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鱼烂鳃证状

怎么看鱼烂鳃证状 , 金鱼黑头病是怎么一回事?、少喂食 。刚开始养金鱼的人总怕金鱼吃不饱,一天投喂几次饵料,金鱼处于缺氧状态下是很少进食的 , 结果剩余的饵料在水中腐败,更加剧了缺氧状态 。所以,喂金鱼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吃多少,喂多少,不吃就不喂 。每天喂一次,每次以5分钟内吃完即可,千万不可多喂.不喂也死不了的 , 只是长得很慢而已 。可以在鱼缸里养少量水草,水里的绿藻足够金鱼的营养了 。二、平时注意水质清洁,但不要换水太勤,三天换一次即可,用晾置三天以上的水,每次换原缸水的1/3,小缸可以多换点.三、金鱼属于高氧鱼,容易缸氧,平时多观察,鱼浮头时,注意加氧或适当换水.四、个人经验每次换完水后 , 往金鱼身上撒些盐 , 杀杀菌 。现在天热了,千万不要把鱼缸放在阳台上暴晒,缸小水很容易温度升高很多,会把鱼热出病来 。现在这个季节,金鱼容易出问题 。前几天我家那条翻肚皮的鱼就是被晒得竖鳞了,十几天就死了 。金鱼常见病一、金鱼常见病及诊断金鱼常见病主要有烂鳃病、竖鳞病、水霉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鱼虱病以及非寄生性鱼病氯中毒等 。疾病诊断主要依据所呈现的症状,进行肉眼检查 。患烂鳃病者 , 鳃丝腐烂 。患竖鳞病者,鳞片竖起似松球,鳞囊内充满渗出液 。水霉?。?则其体表损伤处后期长出肉眼可见的“白毛”(外菌丝) 。小瓜虫?。蚪鹩闾灞砜沙鱿职椎阕茨遗?。患鱼虱病的金鱼 , 在水中急躁不安,体表寄生着米粒状大小不等的扁平鱼虱,数量多 。对车轮虫病、指环虫病的诊断,因虫体小,肉眼不能看到,且病灶无明显症状,须用显微镜加以检查确诊 。对前者取样鳃部和皮肤粘液 , 后者取样鳃部(少许鳃丝),置于载玻片上,点加清水,盖上盖玻片,然后在低倍镜下观察 , 可见大量虫体 。而氯中毒,常因注入过量的未去氯自来水引起,呈现出死亡数量多的特点 。二、金鱼常见病的预防措施用水泥池或缸养金鱼,以自来水为水源的养殖条件,疾病病原体主要由新购金鱼带入和投喂的活饵(如鱼虫)带入 。因此,对新购金鱼可选用下列药物进行浸洗:硫酸铜,8ppm,15分钟左右 。漂白粉,10ppm,20分钟左右 。高锰酸钾,20ppm,15分钟左右 。食盐,3~4%,5分钟左右 。孔雀石绿,10ppm、20~30分钟 。敌百虫(90%)面碱合剂5pp、3ppm、10~15分钟左右 。活饵投喂前,须用清水漂洗干净 , 并可选用硫酸铜或高锰酸钾等适当地洗,以杀灭寄生虫 。其次,因水霉病、竖鳞病的病原体属条件性的致病菌,在鱼体鳞片脱落、皮肤受损后易侵入,感染致病 , 因此必须做到操作谨慎,勿使鱼体表面损伤 。再则,应加强水质管理 。定期(时)换注水,每次换量不超过1/3为宜 。保持水质清新可有效地控制烂鳃病、竖鳞病等细菌病 。据个人经验,养鱼水色以微绿水为好 , 可保证充足的溶氧量、好的金鱼色彩和补充浮游生物中的营养素 。三、金鱼常见病的治疗实践证明,金鱼疾病治疗以浸洗法为好 。即,以高浓度药物适时浸洗救治“病危”金鱼较为有效 。浸洗药物见下表,药物浓度和时间与上述方法相同 。金鱼常见病 治疗药物烂鳃病 漂白粉竖鳞病 漂白粉水霉病 孔雀石绿车轮虫病 硫酸铜小瓜虫病 孔雀石绿指环虫病 敌百虫鱼虱病 敌百虫最后 , 注意水质,水温,一般金鱼没有问题的 。
桂花鱼死为啥张嘴?死鱼嘴张开大多数是缺氧导致,一般鱼类缺氧而死的症状是死亡时嘴巴大张、腮丝破裂,有的鱼还会出现下颚及体表出血的症状;
如果鱼死亡时间过长,死鱼嘴部肌肉力量缺失,嘴型发生恢复性形变,导致嘴巴张开 。
金鱼腮出血是怎么的?金鱼是得了烂鳃病 。
