浅滩草地和泛水区域以及干支流附属水体(湖泊、小河、港道等水草丛生地带)摄食育肥 。冬季则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 。草鱼性情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性贪食 , 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 。其鱼苗阶段摄食浮游动物 , 幼鱼期兼食昆虫、蚯蚓、藻类和浮萍等,体长约达10厘米以上时,完全摄食水生高等植物,其中尤以禾本科植物为多 。草鱼摄食的植物种类随着生活环境里食物基础的状况而有所变化 。草鱼和其它几种家鱼的生殖情况相类似,常与鲢鱼、鳙鱼、青鱼混养,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在静水中产卵 。产卵地点一般选择在江河干流的河流汇合处、河曲一侧的深槽水域、两岸突然紧缩的江段为适宜的产卵场所 。生殖季节和鲢相近,较青鱼和鳙稍早 。生殖期为4-7月,比较集中在5月间 。一般江水上涨来得早且猛,水温又能稳定在18℃左右时,草鱼产卵即具规模 。草鱼的生殖习性和其他家鱼相似,达到成熟年龄的草鱼卵巢,在整个冬季(12月至2月)以Ⅲ期发育期阶段越冬;在3-4月份水温上升到15℃左右 , 卵巢中的Ⅲ期卵母细胞很快发育到Ⅳ期,并开始生殖洄游,在溯游过程中完成由Ⅳ期到Ⅴ期的发育 , 在它溯游的行程中如遇到适宜于产卵的水文条件刺激时,即行产卵 。通常产卵是在水层中进行 , 鱼体不浮露水面 , 习称“闷产”;但遇到良好的生殖生态条件时,如水位陡涨并伴有雷暴雨,这时雌、雄鱼在水的上层追逐,出现仰腹颤抖的“浮排”现象 。卵受精后 , 因卵膜吸水膨胀,卵径可达5毫米上下,顺水漂流,在20℃左右发育最佳 , 大约30-40小时孵出鱼苗 。草鱼生长迅速,就整个生长过程而言,体长增长最迅速时期为1-2龄,体重增长则以2-3龄为最迅速 。当4龄鱼达性成熟后,增长就显著减慢 。1冬龄鱼体长为340毫米左右,体重为750克左右;2冬龄鱼体长约为600毫米 , 体重3.5公斤;3冬龄鱼体长为680毫米左右,体重约5公斤;4冬龄鱼体长为740毫米左右 , 体重约7公斤;5冬龄鱼体可达780毫米左右,体重约7.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35公斤左右 。草鱼因食性简单,饵料来源广泛,且生长迅速,产量高,常被作为池塘养殖和湖泊、水库、河道的主要放养对象 。自1958年人工催产、受精孵化技术成功后,鱼苗、鱼种来源容易,已成为我国主要精养对象 。草鱼还因其能清除水体中及沿岸的草,而被渔民用于在外荡放养一、二年,以开荒除草 。草鱼因其能迅速清除水体各种草类而被称为“拓荒者” 。我国唐代末期在广东有将荒田筑埂 , 灌以雨水 , 放养草鱼一、二年,以清除野草,使成熟田的记载 。草鱼常与鲢、鳙混养在一起,投入青草饲养草鱼,而遗留在水中的饲料和草鱼排出的废物,以培养浮游生物,作为鲢、鳙的饲料 。草鱼广泛分布于我国除新疆和青藏高原以外的广东至东北的平原地区 。自1958年人工催产授精孵化成功后,已移植至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