患烂鳃病多由寄生虫寄生或细菌感染引起,故有寄生虫烂鳃病和细菌性烂鳃病两种 。
鱼患肝胆综合征有怎样的症状?【原因】养殖密度过大 , 水体环境恶化、强化投饲、乱用药物、维生素缺乏、饲料酸败变质 , 以及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等 , 都可能对鱼类肝脏造成损害 。
【怎么看鱼烂鳃证状】肝脏的损伤势必影响胆汁的分泌 , 眼观胆汁的颜色、浓稠都会发生变化 。
因此,生产上将鱼体肝脏和胆囊发生明显变化 , 而鱼的体表和其他组织器官病变较肝脏病变不显著的疾?。吵莆憷嗟母蔚ㄗ酆险?。【症状】早期可见肝脏肿大,色泽变淡或土黄色 , 随着病情的发展肝脏逐渐变黄发白,最终形成黄白相间的“花肝”症状 。
后期由于主要脏器出现严重病变、受损,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给其他病菌的侵入以可乘之机 , 往往伴有出血、烂鳃、肠炎、烂尾等症状 。
鳜鱼养殖常识中斜管虫病症状有哪些?鳜鱼养殖病害及防治纤毛虫病(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病)病因是由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等寄生虫引起 。具体症状表现为病鱼浮头靠近池岸,游动缓慢 , 口张开,体表呈灰白色,鳃丝呈灰白色、粘液多,并发烂鳃病,病重时鱼体失去平衡,上下浮动,最后导致死亡 。此病在鱼种阶段危害最大 。主要防治方法: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对水后全池泼洒效果较好,用量为硫酸铜0.75克/米3、硫酸亚铁0.3克/米3 。小瓜虫病(白点病)病因是由小瓜虫寄生引起 。具体症状表现为鱼体大量寄生时,病鱼鳍条、体表出现一个个白点 , 感染的鱼体由于受到刺激,体表和鳃部分泌大量的粘液,鱼因呼吸困难而死亡 。此病主要危害5厘米以下的鱼种 。主要防治方法 ①用150毫升/米3福尔马林浸洗鱼种 10~15分钟; ②用福尔马林泼塘,浓度是15~25毫升/米3 , 治疗时要充分充氧,治疗后立即换清洁的水并充氧 。注意对小瓜虫病千万不能用硫酸铜或者食盐去治疗,这些药物不但不能杀灭小瓜虫,反而会引起小瓜虫形成胞囊,从而进行大量繁殖 , 使病情恶化 。指环虫病病因是由指环虫寄生引起 。具体症状表现为发病的鳜鱼浮头慢游,体色变黑,鳃部显著浮肿 , 鳃盖张开,鳃丝呈淡红色、粘液多,严重时并发细菌性烂鳃病,此病夏秋季流行较严重 。防治方法:用强力杀虫精0.15克/米3全池泼洒 , 隔日再施一次,然后加注新水20厘米,再用0.75克/米3漂白粉全池泼洒 , 防治因虫体损伤引起的烂鳃病,效果较好 。孢子虫病病因是由粘孢子虫引起 。具体症状表现为病鱼体表分布许多白色小点胞囊,镜检有大量粘孢子虫孢子 。主要防治方法:此病主要采取预防方法,苗种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治疗则用0.3~0.4克/米3鱼虫杀星全池泼洒 。锚头鳋病病因是由锚头鳋寄生引起 。具体症状表现为虫体吸附鱼体上,发生部位有出血现象,病鱼消瘦,食欲减退,严重时病鱼消瘦死亡 。主要防治方法:强力杀虫精0.15克/米3全池泼洒,并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 。鲺病病因是由鲺寄生于体表引起 。具体症状表现为鲺体呈椭圆形、透明,寄生于鳜鱼体表,刺破表皮,吸食血液,造成多伤口及其它病原体侵入,引起其它鱼病 。同时在刺伤鱼体时,将分泌的毒素带入鱼体 , 引起伤口内部组织溃烂,造成病鱼极度不安,狂游,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最终死亡,每年6~8月为该病流行盛期 。主要防治方法 ①用0.15克/米3灭虫精全池泼洒; ②用30克/米3生石灰对水全池泼洒 。烂鳃病病因有细菌性、寄生虫引起的烂鳃 。主要症状为病鱼离群独游、消瘦,鳃丝端部发白腐烂 , 有黄色的腐烂物附于鳃丝边上,严重时软骨外露,体表充血发炎,最终死亡 。主要防治方法 ①用25克/米3生石灰或用0.75克/米3漂白粉加0.3克/米3硫酸铜对水后全池泼洒,效果较好,用药三天后更换1/4~1/3的池水; ②全池泼洒溴氯海因0.2~0.4克/米3,两天后全池泼洒0.2~0.3克/米3碘制剂一次 。病毒性肝病病因是由病毒引起 。主要症状为病鱼不食饵料鱼,静卧或独游,鳃丝无缺损 , 只是发白、缺血,身体体表及鳍条均好,体表症状不明显,或者黄色,肛门不红肿 , 无黄色或红色物流出,剖腹后可见肝脏苍白或黄色,肝细胞呈水泡状 , 胆囊增大,胆汁浑浊变黄 , 脾脏黑红色 , 无光泽 。主要防治方法:全池交替使用溴氯海因0.2克/米3及 0.2~0.3克/米3碘制剂,泼洒两天 。同时饲料鱼投喂药饵,每千克饲料拌病毒灵15克、恩诺沙星8克和维生素C 5克,药饵一般下午2时投喂 , 4时左右用吃过药饵的饲料鱼投喂鳜鱼 。这样通过内外用药效果较好 。细菌性出血病病因是由细菌引起 。主要症状为病鱼体表变黑,无光泽,鳃盖呈斑点状出血,鳍条、眼球等充血,肛门红肿流血水,剖腹后可见肠道充血,肝脏呈灰白色 。主要防治方法:与防治病毒性肝病相同 。鳜鱼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要点(一)池塘的清整消毒 。鳜鱼夏花和鳜鱼种下塘前必须做好池塘的清整消毒工作,清除过多的淤泥 , 修整好池?。靡┪锷泵鹛聊诘囊霸佑憷嗪鸵磺胁≡?。鱼种下塘前半个月左右每亩用250千克生石灰干法清塘,生石灰要全池泼洒均匀 。清塘两天后注水50厘米,注水时注水口要用筛绢网过滤 。(二)养殖模式 。采用80:20池塘养殖模式,池塘主养鳜鱼、搭养花白鲢,鳜鱼的产量占80%左右、花白鲢的产量占20%左右 。采取适当稀养,一般亩放鳜鱼种800~900尾、花白鲢80尾左右 。(三)放养鳜鱼良种 。用太湖野生翘嘴鳜作亲本 , 在温室内进行人工繁育,生产鳜鱼良种早繁苗 。鳜鱼养殖采取放养本地自行繁育的鳜鱼良种早繁苗,苗种要经严格检疫,放养的鳜鱼种规格要整齐、体质要健壮,经抽检不带寄生虫和病菌 。放养良种可极大地提高鳜鱼的抗病力 。(四)改善和维护养殖池塘的生态环境 。鳜鱼种放养前池塘要种植适量的水草,移植一定的螺蛳资源 , 合理使用增氧机,定期投放生物制剂、水质保护剂 , 定向培育单胞藻类,从而有效地改善池塘水体环境,促进池塘生态平衡,减少发病几率 。(五)使用优质饵料鱼,满足鳜鱼正常生长的营养需求 。配套养殖鳜鱼喜食的银鲫、露斯塔野鲮等优质饵料鱼,饵料鱼要加强检疫和消毒,有病的饵料鱼不投喂 。饵料鱼的茬口安排要合理 , 在饵料的适口性、营养价值等方面与鳜鱼养殖的各个阶段要衔接好,确保鳜鱼正常健康生长 。(六)全过程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整个养殖期要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溴氯海因、碘制剂、强力杀虫精等药物进行水体消毒、病害防治 。此外,要搞好池塘的环境卫生,养殖工具要经常消毒,控制好传染源,在整个养殖期间要定期加注新水和更换池水,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含量,保持池水有较高的溶解氧和透明度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